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湖北省旅游资源
湖北省地貌多样,山水荟萃,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水与名胜古迹二者兼而有之。湖北拥有“联合国人与自然保护区网”成员单位1处(神农架),世界文化遗产2处(武当山、明显陵),国家级风景名胜区7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处,国家级森林公园22处,国家地质公园4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5座(荆州、武汉、襄樊、随州、钟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91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19项,国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14家。
1.景点景区
1)武汉市
位于湖北省东部,是湖北省省会和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长江、汉水在此交汇,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市区由隔江鼎立的武昌、汉口、汉阳三部分组成,通称武汉三镇。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句“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使这座华中地区的最大城市有了“江城”的美誉。武汉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夏季炎热,七八月气温可达40℃以上,是我国的四大火炉之一。
武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给这座美丽的城市留下了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武汉特色的旅游资源可分为三大类:山水园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闻名遐迩的黄鹤楼、晴川阁、古琴台、岳飞亭、盘龙城、放鹰台、钟子期墓、弥衡墓、楚王墓群等构成了武汉人文旅游的风景线,而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中山舰修复教育中心又是着名的红色教育基地。
(1)黄鹤楼
耸立于湖北武昌蛇山之巅,自古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始建于三国时期(公元223年),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筑城为守,建楼以了望。至唐朝,其军事性质逐渐演变为着名的名胜景点,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唐代诗人崔颢一首《黄鹤楼》已成为千古绝唱,使黄鹤楼赢得“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后因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最后一座“清楼”建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1981年10月武汉政府重建黄鹤楼,1985年6月落成,成为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重建的黄鹤楼在距旧址约1千米左右的蛇山峰岭上,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但更高大雄伟。运用现代建筑技术施工,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飞檐5层,攒尖楼顶,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51.4米。黄鹤楼的平面设计为四边套八边形,谓之“四面八方”;从楼的纵向看各层排檐,形如黄鹤,展翅欲飞。
整座楼雄浑之中又不失精巧,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2)晴川阁
又名晴川楼,位于长江北岸龟山东麓的禹功矶上,与黄鹤楼隔江相望,武汉地区唯一一处临江而立的名胜古迹。古晴川阁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为纪念大禹治水、疏导江汉之功而建。取唐代崔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而命名。阁楼依山面水,景观奇特,有“楚国晴川第一楼”之誉。现存建筑是1983年依据清末晴川阁的历史照片及遗址范围进行复建的。复建后的晴川阁占地386平方米,高17.5米,重檐歇山顶式,麻石台基,红墙朱柱,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整个楼阁分上下两层,沿檐回廊,原汁原味地再现了楚人依山就势筑台、台上建楼阁的雄奇风貌。
(3)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阅马场。占地28亩,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二层红色楼房,因此又称“红楼”。馆址原为清末湖北省谘议局,建成于1910年。1911年10月10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武昌首义成功后,革命党人进驻这里,成立军政府,发布了第一号布告,宣布废除清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在1911年10月到1912年1月间,起着代行“中央政府”职权的作用。1961年,经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改建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该馆基本陈列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展览、黄兴先生生平事迹展览等基本陈列。馆内收集有与辛亥革命有关的历史文物1000多件,历史照片10000余张。在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内恢复原貌开放陈列的有:军政府大门、军政府礼堂、黎元洪卧室和会客室、秘书处、黄兴召开军事会议的会议室、孙中山会见湖北军政人员的会客室等。
(4)武汉长江大桥
位于武汉市汉阳龟山和武昌蛇山之间,1955年9月1日动工兴建,1957年10月13日全部建成通车,是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也是我国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大桥全长1670米,其中正桥长1156米,两端引桥长514米。正桥是铁路公路两用的双层钢木结构梁桥,上层为公路桥,下层为双线铁路桥,桥下可通万吨巨轮。大桥的建筑设计,极富中国民族建筑的特征,在桥面两侧,是铸有各种飞禽走兽的齐胸栏杆;大桥的两侧是对称的花板,内容多取材于我国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有“孔雀开屏”、“鲤鱼戏莲”、“喜鹊闹梅”、“玉兔金桂”等,极具民族气息;在大桥两端是高约35米的桥头堡,桥头堡内有电梯和扶梯供行人上下,大厅之中有建桥英雄群像大型泥塑,供游人观看、欣赏。武汉长江大桥是连接我国南北的大动脉,对促进南北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宜昌市
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为鄂、渝、湘交汇地,素以“三峡门户、川鄂咽喉”着称。宜昌,是古代巴文化的摇篮、楚文化的发祥地,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民族友好的使者——王昭君的故里。宜昌旅游资源独具特色,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名胜古迹与现代建筑交相辉映,是全国11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境内主要景点有西陵峡、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大坝、屈原故里、昭君宅第、长坂坡、关陵庙等。
(1)西陵峡
西起秭归县香溪河口的官渡口,东到宜昌市的南津关,全长76公里,是三峡中最长的峡谷,也是长江三峡中最为神奇壮丽的峡谷。西陵峡以滩多水急而闻名。整个峡区由高山峡谷和险滩礁石组成,峡中有峡,大峡套小峡,滩中有滩,大滩含小滩。西陵峡中有“三滩”(泄滩、青滩、崆岭滩)、“四峡”(灯影峡、黄牛峡、牛肝马肺峡、兵书宝剑峡),沿途还有黄陵庙、三游洞、陆游泉等古迹。
(2)葛洲坝
位于长江三峡出口、湖北省宜昌市境内,是一项综合利用长江水利资源的工程。葛洲坝建成于1988年,具有发电、航运、泄洪、灌溉等综合效益。工程主要由船闸、发电厂、泄水闸、冲沙闸及挡水大坝组成。大坝全长2561米,高70米,是世界上最长的水坝之一。
葛洲坝是我国在长江上自行研究、设计、建设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3)三峡大坝
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中堡岛,距下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8公里,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工程采用“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方案,施工总工期自1992年到2009年共17年,分三期进行,到2009年工程全部完工。工程竣工后,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总库容达393亿立方米,将发挥防洪、发电、航运、养殖、旅游、保护生态、净化环境、开发性移民、南水北调、供水灌溉等十大效益,是世界上任何巨型电站所无法比拟的。
三峡大坝旅游区于1997年正式对外开放,现拥有三峡展览馆、坛子岭园区、185园区、近坝园区及截流纪念园5个园区,总占地面积共15.28平方公里。旅游区以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为依托,全方位展示工程文化和水利文化,为游客提供游览、科教、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服务,将现代工程、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有机结合,使之成为国内外友人向往的旅游胜地。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3)其他景区
(1)武当山
位于湖北省北部十堰市境内,被誉为“自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是中国的道教武当派的发祥地。武当山绵亘800里,其自然风光,以雄为主,兼有险、奇、幽、秀等多重特色。自元代以来,就有72峰、36岩、24涧、11洞、3潭、9泉、10石、9井、10池、9台等。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屹立于群峰之巅,其余各峰均倾向天柱,蔚为奇观。自古以来,武当山便是道家追求仙境的理想之地,道教建筑遍及全山,规模宏伟。据统计,唐至清代共建庙宇500多处,庙房20000余间,明代达到鼎盛。明永乐年间,大建武当,史有“北建故宫,南建武当”之说,共建成9宫、9观、36庵堂、72岩庙、39桥、12亭等33座道教建筑群,面积达160万平方米。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又进行扩建,形成“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楼台隐映金银气,林岫回环画镜中”的建筑奇观,达到“仙山琼阁”的意境。现存较完好的古建筑有129处,庙房1182间。主要建筑有金殿、紫霄宫、遇真宫、复真宫等。坐落在主峰天柱峰上的金殿,建于明永乐年间,高5.54米,宽4.4米,进深3.15米,全部用铜铸鎏金构件组装而成,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铜铸鎏金大殿。
1994年武当山古建筑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明显陵
位于湖北省钟祥市城东郊的松林山,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亲朱佑杬和母亲的合葬墓,是我国最具特色的一座帝王陵寝。显陵的墓主朱佑杬生前为兴献王,死后葬于松林山。后因其子朱厚熜继任皇帝,于是被追尊为恭壑献皇帝,并将王墓改为帝陵。显陵始建于明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建成,前后历时共47年。显陵规划占地183公顷,其中陵寝部分占地52公顷,整个陵园双城封建。外罗城长3438米,墙高6.5米,厚1.9米,红墙黄瓦、金碧辉煌、蜿蜒起伏于山峦叠嶂之中,雄伟壮观,是我国历代帝王陵墓中遗存最为完整的城墙孤品,陵园由内外罗城,宝城、明楼、祾恩殿、祾恩门、神道等30余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组成。显陵布局巧夺天工,工艺浮雕精美绝伦,其“一陵两冢”的陵寝结构为历代帝王陵墓中绝无仅有。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3)赤壁遗址
位于湖北省赤壁市境内,由赤壁山、南屏山和金鸾山组成,苍翠如海,景色秀美。其主要景点有赤壁摩崖、翼江亭、拜风台、凤雏庵等。赤璧山的西南临江处,岩斜亘300余米,怪石嶙峋,汹涌的江水直扑断崖,声如巨雷。文人骚客来此凭吊者,自古不绝,故留下众多书法作品。石壁西侧镌刻着的“赤壁”二字,相传为东吴大将周瑜所书;赤壁山崖头建有“翼江亭”,相传赤壁之战时,这里是周瑜破曹观战之哨所;拜风台位于南屏山顶,相传为诸葛亮祭东风时的七星台遗址;金鸾山腰的凤雏庵,相传庞统曾隐居于此。
(4)神农架
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由房县、兴山、巴东三县边缘地带组成,面积3250平方公里,林地占85%以上,森林覆盖率69.5%。相传上古的神农氏曾经在这里遍尝百草,由于山高路险,神农氏就搭架上山采药,后来百姓为了纪念神农氏,把这里称为“神农架”。区域内共有6座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主峰神农顶海拔3105米,为华中第一峰。神农架由于喀斯特地貌发育所致,境内洞穴密布,叠转迂回,千奇百怪。神农架优越的地理位置、茂密的森林、丰富的植被、复杂的气候和多样的地形使它成为一座野生动物的乐园,素有“科学迷宫”之称。除举世闻名的“野人”之谜外,还有神奇的白化动物(如白雕、白獐、白猴、白鹿、白松鼠、白蛇和白熊),吸引着科学考察人员和海内外游客。现在神农架是我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主要景点有风景垭、板壁岩、大九湖、神农顶、植物园、炎帝祭坛、千年古杉、香溪源、天门垭、燕子垭、植物标本馆、红坪画廊、古犀牛洞等。神农架已被列入《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是旅游探险的绝佳之处。
(5)荆州古城
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是中国现存延续时间最长、跨越朝代最多的古城。自秦汉之际修建城墙以来,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现在的荆州古城,为明清两代所修造。古城东西长3.75公里,南北宽1.2公里,总面积4.5平方公里。城墙周长10.5公里,高8.83米,共6座城门,每座城门上均建有城楼。砖城逶迤挺拔、完整而又坚固,是我国府城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垣。
2.民俗风物
1)地方戏曲
湖北素有“戏剧大省”之美称,全省戏剧剧种多达20多个。有汉剧、花鼓戏、楚剧、黄梅戏、采茶戏、南剧等,其中汉剧、楚剧最为流行。说唱艺术有湖北大鼓、湖北评书、汉滩小曲、汉川善书等,丰富多彩。武汉杂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