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中国大学校园形态发展简史
48579000000046

第46章 1992年至当前中国大学校园形态发展(6)

②新华中农业大学校园总体规划

针对以上问题和现今大学校园和城市发展的需要,新一轮校园总体规划主要从三方面着手:

a.调整校园空间结构

a)促进校园资源整合和物质合理更新

对于华中农业大学现有校园而言,欲达到规划的预期目标,需要对已有校园建筑设施进行合理、分步骤的更新、置换,调整校园功能分区,并进行校园各种资源整合,促进校园建设发展,提高环境品质,将校园功能纳入整个城市的功能系统。

首先,调整华中农业大学的主要校门方向,将其设置在东西轴线的西侧,呼应城市主要人流方向。其次,本着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传递原则,将校园分为十个区域:西部入口产业园区及创业者社区,该区位于校园与城市的接驳部位,面向城市,促进校园产学研开发的科技置换,完成城市向校园内部的过渡;西南部为山体保护区和教工住宅及配套服务区;中部基础教学区,该区尊重现已形成的南北向轴线,塑造该轴线的南部终端,并通过新建图书馆等教学建筑,围合中央景观步行广场,形成完整有序的基础教学区,为进一步的空间需求创造条件,改变原南北轴线二侧建筑布局的单调感;基础教学区和教工住宅及配套服务区之间是行政区;南部科技园区,按不同学科和产业设置在伸向野芷湖(水体保护区)的诸半岛,拥有得天独厚的景观条件和相对独立的位置,发展为结合社会研发和学科科研的科技园区,既与自然环境结合体现农科特性,又具社会共享性;东部形成完善的成系统的学生住区,区域北部为体育用地,并预留部分发展用地;学生住宅区南部为实验教学基地,东部则结合市民旅游需要,发展观光农林基地,强调景观生态。

b)利用基地原始自然条件,集中绿化和分散绿化相结合

绿化和山景、湖景相结合,绿地与活动场地、集会广场相结合,变单纯的景观绿化为融绿于社交生活中,融绿于人格熏陶中。由点及线及面发展校园景观系统,东西向主要景观轴串联校园内各个区域并通过区域间南北向的绿锲形成景观网络。此外,校园中最大可能地保护原生景观资源,将原有的岸线整合,保留湖陆相交的湿地带。东面观光农业、林业区,对现有的植被和农耕情况作最大可能的维护,小规模开发建设观光设施和研究建筑。精心设计和控制的科技园区半岛及观光农林基地也是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景观造型。

c)利用基地条件,发展观光农业,促进旅游功能

利用狮子山、南湖、野芷湖等天然的旅游山水资源。基地东部的观光农林基地,将成为展示高新农业技术,普及农业知识,生态技术的场所,同时也是来访者们观赏游憩的优美胜地。南部的科技园区诸岛,以其高品质的环境条件和先进的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功能,成为又一具有游览价值的场所。

b.解决校园交通问题

华中农业大学道路网络系统位于武汉市东南区,由于学校用地较大,部分路网系统与城市道路直接贯通,其路网系统应包括两个层次,其中一个层次是城市道路(珞狮南路、南湖南路和铁路南环线)接入系统,这三条城市道路除铁路南环线位于校区外围,其余二条均从校园穿越。另一个层次是校园内部的路网系统,包括中轴林荫景观大道,外环机动车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及休闲小路等。校园内部交通格局结合城市人流相对学校的主导方向,内部形成东西扁长的环线,突出由东向西横穿环路的中轴林荫景观大道,并由其串起校园内的各个主要功能区。南北向的支线道路纵穿环路,南向通达各个伸向野芷湖的半岛,形成环网交织的道路系统。校园中心区的南北主轴形成景观步行广场,东侧设置南北向相对独立并与城市道路直接联系的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线路。

c.生态导向下的校园规划

华中农大区域属残丘性冲积平原,大部分在海拔50m以下,水利资源丰富,是武昌区域生态链中极为重要的绿心。因此,对华中农业大学的规划定位在多层次、系统整合的特色生态校园,通过生态系统的建设与校园运作相共生,保护与利用并举,同时尊重原有地形地貌,以生态环境与教育环境特色整合,促进学校事业发展:生态校园-生态科技-生态农业。

(2)昆明大学城规划设计:城市聚合的核心

①昆明大学城规划的缘起及选址

昆明城市形态是典型单中心控制下一圈圈向外发展的“摊大饼”模式,因此到20世纪90年代昆明主城区,已呈现饱和之态,尤其是沿滇池周边地区带来了严重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压力。然而昆明城市化历程的推进是当下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亦是不可逆转的。在此背景下,昆明大学城的规划建设与中国大多数大学城一样从一开始就被赋予城市聚合过程中核心的作用。大学城选址在昆明市“一湖四片及二城”都市核心区规划中的呈贡东城南部,规划面积约4600hm2;其边界由周边自然景观界定,东面和南面被群山所环绕,在西面,南北走向的国道将其与滇池分离开,并成为连接“一湖四片”的主要交通路线,一条规划铁路和分隔多功能区和大学区的绿色开放空间构成北边界面,这个绿色开放空间面对现存乌龙堡和沿滇池的山丘。

②昆明大学城概念性规划设计(美国SASAKI设计事务所方案)

当今时代中国城市的核心与建国后(1949-1992年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它不再是政治的核心,而主要是一个世俗的核心:

是占支配地位的技术和经济的反映,显然大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昆明大学城不但在呈贡东城的城市化进程中扮演组织核心的角色,而且也是昆明都市核心区“一湖四片”城市聚合过程中的重要磁极之一。不仅大学城中的每一所大学应该是城市中扩大和传播文化的学习社区单元以及自治的社会和空间单元,它们之间有机交融没有围墙间隔、资源共享;而且整个大学城应该和城市连成一片,“连贯性、健康、良好的功能组织、安全、温暖、平衡、不同局部的交互作用、有次序的循环、不断的发展、适宜的规模以及贴近自然”,真正规划成城市中可供人们教育学习、进行积极市民活动和生动而自治的个人生活的舞台。

基于这样的规划理念,美国SASAKI设计事务所以昆明都市核心区整体规划、呈贡东城规划以及基地自然环境条件为大学城规划结构、空间形态发展的框架,制定出一系列的规划目标和策略。

a.规划目标

a)融合于新昆明市东城区的发展建设,并与之相协调。

b)以教育科技产业为城市主要功能,带动城市其他功能的多元化,综合平衡的发展。

c)探索大学与周围开发之间的联系,积极促进各种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共享。

d)继承和发扬昆明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

e)借助一个绿色开放空间系统,创造一个注重生态的,行人优先的大学园区;借助精心架构的公共街道,创造一个清晰的交通衔接。

f)为近、远期开发规划一个连贯的可行的分阶段战略。

b.解决方法

a)功能布局策略

呈贡东城规划中贯穿城市中心南北走向的大道(其南面末端消失于山峦中,北面是昆明市重要交通枢纽新火车站)将基地一分为二,为大学城的功能布局提供了一个延续城市结构,简洁、清晰的空间框架。文化、娱乐、商业、研发等功能沿大道所形成的大学和城市交叠的轴线布局,七所大学则一字排开布局在基地亦是整个东城的最南面,紧靠山脉所形成的自然屏障,成为呈贡新城的南入口,所有大学通过一个自东向西延伸的绿色空间相互联系在一起。住宅生活区在每所大学的北端,从东西两面包绕中心学术区和行政区,并逐步向北发展与呈贡东城规划的住宅功能区相融合。这样从功能、空间以及发展时序上昆明大学城和呈贡东城均形成犬齿交错的交融态势。

b)资源共享策略

多所大学的集聚为越来越多校园资源(包括软、硬两种资源)的共享和高效率利用创造了条件。在昆明大学城规划中以“十”字形空间形态构成城市与大学城之间以及大学与大学之间两个交叉共享层面。

南北向城市——园区资源共享轴:与城市有着最为直接联系的1.5km长中心轴线本身就是一个积极的集商业、科研和各种公共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大道,而且是一系列功能齐全的共享公园、广场、花园、庭院和公共活动空间。

东西向园区资源共享轴:并排排列的七所大学均在校区中心位置设体育及公共共享设施,通过自东向西延伸的绿色景观空间和其间的步道系统相联系。同时与其垂直,由北端城市方向发展的景观绿地和步道系统揳入园区资源共享轴,使大学城和城市之间的交流、互动更为便捷和紧密,共同组建开放型、非完善性空间、功能网络。

c)生态绿地策略

规划设置多条东西向带状绿廊和南北向指状绿廊相结合,使城市绿地系统和南部山体绿化向基地渗透、交汇,形成绿色开放空间网络。另一方面,规划中尽量保护基地的地理、地貌特征,保留小型散布在基地各处的湖泊和植被,与新园区的开放空间体系融合为一体。一条位于大学和群山之间的现存水道也被作为遗留景观保存下来,并放置在横贯各个大学入口的非正式绿色开放空间内,不但为休闲活动提供场所,也成为昆明大学城生态景观系统的地域特色。此外,在设计这些绿色开放空间时,均考虑了环境和休闲潜力,并力求与将来的建筑量相平衡,表示出大学城与生态规划之间的紧密联系。

6.31992年至当前中国大学校园形态发展模式研究

6.3.11992年至当前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构成的要素分析

1)架

(1)架的开合

20世纪90年代后校园内的各种教学、科研、生活等服务设施都从以往的自我服务型转化为开放型,同样校园空间骨架也要随之转化。事实上,从80年代中期起校园道路系统的构筑就开始借鉴“邻里单元”的概念,以步行为主、人车分流,以使校园按功能划分的内聚性学习、生活和工作区域免受汽车穿越的干扰。

1992年后的新建校园更加强调了“各功能区用汽车和步行两套系统叠合形成的校内良好联系,同时结合生态和景观系统形成完整连续的外部空间网络系统”,其中,环绕校园内的快速交通环因为能够便捷、平衡的串联组织校园内各个功能区而受到青睐。但是,应该看到1992年至当前新建校园的空间骨架并没有摆脱城市空间中“围区”的性质,虽然校园内被设计得很好,但它背弃周边城市环境,校园区域成为也一直被认为是内涵式的空间,除了校园边界、出入口的道路联系之外,很少有城市活动的直接渗透。

另一方面,1992年后,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多数原本位于城郊的大学被包容进城市空间甚至位于扩展后的城市中心,更重要的是国家有关大学产业化的策略促使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构成要素“架”向开放并与城市空间形态共筑方向发展;通过重新发现校园的社会作用而将校园形态构成要素“架”作为连接体将被校园而隔离的城市空间缝合在一起,或者渗透其间。

(2)公共空间网络与基础网络

从2000年开始的大学城建设将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构成要素“架”的构筑尺度扩展到城市范围。大学城的建设与城市化进程紧密联系,往往成为城郊地带卫星城发展的先导。本文将大学城形态要素“架”的建构分为公共空间网络——大学城区域内的公共空间骨架,基础网络——大学城内各个院校内的空间骨架。

中国大学城的公共空间网络由于大学城内土地各校划分归属的缘故,多成为各个校园的边界和大学城内“高效率运动的通道”,而公共空间网络的“社会空间领域”一般被集中设置在大学城的中心轴上,其也是与城市的主要交流、渗透渠道。至于大学城的基础网络则依然延续了单一校园空间骨架构筑的“邻里单元”概念。但是,在大学城资源共享、教学资源和公共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指引下,公共空间网络串联起单个院校的相关功能区形成大学城内的功能环,这样通过基础网络和公共空间网络的叠合、交叉缓解了公共空间网络作为大学城内主要交通空间和社会空间角色之间存在着的张力和冲突,以达到和增加不同院校间社会活动的相互渗透。另一方面,相对于城市以及郊区而言,大学城依然是从霍华德“田园城市”思想演化而来的一个静态、具有明显自我遏制、地方性的空间结构。

2)核

(1)多核立体网络体系

1992年至当前,中国大学校园形态的发展已经摆脱了大学政治化时期的单中心模式,通过旧校再开发,利用校园内不同学科群的发展、生活服务设施的需求以及与城市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进行功能调整,实现校园空间结构的调整与变革,达到扩充校园环境容量的目的,提高校园的运转效率与环境质量,逐步建立了校园形态生长的多核立体网络体系。另一方面对于新建大学而言,确立多核化规划结构就要求每个单核具有相对完整的职能结构和自增长能力,这既能够很好地反映校园形态构成要素“架”的“邻里单元”概念,也为校园形态在整体规划下的弹性生长留有充分的空间;更重要的是这种模式体现了在中国现行的土地制度下,校园形态组织方式必须要把校园活动在较大的校址地域范围内以分散的方式进行构建的最恰当的规划控制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