(1)设立组织机构
要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除了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作后盾,还必须建立和健全过硬的领导机制,成立专门的精神文明建设组织领导机构,真正做到有人办事,为此,小路下村着重加强了三大机构建设。一是成立了村精神文明建设开发中心。开发中心是全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议事决策机构,督促检查村、村党委、村委会有关精神文明建设目标任务的情况,研究、解决村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方面的问题,总结推广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二是成立了村容管理委员会,负责处理涉及村容管理的环境卫生、道路交通、市场秩序等问题。三是成立村文艺工作者协会。在市文联的帮助指导下,成立了村民自愿组合的群众性文艺团体——文艺工作者协会,下设文学创作、书画摄影等5个活动小组。积极开展文化艺术活动,促进村落文化、企业文化和家庭文化的深入开展,营造了浓烈的文化氛围。
(2)实施群众教育
群众教育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塑造跨世纪小路下村村民形象的客观需要。其一,以宣传舆论工具为手段,加强对村民的形势任务教育。该村联系国情、村情和民情,利用村刊《云环之声》、宣传窗和有线广播等宣传工具,对村民进行“我看小路下村新变化”的主题教育。村里还专门设立了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反映该村变迁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小路下村两个文明建设成果的村史展览室,对村民进行有声有色的村情教育。其二,以村综治委为龙头,加强对全体村民,特别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外来人员的法制教育。村综治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全村开展“三五”普法教育。该村针对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的特点,组织他们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常识,增强他们的守法观念和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逐步使他们学会运用法律手段搞好经营管理。同时,该村根据形势发展需要,重新修订了《村规民约》,使该村的普法教育、依法治村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3)改善村容村貌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小路下村村容建设得到了一定的加强。为把小路下村建设成为高标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该村从三方面入手,强化村庄环境建设。一是开展文明示范区建设。村委确定中心大道村办公大楼以北、农民公园以南的区域为示范区。示范区内实现路平、灯明、草绿,构成了一道“日看街景厂房,夜看灯箱灯光”的独特风景。二是开展文明住宅区建设。该村对村民住宅小区进行统筹规划、统一安排,如今,一幢幢既有现代风格,又具农村特色的住宅楼拔地而起,初步实现了生活富裕化、住房园林化目标。该村结合住宅分布,制定了文明住宅区建设标准,从小区环境、小区绿化、小区治安、小区新风等8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文明住宅区建设活动的开展,优化了村民居住环境,提高了住宅区文明程度。三是开展星期天卫生日活动。为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村建立了“星期天卫生日”制度,规定每月最后一周的星期日为全村环境卫生打扫日,每家每户对房前屋后的卫生死角、居室内的生活环境进行及时清扫。
(4)开展创建活动
群众性创建活动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1996年,小路下村围绕“做文明人、创文明户、建文明村”这一主线,率先在全市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以家庭的文明进步推动全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一是规范管理,深化文明户创建。首先,完善创建标准,村在原评选标准的基础上,逐条进行细化、量化,达到了群众性和先进性要求的有机统一。其次,加强规范建设。小路下村制定了《文明户评选和管理暂行规定》,使文明户评选活动有部署文件、有评选材料、有表彰文件、有奖励措施。二是注重拓展,抓好文明企业创建。拟定文明企业评选标准。标准中既有思想道德教育、文体娱乐活动的考核内容,又有企业经营管理、各项经济指标的硬性规定;既有科技兴厂、争先创优方面的具体标准,又有文明生产、遵纪守法的基本要求。同时,对文明企业评选实行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对出现问题的企业,村给予警告、摘牌处理。文明企业创建活动,提高了职工的整体素质和企业文明程度,促进了企业两个文明的健康、协调发展。
三、工作不足之处
(一)时常出现卫生死角、秩序混乱
小路下村在村中心区以外的地方出现了“乱设摊、乱张贴、乱搭建、乱扔垃圾、乱停车辆”等不文明现象,卫生死角、秩序混乱等现象也时有发生,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面貌。
(二)解决好贫富差距,共同奔向小康
小路下村在村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村民的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下,一部分村民富起来了,不仅电视机、电冰箱、电话一应俱全,因特网也连进了家里。但还有许多村民仍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苦农耕生活,住在泥瓦砖房里,致使贫富差距日渐增大。
(三)加强整体意识,做好长远规划
由于贫富差距的存在,别墅与泥瓦房相间而立,再者,村里的绿化率虽达12%,但还比较零散,欠统筹的规划,且离余姚市实现现代中等城市相配套的要求——绿化率15%~20%还有距离。
四、思考与建议
对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调查小组与小路下村村党委交换了意见,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要从根本上解决卫生死角、秩序混乱问题。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二要重视提高村民的思想意识,使其从环境的破坏者变为环境的保护者。
(二)大多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小路下村村民都富起来了,那么,如何使从事第一产业者也富起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是出路所在。一要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根据市场需要,种植水果、蔬菜、花卉、药材等作物;二要增加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对农副产品实行深加工;三要建立国内外农副产品的市场网络,把农副产品推销到国际市场。
(三)加快高标准的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从整体上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一要提高绿化覆盖率,努力达到与余姚市实现现代中等城市相配套的绿化率15%~20%的要求;二要加强环境改造。分批分期建造生活污水净化池,逐步实行生活污水净化;三要加强村镇建设管理,按照村镇总体设计规划,拆并旧村、零星村,使全村村民迁入统一规划内的新住宅区。
从此次调研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小路下村从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迅速成为省内外有名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一靠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二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保证。村党委会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正确地代表了先进生产力,代表了先进文化的方向,代表了全村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思源不忘本,思进求发展。村党委会把“双思”教育量化为具体指标,在实现了“全国新农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的同时,提出了“工业新兴村、农业生态村、民主法制村、环境园林村、精神文明村”的目标。
总而言之,我们希望其他农村在学习小路下村的先进经验的同时能结合自身的特色,走上兴旺发达的道路,真正实现“脑袋口袋一起富”。
例文评析:这是一篇综合性社会调查报告。从总体上看,主体的各个部分之间逻辑关系紧密,将全文分为四个方面:小路下村自然情况简介、经验、不足和思考与建设。特别是对领导班子的建设、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典型事例的调查与分析,以及在最后部分作者的思考与建议,都能够给人以借鉴作用。
二、病文诊断
关于××大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报告
网络的能量是巨大的,它带领人类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它既能为人们创造无限的财富,也能诱使人们掉进痛苦的深渊。对于大学生群体,网络到底是虚拟的伊甸园还是潘多拉的盒子?网络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种种网络现象折射出的又是怎样的深层心态?为此,我们设计了大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103份,实际收回103份,回收率为100%。
一、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性别结构:男生占40.8%,女生占59.2%。
网龄结构:1年以下网龄的,103位中有22位,其中男生中2位;1~3年网龄的,有59位学生,其中男生占23位;3~5年网龄的,有17位,男生占13位;5年以上网龄的,男生在4位中占了3位。
二、网上活动的主要内容及比例
学生上网的主要内容及所占比例是:观看新闻占35%、使用免费信箱占53%、查找网络资源占65%、网上聊天占84%、网上游戏占59%、电子商务占17%、使用个人主页占4%。
三、大学生网民特点
1.随意性大。从每周上网的地点及时间、收发电子邮件数来看,大学生上网存在较强的随意性。
2.网络知识贫乏。许多大学生除了收发电子邮件、聊天、看电影以外,就不知道做什么了。
3.对网络可信度不太乐观。认为通过网络不可以交到朋友。
4.不成熟性。这主要是就大学生上网内容、上网的不定期性或长或短的时间及影响到正常学习等而言的。
四、大学生上网存在的问题
一是影响身心健康。他们或上网时间过长或瞒着父母上网或看网络上不良信息;二是耽误学业,影响学习成绩。调查显示,10%的学生因上网而耽误了学习;三是沉迷于网络的虚拟化。大学生感兴趣的有两个重要主题是网上交友和网上恋爱,这两个主题又是和网上聊天分不开的。在网上聊天的80%中,有过网恋的占10%。
五、对调查结果的一些思考
信息时代匆匆的步伐让大学生不能不使用和接受网络,不管它会带来多大的冲击,也不管这种冲击中夹杂着多少不良的成分。作为主宰新世纪的一代,大学生终归是离不开网络的,为什么同样是使用网络,大学生就不能挖掘出最实际的意义,而仅仅停留于娱乐和消遣,这些恐怕就是一个认识和对待新事物的态度问题了。作为大学生应该认识到沉溺于网上娱乐的不利,用更多的精力关注网络上真正有价值的信息,通过网络接触社会,提高辨识和思考的能力,而广大女学生更应如此。
病文评析:这是一篇专题性社会调查报告。本文有一处错误:第五部分没有针对第四部分提出一分为二的理性分析和对应性建议。
三、必备知识
(一)概念
社会调查报告是针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然后把调查研究得来的情况真实地表述出来,以引起有关部门和公众的重视,尽快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和解决。社会调查报告调查的主要对象是公众关心的社会经济与发展问题,甚至是焦点、热点问题。该报告注重具体、真实、典型的事例与数据,注重分析事情产生的背景、成因、意义或危害性,同时可适当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合理化建议。
(二)分类
根据调查对象的范围不同,可分为综合性调查报告和专题性调查报告。
(1)综合性调查报告。即针对社会生活中某些情况、某些事件、某些问题进行调查、综合分析研究而写出的社会调查报告。
(2)专题性调查报告。即针对社会生活中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某一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而写出的社会调查报告。
(三)内容与结构要素
社会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署名、内容摘要、导语、主体、结语和附件构成。
标题。写明调查对象的名称及内容,如《关于下岗工人再就业问题的调查》、《关于沈阳市社会治安问题的调查》等。
署名。指单位、团体或个人名称。
内容摘要。用简洁的语言反映文章的实质性内容,展示内容足够的相关信息,展现内容的重要梗概,一般不少于具体的调查的对象、方法、结果和建议等要素。
导语。也称前言和导言。此部分需要写明社会调查的意图、性质、对象、时间、地点,以及调查的范围和采用的调查方法等。
主体。这是社会调查报告的核心部分。一般由基本情况、分析、建议等部分组成。基本情况部分主要介绍调查所得到的基本客观存在的现象,注重客观事实描述及统计数据支持作用,文字应准确真实,经常兼用图表说明;分析部分重点放在分析所调查事情或现象的产生的背景、成因和性质,要抓住问题的实质和规律,揭示出其重要意义或危害性,提醒相关部门的领导、人员关注或世人注意;建议部分是在对实际问题有力的剖析下,提出如何解决的建议或对策,为有关部门恰当处理事物提供参考或借鉴。
结语。用简洁的语言总结全文,点化主题。有时本部分可省略,建议部分即结束全文。
附件。如有图、表、照片等附属材料,需依附在正文之后。
(四)注意事项
(1)调查报告是一种陈述性和说明性相结合的文体。调查报告要求说明调查时间、调查地点、调查对象和内容、调查方法、调查过程。
(2)社会调查是对大量的调查资料进行科学的整理,分析原因、程度及解决问题的办法要阐述清楚,使读者了解、认识和信服。社会调查必须有反映实际调查的内容、基本情况的描述。
(3)调查报告以事实依据为主,客观事实、数据较多,理论较少,通常是叙述事实,摆出现象。
四、实务操作题
(一)强化实训
社会调查报告格式模板
标题(居中)
署名(居中)
导语(前空两字)
主体(每段前空两字)
……
结语(前空两字)
附件(附件1名称,附件2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