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军人才:高校和企业多层次培养人才。南京大学是我国重要的光电高技术研究基地和人才培育基地,拥有专门生产氮化镓(GaN)的MOCVD系统及江苏光电信息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其国家863计划新材料MO源研究开发中心,主要从事LED外延生长基础材料MO源的研制与产品开发,十年间共研制出近20个MO源的主要品种。东南大学创建了国内最早的微电子学学科,设有国家专用基层电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东飞显示技术开发中心两个国家级科研基地以及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时,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也不断的在培养自己的人才,例如扬州华夏集成光电有限公司的经营团队由香港知名企业资深业界人士及北大、清华、南京、东南、中科院等国内着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人士组成,拥有成熟的量产技术与管理经验。
专利情况:数量相对少,主要集中在企业里。相对于上海和浙江,在半导体照明领域,江苏的专利最少,缺乏核心专利。且多数专利集中在企业,例如,南京汉德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LED开发应用方面已拥有25项专利,其中12项是发明专利,占江苏在该领域专利总数的50%。
4、浙江省:我国主要LED灯具生产基地
发展概况:制定规制,引导发展。浙江是我国主要的LED灯具生产基地,目前全国占有世界灯具出口市场的60%,浙江占据出口量的60%,成为中国民用灯具的核心产区。浙江近几年在芯片等方面也有了很大突破,已经初步心里完整的产业链。浙江的半导体照明产业帆布较广泛,特别是LED应用产业在各个城市中都有分布,但外延芯片制造和LED封装主要集中在杭州和宁波。浙江的LED企业以民营为主,产业发展的自主性较强。同时,《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列出了科技创新30个重大专项,半导体照明技术成为中期的一个重大专项,并于2004年起,组织实施了“半导体照明产业化技术开发专项”,重点支持LED封装、应用产品开发和检测技术等方面的技术攻关。
产业构成:集中在中游和应用。浙江的半导体照明产业主要分布在杭州和宁波。杭州在外延芯片生产、LED封装、LED灯具等方面形成了竞争优势较强的企业,在产业技术引进和创新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目前,杭州约有LED企业100多家,大部分为小型的应用产品生产企业,规模较大的芯片、封装、设备和应用企业有10多家。其中,杭州的LED灯具产业较为发达,在LED景观、LED路灯、LED太阳能等产品规模大,是我国此类灯具的重要出口生产基地。宁波市高度重视半导体照明产业的培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宁波LED与半导体照明产业链的下游应用己成为全国最为发达的特色产业,基本形成了LED材料、LED控制及集成电路设计、LED封装、LED应用、相配套的模具加工和塑壳生产等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
龙头企业:民营企业为主,规模偏小。浙江在半导体照明领域的龙头企业主要有:杭州远方光电信息有限公司、杭州浙大三色仪器有限公司、宁波升谱光电半导体有限公司。总的看来,这些企业90%的民营企业,企业规模同样偏小,没有上市公司。其中、宁波升谱光电半导体有限公司专业从事LED光电半导体及半导体照明产品研发,制造的高科技企业,拥有17年的专业制造经验和技术底蕴。公司已通过ISO9001、ISO/TSl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导入ERP管理模式。公司注册资本810万美元,位于宁波市国家高新区,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厂房4万平方米。拥有员工600余人,其中技术研发人员80余人,台湾技术专家多名。公司各类LED产品实行全自动化生产线制造,拥有国际最先进的全自动化固晶、焊线、测试、封装、编带设备100多台/套,并配备了完善的分析、检测、实验、品质和研发设备。LED年生产能力18亿只,产品行销全球。公司拥有强大的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能力,“十五”期间承担过多项国家级科技攻关项目,目前正在承担2项“十一五”国家863重大攻关项目——半导体照明重大专项。
领军人才:民营企业家为主。杭州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才优势,依托中科院半导体所、浙江大学丰富的人力资源,进行技术研发。拥有国家照明工程的倡导者和国家半导体照明攻关计划的管理中科院半导体所,和一大批海内外长期从事大功率LED封装技术和LED照明技术的学者。同时,浙江民营企业发展,有一大批民营企业家在从事半导体照明企业的经营管理,他们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市场战略眼光。
专利情况:外延专利上具备优势。专利总量在大陆地区排第四明,其中在外延专利上具备优势,浙江大学以22件占居国内第3名。
(二)长三角区域半导体照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现状及问题
1、协同创新现状
从半导体照明产业结构来看,半导体照明产业可以分为:LED原材料及配件、LED背光源及材料、OLED及新型光源、LED外延及芯片、LED封装产品、LED设备/仪器、LED驱动/控制、LED灯饰配件、LED室内照明、LED广告/标志、LED景观照明、LED交通照明、LED汽车灯饰、LED特种照明、LED显示屏、LED玩具礼品等产业,每一小类产业又包含若干产品。
产业发展开始向园区聚集。上海初步形成了半导体照明产业的合理布局。全市贯彻落实“聚焦张江”战略,近几年张江高科技园区在光电子领域,特别是在半导体照明、光通讯、光显示等方面发展比较迅速,已经有四十余家相关企业、研发机构和事业单位入驻张江高科技园区。上海正在形成以张江高科技园区为核心,辐射徐汇、闵行、嘉定、松江等区域的半导体照明产业群,通过发挥各自优势,初步形成了合理的产业布局。宁波鼓励LED产业落户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该开发区为打造成为中国第六个LED产业基地,实施对外商投资LED产业尤其是芯片和外延片部分“提供一切可能的便利”和“一切条件都可以谈”的原则,在税收优惠、土地价格、人才引进、专利补助、科技研发等诸方面,可以提供中国大陆其它区域所不能提供的特殊优惠条件。扬州市初步形成以扬州高新技术产业园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拥有华夏光电、中显机械、国宇电子、中科半导体、东贝光电等二十多家从事半导体照明生产开发的核心企业,并形成了上游的外延材料,中游的芯片制造,下游的器件封装和应用以及为封装应用配套的模具、支架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组建战略联盟,实现共同发展。江苏奥雷光电(镇江)已形成了从大功率高亮度LED外延片和芯片制造-器件封装-应用三个领域的产业布局,无论从技术实力还是产业布局上都已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江苏奥雷光电与上海宇体光电合作,在大功率高亮度LED外延和芯片进行研发和生产,首次在国内引进了日本的MOCVD设备,具有产业化基础。目前奥雷已计划建立LED完整的产业链,发展LED外延和芯片技术。江苏奥雷与上海宇体已签订协议,拟组建宇奥光电集团公司,共同发展LED芯片产业。上海宇体光电是以邵春林为首的从日本留学归来的博士队创建的。宇体光电在国内首次成功从日本引进了加工LED芯片所必须的关键MOCVD。宇体光电的技术、设备在国内LED外延片生长领域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
依托跨区产学研联盟,建立企业技术中心。江苏日月(盐城建湖)照明公司、伯乐达集团(盐城)、盐城豪迈照明科技公司,分别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形成一定规模的封装应用生产线。此外,扬州市开发区先后引进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科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等国内一流高等院校、科研单位落户,合作建立了扬州-南京大学光电研究院、中科院半导体研究中心、江苏省半导体照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半导体照明检验中心、扬州-南京大学半导体照明研究院、扬州半导体照明和太阳能光伏应用研究与检验中心等研发机构10多家。
搭建技术平台,服务共性技术发展。上海半导体照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在上海市科委和上海市浦东新区科委领导下,以产学研结合的研发和公共服务机构。作为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上海产业化基地载体,中心担负着对产业化基地进行技术支撑的重要使命,通过不断完善研发、生产与应用之问的联系与合作,整合人才、技术、设备等资源,为半导体照明领域的相关科研院所、中小企业的技术研发构筑高层次开放式的技术支撑服务平台,降低科技创新成本,促进上海半导体照明产业的能级提高,全力推动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的发展。上海半导体照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目前是由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蓝宝光电材料有限公司、上海科学院、上海蓝光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大学、上海大晨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信耀电子有限公司、上海德福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宇体光电有限公司、上海伯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新傲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理工大学等十五家成员单位组成。
2、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虽然长三角的LED产业发展较快,但由于均缺乏高新技术和知识产权体系作支撑,目前仍在低附加值领域徘徊,LED照明产业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技术开发缺乏合力,对关键技术突破没有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研发成果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或内部小批量生产上,研发与产业化脱节,其主要表现在研究室、实验中心和各企业问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实质意义上的产业联盟。在上游LED外延、芯片的研发方面,日、美、韩仍然是强势,长三角地区内企业芯片的来源主要依赖我国台湾地区的生产企业或由台湾企业在省内的独资企业。
第二,企业小而全,低水平重复,缺少具有产业支撑度的龙头大企业和企业集团。企业产业规模小,不能引领产业链的延伸和产业集聚。半导体照明产业链还没有完全形成,产业配套的厂商没有形成合理的布局,产业链有待进一步形成和拉长。封装领域尽管总体产业规模已经形成、少部分企业的产业化技术也已经可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产业整合不够,绝大部分企业还是混战于低端市场,缺乏规范和约束,过度竞争导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行业整体声誉,另外对封装前沿技术的研发广度和深度不足也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第三,产业“集”而“不聚”,聚群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强。虽然长三角地区有些城市已经开始试图以园区的形式发展半导体照明产业。但目前能称得上半导体照明产业园的没有几家。同时基础性研究与产业化人才缺乏,结构不合理,核心装备与配套材料国产化的问题急需解决。此外,缺乏长三角半导体照明联盟和合作平台,交流信息不充分,也是阻碍长三角产业聚集的重要原因。
第四,标准评价体系尚未建立,检测方法与手段缺乏,市场不能有效规范,市场竞争无序,产业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合作。后应用领域本土市场规模巨大,但无标准、无规范的现象更加严重,产业高度分散,器件应用随心所欲,因设计、生产、安装不规范导致应用产品早期失效的现象比比皆是,给半导体照明产业的健康发展已经带来一定损害。
3、问题的主要原因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产业总体创新水平需要提高。造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有:一是我国在半导体照明方面缺乏核心专利,尤其是在半导体照明的上游和中游技术链上缺乏核心专利,只是在一些外围专利技术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这些专利大部分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而企业掌握的专利数量相对较弱。二是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几乎都是新成长起来的企业,还处于高速成长期,因而投入创新的资金相对有限,造成成技术创新保障能力不足。而在国外的半导体照明领域,很多企业都是由传统的跨国企业直接组建的,资金和技术力量雄厚,如Toyota Gosei是由丰田公司组建的,Lumileds是由菲利浦公司控股,Cree由GR公司控股。三是缺乏半导体照明技术人才缺乏。由于我国半导体照明起步较晚,再加上学校专业设置滞后,跟不上市场的需求变化,造成半导体照明人才培养能力不足。而人才是半导体照明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没有人才,长三角地区的半导体照明产业就很难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