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让我们先回到现实的已知世界来吧,认识一些奇异的捕虫植物。
猪笼草是猪笼草科植物的总称,是着名的热带食虫植物。所有的猪笼草都拥有一副独特的吸取营养的器官——捕虫囊,捕虫囊呈圆筒形,下半部稍膨大,因状如猪笼,故称猪笼草。猪笼草因为不从土壤中直接摄取和制造维持生命所需的营养物质,而依靠捕捉昆虫等小动物来谋生,故被称为食虫植物。
猪笼草的捕虫囊内有蜜腺,能分泌蜜汁引诱昆虫,昆虫进入捕虫囊后,囊盖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合上。事实上捕虫囊的囊盖是经常打开的,囊盖的主要用途是引诱昆虫,由于捕虫囊的囊口内壁很光滑,所以能防止昆虫爬出。捕虫囊下半部的内侧囊壁稍厚,并有很多消化腺,这些腺体能分泌出稍带黏性的消化液储存在囊底,这些消化液呈酸性,具有消化昆虫的能力。
此外,还有一种与猪笼草同样着名,也具有捕虫能力的植物——茅膏菜。
茅膏菜也称石龙牙草,属茅膏菜科,为多年生的柔弱小型草本植物,高只有6~25厘米。叶片弯月形,横径约5毫米,基部呈凹状,边缘及叶面有多数腺毛,能够分泌黏液,当昆虫停落在叶面时,即会被黏液粘住,而腺毛又极敏感,有物触及,便会向内和向下运动,将昆虫紧压于叶面。当昆虫逐渐被腺毛分泌的蛋白质分解酶消化后,腺毛重新张开,再次分泌黏液,因此,人们常会在它的叶片上见到昆虫的躯壳。
胎生植物
“胎生”似乎只存在于动物界中,要说植物也有胎生的,恐怕很多人都会大惑不解:植物不都是由受精卵开始,逐渐发育成种子,之后种子在土中逐渐长成成熟植株的吗?其实不然,植物界中也有胎生的种类。
一些红树科植物(如红海榄、木榄、秋茄)的果实在离开母树前就是从母株吸取养分,生长发育成绿色的棒状胚轴,并利用胚轴上的皮孔换气。
红树科植物在全球共有60余个品种,如蜡烛果、秋茄树、木榄、海漆、榄李、海榄雌和银叶树等。红树便是其中的一种。
红树多为乔木或灌木,高2~4米,有支柱根。红树每年春、秋季开花,聚伞花序,两朵花并生于小枝上已落叶的叶腋位置。一棵红树花谢了以后,能结出300多个果实。果实细而长,长度一般在20厘米以上。
每个果实中含有一粒种子。红树的种子为绿紫色,长20~40厘米。
红树的栖息地多数为极度缺氧的高盐度沼泽区。海滩上每天都涨潮和退潮,红树们几乎时时都要忍受着咸涩海水的冲击,因此红树植物的种子难以有稳定的萌发环境,又缺少种子发芽必需的氧气,因此只有进化出胎生繁殖能力的植株才有可能保证其在环境恶劣的海岸生存。
此外,红树庞大的支柱根也让红树在适应海滩生活方面表现出色。一条条支柱根从树枝上生出,直插入海滩的淤泥中,全力支撑着浓密的树冠,成为抵御风浪的稳固支架,它们裸露在空气中的部分则吸收着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等,为植株提供宝贵的水分和养料。
就是靠着这些特殊的本领,红树在海滩上顽强地生活着。涨潮时,红树的树干全被海水淹没,树冠在水面上荡漾;退潮后,一棵棵红树重又挺立在海滩上,形成了海滩上的奇特景观。它们聚成丛林,护堤、防风、防浪,保护着沿海农田不受海浪或大风的袭击,形成一道道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而且它们那些纵横交错的支柱根,挡住了陆上冲来的泥土,加速了海滩淤泥的沉积,使海岸不断向大海延伸,所以红树林还是有名的造陆先锋呢!
聪明的植物会伪装——拟态植物
自然界中有种现象叫做“拟态”,“拟态”这个词并不难理解,就是指某些生物在其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纹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的形态,以躲避天敌。这种现象在昆虫中最为常见,比如:竹节虫外形同植物的茎秆相似,因而不会被捕虫的鸟类抓住吃掉;木叶蝶因外形像干枯的树叶而得以躲避天敌的捕捉;兰花螳螂与兰花的酷似更是令人难以分辨。
不过“拟态”并不是动物们的专利,在植物界中,也存在着这种神奇的“拟态”现象。
生石花
生石花是番杏科生石花属多年生的一种小型多肉草本植物。这种植物的茎很短,常常看不见。它的变态叶肉质肥厚,两片对生联结而成为倒圆锥体。3~4年生的生石花秋季从对生叶的中间缝隙中会开出黄、白、红、粉、紫等色花朵,花多在下午开放,傍晚闭合,次日午后又开,单朵花可开7~10天。开花时花朵几乎将整个植株都盖住,非常娇小。生石花形如彩石,色彩丰富,娇小玲珑,享有“有生命的石头”的美称。
眼镜蛇瓶子草
很多时候,一些“拟态”植物还能通过恐怖的外表来威胁对它“图谋不轨”的入侵者。
在我国喜马拉雅山地区,有一种眼镜蛇瓶子草。
它原产于北美洲,同猪笼草一样,是一种着名的捕虫植物。
你看,眼镜蛇瓶子草的样子活像一条昂首吐信的眼镜蛇,常使得一些小的草食动物望而生畏,不敢去吃它,可以算是绝妙的植物拟态现象了。
擅用“美人计”的兰科植物
“拟态”并非单纯地为了躲避敌害,有些植物甚至会通过对一些昆虫喜好的外形及气味的模拟,来吸引它们替自己传粉,在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推某些兰科植物,如蝇兰、蜘蛛兰、蜂兰的唇瓣形状酷似雌的蝇、蜘蛛、蜂,以诱使雄体前来“交配”,从而将花粉传走。
兔耳兰是这其中的典型代表。兔耳兰的花朵娇小而艳丽,很像雌性角蜂的身躯——花瓣闪耀着金属般的光泽,宛如阳光下雌蜂的翅膀;花顶端的两片花瓣上各有一条深色的细纹,活像雌蜂头上的两只触角;它的表面有流苏状的红色绒毛,与雌蜂腹部的绒毛极为相似……春光明媚之际,摇晃的花朵酷似一只飞舞的雌蜂,引来无数的雄蜂求偶交配,此时,雄蜂才发现上当受骗,只好“郁闷”地另觅“佳偶”。此时,雄蜂的头上已沾满了角蜂眉兰的花粉,当它再次上当时,便在无意中充当了“媒婆”的角色,将花粉准确无误地传到了另一些角蜂眉兰的柱头上,这就是生物学上的食源性欺骗传粉。
多么奇妙的植物、奇妙的大自然啊!
瓶子树——是植物,也是水源
在雨林中生长着一类植物,它们或高或矮,但相同的是,它们的茎干都很粗,当你用刀子划破它们的树皮时,还会有水流出来。
瓶子树就是这样一种植物。瓶子树属木棉科,多生长在南美洲的巴西高原上,是一种植株高大、挺拔的树木,远远望去很像一只只巨型的瓶子插在地里。瓶子树两头尖细,中间膨大,最粗的地方直径可达5米,因此瓶子树也常被称作纺锤树。
瓶子树之所以长成这种奇特的模样,跟它生活的环境有关。巴西北部的亚马孙河流域炎热多雨,为热带雨林区;南部和东部,一年之中旱季较长,气候干旱,土壤非常干燥,为稀树草原带。瓶子树生活在热带雨林和稀树草原之间的地带(热带疏林),一年里既有雨季,也有旱季,但是雨季较短。在旱季里,瓶子树落叶或在雨季萌出稀少的新叶,都是为了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与损失。瓶子树的根系特别发达,在雨季来到以后,尽量地吸收水分,贮水备用。通常,一棵大瓶子树甚至可以贮2吨多水,犹如一个绿色的水塔。因此,它在漫长的旱季中也不会干枯而死。
瓶子树和旅人蕉一样,可以为荒漠上的旅行者提供水源。人们只要在树上挖个小孔,清新解渴的“饮料”便可源源不断地流出来,解决在茫茫沙海中的缺水之急。
没有花香只有恶臭的花
鲜花的芬芳令人陶醉,但有些花盛开时却奇臭无比!
尸花——臭花翘楚
尸花的学名叫做泰坦魔芋花,属天南星科。它仅自然生长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的热带丛林中。它像其他的魔芋一样,具有一年只长营养叶不开花,下一年只开花不长营养叶的特性。开花时,一个巨大的花序直接由地下块茎上长出,在短粗的花序柄上,合抱着肉穗花序的绿色佛焰苞从顶部逐渐打开,露出紫红色的内壁。位于佛焰苞中央的肉穗花序顶部,一根长长的肉黄色棒状附属器高高耸立,通常可达2米以上。如此大的花序堪称植物界之最。也正由于此,西方植物学家们将神话中的巨人之名——泰坦赋予了它。但这有着神之名的植物每当盛放时,却都会散发出浓烈的腐尸一样的臭气,它也因此而得了“尸花”的诨名。
又臭又“懒”的大王花
大王花生长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和苏门答腊等热带森林中,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其直径可达1.5米,花瓣5枚,厚可达1.4厘米左右,重可达20千克,花中心可装水超过5千克,甚至可以供一个人藏匿其中。
大王花没有叶子和茎,靠吸取其他植物的营养生活,因此从一粒小种子到一朵大花,它只需要几天的时间;大王花一生只开一次花,其花虽大,但种子很小,用肉眼几乎难以看清,且有黏性,当大象或其他动物踩上它时,就会被带到别的地方生根、发芽,进行繁殖,而少了“奔波”之苦。
剧毒植物
提起剧毒植物,不少人首先想到的会是森林里那些漂亮的毒蘑菇。
虽然每年食物中毒的人中60%以上是因为误食毒蘑菇引起的,但蘑菇是真菌,并非植物。在植物世界中有无数种毒物,这许多“毒物”中有不少是比毒蘑菇更毒的品种。
断肠草
断肠草似乎生来就颇受武侠小说的欢迎,不止一位武侠小说名家将这种毒草作为当世数一数二的厉害玩意儿拿来折腾书中的男女主角。
细细想来,它的名字的确是够狠辣——进肚烂穿肠,使人不寒而栗。
其实断肠草不过是这种植物的“诨名”而已,它的学名叫做“钩吻”。钩吻为马钱科钩吻属植物,植株为常绿缠绕灌木,枝十分光滑;叶对生,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渐狭或近圆形;花为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淡黄色,花冠漏斗状,内有淡红色斑点;蒴果卵形。
钩吻的全株都有剧毒,根、嫩叶尤毒,中毒后的主要症状有眩晕、昏迷、恶心、呕吐、腹痛、体温及血压下降、面色苍白,最终呼吸麻痹而死。在我国历代本草中均列为毒草,一般不作药用。钩吻对神经系统的作用很强,据说神农氏遍尝百草时,就是品到了断肠草而中毒身亡。
不过,那显然是不明就里的后来人引用此种植物时望文生义罢了。
这些千奇百怪的植物大多生活在世界上一些人迹罕至的角落,生存环境大多比较原始,没有受到太多人类的干扰,它们奇异的生活习性是在与周围环境进行了千万年的相互作用之后慢慢形成的,堪称是与自然契合得最完美的生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