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物流发展战略研究
48580200000023

第23章 中国——东盟大物流环境下云南与广西物流发展战略(7)

鉴于这种状况,应该吸取长三角和珠三角建设大型港口的经验,加大广西港口资源整合力度,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建设为目标,建成连贯大西南与东盟的沿海港口群,打造为中国——东盟大经济圈服务的现代化港口物流中心。在具体操作上,根据《广西沿海港口布局规划》,三大港口货物吞吐量2010年将达到1亿吨,2020年要达到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150万TEU以上。今后随着港口建设的完善和港口物流的繁荣,广西真正会成为沟通中国与东盟的国际大通道、交流大桥梁、合作大平台、物流大基地。广西物流发展以港口物流为依托,也给中国与东盟大经济圈和大物流圈提供了一个结实的接口和切入点。

2.以绿色物流为基调,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构造经济发展、环境共生、消费合理的物流管理系统,促进广西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绿色物流适应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潮流,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也是21世纪国际贸易和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物流在技术和管理的层面,是指在运输、储存、包装、流通加工等一系列的物流活动过程中,尽量实现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的目标,但更深的内涵是人与自然、社会、经济发展应该达到一种大和谐的理念。因此绿色物流不仅包含经济属性,也包含社会属性。广西自然条件优越,风景十分秀丽,2007年全区森林覆盖率52.71%,在全国位忝绝对优势的行列。但广西可持续发展存在着许多问题,诸如人口增长、环境保护、企业优化、经济质量等还需要进一步努力。随着广西与东盟国家贸易往来的频繁和大物流环境的形成,双方的物流活动面临严重的资源环境可持续问题,选择绿色物流对广西和东盟经济发展具有带动作用和战略性意义,为双方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促进双方社会经济乃至物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3.以第三方物流为方向,培育适应广西-东盟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化、规模化的物流企业,提升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降低各项物流费用,推动广西现代物流的形成和发展

西方发达国家的物流业实证分析表明,物流产业形成的标志是独立的第三方物流要占社会物流的50%。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缓慢,不能适应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现代物流体系的建立健全更是举步维艰。2006年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刚刚超过1000亿元,市场规模偏小且高度分散,1.5万家第三方物流企业中,没有一家企业能占到2%以上的市场份额。2007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是18.4%,高出发达国家一倍左右,这一比率每降低1个百分点,就等于节约社会经济运行成本2000亿元。而这样的目标只有高度发达的第三方现代物流才能做到。

最近几年,广西的物流企业虽然蓬勃发展,但物流企业集中度差,规模小,实力弱,竞争力不强。第三方企业才蹒跚起步,物流服务水平和效率比较低,多数企业的业务只集中在运输和仓储服务,而在流通加工、准时配送、信息服务、库存管理、成本控制等增值服务方面严重不足,尤其在物流方案设计和物流系统开发服务等更高层次的物流活动还几乎没有企业涉足。据对美国最发达的51家物流公司的调查显示,最常见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内容中,开发物流系统占97.3%,电子数据交换能力占91.9%。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对2006年企业年营业额在1亿元以上的重点物流企业进行了统计调查,排序出“2007年最具竞争力的50强物流企业”,广西没有一家物流企业入围。经过国家《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评定,达到AAAA级标准的物流企业没有1家,AAA级也只有不多几家。可见广西物流社会化、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低,物流效率低下,现有资源利用不足,社会物流依然粗放,能够提供一体化服务的第三方物流匮乏,现代物流水平十分低下,不能适应中国——东盟经济进一步繁荣的需要,也不能整体提升广西-东盟大物流环境的优化成长。

鉴于此,广西要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快推进物流现代化进程,改造传统物流业的设施与市场网络,使传统物流业优势与发展现代物流业相结合,新型的物流企业向综合化、网络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企业发展。重点扶持广西物资集团、广西超大、广西万通、柳州桂中海迅、防港物流、玉柴物流、北流三环物流、五菱物流、翁氏八达、广西外运等物流企业,使之发展成为广西乃至全国一流的现代物流企业。

4.以区域物流园区建设为基础,利用高度集约的物流资源和物流管理信息平台,将国内外优秀的物流企业聚集起来,实行专业化和规模化的经营和服务,提高广西区域性物流的竞争力、辐射力,推进广西物流业向现代物流的跨越式迈进

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和建设现代物流园区是推进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两大主题。物流园区是现代物流体系中重要的物流组织管理节点,也是物流功能集结区和产业发展的经济协调区。早在20世纪60年代物流园区就在日本出现,在我国的兴起还是最近几年的事,但在经济和外贸发达地区越来越受到政府决策者和物流企业的重视。截至2008年,我国物流园区总数达到475个,其中已经运营的园区122个,占28.2%;在建的有219个,规划中的有134个。广西所在的西南经济区有56个物流园区。

广西的物流园区建设起步比较晚,几乎没有一个功能齐全的现代化物流园区,但物流园区的规划和实施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并且物流园区的建设目标就是为广西和东盟区域经济服务的。北海出口加工区2003年3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最近广西推出了钦州港集装箱配送中心、铁山港区临海工业园仓储物流中心等一批现代物流项目对外重点招商,新希望集团启动的大商汇项目分别在中国昆明、南宁和越南胡志明市三市兴建并打造东南亚商贸物流大平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凭祥物流园目前首期工程建成了前置核放区、进出口货物通关服务区、进出口货物候检区、物流信息服务中心等重要设施。目前,广西正在积极论证南宁区域性国际物流基地,物流园规划面积达18平方公里,将建设成为集贸易往来、出口加工、物流配送、保税物流、商贸、仓储、产品展示于一体的国际现代综合物流区和城市综合功能区。物流基地将成为服务广西-东盟贸易区的采购中心、加工中心、配送中心、运输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南宁东盟国际物流园建成后将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往来、大西南出海通道的贸易往来以及泛珠三角经济区的贸易往来提供现代化的物流服务。

5.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建设广西物流聚集化趋势下的网络型模式,形成现代化、专业化、协作化的以沿海港口为中心的三个物流区,以城市集群为主体的四个物流带,以产业链为龙头、产业集群为基础的十个物流圈

以北海、钦州、防城港等沿海港口为中心的三大物流区,要具备保税物流、国内外商贸物流及口岸物流的功能,利用先进的物流设施、技术和物流信息服务系统,开展运输、仓储、配送、货运代理、多式联运、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物流活动,为内陆和东盟贸易区实行一体化的物流服务。

以城市集群为主体的物流带,主要包括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物流带,柳州、来宾、桂林物流带,玉林、梧州、贵港物流带,百色、河池物流带。四大物流带以南北钦防为一级物流结点,其余物流带建立二级物流结点,各县市建立三级物流结点,通过增强物流要素的整合功能,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战略联动、组织优化,形成带动、聚集和辐射作用,把广西物流打造成为整体化、信息化、现代化的网络型系统工程。

以产业链为龙头、产业集群为基础的十大物流圈,是基于广西优势产业的整合和产业供应链的优化,在特定地理区域聚集供应链内上下游企业形成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在提高集群内企业竞争优势的同时建立相应的产业集群物流,更好地服务产业集群内企业的物流需要,提高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广西的重点产业和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汽车、钢铁、石化、有色金属、水泥、机械、电子、制药、制糖、水果等十大门类,以此形成的产业集群覆盖了广西地区经济各个脉络,不少优势产业链如汽车、农业机械、电子等延长到越南、泰国等东盟国家。产业集群物流对产业集群的发展起支撑作用,为产业集群内企业提供功能化、专业化、规模化、综合化的物流服务,使产业集群的供应链趋于完善。

套用现代区域经济学开发模式理论,可以将广西网络型模式下的物流区、物流带、物流圈视作不同的增长极,三种增长极由若干个发展轴联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融性局面和超值增长网络系统,使极化效应产生的聚集规模经济在广西与东盟经济范围下扩散开来,可以使广西甚至整个东盟区域出现一个巨大的增长极。

(三)结语

总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给广西社会经济提供了跨越式发展的契机,广西物流业要抓住这个机遇,摒弃传统的条块分割、分散经营的发展思路,在中国——东盟大物流环境下调整自身发展的战略新思路。这一新思路即是:以港口物流为依托,促进中国与大东盟经济圈的联结与融通;以绿色物流为基调,推进广西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第三方物流为方向,推动广西现代物流的形成和发展;以区域物流园区建设为基础,提高广西区域性物流的竞争力、辐射力;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建设广西物流聚集化趋势下的网络型模式,把广西建设成涵盖泛北部湾经济区、辐射大西南、东接珠三角、面向大东盟经济圈的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