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中国旅游资源
48586200000010

第10章 黄河中下游历史文化旅游区(9)

(3)永乐宫

位于山西南部芮城县,是金元时期全真教派的三大道观之一。永乐宫,原名“大纯阳万寿宫”。始建于元代,为纪念八仙之一的吕洞宾而修建,为国内现存最大的元代建筑群。永乐宫布局疏朗,中轴线上由南至北分别为山门、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和重阳殿。永乐宫的最高艺术价值是元代精美壁画,面积1005.68平方米,其题材之丰富,笔法之高超,艺术水平之精湛,堪与敦煌壁画相媲美,为我国绘画史上的杰作,是世界美术史上一颗瑰丽的明珠。三清殿内的壁画是永乐宫壁画的精华,在4米多高、90多米长的巨幅壁画上,描绘了近300个值日神像的《朝元图》,即诸神朝拜道教始祖元始天尊图像。以8个帝后的主像为中心,四周围以金童、玉女、天丁、力士、帝君、宿星、左辅和右弼等神像,神像群脚蹬云气,头顶祥瑞,一派仙境气息。

(4)鹳雀楼

又名鹳鹊楼,位于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它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齐名,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楼。该楼始建于北周(557-581年),盛于唐,但废毁于元初。

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巧,风景秀丽,唐宋之际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其中王之涣《登鹳雀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堪称千古绝唱。现楼阁为1997年重建。新建的鹳雀楼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仿唐建筑,外观四檐三层,总高73.9米,总建筑面积3.3万多平方米,在建筑形制上充分体现了唐代风格。

(5)普救寺

位于山西省西南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的峨嵋塬头上,是我国历史名剧《西厢记》故事的发生地。该寺始建于唐武则天时期,原名永清院,是一座坐北朝南、居高临下、依塬而建的佛教寺院。后屡毁屡修,现为1986年按原样在原址修复的。普救寺的建筑由寺院和园林两部分组成,寺院部分在前,园林部分在后。寺院建筑布局为上中下三层台,东中西三轴线(西轴为唐代,中轴为宋金两代,东轴为明清形制),规模恢弘,别具一格。屹立在寺中的莺莺塔,原名舍利塔,不仅形制古朴、蔚为壮观,而且以奇特的结构,同北京天坛的回音壁、河南宝轮寺塔、重庆潼南县大佛寺内的“石琴”,并称为我国现存的四大回音建筑。在塔的附近以石相击,人们在一定位置便可听到类似青蛙鸣叫的声音。“普救蟾声”为古时永济八景之一。由于《西厢记》的问世,使得这个“普天下佛寺无过”的普救寺名声大噪,成为闻名中外的游览胜地。

2.民俗风物

1)地方文艺

山西,历来被誉为“民歌的海洋”、“中国戏曲的摇篮”。山西戏曲艺术,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剧种,居全国首位。山西地方剧种多达54个,占全国的1/6。晋剧、蒲剧、北路梆子、上党梆子,被誉为山西“四大剧种”。此外还有二人台、小花戏、繁峙蹦蹦、耍孩儿、凤台小戏、蛤蟆翁、拉活戏、跳戏、河东线腔、上党皮簧等剧种。

山西还有100多种民间舞蹈。其中鼓类舞有花鼓、转身鼓、扇鼓、威风锣鼓、迓鼓;秧歌舞有踢鼓子秧歌、凤秧歌、汾孝地秧歌,其他还有狮子舞、龙舞等。

2)风味饮食

山西菜,简称“晋菜”,由太原菜、晋南菜、晋北菜和上党菜四路地方风味组成,而以太原菜为主要代表。山西菜注重火功,技法全面,尤以烧、炒、熘、焖、煨见长。总的风味特点是:味重香咸、喜食酸醋、油厚色重、软嫩酥烂。代表菜有头脑、过油肉、拔丝葫芦、酸熘肉片,锅烧羊肉等。

“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面食种类繁多,吃法别致,风味各异。代表有刀削面、拨鱼、猫耳朵、莜面栲栳等。

3)风物特产

山西省物产丰富,较为着名的有杏花村汾酒、山西老陈醋、清徐葡萄、平遥牛肉、晋祠大米、沁州黄小米、恒山黄芪、长治党参等。工艺品有高平丝绸、平阳木板年画、大同艺术瓷、平遥推光漆器等。

1.6河南省旅游资源

1.6.1河南省概况

1.地理概况

河南省,位于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区在黄河以南,故名“河南”。古时河南是中国九州中心的豫州,故简称“豫”,且有“中州”、“中原”之称。河南与河北、山西、陕西、湖北、安徽、山东毗邻。全省总面积约16.7万平方公里。省会郑州。

河南省地势西高东低、北坦南凹,北、西、南三面有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四大山脉环绕,间有陷落盆地,中部和东部为辽阔的黄淮海冲积大平原。山区丘陵面积占44.3%,平原面积占55.7%。境内有黄河、淮河、卫河、汉水四大水系,其中淮河流域面积占53%。

河南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

2.历史沿革

河南是我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至迟在50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和繁衍。在河南已经发现的7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遗址、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5000年前的大河文化遗址,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均有划时代的意义。自有史以来,先后有20多个朝代在此建都或迁都,中国已确定的七大古都河南有其三:即殷商古都安阳、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造纸、火药三大技术均发明于河南。在安阳殷墟发现的甲骨文,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历史文献。在河南这片土地上,曾上演过一幕幕历史活剧,诸如武王伐纣、周公营洛、春秋诸侯争霸、战国群雄逐鹿、刘邦项羽对峙、光武帝刘秀兴汉、曹魏中原称雄、隋末瓦岗暴动、赵匡胤陈桥兵变、岳飞抗金鏖兵、李自成中原血战、京汉“二七”风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等。

1.6.2河南省旅游资源

河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河秀丽,旅游资源丰富。不仅各种人文、自然旅游资源种类齐全,单体数量大,而且拥有许多高级别的景区。到目前为止,河南拥有三大古都,2处世界文化遗产,7座历史文化名城,28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9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嵩山、云台山2处“世界地质公园”。

1.景点景区

1)郑州市

位于河南中部偏北,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郑州是我国第一座有城垣和规划的城市,早在3600多年前,商汤就在这里建都,成为我国现已考证的最早的都城。现在郑州市是河南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全国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是新亚欧大陆桥上的重要城市。郑州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全市拥有旅游区点100多处。嵩山胜景、黄河风光、黄帝故里、少林功夫成为郑州市最具影响力的旅游品牌。

(1)嵩山

位于登封市境内,分太室、少室二山,为“五岳”中的中岳。全山有72峰,峰多寺也多,有“上有七十二峰,下有七十二寺”之说。嵩山,儒、释、道三教荟集,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其中有中国六最:禅宗祖庭——少林寺;现存规模最大的塔林——少林寺塔林;现存最古老的塔——北魏嵩岳寺塔;现存最古老的阙——汉三阙;树龄最高的柏树——汉封“将军柏”;现存最古老的观星台——告城元代观星台。太室山黄峰盖下的中岳庙始建于秦,唐宋时极盛,是河南现存规模最大的寺庙建筑群;嵩阳书院气宇恢弘、古朴高雅,宋时与睢阳、岳麓和白鹿洞书院并称四大书院。

(2)少林寺

位于登封市西北,因坐落于嵩山少室山下的茂密丛林中,因而得名少林寺,以禅宗和少林功夫而闻名天下。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是孝文帝为印度高僧跋陀而建;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印度高僧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在少室山一天然石洞面壁九年,首传禅宗。至此,少林被称为“禅宗祖庭”。唐初,少林寺昙宗、志坚等十三棍僧,在秦王李世民讨伐王世充的征战中,立下汗马功劳,得到了李唐统治者的赞誉和封赏。

在此期间,由于朝廷的大力支持,少林寺发展极快,博得了“天下第一名刹”的美称,少林功夫也从此美名远扬。现在少林寺主要建筑有少林碑林、天王殿、山门、大雄宝殿、千佛殿、方丈室、钟楼、鼓楼、立雪亭等。少林寺内各殿珍藏着很多文物。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寺中的壁画,最着名的有“十三棍僧助秦王”、“五百罗汉毗卢图”,色彩艳丽、构图和谐,衣袂飘飘,展示了唐代壁画的极高水准。

(3)黄河游览区

位于郑州市西北方的黄河南岸,是基于黄河提水站而建成的风景名胜区。黄河游览区景区面积达17平方公里,分五龙峰、岳山寺、骆驼岭、汉霸二王城、星海湖景区等五大景区,共有浮天阁、极目阁、畅怀亭、依山亭、河清轩、黄河民俗风情苑、黄河碑林等近40个景点,被誉为“万里黄河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着众多中外游客。

五龙峰景区是黄河游览区的中心景区,也是郑州市人民的生命线所在,这里的8条提水渠,是郑州市生活和工业用水的主要来源渠道。着名的黄河母亲塑像——“哺育”就坐落于此。

2)洛阳市

位于河南西部,因地处古洛水之阳而得名,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洛阳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起,历史上先后有13个朝代在此建都,时间长达1500多年,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古都,素称“九朝古都”。自古以来,这里文人墨客云集,因此有“诗都”之称。洛阳牡丹天生丽质、雍容华贵、名甲天下,故洛阳又有“花都”的美誉。1982年,洛阳市正式将牡丹定为市花,并决定于每年4月15日至25日举办牡丹花会。

优美的自然风光与悠久的历史文化相映生辉,为洛阳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主要景点有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古墓博物馆、花果山、白云山、老君山、鸡冠洞等。

(1)白马寺

位于洛阳东郊12公里处,有“中国第一古刹”之称,被尊为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永平七年(公元64年)汉明帝派遣蔡谙、秦景、王遵等人前往天竺国寻求佛法,后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于永平十年(公元67年)返回洛阳。第二年汉明帝下令在洛阳城雍门(正西门)外,根据天竺佛寺式样,建造了中国第一座寺院,为纪念白马驮经之劳,故取名白马寺。白马寺千百年来已几度兴衰,现存建筑多为明清两代修建。整个寺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清凉台和毗卢阁等。其中大雄殿是全寺规模最为宏伟的大殿,殿内所存的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像都是元代作品,造型逼真,形态各异,是佛教艺术的珍品。白马寺中还保存着自唐以来的历代碑碣40余座,以元代书法家赵孟頫手书的《洛京白马寺祖庭记》最为珍贵。

(2)龙门石窟

位于洛阳南郊12公里处的伊河岸边,是我国着名的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始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其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等诸朝400余年大力营造。至今仍存有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600余品,数量之多位于全国各大石窟之首。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窟,中间供奉的卢舍那佛像,总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丰颐秀目,嘴角微翘,呈微笑状,头部稍低,略作俯视态,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龙门二十品”是魏碑精华,唐代着名书法家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龙门石窟为研究我国古代历史、佛教、绘画、雕刻、服饰、乐舞、书法和建筑提供了大量的珍贵资料。2000年龙门石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3)安阳市

位于河南省最北部,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阳有着3300多年的建城史,历史上商王朝盘庚迁都于殷,加之曹魏、后赵等六朝先后在此建都,因此素有“七朝古都”之称。安阳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是着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所在地、甲骨文之乡、《周易》的诞生地、红旗渠精神发源地、岳飞故里。同时也是中原经济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主要景点有殷墟、红旗渠、羑里城、岳飞庙、黄华山、林虑山、马氏庄园、“亚洲第一”的国际滑翔基地等。

(1)殷墟

位于安阳西北郊小屯,横跨洹河南北两岸,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自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殷,到公元前1046年帝辛亡国的255年间,这里一直是中国商代晚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商灭亡后沦为废墟。殷墟长约6公里,宽约4公里,总面积约24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