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中国学生成长必读百科-地球动物百科
48598300000022

第22章 无脊椎动物(2)

危害田间的动物——蛞蝓

蛞蝓的成虫体伸直时体长30-60毫米,体宽4-6毫米;内壳长4毫米,宽2.3毫米。长梭型,柔软、光滑而无外壳,体表暗黑色、暗灰色、黄白色或灰红色。触角两对,暗黑色,下边一对短,约1毫米,称为前触角,有感觉作用;上边一对长约4毫米,称为后触角,端部具眼。口腔内有角质齿舌。体背前端具外套膜,是体长的1/3,边缘卷起,其内有退化的贝壳(即盾板),上有明显的同心圆线,即生长线。同心圆线中心在外套膜后端偏右。呼吸孔在体右侧前方,其上有细小的色线环绕。崎钝。黏液无色。在右触角后方约2毫米处为生殖孔。卵椭圆形,韧而富有弹性,直径2-2.5毫米。白色透明可见卵核,近孵化时色变深。幼虫初孵,体长2-2.5毫米,淡褐色,体形同成体。

危害力强

以成虫体或幼体在作物根部湿土下越冬为例。5-7月在田间大量活动危害,入夏气温升高,活动减弱。秋季气候凉爽后,又活动危害。蛞蝓完成一个世代约250天,5-7月产卵,卵期16-17天,从孵化至成贝性成熟约55天。成贝产卵期可长达160天。野蛞蝓雌雄同体,异体受精,亦可同体受精繁殖。卵产于湿度大、有隐蔽的土缝中,每隔1-2天产一次,约1-32粒,每处产卵10粒左右,平均产卵量为400余粒。野蛞蝓怕光,强光下2-3小时就会死亡。因此,它们均夜间活动,从傍晚开始出动,晚上10-11时达到高峰,清晨之前又陆续潜入土中或隐蔽处。蛞蝓耐饥力强,在食物缺乏或不良条件下能不吃不动。阴暗潮湿的环境易于大发生,当气温11.5℃-18.5℃,土壤含水量为20%-30%时,对其生长发育最为有利。

逐壳而居的隐士——寄居蟹

寄居蟹又称为“白住房”、“干住屋”,其外形介于虾和蟹之间,多数寄居于螺壳内。它的体形长,分头胸部及腹部;头胸部具头胸甲,但不覆盖最后胸节;头胸部前部较狭窄,钙化较强,后部扩展较宽,角质或完全膜质,有明显的颈沟;腹部长,曲卷或直伸,除少数种类外,多不对称。

寄居蟹密度最高的地区常在珊瑚礁的潮间带上部。翻开积水处的石块,常能发现不少的光掌硬壳寄居蟹和细螯寄居蟹,它们行动迅速,会快速地逃逸躲藏。另外,由于潮池里面的生态条件比较温和,不会受到波浪的冲击,低潮时也能保有水分,多数寄居蟹会聚集在潮池的边缘,或是池里的石块下方。兰屿珊瑚礁高潮线的潮池虽然日照曝晒,温度很高,盐度变化也大,但有塞氏硬壳寄居蟹和光掌硬壳寄居蟹栖息着。

小课堂

寄居蟹总科包括有寄居蟹科,拟寄居蟹科,石蟹科等,常见的如大寄居蟹(方腕寄居蟹),体形很大,大螯长度超过10厘米,两螯表面和边缘生有许多刺状突起,步足上有刺。陆生寄居蟹总科包括活额寄居蟹科,陆生寄居蟹科、螯盖寄居蟹科等,常见的如艾氏活额寄居蟹和下齿细螯寄居蟹。全世界已知的近1000种,中国约100种。多数为暖水种,黄海有少数冷水种。

棘皮动物

棘皮动物是生活在海底、身体呈辐射对称的无脊椎动物。棘皮动物的意思就是它们的表皮犹如荆棘一般。棘皮动物是一种高级的无脊椎动物,具有与其他无脊椎动物外骨骼不同的、由中胚层分泌的内骨骼,并有司呼吸及运动的水管系统,体腔明显,幼年期两侧对称,成年期则多为辐射对称,体不分节,无头部,体表具瘤粒或棘刺。

小课堂

棘皮动物门分为海扁果亚门、海百合亚门、海星亚门、海胆亚门四个亚门。棘皮动物全部是海生,从潮汐带到深水区皆有分布,固着海底或游移生活。

星星点点——海星

海星的体型大小不一,小到2.5厘米、大到90厘米,体色也不尽相同,几乎每只都有差别,最多的颜色有橘黄色、红色、紫色、黄色和青色等。海星栖息于海底沙地或礁石上,其主要捕食对象是一些行动较迟缓的海洋动物,如贝类、海胆、螃蟹和海葵等。

海星的特殊能力是什么呢?

海星的再生能力特别强,就是将海星砍成几块,它也不会真的死去。因为被砍成块的身体又会重新生长,这样一个海星就会变成好多个新海星。

胖嘟嘟的海参

海参体呈圆筒状,长10-20厘米,特大的可达30厘米;触手轮形,17-30个,一般为20个;触手坛囊发达;口在前端,多偏于腹面;肛门在后端,多偏于背面;背面一般有疣足,腹面有管足;海参以海底藻类和浮游生物为食。它全身长满肉刺,颜色可随环境变化而变化。它一般夏季海参多潜藏于石头地下休眠,硬如坚石,所以捕捉多在冬季或春季。

海参生活在2-40米深的海底;适应水温为0℃-28℃,盐度为28‰-31‰;水温高于20℃时夏眠;饵料以泥沙中的动植物碎屑和底栖硅藻为主;繁殖期在6-7月;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

明代谢肇浙着的《五杂俎》一书中说:“海参……甚性温补,足敌人参,故名海参。”清代《本草以新》云,海参有“补肾益精,壮阳疗萎”的功效。

海参是怎样防御敌人的呢?

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4米。当海参遇到敌害进攻无法脱身时,它就会通过身体的急剧收缩,将内脏器官迅速地从肛门抛向敌害。失去内脏后的海参,经过几个星期的生长,体内会重新长出内脏。

海中刺客——海胆

海胆体呈球形、半球形、心形或盘形。它的内部器官包含在由许多石灰质骨板紧密愈合构成的1个壳内,壳上布满了许多能动的棘。壳板上每对管足孔相当于1个管足,多排海得拉巴风光列10纵行。海胆的口在下面,中央有5个白齿,系咀嚼器官——亚氏提灯的一部分。1个海胆壳约由3000块小板愈合而成。

海胆喜欢栖息在海藻丰富的潮间带以下的海区礁林间或石缝中,以及较坚硬的泥沙质浅海地带。它有背光和昼伏夜出的习性,靠棘刺防御敌害。

海胆,别名刺锅子、海刺猬,体形呈圆球状,就像一个个带刺的紫色仙人球,因而得了个雅号——“海中刺客”。渔民常把它称为“海底树球”、“龙宫刺猬”。

海胆和刺猬有亲戚关系吗?

海胆的外形呈半球状,浑身长满了可以活动的刺,特别像刺猬。但是海胆和刺猬没有一点关系,海胆属于棘皮动物,比刺猬小得多,最大的直径只有5厘米,主要靠身体下面的刺运动,以海藻和小动物为食。

小课堂

世界上现存的海胆有850多种,我国沿海有150多种。常见的如马粪海胆、大连紫海胆、心形海胆、刻肋海胆等。

美丽的百合花——海百合

有一种生活在幽深海底的,形态同百合花一样美丽的动物,人们叫它“海百合”。它并不像陆地上的百合花一样是植物,并且不能够离开海水生活。不过它的漂亮外表倒是和百合花相近,因此,人们给它起了个植物的名字。

海百合是棘皮动物中最古老的种类,全世界现有620多种海百合。海百合常分为有柄海百合和无柄海百合两大类。它是典型的滤食者,捕食时将腕高高举起,浮游生物或其他悬浮有机物质被管足捕捉后送入步带沟,然后被包上黏液送入口中。

在贵州东北部的一些村镇里,路面和台阶都是就地取材用石头铺成。石头都采自附近的山上,天长日久,这些石头的表面都被磨得十分光滑。如果仔细观看这些光滑的表面,你会发现一些美丽的图案,一个一个的小圆圈,同周围的石头完全不一样,假如你运气好的话,还会看到鲜红的五角星,这些就是海百合化石。

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是动物界最大的一门,品种亦最繁多,约占全部动物品种的85%。它们对环境的适应力特强,生存地方包括海水、淡水、高山、空气、土壤,甚至是动物和植物的体内、体外。

生物活化石——鲎

鲎,形似蟹,身体呈青褐色或暗褐色,包被硬质甲壳;身体由头胸部、腹部和剑尾三部分组成;头胸部和腹部均向背面隆起,前面较圆厚,往后趋向扁平,后面延长到剑尾,沿腹部外缘并排着侧缘棘,构成鲎的特殊体形。鲎雌雄异体,体呈长纺锤形,位于头胸部背甲心区下面的围心腔内;心脏的背面和侧面有8对心孔。

鲎栖息在20-60米水深的砂质底浅海区,喜潜砂穴居,只露出剑尾。它食性广,以动物为主,经常以底栖和埋木本的小型甲壳动物、小型软体动物、环节动物、星虫、海豆芽等为食,有时也吃一些有机碎屑。

鲎是一种海洋节肢动物,出现在古代泥盆纪,4亿年来形态不改,因此,被称为“生物活化石”。鲎主要产于中国北部湾和墨西哥湾,分别被称为“中国鲎”和“美洲鲎”。

俏皮的胡须——虾

虾有两倍于身体长的细长触须,用来感知周围的水体情况,胸部强大的肌肉有利于长途洄游,腹部的尾扇可用来控制身体的平衡,也可以反弹后退。

虾生活在暖海里,夏秋两季能够在渤海湾生活和繁殖,冬季,虾要长途迁移到黄海南部海底水温较高的水域去避寒。冬季,虾的活动能力很差,也不捕食。每年3月份散在各地的虾开始集中,并成群结队地向北方游。

我国海域宽广,江河湖泊众多,盛产海虾和淡水虾。海虾是口味鲜美、营养丰富、可制多种佳肴的海味,有菜中之“甘草”的美称。海虾有对虾、明虾、基围虾、琵琶虾、龙虾等;淡水虾有青虾、河虾、草虾、小龙虾等;还有半咸水虾,如白虾等。

横行霸道——螃蟹

螃蟹的身体左右对称,可区分为额区、眼区、心区、肝区、胃区、肠区、鳃区。螃蟹身体的两边有附属肢联结。头部的附属肢称为触角,具备触觉与嗅觉功能,有些附属肢有嘴部功能,用来撕裂食物并送入口中。螃蟹胸腔有五对附属肢,称为胸足。位在前方的一对附属肢备有强壮的螯,可做觅食之用,其余四对附属肢是螃蟹的脚。螃蟹走路要依靠这四对附属肢,它们走路的模样独特而有趣,大多是横着地走而不是往前直行。

文学作品

在文学着作《金瓶梅》《明宫史》《红楼梦》中亦有蟹宴的描述,尤其是清代文学家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三十八回中,把大观园中的螃蟹宴和人们啖蟹的形态描绘得惟妙惟肖。

螃蟹的“家”在哪里呢?

螃蟹是中国的特产,凡是通海的江河、湖泊和水田的周围都有它们的身影。螃蟹一般会选择在江海之交的浅海区产卵,然后游到江河湖泊中长大,长大后它们又到出生地去产卵繁殖后代。

装死高手——千足虫

千足虫又称马陆,是一种陆生节肢动物。它的体形呈圆筒形或长扁形,分成头和躯干两部分,头上长有一对粗短的触角;躯干由许多体节构成,多的可达几百节。除去第1节无足、第2到4节是每节一对足外,其余每节都有两对足,所以它的足很多。在北美巴拿马山谷里有一种大马陆,全身有175节,加起来共有690只足,可以说是世界上足最多的节肢动物了。

千足虫性喜阴湿,一般生活在草坪土表、土块、石块下面,或土缝内,白天潜伏,晚间活动危害。千足虫受到触碰时,会将身体蜷曲成圆环形,呈“假死状态”,间隔一段时间后,复原活动。它一般危害植物的幼根及幼嫩的小苗和嫩茎、嫩叶。

千足虫的卵产于草坪土表,卵成堆产,卵外有一层透明的黏性物质,每只可产卵300粒左右。在适宜的温度下,卵经过20天左右孵化为幼体,数月后成熟。一年繁殖一次,寿命可达一年以上。

千足虫有毒吗?

千足虫不咬人,但触摸摆弄它时可分泌出能引起局部刺激的毒素,严重的可致明显的红斑、疱疹和坏死。某些非美国本土的千足虫会喷出一种难闻的、刺激性很强的分泌物,这种分泌物可引起严重的结膜反应。诊断依据接触千足虫的病史。将冰块置于千足虫咬过的伤口有止痛作用;皮肤中了千足虫的毒性分泌物后应该用大量肥皂和水清洗,不要用酒精;若皮肤发生反应,局部可敷以皮质类固醇,眼部受伤者需立即淋洗,并应用皮质类固醇眼药水或软膏。

寄生虫——蜱

蜱,虫体椭圆形,未吸血时腹背扁平,背面稍隆起,成虫体长2-10毫米;饱血后胀大如赤豆或蓖麻子状,大者可长达30毫米;表皮革质,背面或具壳质化盾板;虫体分颚体和躯体两部分。

蜱是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有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四期。幼虫和若虫的外形与成虫相似,但幼虫只有3对足,若虫无生殖孔。从卵到成蜱的时间,因蜱的种类、血食情况、温度和湿度不同,一般为几个月,或是1-3年。

小课堂

蜈蚣分为四个等级:特级,每条长16.5厘米以上;一级,每条长13厘米以上;二级,每条长10厘米以上:三级,每条长6.6厘米以上。

张牙舞爪的动物——蜈蚣

蜈蚣属于多足纲,第一对脚呈钩状,锐利,钩端有毒腺口,一般称为腭牙、牙爪或毒肢等,能排出毒汁。被蜈蚣咬伤后,其毒腺分泌出大量毒液,顺腭牙的毒腺口注入被咬者皮下而致中毒,一般长1.5-34毫米。

在自然条件下,蜈蚣一般栖息在山坡、田野、路边或杂草丛生的地方,或栖息在井沿、柴堆以及砖瓦缝隙间,尤其喜欢阴湿、陈旧的地面。蜈蚣活动的基本特点是昼伏夜出。在温度低于10℃时便停食,-7℃进入冬眠期。

臭味难挡——蝽

蝽的前翅一半是坚韧的角质,一半是透明的膜质,有的无翅。多数种类有臭腺,不小心碰到,就会发出难闻的臭味。它的针状的刺吸式口器能吸食植物的汁液和昆虫的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