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时的交往中,人们随便都会用到隐喻,尽管这些用词有时是极端荒谬的,完全不符合合作原则,可是这些荒谬的词所起的作用却是其他词无法完成的。比如有两个人由于某件事争执起来,越吵越厉害,就出现了下面的对话:
A You are a fox.(你是只狐狸。)
B You have a heart of stone.(你是铁石心肠。)
当然,人不可能是动物。把人说成动物,违反了质量准则,但是在传统中,人们把狐狸看成是狡猾的动物,所以“你是只狐狸”含义是“你是个狡猾的家伙”。另一句把人心说成是石头,也同样不真实,违反准则,而这里“你是铁石心肠”对听者来说是相当明白的,其含义表明这个人是很厉害的,没有任何同情心。所有这一类荒谬的词在语句中出现时,听者都不认为是荒谬,都能把这些不合情理的词作出合理的解释,这些情况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和文化。
因为修辞中的夸张实际上也是隐喻中的一种,夸张有夸大和夸小(弱言法),一是说得大大地过头,另一是说得大大地缩小,如:
Haven’t seen you for ages.age有“百年”之意,这句话意为“(我)好几个世纪没有见到你了”,很像中国的成语,“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是夸大。又如,有一件艰巨的工作要某人去完成,甚至有生命的危险,而他却答道:
“放心吧,做这件事是不费吹灰之力的。”
把一件事说得容易得就像吹灰那样。其他如:“林黛玉是个针尖儿。”当然林黛玉不可能是个针尖儿,但这里的会话含义是:林黛玉气量小,说话带刺。又如,明明是个大热天,却说成:It’s a bit warm today.(今天有一点热。)无论夸大或夸小,都不是说真话,违背质量准则,但人们在交谈中决不会因此而不理解。相反的是人们特别喜欢夸张。一个女孩子听到别人说她“美如仙女”,心里特别高兴,其实谁见到过仙女?但女孩子愿意受这个骗,上这个当。
人们从亚里士多德时代开始就很重视隐喻的研究,隐喻是会话含义的一种特殊情况。本来格赖斯制定他的会话准则时,以为准则不能违反,可是事实上出乎他的意料之外,想用数学公式的方式把会话限定在几条准则之中是决不可能的。我们现在从违反会话准则来研究隐喻,也就是从语用角度来解释隐喻。不过,以上解释还是简单了些,并没有揭示出隐喻的实质。违反准则不过是解释的第一步,是对隐喻解释的开始。隐喻在字面上是荒谬的,但在交际场合中,人们喜欢这种荒谬,双方都能成功地理解。读者可以参考前面有关言语行为的部分。只要和说话当时交际环境及交际双方的文化因素联系起来,隐喻就不难理解。如:
Freud lives here.弗洛伊德早已去世,怎么好说Freud lives here(弗洛伊德住在这里呢)?这里Freud 不指他本人,而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及学术思想”,lives here 指“在这里盛行”。有点像汉语一般的说法“弗洛伊德的学术思想永存”。有一些隐喻虽不那么“荒谬”,但文化因素很浓,如:We were on the same boat.(同舟共济,患难与共。)没有一定文化修养的人是不能理解的。隐喻时常包含在成语之中,无论是中国的成语或是英国的成语,都包含了丰富的文化、深刻的含义。
单从语义上理解是不够的,必须联系到语境。语用学就要辨识出隐喻,找出隐喻的特点,把各种修辞和隐喻区分开来,然后再从隐喻中推导出合理及成功的解释。解释隐喻是指运用语用学理论来剖析隐喻,这本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不仅涉及语用学,而且有深刻的哲学和文化的含义。隐喻的形成和应用也同样十分复杂。
形成和应用本身是一个心理过程,一不注意就会发生偏差,出现误解,解释隐喻必须把各方面知识(心理学、民族学、社会学等)和语境结合起来。
五、会话含义的特征
在语用学中,根据格赖斯的理论,会话含义有5个特征。第一个特征是可取消性。所谓可取消性是指在一个肯定的句子中,如果附加上某个预设,肯定句的原来含义便取消了。比如:“王先生有两个孩子。”这句话的意思很肯定,没有任何怀疑,但是:“王先生有两个孩子,或许是三个。”把“或许是三个”加上去,那么前面“王先生有两个孩子”的原有含义便被取消了。因为:
“P 是Q”和“P 是Q 或R”是不同的。可取消性这个特征是很重要的,在会话中时常发生,用附加部分否定原话的语用含义。再看一个格赖斯本人所举的例子:有一位律师Robert 问自己仆人Surtees 关于某个当事人的情况:
S:But she...
R:She?Who?
S:There is a young lady with him.She is crying.R:Pretty?
S:I should say she is pretty,sir,in a quite inoffensive way.(S:“可是她……”R:“她?是谁?”S:“和他一起的一位年轻女士,先生,她正在哭。”R:“漂亮吗?”S:“我可以说她漂亮,先生,这是在从不冒犯的情况下说的。”)
这里看到,这个仆人原来说“她漂亮”,但是他考虑到这里不是讨论上层社会中年轻女士的外貌,所以加上“这是在从不冒犯的情况下说的”。那么,原来“她漂亮”的语用含义便取消了。取消话语原意的情况很多,随时都会遇到。比如一个家长和一个老师谈论自己孩子的成绩,老师的评价是:“这个孩子成绩比别人差,不过……”因为一用“不过”之后,肯定后面的内容有变,前面的原有含义便动摇了,如:“这个孩子成绩比别人差,不过这只是表面现象。”那么,实际上,这孩子的成绩并不差。
第二个特征是不可分离性。
语言是用其语义内容作为理解根据的,如果某一个人具有某种特征,你即使用相反的话语结构去说他,他原来的特征不会失去。这就是说,话语含义依附于话语内容,而不是依附于话语形式,所以,不能用同义互换的方式把语用含义从话语中分离出去。
如有一个青年人是一个很平庸的人,有一次他走进教室时,有人说:“看,天才走进来了。”这里的“天才”是反语,谁都能听懂。如果不用“天才”,用“天才”的同义语来说,这个反语的意义也会存在,此人是个平庸的人的意义不会分离出去,如:“看,神童进来了。”
“看,语言学大师进来了。”“看,最聪明的人进来了。”不管怎么说,此人的平庸特点都表现在每一个反语中,不会分离出去。话语中含义在正常情况下有一种相对稳定的内容,即使用一些别的有关的词来替换某些词,其原来含义也不变。如“我想”,“我认为”,“我以为”,“我相信”等用在句子中,其原含义不可分离。
第三个特征是可推导性。
前面所叙述到的会话准则和隐喻问题,正说明了这个问题。
在不同的语境中,根据合作原则中的几个准则,可以推导出语用含义。比如前面的例子:He is a fox.(他是一只狐狸。)a.这里说者说了P(He is a fox.)。
b.我们没有理由认为说者不遵守合作原则中的准则,至少作者是遵守准则的。
c.说者说了P。从前面情况(a 和b)来看,说者是企图用P 来表达Q。
d.说者一定知道,而且听者也应知道得很清楚,如果说者从合作愿望出发P 必须含Q。
e.说者无法阻止听者考虑Q。
f.说者的意图就是让听者考虑到Q,在说到P 时就意味着Q。
从以上推导可以看出P:他是一只狐狸。Q:他是一个狡猾调皮的人。P 具有会话含义Q,从整个推导过程看出,听者会自然地从P 推导出Q,这也是说者本人的意图。
第四个特征是非规约性。
在言语行为中我们知道,话语有字面意义(表现意义)及非字面意义(即非表现意义)。一个话语的字面意义仍然是字面意义,它是不变的,但是在不同的语境中其语用含义是会变的。比如:
“天下雨了。”“天下雨了”仍然是“天下雨了”的意思,但是在不同的语境下,其语用含义各不相同,如:
(1)屋外正晒着许多衣服,这时说“天下雨了”其语用意思是:
快去收衣服。
(2)某人正准备出去,这时天下雨了,家里人对他说“天下雨了”,意思是说:你要带伞出去。
(3)某人在别人家作客,很想回家。这时天下雨了,主人说“天下雨了”等于说“等一会儿走,等雨停了再走”。
以上仅仅是例子,还可以举出许多不同语境的例子。非规约性特点不表现在例题的真假上,命题的真假也不影响例题含义的真假。这是符合真假值的,即P 真Q 真;P 真Q 假;P 假Q 真;P 假Q 假。这属语义学的问题,这里不多讨论。
第五个特征是话语含意的不确定性。
某些单一词语所含意思不是单一的,也非确定性的。如下面的对话:
A我看到她就讨厌。
B她是老板的亲信。
这里B 说的话“她是老板的亲信”是不确定的,因为这句话可能是警告,也可能是建议,要使这句话变得确定,就得加一些说明词:(a)你得注意,她是老板的亲信。(警告)(b)哎呀,她是老板的亲信。(惊讶)(c)不管怎么说,她是老板的亲信。(劝告)(d)可不是吗,她是老板的亲信。(附和)(e)真的,她是老板的亲信。(断言)加上一些说明词后意思就确定了。(a)的意思是:你要当心,她可是老板的亲信,她要知道你恨她,你可要吃亏。所以是警告。
(b)的意思是:哎呀,原来你恨这个人因为她是老板的亲信。表示一种惊讶、吃惊的情感。(c)表示一种劝告:她是老板的亲信,对她的态度和缓些。(d)表明的是附和,她是老板的亲信,专门打小报告,是值得恨的。(e)和(d)差不多,不过这是一个断言。
六、礼貌原则
前面曾提到过,语言学家们(如柯日布斯基等)认为,人类社会的一切冲突,甚至包括政治上的分歧常常都是由于使用语言不当造成,仅仅强调合作原则是不够的。我们认为合作原则只是指出言语交际在正常情况下的一种可能性方式,也只说明了某一个方面。事实上在言语交际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如误解、沉默、讽刺等等,所有这些都要想利用合作原则解决是不可能的。可以举出几例子来说明。英国前首相丘吉尔80岁生日时,一位年轻记者对他祝贺说:
“丘吉尔先生,很高兴参加您的80寿诞,我希望还能参加您的90华诞。”这位记者是诚心的,而丘吉尔却怀疑记者别有用心,用此话讽刺他,说他可能活不到90岁。所以他说道:“怎么啦,小伙子,我看你身体不错,怎么没有可能参加呢?”这可能是丘吉尔的一种老年变态心理,把别人的善意当成恶意。由于心理作用影响言语交际,想用一般的合作原则解决是不现实的。又比如,合作原则规定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这是不可能的。正像记者常去访问前美国总统卡特的母亲一样,常去访问使得她不一定高兴,但去访问时,她不得不说见到您很高兴这一类话。记者问她以及她的回答有下面一段话:
记者:您能告诉我您的独生子是否从来不说谎?
卡特母亲:说过,那都是善意的谎言。
记者:什么是善意的谎言,能否举个例子?
卡特母亲:比如说,您刚才进来时,我说见到您很高兴。
所以语言学家们认为需要用礼貌原则来配合合作原则才行。
一些语言学家如布朗、列文森、利奇等人从语言学的各个方面提出了一个礼貌原则,简单地说,就是在言语交际中要注意到礼貌问题,这样才可以弥补合作原则的不足之处。在正常交际中,无论口头或文字,礼貌是需要的,礼貌是文明的象征。写信给最不喜欢的人,在用语措辞上也不能随便。所以在言语交谈中就不能不注意到礼貌原则,如下例:
A 他们两个老了,我们都很想念他们。
B 是的,我很想念她。
A 讲的是想念两个人,而B 的回答只提到一个人。从合作原则上讲,违反了数量准则。B 可能对另一个人(他)不感兴趣,不愿意提到他。但是出于礼貌,干脆只提“想念她”。又如,教师看到有几个学生不好好听讲,在下面看小说,教师说:
“同学们注意,我想找一位同学回答一个问题。”
教师之所以这样讲是完全出于礼貌,让他们自觉地听讲,而不点名批评。合作原则从理论上看,可以做到调节说话人的话语作用;而礼貌原则能更好地调节并且维护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保持双方的均等地位及友好关系。没有礼貌原则就难以进行顺利的交际。你对别人不礼貌,别人也就对你不客气。萧伯纳的例子很能说明问题,一次一位肥头胖脑的富翁对他说:“萧伯纳先生,一见到您,我就知道世界上正在闹饥荒。”
萧伯纳以牙还牙,说:“是吗?而我一见到您,就知道世界上正在闹饥荒的原因了。”
以上的例子十分清楚地说明,你的态度不友好,我的态度也同样不友好。所以学者认为,在正常情况下,如果使用礼貌原则,也就是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相互配合,会起到更好的交际作用。为什么要有礼貌原则呢?因为在人们交际中交际行为十分复杂,不同的交际行为会导致不同的交际结果,运用礼貌原则就可以改变言语交际行为,减少冲突,加强合作性。礼貌原则的特征和言语交际十分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