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发展第三方物流是实现产业与物流联动根本途径
(一)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
我国物流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主统领的现代物流产业,借以实现产业与物流尤其是制造业与物流联动。美国物流专家詹姆斯·约翰说:物流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新的科学领域。西方发达国家的物流业实证分析表明,物流产业形成的标志是独立的第三方物流要占社会物流的50%以上。美国约有1600家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承担的物流量已占全社会物流总量的57%,在物流业中占据主导地位。现代物流的形成是以第三方物流的繁荣为表征的,第三方物流与制造企业的深度融合优化了产业链市场响应能力,促进了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锻造与提高,使整个产业供应链网链节点企业物流成本大幅下降,增强了节点企业与产业链的市场竞争能力。2008年,我国制造业占全球总量的13%,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许多外向型制造企业成本上升很快。在这种形势下,选择第三方物流承接非核心业务,成为我国制造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平稳渡过危机的最佳途径。
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缓慢,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小、服务单一、技术落后、市场狭小、管理粗放、网络松散、人才匮乏,不能适应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现代物流体系的建立健全更是举步维艰。发改委、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推出“2006年中国最具竞争力五十强物流企业排序”,中国物流五十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875亿元,还没有一家具有现代管理服务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物流现代企业。2007年美国联邦快递公司(FedExCorp.)营业收入在379.5亿美元,仅海外市场的包裹送递业务就取得176亿美元营业收入,营业收入几乎和中国50强物流企业相当。2006年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刚刚超过1000亿元,市场规模偏小且高度分散,1.5万家第三方物流企业中,没有一家企业能占到2%以上的市场份额。
(二)我国制造企业不愿意选择物流外包的原因
在经济发达国家,制造企业大多数选择了把非主营业务外包的模式,重点发展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业务,甚至出现了如耐克这样的虚拟公司,把生产也外包出去了。物流被一般工商企业特别是制造企业视为非主营业务,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流外包成为工商领域的大趋势。美国、日本等国制造企业物流外包比例达到80%以上。而我国制造企业中,销售物流外包给专业化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只有16%,原材料供应物流外包的占18%,运输和仓储外包的达到60%,生产物流外包的几乎没有。
1.制造企业延续“大而全”、“小而更全”传统思维,自营物流成为服务模式的首选
我国实行了几十年的计划经济,大大小小的国有制造企业,从原料采购、运输、加工,到经销、销售、服务,全由企业一条龙承包,一个企业就是一个庞大的部门和社会,自营物流成为唯一的选择。自营物流是指企业使用自己的设施和工具来完成的物流,包括自营运输、自营保管和自营包装等,典型的如中国各大型国有工业企业的物流。中国国有企业的自营物流所占的比例,在2004年左右大概为85%以上。2007年世界500强企业中有制造企业155家,90%已建立了物流外包式的供应链战略联盟,而我国500强企业中有制造企业280家,真正建立供应链战略联盟的不到10%。西方国家的物流业实证分析表明,独立的第三方物流要占到社会总物流的50%,现代物流产业才能形成。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程度反映和体现着一个国家物流业发展的整体水平。我国第三方物流的比重仅仅达到18%,与现代物流的距离还相当遥远。
2.民营企业实行家族制管理,第三方物流没有进入的机会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蓬勃发展的制造产业相当多的部分由东部发达地区的民营企业完成,几十万家加工企业成就了我国出口贸易的不断攀升。这些加工企业90%以上实行家族式管理,从采购、供应、生产、加工、经销、服务全由内部人员控制,对第三方物流企业有一种抵触心理,不愿将非主营业务外包出去。在一些企业,甚至业务不分主次,核心与非核心业务浑然一体,实行物流外包简直是不可能的。
3.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自身业务不精,竞争能力不强
我国制造企业不愿意物流外包,还有一个更大的原因,那就是第三方物流企业本身服务不到位,业务水平有限,不能进行增值性的专业化服务。我国物流企业实力不强,集中度不高。第五次全国物流市场供需状态调查结果显示,企业规模在500人以上的企业仅占11%左右,大部分企业规模在500人以下,仍以中小物流企业为主。2007年,德国邮政集团营业额达到795亿美元,美国邮政服务公司达到726亿美元,联邦快递公司达到323亿美元,丹麦马士基达到447亿美元。而我国排行第一的物流企业中国远洋集团年经营额只有154.1亿美元。2007年主营业务超过100亿元的企业只有3家,超过50亿元的只有8家,超过10亿元的仅仅35家。自2005年5月1日起实施《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三年间仅评估确认370家A级物流企业。我国98%以上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小,能力弱,业务散,服务差,许多企业仅仅只有一间门面,一台电脑,一部电话,两、三个人而已。
以上原因导致制造企业自身从事物流活动,因为不具备专业化的物流设施、设备、技术、人员,物流服务质量提不上来,成本高,效果差,反过来制约了企业的核心业务的发展。
(三)第三方物流是降低制造业物流费用的关键
制造企业要降低偏高的物流费用,必须重视现代物流理念、管理和技术的应用,实行与专业化的第三物流的深度合作,把非核心非生产业务外包出去,以订单为中心改造现有业务流程,在生产组织、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运输和仓储等方面实行资源整合,进一步推行物流社会化,以最低的成本取得最高的效益,降低各个环节的物流费用,提升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1.第三方物流利用物流网络为制造企业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第三方物流具有专业水平和相应的物流网络。制造企业要降低产品成本包括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就要准确及时掌握信息,要求增加整个供应链流程的可视性,但非物流专业公司获得信息的能力非常有限,第三方物流可以利用已经开发的信息网络和长期积累的针对不同物流市场的专业知识,为制造企业提供解决上述难题的方案和服务,使制造企业自身专注于核心竞争力的打造上。第三方物流不仅可以提供货物运输、配送、流通加工等有形服务,还可以提供物流方案设计、物流信息管理、供应链整合等无形服务,可以使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实现标准化,大大降低了制造企业的物流费用,这是商业企业、运输企业、仓储企业等传统流通部门所难以企及的。
2.第三方物流为制造企业提供一体化的综合服务
第三方物流为制造企业提供的综合服务包括:(1)仓储;(2)库存管理;(3)运输;(4)物流系统和物流战略设计、开发与咨询;(5)信息集成;(6)运输货物整合;(7)帮助客户进行订单处理,如接收订单、根据订单进行拣货和包装、将包装好的货物送达指定地点并协助客户完成检验与签收;(8)物流成本审计和物流绩效评估;(9)货物通关服务;(10)退货管理;(11)跨库作业(又叫越库作业),即货物不经过储存、拆箱、整合、贴标签、包装后直接发货。一体化的综合服务,使第三方物流企业和制造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第三方物流企业协助制造企业从采购、供应、生产、销售、服务、技术支持等各个环节取得最优化成果,物流费用也随之大大降低。
3.第三方物流利用配送等现代物流方式促进制造企业JIT即时生产,大大降低库存成本
我国的库存周转期比西方发达国家长三到四倍,物流总成本中的保管费用也居高不下,商品储存的各项费用支出成为降低企业效益的主要因素。在制造企业中,储存占用的费用达到40%~70%,有的企业库存竟然占用了全部流动资金,使企业无法正常生产,经济学家和企业家把生产企业高库存这个顽症称为“洪水猛兽”。第三方物流可以用专业化优势进行共同配送、准时配送、供应商管理库存,推进制造企业JIT即时生产,实现原料供应、生产与成品销售的无缝链接,这意味着制造企业存货管理已实现生产与分配间的“零库存”优化,原材料部件与组件的备货时间大大减少,采购与存货保管费用大幅度降低。
上汽集团要求下属的制造企业与配套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改变生产理念,改革以库存为中心的供应商供货理念与模式,实现真正的以订单为中心,实现更多的生产系统柔性,采用“反应”式的生产,最大限度地降低库存、生产与物流成本。上汽旗下的制造企业积极地推进在传统制造业务中实施物流业务外包,这种物流业务外包精益了生产流程,提升了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降低整体物流成本达35%以上。
4.第三方物流可以将制造企业纳入供应链范畴,在整个供应链网链结构中解决物流成本偏高的难题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竞争时代,一个单纯的制造企业要降低物流成本的成效十分有限,而应该超越单纯的物流过程从原料供应到最终用户的整体供应链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总成本。美国着名的供应链专家伊文斯(Evens)认为:“供应链管理是通过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料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管理模式。”菲力普认为:“供应链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策略,它把不同企业集成起来以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效率,注重企业之间的合作。”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网链结构和模式。它是一个范围更广的企业结构模式,包含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从原材料的供应开始,经过链中不同企业的制造加工、组装、分销等过程直到最终用户。美国埃森哲公司经研究证实,美国实施供应链管理可使运输成本下降5%~15%,库存下降10%~30%,整个供应链运作成本下降10%~25%,企业订单处理周期缩短35%。
我国500强企业中制造企业280家,真正建立供应链战略联盟的不到20多家。第三方物流可以实现制造企业的供应链战略同盟,把一个个单打独斗的制造企业纳入宏大的供应链网链结构,使一个个孤立无援的制造企业成为整体网链中的节点,参与战略同盟资源整合与竞争,在整个供应链网链结构中解决物流成本偏高的难题。上汽车集团从2004年到2007年,制造业务产量翻了一番,各物流部门通过将物流流程与其他流程进行优化与整合,成功地实现了利用全面的供应链管理来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不断地追求每个环节效率的提升,物流成本得以全面控制。
5.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全方位服务制造业
发达国家的物流业在高度社会化、组织化、集约化、规模化的基础上,率先实现了现代物流的产业化。发达国家的一些物流公司通过重组、资本扩张、兼并、购买、流程再造等形式,形成了拥有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科学的管理理念的跨国综合型物流集团和全球性的服务物流网络,使物流成为创造财富的技术与服务型产业。
现代物流产业的繁荣意味着物流服务从低端走向高端服务,物流服务可以达到高技术的、一体化的、高附加值的水平,可以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了,制造业的非核心业务会大量外包,物流成本会降到最合理的区间。在我国制造业快速增长,但出口下滑、效益不佳的现阶段,大力发展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为制造业提供专业化的服务,降低制造业物流成本,在总体上改变我国制造业粗放经营、效率不高的状况,全面加重我国制造业在世界上的竞争分量。
第二节从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分析双边产业基础状况
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需要物流的不断跟进和提升才能完成产业的集聚和扩散效应,完成商品流通的每一个环节。中国和东盟产业和物流的联动主要表现在产业内贸易的蓬勃发展、产业间贸易的前景广阔,还表现在自由贸易区内产业分工和物流服务的互相拉动方面,比如工业物流、商贸物流、农业物流的合理分工与纯朴渗透。当然,一个完善的高效的物流交通网络在产业与物流联动中起到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这一节中,仅仅从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状况中的工业贸易中分析产业和物流联动的存在渠道及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