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黄沙古渡原生态旅游区
位于宁夏东北部毛乌素沙漠和黄河交汇之处,集黄河、大漠、湿地、湖泊、田园等自然景观为一体,是大漠黄河、塞上江南绝世景观的再现。相传康熙微服私访及亲征噶尔丹,张骞西行,昭君出塞,蒙恬、卫青、霍去病抗击匈奴皆由此渡河。黄沙古渡旅游区以黄河文化为龙头,以沙漠旅游为热点,以回族风情为特色,以塞上风景为主体,以生态建设为核心,逐步形成黄沙古渡落日观光、湿地保护、治沙示范、生态农业、民族民俗风情、大漠挑战、黄河漂流、沙浴康体、休闲娱乐、黄龙祭祀为一体的特色生态旅游景区。现在景区内开设了六轮沙漠冲浪、沙漠越野冲浪自驾、沙地摩托、沙漠悍马自驾、黄河快艇冲浪、羊皮筏子漂流、沙滩足球、沙滩排球、沙滩保龄球、沙滩龙舟、滑沙、滑草、滑槽、骑骆驼、骑马、射箭等娱乐项目。黄沙古渡原生态旅游区以其独特的塞北风光、黄河文化及回乡风情成为宁夏新兴的王牌景区,2008年4月28日,荣获“中国最佳生态休闲旅游胜地”称号。
2)吴忠市
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这里山川相济,景色秀丽,素有“塞北江南”之美誉。吴忠被誉为东方的千塔之城,是驰名中外的“中国回族之乡”。古老的黄河穿境而过,浓郁的回乡风情、悠久的古灵州历史、雄浑的大漠风光造就了一个多姿多彩、多种文化交相辉映的塞上菁华之地。境内的长城遗址、青铜峡108塔、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青铜峡鸟岛、黄河十里长峡、牛首山寺庙群、金沙湾、同心清真大寺、董府、罗山等景点融历史底蕴、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为一体,形成了吴忠黄河大漠、回乡风情、西夏遗韵交相辉映的独特的西部旅游景观。
(1)同心清真大寺
位于吴忠市同心县城西郊,是目前宁夏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一座伊斯兰教建筑。始建于明初,先后经历过三次大规模的维修和扩建。寺院像是一座城楼,由门通过券洞,由台阶可以登上高达10米的台基。台基外表包砖,面积3500多平方米,上建礼拜大殿、宣礼楼、阿訇住房等。寺门朝北,门前有精致的仿木结构的砖雕“月挂松柏”照壁,是一座把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和伊斯兰木刻砖雕装修艺术融为一体的建筑。主体建筑礼拜大殿,坐西向东,由两座歇山顶和一个卷棚顶勾连搭,面阔5间,进深9间,可容纳千余人同时礼拜。同心清真大寺不仅以它独特的建筑风格而着称,而且还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文物建筑。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西征时,在这座清真大寺召开了“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成立大会,这不仅是我国回民革命史上建立的第一个由回族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权,而且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初次尝试。1988年,该寺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青铜峡
位于青铜峡市大坝镇,是黄河上游最后一道峡谷。峡口两山犬牙交错,山壁相距仅几十公尺,恰如龙门锁蛟。青铜峡黄河大峡谷长10多公里,宽50~100米,两侧的崖壁高30米以上,具有典型粗犷雄浑的北方黄河特色,被誉为“黄河中上游第一峡谷”。1958-1978年在此兴建了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拦河大坝长697米,高42米,上游为狭长形的库区,景色优美。青铜峡黄河大峡谷主要景观有拦河大坝、青铜峡108塔、秦王古渡、群虾石壁、天书雄阁、观音台、睡佛山、青铜峡石刻、金沙夕照、牛首慈云、黄河落日等。
(3)青铜峡108塔
位于青铜峡水库西岸崖壁下,为元代初年所建,是我国现存的大型古塔群之一。塔群坐西面东,依山临水,为实心喇嘛砖塔。最高一座3.5米,其余均高2.5米。随着山势,自上而下按1、3、3、5、5、7、9、11、13、15、17、19的奇数排列成12行,整体成三角形状。
如此众多的塔体,按规律组合成群,在全国现存的古塔建筑中实为罕见。
(4)牛首山古寺庙群
位于青铜峡市南20千米处的黄河东岸,是宁夏境内建筑规模最大的古寺庙群。牛首山因其主峰小西天(文华峰)和大西天(武英峰)南北耸峙,宛若牛首而得名。牛首山的古寺庙群,初建于唐代以前,分“东寺”和“西寺”两部分。东寺庙群,庙宇分布在山崖和幽谷之中,以金宝塔寺为中心从东向西,有保安寺、舍身崖、睡佛洞等19座庙宇;西寺庙群,枕山面河,依山势而建,以万佛阁、净土寺、观音殿等26座庙宇组成。每年农历3月15日庙会,大小庙宇,香烟缭绕,众僧云集,游人香客,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3)中卫市
位于宁夏中西部,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镇,是宁夏的西大门。中卫旅游资源丰富,自然人文景观独一无二,十分迷人。主要旅游景点有沙坡头、寺口子、中卫岩画、中卫高庙等。
(1)沙坡头旅游区
位于中卫市城西腾格里沙漠南缘,是集大漠、黄河、高山、绿洲为一体的国家级沙漠生态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世界垄断性的旅游资源”。沙坡头,古时称沙陀,元代名沙山。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地震后在黄河北岸形成一个长约2000米、高100余米、坡长200余米的大沙堤,沙坡头因此而得名。百米沙坡,倾斜60度,人坐沙顶,倾侧下滑,沙坡内便发出一种“嗡-嗡-”的轰鸣声,犹如金钟长鸣,悠扬洪亮,故得“沙坡鸣钟”之誉,与甘肃敦煌鸣沙山、内蒙古包头响沙湾、新疆巴里坤响沙合称为中国四大响沙。
沙坡头北面,是浩瀚无垠的腾格里大沙漠,脚下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黄河南岸的香山重峦叠嶂,险峻挺拔,万里长城蜿蜒山间,若隐若现,构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奇特景观。黄河、大漠、沙山,胜景如画,加之40多年来,治沙专家和人民群众为使铁路安全畅通,锁沙龙,开绿洲,创造“人类治沙史上的奇迹”,被联合国评为“世界环境保护区500佳”,更使沙坡头驰名中外。现在,沙坡头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治沙成果于一体,被世人称之为“世界沙都”。2009年沙坡头旅游区因沙漠项目丰富,参与性强,沙漠景观独特、自然、和谐,在中国最美的六大沙漠中排名第一入选“中国最美的旅游胜地”。
(2)寺口子风景旅游区
位于中卫市境内黄河南岸,是一所集险、幽、奇、绝于一体的风景旅游区。寺口子古称北海,因其所处银南之门户、卫宁之屏障的地理位置,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其地理位置优越,人文景观丰富,自然风光独秀,有“历史博物馆”之称。景区面积20平方公里,以山体浑圆的绣球山为界,天然地分为东西两线。东线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以奇险美幽的自然风光为主,有“一线天”、“天井山”、“通(灵)仙谷”、“神仙脚印”等景观;西线属于丹霞地貌,以历史文化沉淀深厚而着称,有“苏武牧羊遗址”、“苏武石窟”、“苦节堂”、“怀汉亭”、“睡佛寺石窟”、“米钵生金”、“马刨泉”等景观。两线风光迥异,特色分明,却又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形成了文化底蕴和山林风光的互补。寺口子旅游区自然风光独秀,人文景观丰富,有“历史博物馆”之称。
(3)中卫岩画
主要分布于黄河两岸的香山和卫宁北山之中,大多数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堪称为“史前艺术画廊”。香山岩画主要分布于石马沟、石羊沟、大井河、骚胡槽子、南井沟、红石水沟、茶树沟、韩索井等8个地点,约有岩画600多幅;北山岩画区在近40平方公里范围的山梁沟壑之上,发现岩画6000多幅,个体图案两万多个,分为大麦地、石房圈、新井沟、大通沟、黄石坡以及东部中宁县境内的石马湾、黄羊湾等七个主要的岩画区。其中大麦地岩画最为集中,在约6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共有岩画近2000幅,其中一块约10米长的巨石上,刻有不同时期的岩画210多幅。中卫岩画属于典型的北方岩刻画。岩画题材广泛,主要有射猎、动物、植物、天体、人物、符号、文字、祭祀、放牧、争战、工具、建筑、舞蹈、生殖等十多个种类。中卫岩画丰富多彩,蔚为壮观,再现了史前人类的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是不可再生的艺术瑰宝。
4)固原
位于宁夏南部,是我国回族主要聚居区之一。固原市古称高平、原州,因其处在西安、兰州、银川城市所构成的三角地带中心,是历史上的经济重地、交通枢纽、军事重镇和丝绸之路东段北道必经之路。曾有七朝在此设州建郡,是历代兵家用武的重镇要塞,也是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接合部。固原市文物古迹星罗棋布,风景名胜享誉天下。主要景点有须弥山石窟、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泾源旅游区、火石寨自然保护区。
(1)须弥山石窟
位于固原西北,是中国十大石窟之一。始建于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继续营造,成为固原规模最大的佛寺遗址。须弥山石窟现存石窟150多座,分布在连绵2公里的8座山峰上,自南向北分别为大佛楼、子孙宫、圆光寺、相国寺、桃花洞、松树洼、三个窑、黑石沟8区。须弥山保存着造像350余身,题记33则,壁画7处,明代石壁3通,是中国古代佛教艺术史上的一笔重要的遗产,对于石窟艺术和宗教文化的研究,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实物资料。
(2)六盘山
位于宁夏固原,是我国西部黄土高原上的重要水源涵养林地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素有“高原绿岛”之称。六盘山,古代称为陇山。它北起宁夏海原县的西华山,一直向南延伸到甘肃和陕西境内,呈南北走向,跨越宁夏、甘肃、陕西三省区,绵延近千里,其主峰六盘山在宁夏泾源、隆德两县交界处的米缸山,海拔2942米。古代盘道六重始达山顶,故名。六盘山山势雄伟,巍峨挺拔,山清水秀,历来就有“山高太华三千丈,险居秦关二百重”之誉,更因毛泽东的光辉诗篇《清平乐·六盘山》而名扬中外。现旅游区内凉殿峡、二龙河、荷花沟、秋千架、老龙潭、泾河源等休闲避暑胜地是干旱带荒漠地区独存的胜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征服西夏时曾在这里休养生息,整肃军队,后病逝于此。1935年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此地,写下了光辉诗篇《清平乐·六盘山》;今有红军长征纪念亭供游人缅怀。
(3)火石寨国家地质公园
位于宁夏固原市西吉县北部的火石寨乡,是我国北方发育最典型、分布最集中、造型最丰富、规模最宏大、海拔最高的丹霞地质地貌群。因其岩土为红色,故得名火石寨。
这里沟壑纵横,绿树成荫,丹峰绿树相映成辉。除西北地区罕见的丹霞地貌外,火石寨景区内还有建于北魏、兴盛于隋唐时期的石窟群120多孔,保存着诸多石窟造像。“奇峰”、“丹石”、“森林”、“石窟”为景区“四绝”。现景区由云台山、情人谷、刀背岭、黑窑儿、龙潭寺、石寺山、大石城、禅佛寺八景点组成,园内自然景观神奇优美,风光迷人。2003年12月,火石寨林区被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04年又被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
2.民俗风物
1)回族民俗
宁夏素有“中国穆斯林省”之称,是我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回族信仰伊斯兰教,称穆斯林,保持着严格的宗教习俗。回族服饰与汉族基本相同,其主要区别在于男子多戴白帽,妇女常戴盖头。饮食上,回族人喜欢吃牛、羊、鸡、鸭肉和带鳞的鱼类,爱吃蔬菜,但不吃马、驴、骡、狗的肉,尤其忌食猪肉,不食动物的血液,不食自死的禽畜和非穆斯林宰杀的牲畜;回族忌烟酒,但有饮茶的习惯,并以“盖碗茶”最受欢迎。节日食品中,回族的面食最具特色,油茶、麻花、馓子、丸子、花花等样式精巧,味道鲜美,俗称油香。回族有许多宗教性节日,其中以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三大节日最为着名。
2)地方文艺
回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最具浓郁西北风情的当属回族花儿和口弦等。
“回族花儿”:是流传于中国西北地区的一种独具风采的高腔山歌。曲调高亢悠扬,歌词淳朴清新,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民族风格。
“口弦”:又叫“口儿”,是宁夏回族妇女喜爱的一种小型弹拨乐器。演奏的曲调悦耳动听,它的曲调比较固定,有“廊檐滴水”、“骆驼铃”、“珍珠倒卷帘”等口弦令。
3)风味饮食
宁夏菜以回族风味菜为主体,也有部分汉族菜肴。它会聚回族饮食之精华,崇尚清真、实在,尤擅长牛羊肉的烹饪。着名菜点有翡翠羊蹄筋、清炒驼峰缘、凤凰暖雏、白水羊肉和羊肉夹膜、羊杂碎、羊肉泡馍、炒胡饽子、扛子面、手抓羊肉、江米切糕、宁百般馓子等。
4)风物特产
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使宁夏拥有许多独具特色的农副畜产品,其中最主要的是被誉为“红、黄、蓝、白、黑”宁夏“五宝”的枸杞、甘草、贺兰石、滩羊皮、发菜。
宁夏传统工艺美术品主要有贺兰砚刻和宁夏仿古地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