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力学应该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小小分支,而应用语言学又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所以在探讨语言力学之前,有必要先探讨一下语言是什么的问题。语言学家们对语言学和语言已经有了许多不同的解释,这里我只是谈谈我个人对语言的认识。
虽然人们都在运用语言,也都知道语言是什么,而且有无数的语言学教科书为语言下了基本一致的定义,但是,“究竟什么是语言”这个问题可能还是难以回答,而且有不同的回答。人们常常以为语言就是我们日常说话的一种有相互联系的声音。当然,这种有相互联系的声音是语言,但语言并不仅仅是这种有相互联系的声音,这只是一种有声语言,是语言的基本部分。除有声语言之外,还有书面语言,所有人类的文化遗产绝大部分都是用书面语言也就是用文字书写或记录而成的。除上述外,还有身势语言。比如人的眼神、手势,以及各种不同的辅助动作,这些对理解对方说话的意思都是有帮助的。许多学者也认为,非口头语言包括动作、姿态、外貌、目光、表情、衣着、体味等,因为这些都涉及人们的个人特点和性格。可见,语言包括有声语言、书面语言和身势语言。从有声语言来讲,也不仅仅是由口腔发出来的声音,有聋哑人的手势语,海军舰队用的旗语,另外还包括一些器具发出的声音,如汽车的喇叭声、防空警报声、通知上课的电铃声等等,这些声音都代表使用者所要表达的含义。当你坐在房间里听到厨房里主妇动作所发出的声音,你就知道她在干什么,比如她在洗菜、切菜、炒菜,等等。其实,这里所说的也还是狭义的语言,从广义上看,语言是一种符号,包括自然符号,如云层的变化、水果表面的各种变化等等,都可以告诉人们许多重要的信息。即使人类的语言也有所不同的,如婴儿的语言就是自然语言,婴儿和母亲之间的交流,婴儿的哭和笑实际上就是最初的自然语言。我们今天所知道的语言符号还是有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人们将会掌握更多的语言符号,并且会把这些符号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去。
一涉及语言,人们不可避免地想到在交际过程中的语言冲突。
大家也同样会想到,如果在交际过程中注意语言的运用,就有可能达到语言的和谐。当然,有时也会发生不同的结果,比如自认为所运用的是友善的语言,可是结果却引起对方的不满,因为每个人的语言都是自己人格的投射,这和个人的文化及家庭社会环境有关。
比如“他妈的”这个词,有些人认为是友善的和幽默的语言,而另外一些人却认为是鄙俗的和不堪入耳的语言。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独特的心灵世界,而这个心灵世界都是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的,尽管不一定让别人知道。可见,如果语言运用不当,就有可能引起各种各样的误解。
上面讲的也只是语言的种类,而究竟语言是什么,有必要给语言作一个解释。究竟语言是什么,历来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比如有人认为语言是人类斗争的工具,还有人认为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另外一些人又认为语言是提供信息的工具以及人类思维的工具。当然还有些另外的说法和理论。所有这些说法都没有错,都有一定的道理,也有一定的理论根据。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由于历史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限制,每一种说法又只是说明了语言性质的一部分。因为语言的功能是复式的,是多维的,并不是单一的。下面我们先对这些情况做一个简单的探索。
人类要存在下去就必须发展,要发展就必须了解各方面的知识。要了解各方面的知识,就要进行生存方面的斗争。人类不斗争是不可能使社会向前发展的。我们可以设想在人类的原始时代,当时的古猿人要和恶劣的环境做斗争。所谓恶劣的环境是指天气、居住的条件,以及周围的各种其他环境。当时一般古人的寿命也只有十几年到二十年左右。当时的古人类住在山洞里,除了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活,还要和其他的动物在争夺食物方面进行斗争。如果不和其他的野兽斗争就有可能被它们消灭。如果仅仅凭人类自己的力量是比不上其他野兽的。因为人跑不过兔子,力气比不过老虎,生活能力甚至于比不上一般的小动物。所以,人类就有可能遭遇到其他动物的侵袭。如果人类不和其他动物抗衡,人类就可能遭到灭顶之灾。这也就是达尔文所说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的道理。所谓“适”就是指在斗争当中取得胜利。人类若是想不断地延续下去就必须要斗争。
那么,语言和斗争又有什么关系呢?人类和一般的动物相比,就是人类有团结性和社会性。如若一个单独的人和老虎或者狮子斗争,失败的往往就是人。所以,人类要和四周的野兽斗争,要克服恶劣的环境,就必须要团结起来形成一种合力。要团结就要有一种团结的方式,这就需要用语言作为联系的符号。也就是说用语言把大家团结在一起。大家团结一致,制定斗争纲领,共同对付野兽和与自己为敌的敌人,从而改善四周的生存环境。在这种情况之下,人们把语言说成是斗争的工具是可行的。在各种不同的社会里运用语言作为工具进行不同的斗争,这也完全讲得通。
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所谓社会性就是指人类能够在一个社会集体之中生存。之所以能够在一个社会集体之中生存,是因为人类能够利用语言这个重要的工具进行相互之间的联系。人类既然是集体的动物,人类就离不开集体,人类的生活就必然地依赖集体。无论是集体生活,还是生产,共同执行某一件工作,就需要用语言来取得相互的认同。没有语言自然就没有交际,没有相互之间的来往,人类就无法为共同的事业进行奋斗。可见语言不仅仅用来作斗争,而且可以用来进行交际。
有人认为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交际工具。其实一些动物也在运用简单的语言符号进行联系。因为语言本身是发展的,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我们不能认为只有人类的语言才是语言,而其他动物的语言就不是语言。我们如今既然了解人类本身也是动物,就再也不需要唯我独尊,以为只有人类才有语言,而其他的动物就没有语言。虽然地球上的其他动物的语言比较简单,但是在它们自己的社群之中也能够起到交际作用。例如蜂群,蚁群,甚至狼群,以及其他有关的动物群体。我们必须把人类看成是动物的同类,如果脱离这一点就会给我们的研究蒙上一层迷雾和灰土。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但是语言不仅仅是人类独有的交际工具。任何一种动物发展到一定的程度,都有可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不过其他动物的语言目前仍然是一种简单的语言罢了。语言决不是人类所独有的,只有人类的语言才是人类所独有的。我想在弄清了这一个问题后对什么是语言的探讨会方便得多。
人类模仿动物的语言,或者动物模仿人类的语言都是一种和原来语言不同的事情,例如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有一段话:“那鹦哥仍飞上架去,便叫:‘雪雁,快掀帘子,姑娘来了。’……接着念道:‘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尽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见《红楼梦》第35回)
这不能说鹦鹉就懂得人类的语言。这只能说是鹦鹉学舌,模仿人类的语言,其实它并不懂人类语言的含义。因为人类的语言和其他动物的语言是不同的。人类的语言比其他动物的语言更加复杂,已经形成一套系统语言符号和确定的语法结构,意义清楚连贯。另外,在人类语言方面也有不同。有些民族的语言就比较简单,而且许多古老的种族语言现在业已被淘汰。在目前所有的人类语言当中,各种语言都具有各自的特点。不仅在语音方面,而且在语言的结构、句法、语义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
现在我们可以对语言作一个描述性的解释:语言是社会形成和文化传播的基础,是个人进行思维和人与人之间交际的工具,也是调节个人心理和化解人与人之间矛盾和争议的手段。下面我们对这个描述性的解释进行研究。
没有语言就不可能形成社会,因为社会是一个群体,在一个群体中群体的成员之间必须要交往,交往的工具就是语言。一个群体,无论是原始的群体还是发达的群体都不能没有交往,没有交往就不可能形成社会。比如,在一个原始部落当中,他们必须进行统一的生产和统一的规划,在生产的时候个人与个人之间需要取得联系,所有这些都需要一种交际和协商的工具,而这种工具就是语言。虽然在原始部落中所需要的语言是非常简单的,然后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也越来越复杂。另外,原始语言也不一定就是有声语言,有可能最初的语言是手势语或者用其他方法进行交际的工具。但是必须要有这种最简单的交际工具,如果没有就不可能形成一个集体。
群体之间传达信息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特别在一些动物之间的传达方式还不为人们所理解。如人们对蚂蚁传播信息的方法就还没有完全了解,只停留在表面上。蚂蚁在忙碌劳动时,我们会发现它们利用头上的触角传播信息,而且非常迅速。那么它们的语言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它们的语言基础是什么,我们目前还无法了解。我们可以设想,如果蚂蚁没有这种传播信息的方法,可以肯定它们是无法进行统一行动的。无法进行统一行动就无法形成一个集体或一个社会。尽管它们的语言是简单的,然而正是这种简单的语言才形成了它们的集体基础。蜜蜂所运用的传播信息的方式更为奇特。它们可以把远处的蜜源运用翅膀震动的方式传送给其他的蜜蜂。我们前面已经叙述过,语言是各不相同的,并不一定用声音或手势,利用触角的碰撞以及翅膀的震动都可以形成语言。
人类的感官是有限的,大自然的现象是复杂的。我们不能用自己的感官来衡量世界里的一切事物。世界上还存在着许多我们感官不能感觉到的现象。世界中的现象是非常奇妙的。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了解在其他动物身上存在着我们所没有的东西。总之,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语言是形成一个集体的基础,因为语言可以使一个集体内的成员统一思想和统一行动。没有统一思想和统一行动的工具是不可能形成一个集体的。任何动物也都有它们自己的文化特色,它们的特色文化也需要相互传播和相互交流。而文化的相互传播和相互交流的基础就是语言。
语言可以调节个人心理和解决人际矛盾和争议,为什么呢?
因为任何一个人都经常参与选择活动,或者说进行一个抉择的过程。比如,人们在进入食堂的时候,就会考虑该买什么样的菜;在受到委屈时,就会考虑如何对待自己所受到的委屈。不妨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某人于某日由于不小心丢掉了100元,心里感到十分难过。首先可能出现许多不同的选择,比如:(1)到派出所去报案;(2)到可能丢掉钱的地方去找;(3)回想一下,是不是放在什么地方根本就没有带出来;(4)思考其他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些都是初步的选择,但不管怎样,丢掉了100元是一件事实。丢掉了钱当然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心里十分不高兴。由于各人的性格和自我处理的方法不同,面对这样的事实就有不同的态度。
比如:
(1)心中非常难过,甚至于懊悔自己把钱带出来。并且责备自己太不小心,结果丢掉了钱。
(2)责怪别人,为什么不提醒自己,结果把钱给丢了。
(3)咒骂偷钱的人,为什么不去偷其他人的钱,偏偏偷自己的钱。
(4)心情焦虑,坐立不安,不知如何是好。
(5)冷静地调节自己的心情。这次丢钱是对自己的一次警告,对自己有好处,今后以此为训,出门要小心一些,东西就不会再被偷了。
(6)进一步劝慰自己,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次丢了钱就接受了一次教训,以后加以注意就不会丢钱了。
以上的各种考虑都是思维活动,每一个思维活动都是由不同的语词和语句构成的。如果丢掉钱的人能够运用合适的语言构成的思维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其心里就会舒服得多,也就不会太难过。这里我们可以说语言是调节心理的一种手段。语言和心理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问题在于人们还不太注意罢了。如果每个人都能够把语言和自己的心理联系起来,许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所以人们应该记住并了解,语言最大的功能之一就是能够调节自己和别人的心理。
再说,除了能够调节心理外,语言还能够解决人和人之间的矛盾和纠纷。这里包括各种各样的矛盾和纠纷。比如商务方面的纠纷,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矛盾,等等。我们先举一个《红楼梦》里的例子来说明。在《红楼梦》的第20回中,贾宝玉的奶妈李嬷嬷发现袭人睡在床上没有理会她,心中颇为生气,就骂道:“忘了本的小娼妇!我抬举你起来,这会子我来了,你大模大样的躺在炕上,见了我也不理一理。一心只想装狐媚子哄宝玉,哄的宝玉不理我,只听你的话。你不过是几两银子买来的小丫头子罢咧,这屋里你就作起耗来了!好不好的,拉出去配一个小子,看你还妖精似的哄人不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