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中国旅游资源
48586200000053

第53章 西北大漠风光丝路文化旅游区(1)

【学习目标】

了解本区各省、自治区概况和旅游资源分布

熟悉本区各省、自治区主要旅游目的地及其着名旅游景点景区

掌握本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和重要旅游资源

西北大漠风光丝路文化旅游区位于我国西北部,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和甘肃省。该区面积广大,民族众多,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物古迹众多,少数民族风情浓郁,是我国内地主要旅游区之一。浩瀚的沙漠戈壁、坦荡的草原绿洲、瑰丽的雪峰冰川、古老的丝路遗迹、异彩纷呈的民族风情,共同构成该区丰厚的旅游资源。本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如下。

1.沙漠、戈壁、草原、雪山兼具的自然景观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使本区形成了独特的地貌:戈壁与雪山相映,大漠与草原绿洲交辉。在天山、昆仑山等高大山地,山顶的冰川、山上的森林、山间的湖泊、山下的绿洲和沙漠共同构成了本区独有的自然景观。

本区是我国沙漠、戈壁集中分布的地区,风沙地貌发育典型,各种风积和风蚀地貌类型齐全。新疆塔里木盆地中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新疆的魔鬼城、罗布泊、火焰山,甘肃的鸣沙山、月牙泉,宁夏的沙坡头、沙湖,内蒙古的响沙湾、胡杨林等都是沙漠探险者的乐园。

本区也是我国温带草原的集中分布区。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草原面积最大的省区,东起大兴安岭,西至居延海,分布着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科尔沁草原、乌兰察布草原、鄂尔多斯草原等,水清草绿,景色宜人。新疆伊犁草原的北、东、南三面环山,西部开口迎接西来湿润气流,成为荒漠区中风景这边独好的“湿岛”,它从高至低依次分布着高寒草甸、山地草甸、山地草甸草原、山地草原、山地荒漠草原、平原荒漠、河谷草甸,多样性十分丰富,曾被评为中国最美六大草原之一。

本区也是多高山地区,终年积雪的冰峰雪山上百座,其中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十余座。有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海拔7509米),“天山第一峰”托木尔峰(海拔7443米),山水相映的博格达峰(海拔5445米)等对外开放的雪山,是登山、科考、探险及游览的佳地。

2.丝路古迹引人入胜

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商贸之路,同时也是一条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通道。本区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拥有大量的文物古迹。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克孜尔千佛洞等佛洞石窟,楼兰古城、乌拉泊古城等古城遗址,嘉峪关、阳关、玉门关等塞外边关,以及绘画、印章、竹简、丝织品等大量的出土文物,都是丝绸之路上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也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旅游价值。

3.民族风情绚丽多彩

本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之一。除维吾尔族、回族、蒙古族以外,还有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等40多个民族。各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民族风情绚丽多姿。维吾尔族能歌善舞,顶碗舞、大鼓舞、赛乃姆、夏地亚纳享誉中外,“十二木卡姆”纳入《世界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名录》;烤馕、抓饭则是维吾尔族特色饮食。蒙古族粗犷豪放、能歌善舞,安代舞、筷子舞久负盛名,民歌长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名录》;手抓肉、烤全羊、奶茶是蒙古族的传统饮食。回族人喜欢高亢、婉转、动听的民间高腔山歌——花儿,喜欢吃油香、喝盖碗茶。

4.节日文化异彩纷呈

本区民族众多,各兄弟民族还有一些自己特有的节日和庆典,如蒙古族的“那达慕”,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等族的“开斋节”、“宰牲节”、“圣纪节”,哈萨克族的“那吾鲁孜节”,锡伯族的“西迁节”、“抹黑节”,塔吉克族的“播种节”,俄罗斯族的“帕斯喀节”等。

每逢节日庆典时,少数民族有许多妙趣横生的娱乐活动,如叼羊、姑娘追、赛马、摔跤、马上角力、飞马拾银、射箭、高空走绳、对唱、麦西来甫、阿肯弹唱、赶巴扎等,使人流连忘返。

同时,本区还拥有很多现代节庆活动。新疆每年都有数十个大型旅游文化节庆活动招徕着各方游客:“玉石之都”和田的玉石旅游文化节、“华夏第一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国际越野车旅游文化节、“沙漠之春”鄯善的探险旅游文化节、“龟兹古国”所在地阿克苏的龟兹文化旅游节、喀纳斯金秋摄影节和冰雪风情摄影旅游文化节、新疆“东归”那达慕旅游文化艺术节、猎鹰文化节、恐龙文化节、楼兰文化节、北庭民俗文化艺术节等。

10.1内蒙古自治区旅游资源

10.1.1内蒙古自治区概况

1.自然地理

内蒙古自治区,简称“蒙”,位于我国北部边疆,地跨我国东北、西北地区,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和甘肃8省区毗邻,北部与蒙古国为邻,东北部与俄罗斯交界。全区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3位。首府呼和浩特。

内蒙古自治区疆域辽阔,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东西直线距离为2400多公里,是我国跨经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地势由南向北、由西向东缓缓倾斜,地形以高原为主,多数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通称内蒙古高原。高原上东部草原辽阔,是我国着名的天然牧场,西部沙漠广布。高原边缘有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等山脉,构成一条牧业区与农业区的分界线。高原外沿的河套平原和辽嫩平原等,肥土沃野,是其主要农耕地带。

本区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有降水量少而不匀、风大、寒暑变化剧烈的特点。年均气温为-1℃~10℃;全年降水量约50~450毫米。

2.历史沿革

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华民族古老的历史摇篮之一,也是古代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生息繁衍的地方。该地区以漠南蒙古得名,战国时属赵、燕等国地,后为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匈奴、东胡地,唐为突厥地;宋时出现蒙古部落,属辽、西夏;后建元朝,其地直属中书省及岭北行省;明分鞑靼及瓦剌;清统一蒙古,属理藩院;民国初分属热河、察哈尔、绥远等特别区,后均改省。1947年5月1日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

10.1.2内蒙古自治区旅游资源

内蒙古自治区是个绚丽多姿、极富传奇色彩的地方,草原、古迹、沙漠、湖泊、森林、民俗“六大奇观”构成了独特的旅游胜景,别具北国风采,塞外情韵。内蒙古旅游资源赋存丰富,类型多样,草原风情、民族文化、北国风光、口岸边境等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在全国具有明显的优势。名胜古迹如呼和浩特市的五塔寺、大召、昭君墓、席力图召、乌素图召、白塔,包头市的五当召、美岱召,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园,阿拉善左旗的延福寺,赤峰市的辽上京、辽中京、大明塔,鄂伦春自治旗的嘎仙洞等,星罗棋布。

1.景点景区

1)呼和浩特市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是全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中心。呼和浩特有两千多年的文字记载,文化遗存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这里有距今七八十万年的古人类石器制造场遗址“大窑文化”;有始筑于战国时代的我国最古老的“赵长城”;有被誉为“召城之最”的大召、“佛教建筑典范”的席力图召、“杏坞番红”的乌素图召、“古木参天”的喇嘛洞召等众多召庙共同组成独具魅力的召庙文化;有作为“胡汉和亲”历史见证的昭君墓和闻名遐迩的辽代万部华严经塔;有世界上唯一用蒙古文字刻写的天文图金刚舍利宝塔。此外,还有充满蒙古族特色的草原风光、具有大漠风情的黄河旅游区、号称“塞外西湖”的哈素海度假村和大青山中的乌素图国家森林旅游娱乐区等。

(1)昭君墓

位于呼和浩特市南郊大黑河南岸,是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中汉代名妃王昭君的墓地。该墓始建于西汉时期,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悠久历史,现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被覆芳草,碧绿如茵,昭君墓又有“青冢”之称。这里不仅有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还有鸟语花香的自然情趣和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

在中国历史上,王昭君是一位献身于中华民族友好事业的伟大女性。她的传说、故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家喻户晓。历代文人咏唱昭君、抒发情感的诗文、戏曲更是多不胜数,形成了千古流传的“昭君文化”。现代史学家翦伯赞曾说:“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2)金刚座舍利宝塔

位于呼和浩特市玉泉区五塔寺后院。金刚座舍利宝塔始建于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是一个在金刚宝座上建有5个玲珑舍利小塔的建筑,人们通称为五塔。该塔为砖木结构,由塔基、金刚座、塔顶三部分组成。其金刚座下部雕狮、象、法轮、金翅鸟、金刚杵等图案花纹,镶嵌蒙、藏、梵文金刚经文;上部各层都镶嵌砖雕佛龛,内塑鎏金佛像1119个,每龛一佛,上刻梵文六字真言,两侧雕宝瓶柱;南面正中开卷门,两侧砖雕四大天王像以及佛经故事图像,形象生动逼真;上部五座方形舍利宝塔象征金刚五界,玲珑挺秀,工艺娴熟,造型比例适中,为古典建筑艺术珍品。

(3)万部华严经塔

位于呼和浩特市东郊白塔村西,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传为辽圣宗时所建,因塔身通体洁白又称白塔。塔为八角七层楼阁式的砖木结构,高约45米,雄伟庄严,塔内有旋转式楼梯,还有多层交错搭接的木梁,攀至塔顶可远眺山川景色。

塔基分须弥座、栏眉、莲花台三层,雕绘缠枝花与鸟兽纹;塔身七级,直纹砖与方砖筑成,第一二级皆有雕塑佛像,正门两侧金刚力士,侧门两侧菩萨像,造型生动逼真。塔内第一层嵌有金代石碑六通,以上各层有汉、契丹、女真、蒙古、八思巴、西夏等文字以及古叙利亚文和古波斯文等外来文字,均为历代游客所题,为研究文字和当时各民族间和平友好交往的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

(4)大召寺

位于呼和浩特市旧城西南部,蒙古语名“伊克召”,意思为“大庙”。始建于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是呼和浩特十五座大喇嘛寺院中建立最早、地位最高、影响最大的黄教寺庙,也是蒙古少有的不设活佛的寺庙。达赖三世曾为寺中银佛“开光”。清太宗皇太极曾经在此下榻。

(5)希拉穆仁草原

希拉穆仁,蒙语,意为“黄色的河”。因清王朝赐名的喇嘛庙“普会寺”屹立河畔,又名召河。希拉穆仁草原旅游区位于呼和浩特以北87公里处,是距呼市最近、也是内蒙古最早开辟的草原旅游点。希拉穆仁草原是典型的高原草场,草原四周丘陵起伏,夏秋时节绿草如茵,香花遍野,迷人的美景使人心旷神怡。近年来当地政府不断投资建设,接待设施相当完善,成为着名的内蒙古草原旅游点。

(6)哈素海

位于大青山南麓,呼和浩特土默特左旗西部,是天然湖泊,有“塞外西湖”之称。该湖水域辽阔,一面是山,三面是大片的农田和牧场。每到春夏时节,湖水清澈见底,湖中盛长芦苇,芦苇荡内繁衍着各种鸟类,时而盘旋在烟波浩渺的湖面上,时而在芦苇荡内忽隐忽现,让人遐思不已。哈素海度假村依湖而建,设有多种旅游项目和服务设施。游客在这里纵马驰骋之余,还可以享用康乐设施,户内户外皆宜。

2)包头

包头是蒙语“包克图”的谐音,意为“有鹿的地方”。该市位于内蒙古中部偏西,北依大青山,南临黄河,按地势高低可分为北部高原、中部山地、南部平原三大部分,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有“草原钢城”之称。

包头市及其周边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这里不仅有美丽的草原风光、神秘的召庙寺院、丰富的文物古迹,还有荒芜的沙漠、奇特的淡水湖和多彩的大漠民俗。包头的主要景点有五当召、美岱召、赵长城等。

(1)五当召

原名巴达格尔召(藏名),是内蒙古最大的一所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也是漠南地区现存唯一完整的喇嘛教庙宇。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最初为鄂尔多斯左翼前旗王公所建造。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重修,并由皇帝赐汉名“广觉寺”。因召前峡谷名五当沟,故通称五当召。寺庙为典型的西藏式建筑,以西藏的扎什伦布寺为蓝本,依山而建。召庙主体由六个大殿、三座活佛府和一幢安放历代活佛骨灰的灵堂组成,整体建筑气势雄伟,富丽堂皇,有小布达拉宫之称。召内尚存大量藏语经文和许多艺术珍品,特别是金、银、铜、木、泥等各种质料的佛像和壁画,技艺精湛,栩栩如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美岱召

美岱召原名灵觉寺,后改寿灵寺,是明朝土默特蒙古族首领阿拉坦汗兴建的。它依山傍水,景色宜人,是阿拉坦汗及夫人三娘子居住和议政的地方,也是喇嘛教活动场所。它在建筑上有其独特的风格,是仿中原汉式,融合蒙藏风格,城寺结合、人佛共居的喇嘛庙,也是喇嘛教传入蒙古族时的一个重要弘法中心,对于研究明代蒙古族史、佛教史、建筑史、美术史都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