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中国民俗旅游
48586900000037

第37章 生产民俗旅游(1)

【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生产民俗的起源,掌握农业民俗的内容和了解农业民俗的特点及表现形式。

【主要内容】

农业民俗基本原理

定义、区划、特征

稻作生产民俗

稻种选留稻作分布稻谷的收获稻禾的载种稻作备耕稻作生产工具

牛的信仰田间信仰水稻神信仰

小麦玉米生产民俗

生产布局生产惯制田间管理锄播收获犁耕耦耕刨耕

蚕桑生产民俗

历史、分布、程式、禁忌

农业民俗与旅游

开发新天地、旅游分类

中国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在国计民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农为本”是我国千古不易的信条,由此而形成的农业民俗范围十分广泛。农业民俗属农业文明的范畴,以其特有的生态性、质朴性,为现代都市旅游者所喜爱。

第一节农业民俗的基本原理

农业民俗是物质民俗的一个重要门类,是农业生产实践的产物。它随着生产工具及生产技术的进步,内涵不断丰富,同时日益显现行业特色。

一、农业民俗的定义

农业是产业中最基本的有机物质的再生产过程,结合了生物体、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劳动三大方面。其中,自然环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不但决定了农业生产的大方向,而且也影响了农业生产的部门结构、耕作制度、区域分异以及生产的技术措施。

在一定的自然、社会条件下,人类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通过生产劳动和相应的技术措施来调节农业生产,进行植物栽培和家畜饲养的生物再生产过程。由于受到自然、技术和经济三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农业生产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可以说,自然是发展农业的基础,技术是发展农业的手段,社会经济条件则对农业发展起着主导作用。社会经济条件包括人口密度、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条件、市场条件等内容。这些都强烈地影响着农业生产及其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如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农林牧渔各部门及各种农作物的地域结构与分布、各种农业生产技术措施的选用和推广等。

我国土地广袤,地形复杂。地域的差异、民族的众多,使各地在农业生产上的表征千差万别。这种差别主要体现在生产对象、生产工具、作业方法、产品物种等方面。由此构成的民俗惯制,自然是千差万别,涉及稻作、渔业、牧业、蚕桑、林业等方面。

农业民俗是人们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基本过程、生产经验等内容的模式化行为。

二、农业民俗区

我国地形高低悬殊,气候各异,农业民俗的区域分异鲜明。根据农业民俗形成的基本因素即自然条件和生产特征看,我国的农业民俗有三大一级区。

(一)东部农耕民俗区

在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青藏高原东缘一线以东是我国传统的以农耕为主的农业区域,农业民俗以农耕为核心内容。东部农耕区范围广阔,各地也有差异,所以又可细分为:

1.东北区

农垦历史较短,森林资源丰富。平原沃野主要种植耐寒的玉米、高粱、谷子、小麦、大豆等旱季作物,只有南部种水稻,因气候寒冷有冬闲积肥的习惯。森林茂密的山区,则以狩猎、伐木为主要生产方式,兼栽培、采集人参、木耳、猴头、蘑菇。

2.黄淮海区

平原辽阔,农耕历史悠久,且人口稠密,垦殖指数较高;惯种小麦、玉米、谷子、高粱和薯类等粮食作物及花生、棉花和烤烟等经济作物,是全国旱粮和棉花、油料作物的主产区,也是我国最大的温带水果和干果产区。农作两年三熟。耕地方式常见有犁耕、耦耕、刨耕。灌溉工具以糠较为代表。

3.黄土高原区

这是一个大部分为黄土覆盖的丘陵和高原区。以小麦、高粱、谷子等旱杂粮生产为主,产量不稳不高。使用的牲畜多为驴、骡。

4.长江中下游区

平原与丘陵及低中山地交错分布,气温、水、土条件均较优越,农业、渔业都很发达,是全国闻名的鱼米之乡。农、林、牧、副、渔俱全。典型生产地区集中在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杭嘉湖平原、长江三角洲。普遍实行稻麦、水稻二熟耕作制。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小麦为辅,经济作物多油菜、棉花、柑橘等,盛产茶叶、蚕茧。稻、茶、桑蚕生产习俗有特色。

5.西南区

以丘陵、山地为主,地形复杂,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垂直分异显着。既有广阔的稻作区,又有高地麦作区。生产区大多分布于河谷与坝子,历史也很悠久。“刀耕火种”的古老耕作习俗在部分山区仍有传承遗留。

6.华南区

地处亚热带,四季常青,作物一年多熟,收获频繁。水稻是主要农作物,此外,还有番薯、玉米、高粱。经济作物以甘蔗、花生、麻为多。种植、生产亚热带、热带的荔枝、香蕉、柑橘、橄榄、菠萝、槟榔、椰子、可可、芒果等。农作多种经营,商品化程度较高。

(二)蒙、新、青、藏畜牧民俗区

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基本上属高寒、干旱地区,地面植被以草为主。畜牧生产占首要地位,多放牧牛、马、羊、骆驼、牦牛,经营粗放。季节不同,放牧方式也有所不同。

(三)沿海渔业民俗区

我国海岸线绵长,海域辽阔,海岛众多,沿海及海岛渔业生产风险大,渔俗极富个性,尤其是生产禁忌较多。如舟山,把捕捞季节称为“渔汛”,一年分春、夏、秋、冬四汛。称渔船为“木龙”,造船开工要择吉日良辰,用三牲供祭。新船下水,称“赴水”,音谐“富庶”,举行揭红布或红纸仪式,向观众抛馒头。在船上不许将双脚荡在船舷外。七男一女不准出海。

三、农业民俗的特征

农业民俗的特征非常突出,主要有自然环境的制约性、技艺性和稳定性等。

(一)自然环境的制约性

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条件,诸如温度、湿度、土壤、植被等的影响,在地域上显示了分异。对于农业生产来说,自然环境提供了最基本的原料与场所,也为农业的地域分工奠定了自然基础。农业生产的季节性、不稳定性及生产周期长短,都是自然环境决定的。农业民俗也是如此。由于我国气候分布有着明显的地带性,自北而南,干湿冷热状况差别很大。因而土壤与植被也呈现出明显的地带性差异。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乌鞘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为界,其东南部是季风区,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农业生产民俗当然都与种植业有关;其西北部是非季风区,自然景观以草原和沙漠为代表,农业生产以牧业为主,生产民俗必然与牧畜相关。在东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是旱地区,以南是水田区。反映在农业生产民俗上,作物种类、耕作方式、耕作制度、生产工具等自然也存在着差异。

(二)功利性质

农业生产首先是物质经济的生产,因而很自然地具有功利性。农业生产过程是经济的再生产过程。现代社会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达,生产的分布范围迅速扩大,商品的地区专业化生产日益明显,从而形成了面向市场的农业生产专业化格局。这些变化体现在生产习俗方面,便是产生了新的习俗,或与传统相沿的习俗并存,功利性日趋明显。

(三)技艺性

农业生产民俗是随着人类的生产活动而逐步形成的。技艺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就拿插秧来说,秧插得好坏,对水稻的生长影响很大。再如灌溉,最初人们种田是靠天降水进行耕灌的。以后,为抵御干旱,在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出现了戽水的习俗。此后,随着木制技术的进步,人们造出了水车灌水以代替费力的戽水。近代出现了更为先进的抽水机,灌溉方式也由以前的漫灌转变为喷灌、滴灌等多种形式。

(四)稳定性

原始时期的农业生产只能在一定的平原、丘陵以及为数较少的山区进行。当时的人们在焚烧过树木、枯草的地方播下种子,进行生产。这就是刀耕火种习俗。在以后漫长的历史时期,人们学会了护苗、除草、灭虫和抵御旱涝等各种方法,于是在生产过程中,土、水、肥、管等方面的习俗便渐渐丰富,并依赖人们的口头或行为方式一代代延续下来。尽管其表象有过十分复杂的变更,但核心内容依然有所存留,且往往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只要你到山区的农村走走,还可见到汉代的农具仍在使用。

(五)经验性

中国传统社会农业生产规模很小,基本上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而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至今犹有不少文盲。这就决定着农业生产知识、技术的传播把文化教育这种方式排除在外,主要靠农民自己的经验积累。无论是选种、栽培、田间管理,还是收获、储藏,莫不如此。

【思考题】

1.简述农业民俗区的分布及特点。

2.简述农业民俗的定义和特征。

第二节稻作生产民俗

米饭是我国人民的主食。稻作生产又是我国重要的农业门类,且历史悠久,影响大。探究稻作生产的民俗很有意义。

一、稻种的选留与储藏

(一)稻作的种类与分布

我国种稻历史悠久,稻作分布极为广阔。稻作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栽培,形成了许多不同生态类型的品种。根据我国稻作的地理分布及其受气候条件影响的情况,可将我国水稻划为籼、粳两大亚种;根据品种的栽培季节和地带光热条件的不同,可分为早、中、晚稻;据栽培田水分条件的差异,可分作水稻、陆稻;依米粒淀粉生化特性,又可分为粘稻、糯稻。总体而言,全国可划成南方稻区与北方稻区两大地区,但不同的地区对稻种的采用习惯并不一样。

(二)稻种的预备

在稻作的生产过程中,种子的预备非常重要,一般在春耕前稻种准备就已完成。这种活动一般都在室内进行。稻种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因为太干或太湿都会影响出芽。种子的多种特征,给农业生产引来了多样的栽培方法。这些方法的传授与改良,几乎都是在生产惯例中进行的。

(三)稻谷的收获与储藏

在江南地区,收割水稻的方式有两种。

一是杭嘉湖平原、苏南、上海郊区流行的方式:先将稻子割倒,晒三天,再收捆起来,但不是马上挑到打谷场上去,而是将其堆放在一个地方。等到刮西风时,空气已很干燥,稻秆和稻穗中的水分去掉了大半,才上场打稻。

另一种方法主要流行在安徽、江西、浙南等地区:稻子割下后立即脱粒——农民把供脱粒用的稻桶或打谷桶放在田里,割掉一批稻后,就把稻搬到稻桶前,随即甩稻,现在多用脱粒机,谷子挑回家中,稻草有的留在田中晒干,有的挑到田埂上晒干,有的埋在田中做肥料。稻子除一部分预先做种子单独收晒保留外,其余都要加工储藏。

稻谷加工成米,有两道工序:先去掉外壳制成糙米,俗称砻谷;再去糙米的膜,也就是碾米,俗称舂米或做米。在江南地区,砻谷大多用木砻,时间在冬至前后;谷入砻被碾破外壳后,要立即用风车扬去外壳。谷壳称作“砻糠”,是很好的燃料。糙米则还要进一步去除外膜,传统的方法是用石臼舂,这种工作多在腊月间进行。余下的工作便是如何保存了。过去最为普遍的储藏用具是稿囤。在新春来临时,农家用大红纸剪成双喜字、元宝、如意结等形状,贴在米囤上,插上松柏树枝、万年青,以预示新的一年将招财进宝,丰衣足食。也有许多地区,稻谷晒干不加工,直接储藏于谷仓中。

二、稻禾的栽种与田间管理

(一)做秧田与栽插礼俗

有了好稻种,还要有好秧田,培育好秧苗。江南农民做秧田是极为认真的,要选择用水方便、朝阳、地面高低适中、土质松软、地力肥沃的田块。时间也有规定,浸种、做秧田都得适时。俗言“车秧田要打清明水”,这是因为人们认为清明节前的水性温凉,育秧不会生“火”,出苗好而整齐,少病虫害。

在落谷前十天至半个月间必须做秧田;即使是最懒的农民也得提前三五天做好。秧田一般都要冬翻,开春后再充分捣碎、翻松,然后进行灌水。这样再经过耕耙、捣碎、平整土地、掏沟、削平、耘秧田、推秧板、刮秧板等七八道工序,才算完成做秧田。待秧苗出齐,开始栽种时,便是以集体劳动形式为主的插秧活。

在江南地区,插秧历来十分讲究,要达到“竖里直,横里挺”;“竖望一条线,横望也是一条线”的质量要求。因此,插秧需用杖杆和经田绳,来确定每埭田的宽度和横竖方向。一般两个人合用一根绳,以绳为标准,位于右侧的称“领埭”或“上手”,左侧的称“傍埭”或“下手”。在开始插秧时,第一埭秧要由东家第一个下田栽插,俗称“领头埭”,也可由东家的委托人代替。领头埭的意思是给其他人做个样子,定一个秧株大小、行距宽窄、速度快慢等标准。据传,东家领头埭会使今年的插秧工作十分顺当,以后秧苗会长得很好,收成自然好。因此在插第一埭秧时,其他人都须跟在东家后面插秧,忌讳超过东家。第一埭秧完成后,才由速度最快的人领插。

(二)稻田的耘耥与施肥

在水稻移栽约20天后,稻已成活,这时要开始耘耥工作。江南地区,旧时耘耥集中在小暑到立秋的一个月间,一般要三耘三耥,其主要目的是松土与去除杂草。工作时,每人耥一埭,将耥放在稻勒之间,先沿左面稻根耥两个来回,再沿右面稻根耥两个来回,最后在中间拉一个来回,共称一勒五耥。耘稻是在耥稻后两三天进行。其方法有跪耘、弯腰耘(又称棚耘)和立耘。耥、耘是两项密不可分的工作,耥在前,可使土质松软,去除稻棵横向间的杂草;耘稻则是去除纵向间的杂草,或将杂草入泥,变草为肥。大概在立秋前,这两项工作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