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赤字或结余
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差额即为赤字(差值为负时)或结余(差值为正时)。财政赤字或结余是宏观调控中应用最普遍的一个经济变量。财政发生赤字时有两种弥补方式:①通过举债即发行国债来弥补;②通过向银行借款来弥补。如果财政赤字过大,弥补手段不足以平衡收支;或者即使总量上能勉强平衡,却又形成结构上的失衡,就会引起社会总需求的膨胀和社会总供求的失衡。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财政政策往往与货币政策相互结合使用。
9.2宏观经济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证券投资的宏观经济分析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宏观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分析。
9.2.1宏观经济运行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证券市场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经济的宏观走势对证券市场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进行证券投资分析时,首先要将其置身于宏观经济运行的大背景之中,在确定基本面的影响后,才能展开有关的技术分析。
1.宏观经济运行对证券市场的影响途径
从总体上来看,宏观经济因素是影响证券市场长期走势的唯一因素,其他因素可以暂时改变证券市场的中期和短期走势,但改变不了证券市场的长期走势。宏观经济对整个证券市场的影响,既包括经济周期波动这种纯粹的经济因素,也包括政府经济政策及特定的财政金融行为等混合因素。宏观经济运行对证券市场的影响通常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1)企业经济效益。无论从长期看还是从短期看,宏观经济环境是影响公司生存、发展的最基本因素。公司的经济效益会随着宏观经济运行周期、宏观经济政策、利率水平和物价水平等宏观经济因素的变动而变动。如果宏观经济运行趋好,企业总体盈利水平提高,证券市场的市值自然上涨;如果政府采取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政策,紧缩银根,企业的投资和经营必然会受到影响,使其盈利下降,证券市场市值就可能缩水。
(2)居民收入水平。在经济周期处于上升阶段或在提高居民收入政策的作用下,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拉动消费需求,从而增加相关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也会直接促进证券市场投资需求。
(3)投资者对股价的预期。社会公众特别是投资者的心理变化对股票市价有着很大影响,主要表现在:如果投资者对某种股票的行情前景过分悲观,就会不顾发行公司的盈利状况而大量抛售手中的股票,致使股票价格下跌。有时,投资者对股市行情吃不透、看不准,股价就会盘旋呆滞。
投资者对股价的预期,也就是投资者的信心,是宏观经济影响证券市场走势的重要途径。
当宏观经济趋好时,投资者预期公司效益和自身的收入水平会上升,证券市场自然人气旺盛,从而推动市场平均价格走高;反之,则会令投资者对证券市场信心下降,引起股市价格下跌。
(4)资金成本。贷款利率提高,增加公司成本,从而降低利润;存款利率提高增加了投资者股票投资的机会成本,二者均会使股票价格下跌。
当国家经济政策发生变化,如采取调整利率水平、实施消费信贷政策、征收利息税等政策,居民、单位的资金持有成本将随之变化。如利率水平的降低和征收利息税的政策,将会促使部分资金由银行储蓄变为投资,从而扩大证券市场的资金供应量,影响股价的上升。
2.宏观经济变动与证券市场波动的关系
1)国内生产总值(GDP)变动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国经济的根本反映。从长期来看,在上市公司的行业结构与该国产业结构基本一致的情况下,股票平均价格的变动与GDP的变化趋势是相吻合的,即GDP的持续快速增长会带来股票平均价格的持续上升。但并不能简单地认为GDP增长,证券市场就必将伴之以上升的走势,实际走势有时可能相反,关键是看GDP的变动是否将导致各种经济因素(或经济条件)的恶化。①以下对几种基本情况进行讨论。
(1)持续、稳定、高速的GDP增长。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协调增长,经济结构逐步趋于合理,趋于平衡,经济增长来源于需求刺激并使得闲置的或利用率不高的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从而表明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这时证券市场将基于以下原因而呈现上升趋势:①伴随着总体经济增长,上市公司利润持续上升,股息不断增长,投资风险也越来越小,从而公司的股票和债券全面得到升值,证券价格上扬;②人们对经济形势产生了良好的预期,投资积极性得到提高,增加了对证券的需求,供求关系的变化促使股价上升;③随着GDP的持续增长,国民收入和个人收入不断提高,从而增加证券的需求,导致证券价格上涨。
(2)高通货膨胀下GDP增长。当经济处于严重失衡下的高速增长时,总需求大大超过总供给,这将表现为高的通货膨胀率,这是经济恶化的先兆,如不及时采取调控措施,必将导致未来的“滞胀”(通货膨胀与增长停滞并存)。这时经济中的矛盾会突出表现出来,企业经营环境恶化,居民实际收入也将降低,因而失衡的经济增长必将导致证券市场下跌。
(3)宏观调控下的GDP减速增长。当GDP呈失衡的高速增长时,政府可能采取宏观调控措施以维持经济的稳定增长,这样必然减缓GDP的增长速度。如果调控目标得以实现,GDP仍以适当的速度增长而未导致GDP的负增长或低增长,说明宏观调控措施十分有效,这时证券市场也将反映这种好的形势而呈平稳渐升的态势。
(4)转折性的GDP变动。如果GDP一定时期以来呈负增长,当负增长速度减缓并呈现向正增长转变的趋势时,表明恶化的经济环境逐步得到改善,证券市场也将由下跌转为上升。如果GDP由低速增长转向高速增长时,表明在低速增长中,经济结构得到调整,经济的“瓶颈”制约得以改善,新一轮经济高速增长已经来临,证券市场也将有快速上涨之势。
上述仅只按一种方向进行分析,实际上,每一点都可沿相反的方向导出相反的结果。一般情况下,证券市场提前对GDP的变动做出反应。因此,对GDP变动分析时必须着眼于未来,这是最基本的原则。
2)经济周期变动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宏观经济的运行具有周期性,人们一般把经济运行的周期分为以下4个阶段。①经济的持续增长阶段为经济的繁荣阶段,也称作景气阶段。在该阶段,产出、价格、利率、就业等不断上升至某个高峰。②之后,经济增长放慢,一旦连续3个月增长率小于零,或出现负增长,经济就进入衰退阶段。在该阶段,产出、产品销售、利率、就业等开始下降。当下降至某个低谷,经济就进入萧条阶段。在该阶段需求严重不足,生产相对过剩,销售量下降,企业盈利水平极低,出现大量破产倒闭,失业率大增。③经济停止衰退,开始有正的增长,但增长率还比较低,这时称作经济的复苏阶段。④如果经济增长的比率进一步加快,一旦经济达到衰退前的最高点,经济就进入扩张阶段,也称为经济的繁荣或景气阶段。
经济总是在波动性的经济周期中运行,而股票市场作为经济的“晴雨表”,将提前反映经济周期。股票市场综合了人们对于经济形势的预期,这种预期较全面地反映了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有关信息,这种预期又必然反映到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中,从而影响股票市场的价格。既然股价反映的是对经济形势的预期,因而其表现必定领先于经济的实际表现。
当经济持续衰退至萧条期时,投资者已远离股票市场,每日成交量极少,而那些有眼光且不断搜集和分析有关经济形势并作出合理判断的投资者已在默默吸纳股票,股价开始缓慢回升,当各种媒介开始传播萧条已去、经济日渐复苏时,股价实际上已经升至一定水平。随着人们普遍认同及投资者自身的境遇也在不断改善,股市日渐活跃,需求不断扩大,股价不断攀升,加之有些投机者借机“哄抬”、“炒作”,普通投资者在趋利心理和乐观及从众心理的驱动下竭力“捧场”,证券价格屡创新高。这时那些有远见的投资者在综合分析经济形势的基础上,认为经济繁荣已经走到尽头,开始悄然离场,此时证券交易价格还在上升,但速率明显放慢,供需力量逐渐发生变化。当经济形势逐渐被更多投资者认同时,供需逐渐趋于平衡,甚至供大于求,证券价格开始下跌。当经济形势发展按照人们的预期开始走向衰退时,与上述相反的情况便会出现。因此,投资者必须充分认识宏观经济走势及经济周期与证券的价格相互关联,把握好投资机遇。
3)通货变动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通货是指我国的法定货币。它的国内购买力水平是以可比物价变动情况来衡量的。通货变动包括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一般来说,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都会对经济的长期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1)通货膨胀对证券市场的影响。通货膨胀对证券市场特别是个股的影响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律可循,甚至完全可能产生相反方向的影响。因此,对这些影响进行分析必须从该时期通货膨胀的原因、通货膨胀的程度,配合当时的经济结构和形势,以及政府可能采取的干预措施等方面的分析入手。
温和、稳定的通货膨胀对证券价格上扬有推动作用。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通常被理解是一种积极的经济政策结果,旨在调整某些商品的价格并以此推动经济的增长。在这种情况下,某些行业、产业和上市公司因受政策的支持,其商品价格有明显的上调,销售收入也随之上升,公司业绩提高,促使其证券价格上涨,但与此同时,一部分上市公司得不到政策支持,其业绩承受向下调整的压力,其证券价格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因此,以温和、稳定的通货膨胀来刺激经济,其初始阶段将会导致证券市场各品种之间的结构性调整。如果通货膨胀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经济又处于比较景气阶段,证券价格也会稳步攀升。但是严重的通货膨胀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此时的价格被严重扭曲,货币不断大幅度贬值,人们为资金保值而囤积商品、购买房产,资金相应流出资本市场,证券价格随之下跌;同时,扭曲的经济失去效率,企业不仅难以筹集到生产资金,而且原材料、劳动力价格飞涨,使企业经营严重受损,盈利水平下降,甚至倒闭。政府不能长期容忍通货膨胀的存在,又必然会运用宏观经济政策抑制通胀,其结果是置企业于紧缩的宏观形势中,这又势必在短期内导致企业盈利的下降,资金进一步逃离资本市场,证券市场的价格又会形成新一轮的下跌。
探讨通货膨胀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有时会得出互为矛盾的结论,这就需要分析通货膨胀发生不同阶段的影响。因为通货膨胀并不会导致所有商品价格与工资同步变动,这就是相对价格的变化,这种变化导致社会财富和收入的再分配,以及产量和就业的扭曲,一部分公司获利而一部分公司受损,上市公司的证券价格也会相应发生变动。通货膨胀使得各种商品的价格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使企业未来经营具有更大的风险性,从而影响投资者的心理和预期,并可能导致证券价格的暴跌或暴涨。通货膨胀对公司的影响可以从“税收效应”、“负债效应”、“存货效应”、“波纹效应”等短期效应中具体分析,但是长期的通货膨胀必然恶化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导致证券市场价格下跌,从而抵消通货膨胀在短期中对证券市场的积极效应。例如,石油危机导致世界性的通货膨胀,工业原料、产品的价格普遍提高,最初拥有这些物资的厂商由于库存原料低价进、高价出,企业利润增加,短期公司业绩上涨带动公司股价上升。但是,通货膨胀的长期存在致使公司有限的库存消耗殆尽,且产品的价格上涨,抑制了产品的需求,最后导致股价重新回到起点,甚至进一步下跌。
显然,在适度通货膨胀的刺激下,人们为了避免损失,将资金投入证券市场,同时通货膨胀初期物价上涨,也刺激了企业利润增加,证券价格相应看涨;但持续通货膨胀的存在,提高了企业成本,遏制了商品需求,企业收支状况恶化,证券价格下跌。此时,如果政府再采取严厉的紧缩政策,这必然使企业经营环境进一步恶化,证券价格不可避免地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