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智能化物业管理概论
48576700000004

第4章 概论(3)

5.三表自动计量,各种收费一卡通

智能抄表系统可以免去人工挨家挨户上门抄表的烦琐,实现多表数据自动采集、传输、计费,配以一卡通系统又可以免去管理人员上门收费或用户到指定地点交费的不便,住户只需手持一卡便可通过刷卡交费(包括物业管理费)。

三、物业管理企业在智能物业管理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业主需求的特点

只有准确把握业主的需求,物业管理企业才能有效地制定及推出相应的服务来满足业主的需求。随着城市化发展及信息化的普及,用户对通信设备现代化及建筑智能化的需求越来越多,大部分业主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电子邮件:与总部及客户进行沟通,优点是方便及无时间性限制。

远程视像会议:与总部及客户进行远程视像会议,优点是快捷及不受地域限制。

综合业务数字网:可高速传送文字、数据、语音及图像,并可高速上网下载最新信息。

对一般住宅用户来说,首要需求是安全,其次要求的是简单便捷。无论是办公楼、商场或是普通住宅的用户,都希望享有一个简单便捷的办公或家居环境,所以区别于传统生活方式的服务项目,如水、电、煤、物业管理等费用的自动计量及能够方便居民出入、上网、电子付费等的系统设施设备受到用户欢迎。

开发商在宣传智能住宅的同时,应考虑到用户的需要。对大部分用户来说,大厦智能化程度高,设备先进固然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这些设备设施的可用性及用户对日后维护、维修费用的可承受性。这是开发商和物业管理公司在考虑大厦智能配置时需要特别注意的。

(二)物业管理企业在信息时代享有的机遇

由于物业智能化管理的技术性及专业性,它给物业管理企业带来不少挑战,但若经营得法,充分发挥其功能,便可以为物业管理企业带来无限商机。

1.信息化管理有助于提高物业管理企业的知名度

由于智能化管理可提供高度的信息共享,且网络覆盖面不限于其管理范围,企业的曝光率也相应提高,有助于企业宣传。香港几家大的物业管理公司,如和黄、港基、康业、启胜、太古等全部利用互通的内、外联网来管理物业、共享信息及提高企业知名度。

2.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物业管理企业的专业形象

传统物业管理一般给外界的印象是专业性较低的服务行业,这与其服务范围广、具体可让客户看见的技术性工序不多有关。但网络化管理需要技术的高度支持与配合,管理企业可借此塑造其专业化形象。香港新鸿基集团启胜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便是利用其公司网页作为主要宣传媒介,介绍公司及服务内容以提高专业形象。

3.信息化管理有助于提高整体服务水平

物业管理企业可利用微电子技术提供更准确、更便捷及更体贴的服务,较传统管理有更大的发展潜能。例如,北京名都园管理处已采用电子通告方式在电子屏幕上打出如停水、停电等重要消息,比传统式张贴或派发广告更环保、便捷。

4.利用信息化管理开拓其他业务

物业管理企业可充分利用内、外联网提供除正常管理服务以外的其他服务,如楼宇租赁服务、租赁软件服务、代购服务等。此类服务均可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三)智能建筑在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整体水平不高,设计质量低

智能建筑技术应用的整体水平不高,相关技术产品尚不适应市场需求,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硬件和软件产品。许多建设单位对智能建筑的期望过高,有些设计人员不熟悉智能化设备的技术与智能建筑的设计方法,不能完备地完成智能建筑的设计,使得竣工后的智能化系统出现集成性差、监控点配置不合理、控制精度低等一系列智能系统应用效果差的问题,致使物业管理实施困难。

2.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不全

智能建筑中的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都与计算机、通信等新技术有关。由于这些新技术发展很快,有关的设备与系统的规范和标准尚不健全,在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质量监督、竣工验收等环节缺乏相应的标准规范和技术法规,不少智能化设备是在无测试、无规范、无标准的情况下验收的,因此,一些工程竣工后智能化设备不能正常工作。因而,作为今后操作、维护、使用的物业管理公司便成了使用状况不良、维护精力牵扯过大的受害者。

3.系统集成商的技术水平良莠不齐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涉及十几个专业上百种产品的集成,对系统集成商的要求很高。由于系统集成商大多不生产自己的软、硬件产品,需要将不同国家不同品牌的产品和系统整合为开发商所需的智能建筑系统,因此,对产品的技术参数、性能的了解存在差异,对智能化系统的集成在技术水平上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系统集成商遗留给物业管理公司的问题,有可能是致命的,物业管理公司在运行设备过程中已完全受到硬件技术的更新费用和软件技术的提供渠道的双重限制。

4.重建设轻管理

重建设轻管理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目前,物业管理的整体素质不能与智能化建设的发展速度同步提高,政府对管理公司的管理要求还没有指导性意见,而开发商往往只注重对硬件设备的投入,如何使用管理则缺乏统筹考虑。因此,管理人员与配置要求差距较大,物业管理的收费与管理要求有较大的差距。

智能化本身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发展的。随着技术和产品的维修与更新换代,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对物业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智能设施的管理已逐步成为建筑管理的核心。好的管理,能充分利用智能信息技术提升建筑的服务功能、管理功能和安全功能。反之,则会造成设备的严重浪费,智能化系统不能真正发挥作用,开发商花大量资金投入的智能化系统名存实亡,甚至给物业管理者和业主带来沉重的包袱。

5.专业技术人员配置欠缺

物业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低,管理不善,造成设备故障率高。多数业主还不易接受智能建筑的物业管理是知识管理的体现这一观念,固执地认为智能建筑的物业管理与传统物业管理的服务内容无根本上的区别,压低物业管理收费,以致物业公司运行成本的合理支出受到影响,不得不在人力资源的配置上想办法,用减少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配置人数和降低管理人员的知识层次来弥补开支上的不足。专业技术人员欠缺,最终使智能化系统不能有效地正常工作,从而也就无法谈及智能建筑给投资者带来的好处。

(四)发展我国智能建筑物业管理的对策

智能建筑物业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维护、维修智能化系统的各种设备设施,保证用户日常生活、工作的需要。因此,如何结合智能化系统的技术特点和运行要求,事先预料到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第一时间把故障排除在萌芽状态,减少运行中断,便成为智能建筑物业管理优化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1.优化智能化系统物业管理的思路是化被动为主动、变无序为有序

对智能化系统本身而言,在正常运行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末端传感器、执行机构的老化。物业管理的主动性集中表现在如何把这些因老化产生的故障从事后维修转变为事先保养,即在一切可能出现、还没有出现故障的时候及时给予维护和排除。这就需要有一个完备的维护计划与维护对策。通过对运行记录与趋势的科学分析,制定设备老化的处理与技术升级策略,包括备品、备件的准备和更换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