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中国民俗旅游
48586900000029

第29章 生活民俗旅游(11)

客家土楼,现在主要留在福建永定、龙岩的客家人民居中,是数百人聚族而居的堡垒式住宅。土楼的墙体以拌有石灰的沙子、小石子和泥土为原料夯筑而成,墙厚达1米,坚硬而抗风雨。土楼分圆形、方形两种。圆形土楼由三环楼房组成,外环可达五层楼,层高由外向中心降低。中心为平房,建祠堂,是族人议事、祭祀、婚丧礼仪活动的场所。方形土楼的主房区在北区,中轴线上布置前厅、大厅、中厅,由南向北依次连接,俗称“三堂”;大厅两侧东西伸出一排横屋,中厅后的正楼是东西方向横排的楼房,俗称“两横”;两者合起来称“三堂两横”,平面图上是一个“干”字形。正楼为住房,可高达五层,大厅为本族议事、典礼的中心场所。

5.蒙、藏、羌等少数民族民居

(1)蒙古包、裕固族帐房、藏族帐篷

蒙古包流行于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等地,是藏、蒙、柯尔克孜、哈萨克等民族为适应游牧生活而搭建的毡棚。外观为圆顶形,外铺羊毛毡,包顶中央有天窗通风采光。蒙古包的骨架由围壁和顶部伞形支架两部分组成,是各种毡棚中最完善的一种。裕固族的帐房,支架是圆锥形的,或者是方形的。藏族的帐篷,中间用两根木柱撑起,四角用粗毛绳拉开钉在地桩上,外观呈双坡形,外面披上牦牛皮,是最简单的毡棚。

(2)羌族的碉楼和藏族的碉房

四川茂县的羌族传统民居是碉楼。底面为四方形或六角形、八角形,下层的墙厚1米左右,用乱石合黄胶泥砌成,非常坚固。碉楼最高达十三四层,十分壮观。一般的碉楼为三层,下层关畜,中层住人,上层储粮,层与层间有木梯上下。藏族的碉房用石块砌成,墙厚1米多,平顶,二层或三层,富家有超过四层的。碉房的底层为牛马厩房,第二层住人,屋顶平台做晒台。

6.维吾尔族的“阿以旺”

在我国西北的新疆境内,生活着许多支少数民族,其中的维吾尔族是较早进入农业定居生活的一支,与汉族在文化、经济上的交流十分密切。维吾尔族的民居,既保留了一些游牧民族的遗风,又受到汉族庭院式住宅的某些影响。喀什地区的“阿以旺”,是最典型的维吾尔族民居。

“阿以旺”原指住宅的大厅,是全宅的中心,屋顶为平顶,中央开窗口采光。大厅周围的各居室也在中央开窗口采光。这是古代游牧民族帐幕的采光通风习惯,能够适应西北地区多风沙的地理环境。维吾尔族人民好客,又爱整洁,主要房间大厅是专门用来招待客人的,居室内整齐美观,室内常用石膏花纹装饰各个部位。“阿以旺”的居室前有围墙包围的庭院,庭院宽敞,有葡萄架装点美化环境。维吾尔族人民喜欢在庭院中招待客人、进餐,夏天常常露宿在庭院内。

7.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木房和土房

木房和土房是十分古老的民居类型,至今仍可见于云南、贵州境内的少数民族居住地区。

木房大多数是井干式的,用天然圆木或加工成矩形断面的木料叠成墙体,屋顶有用木板的,也有覆以茅草的。纳西族的木楞房,墙体屋顶全用木料,有的只有单间,有的可以围成四合院。普米族的木楞房,建在山腰缓坡上,屋顶用木瓦。独龙族的木楞房,在离地面不到1米高处铺以木板,上面的矮楼住人,屋顶覆以茅草或木片。

土房大多数依山而筑,墙体用土料或掺以卵石筑成,墙上覆以木椽,顶上用粘土筑成10~15厘米厚的平台,平台上可做晒场或凉台。云南南部的彝族、傣族土掌房,有的可以筑成二层楼,楼下关牛羊,楼上住人和储粮。土掌房就地取材,冬暖夏凉,建造也较方便。

8.海南岛黎族的船形屋

海南岛黎族的传统民居,形如倒扣在地上的船只,称为“船形屋”。相传黎族的祖先漂海来到海南,以倒覆的船体作为居室,相沿至今。海南岛气候无寒潮之忧,但四季多风,这种船形屋抗风能力较强。船形屋的结构布局十分独特,屋顶用茅草铺盖,垂至地面做墙,天窗开在屋顶上。屋内设炉灶,屋的两端对开一道门。地板用石块筑成,离地面半米左右。有些地方模仿干栏式房屋,用木桩做架构支起房屋,离地面约2米,上层住人,下层关牲畜,但外形仍如船。

(三)古村落旅游

村落是一聚落,它既是人聚集的空间,又是民居建筑的集聚空间。从风景旅游的角度上来说,村落是可观、可游和可居的旅游资源,具有难得的综合开发价值。

中国的古村落,规划上受“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指导,选址时与自然环境注意协调,内涵上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是一种很独特的人文景观。现存我国各地的古村落,大多数是明清两代与民国初年建造的,极少数是宋、元时建的村落,历经数百年风雨洗礼而保存下来,当然更显得珍贵。

古村落建筑绝大多数是土木结构,抗风雨能力差,在自然侵蚀中容易瓦解。另外,天灾人祸、现代化进程也造成了许多古村落的消失。

由于这些破坏因素,今天比较完整地保存有古村落的地区大致上有三个特点:交通不便,与外界隔绝程度较高,离现代化进程较远。地形险要,环境封闭,受历代战乱破坏较少。地理条件较好,受水、火、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破坏较小。现在已经开发并受到了人们普遍关注的古村落分布地域如安徽徽州地区、浙江楠溪江流域,福建北部山区等地方,都具备这些特征。开发古村落旅游,人们可以看到包罗万象的社会文化、物质文明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古村落旅游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古建筑传统民居建筑是古村落旅游观光的主线

民居的类型、形制、乡土风格,都是对旅游者有很大吸引力的内容。除了民居以外,不少古村落还有一些用于祭祀、教育、集会、交通等功能的古建筑,与民居古建筑相得益彰。

2.环境与景观村落是一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结合得较好的建筑群

和城镇不同,村落更贴近自然,处于自然环境的怀抱之中。山水、田园风光、村落的风水意象,在中国古村落景观中有良好的表现。

3.风土人情

村民的行为模式中表现着民风、礼仪、宗教信仰和人文精神,也是观光者愿意驻足的对象。

(四)古城镇旅游

城镇是文明起源的标志,环绕民居的集聚规模要大大超过村落。我国古代城镇,一般都是一定层级的地方行政中心,同时又是商业和手工业比较集中的地方,文化内涵比村落更为丰富。

历史风貌完整保存的城市,现在已经屈指可数,它们都是非常宝贵的旅游资源。山西平遥城、云南丽江城,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山西平遥古城,面积约2.7平方公里,整个城市中基本上全是坡顶瓦房。古代寺庙、民居、街道保存情况完好,是一个完整的城市类型古建筑群体。

更为可贵的是:县城的社会结构性建筑物全部被保存下来,它们包括城墙、县衙门、文庙、武庙、学馆、票号、钟鼓楼、佛寺、道观等古代建筑,向人们昭示古代县城的社会生活。在绝大多数县城已经变为现代建筑以后,平遥古城反而显得特别珍贵。保存完好的古镇,比古城的数量稍微多一些,但是也在不断地减少。

古镇的游览内容,主要是传统民居。和村落一样,也有祠堂、寺庙或道观,但规模和级别更大更高。古镇的人文景观,比较突出的是街道和店铺、河流和桥,有的镇上也有相当好的私人园林。屯溪是黄山脚下的小镇,四面青山环抱,绿水穿镇而过,镇上的明清老街至今保存完好。老街长1272米,路面用一色褐红麻石铺成,街两旁的店铺都是明清建筑,店铺之间用马头墙相隔,既防火灾,又为景观增色。店铺里陈列土特产、徽墨、祁红茶、屯绿茶以及各种古董。旅游者到此一行,可以感受古代社会生活的气息。

四川省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西界沱是长江南岸一个古镇,镇上的“云梯街”和两侧房屋盘绕山崖而上,像登天的云梯。江南水乡的古镇,流水、街道、石桥构成奇妙的组合,是很吸引人的人文景观。昆山市周庄镇号称“中国第一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格局保存得最好,“处处可画,时时有诗”,在这里,丝毫没有现代城市水泥丛林的焦躁和压迫感。

【思考题】

1.简述居住民俗的制约因素及惯例。

2.简述分析如何进行居住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案例分析】

人造景观成败的启示

世界最有影响的人造景观莫过于迪斯尼。其创建人迪斯尼为一卡通画的画家,他笔下的米老鼠和唐老鸭风靡全美国。由此他想到要创建一个乐园。全球第一个迪斯尼乐园创建于1955年,在美国的洛杉矶。它只有一个主题——“神奇王国”。1971年,迪斯尼世界在佛罗里达州诞生,除了“神奇王国”以外,还有“动物王国”“米高梅影城”“世界之窗”等。1983年在日本东京建成了充满日本文化色彩的新的迪斯尼“海上乐园”。1992年,在法国巴黎建成了迪斯尼的第二个“海外乐园”——一个完全美式的产物。1999年末,经过激烈的竞争,香港将成为又一个迪斯尼乐园诞生的地点。除了法国迪斯尼“海外乐园”在最初的两三年内曾经出现过经济困难之外(据分析,这是因为法国人对外来文化的抵触),都获得了可观的效益。

但是,人造景观在中国的情况就并不那么美妙。以过山车、疯狂老鼠、激流探险等刺激性项目为主要内容的游乐园,最早为1985年广东中山市落成的“长江乐园”,开始其经营情况良好。在示范效应的作用下,全国出现了许多类似的旅游项目,而结果是大多数经营情况都不好,其中不少已经倒闭;至于根源于文学作品或古代风光的人造文化景观,最早有1989年河北正定落成的“西游记宫”,当年就收回了投资,之后又建成了“封神演义宫”。1989年深圳华侨城落成了“锦绣中华”,继而他们陆续兴建了“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此后有苏州的“三国城”、珠海的“圆明园”等,效益也较好。但是由于同样的原因,此类人造景观蜂拥而上。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大观园”10多处,“微缩中华景观”30多处,“宋城”90多处,“西游记宫”800个,全国目前有大中型文化景观1000余个。除少部分吸引游客外,绝大多数客源不足,或勉强维持,或已经倒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