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中国政策性森林保险发展研究
48601100000011

第11章 我国林业的发展趋势及林业发展对森林保险的需求(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大幅度提升,环境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现,政府和社会民众更加关注林业建设和生态建设,林业的环境功能和生态效益日益受到重视,社会对林业的投入急剧增加,林业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构建日益完善,社会经济也不断地变革,资源配置方式的改变、价格机制的转变、产权制度的逐渐变革、市场组织形式的创新等方面都直接影响林业的增长与发展。

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做好林业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一、我国森林资源变化历程及林业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一)我国森林资源的总体发展变化概况

我国森林资源变化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到70年代末期,森林资源主要处于以木材利用为中心的发展阶段,林业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一时期,林业作为基础产业从国家建设需要出发,首要任务是生产木材,森林资源曾一度出现消耗量大于生长量。1973-1976年开展的第一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森林覆盖率为12.7%。1977-1981年第二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森林面积有所减少,森林覆盖率为12%。林种结构中,用材林所占比重超过70%,防护林比重不足10%。这反映了以木材利用为主的林业经营思想。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后期,森林资源处于木材利用为主和兼顾生态建设的发展阶段,在满足生产生活和国家经济建设需求的同时,逐步得到了有效保护与发展,步入较快增长时期。这一时期,坚持“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方针,我国提出了建设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的奋斗目标。全国开展了大规模的造林绿化工作,陆续启动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等一大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第三、四、五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我国森林面积、蓄积量出现了双增长的良好局面,森林覆盖率从12%增长到16.55%。全国用材林所占比例保持在60%以上,防护林所占比重有所加大。林业生态建设开始得到重视,投入力度逐步加大。

第三阶段,从20世纪末至今,以整合后的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实施为标志,林业建设开始步入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新时期,森林资源进入快速增长的新阶段。进入新世纪,贯彻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的战略思想,坚持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指导方针,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取得了显着成绩。

1978年开始实施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范围包括东北、华北、西北地区的13个省(区、市)的551个县(旗、市、区),现已进入第四期工程。我国49%的规划造林地、83%的荒漠化土地、85%的沙化土地都在“三北”地区。该项工程建设开展30年来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2446.9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0.51%,重点治理区的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区域生态环境发生显着变化。从1988年开始,先后在青海、西藏、江西、湖北等18个省(区、市)的1035个县启动实施的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累计完成营造林面积839.6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5万平方公里,流域森林覆盖率由工程实施前的19.9%提高到31.2%,治理区土壤侵蚀量由治理前的9.3亿吨降低到5.4亿吨,减少了42.0%。涉及北京、天津等26个省(区、市)的958个县(市、区、旗)的全国平原绿化工程自1988年实施以来,新造农田防护林376.8万公顷,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74%,为农业稳产、高产提供了保障。该工程累计完成造林710万公顷,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由1987年的7.3%提高到15.8%,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涉及辽宁、浙江、海南等沿海11个省261个县的沿海防护林工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累计造林393万公顷,基干林带总长度已达到17800多公里,初步构建起沿海防护林体系框架,在减少台风、风暴潮、风沙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方面发挥了显着作用。退耕还林工程从1999年试点启动至2008年年底,全国累计实施退耕还林任务4.03亿亩,工程造林占同期全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造林总面积的52%,相当于再造了一个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退耕还林工程范围涉及全国25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279个县级单位3200万农户,1.24亿农民从中受益。该项工程使全国有林地面积增长15.4%,使全国森林总蓄积量增长10%以上。

(二)我国林业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建设,经过务林人几十年的不懈奋斗,林业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也发生了显着变化。特别是进入21世纪,党中央、国务院把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提升到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森林资源步入了较快发展的新阶段。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截至2008年,我国森林面积1.9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0.36%,活立木总蓄积149.13亿立方米,森林蓄积137.21亿立方米。除港、澳、台地区外,全国林地面积30378.19万公顷,森林面积19333.00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145.54亿立方米,森林蓄积133.63亿立方米。天然林面积11969.25万公顷,天然林蓄积114.02亿立方米;人工林保存面积6168.84万公顷,人工林蓄积19.61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

近几年实施的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沙治沙等重点工程进展顺利,部分地区的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森林、湿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得到加强。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进展,各类商品林基地建设方兴未艾,林产工业得到加强,经济林、竹藤花卉产业和生态旅游快速发展,山区综合开发向纵深推进。森林资源的培育、管护和利用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组织、法制和工作体系。林业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生态状况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促进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扩大城乡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林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迫切要求我国林业有一个大转变。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加快林业发展、改善生态状况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林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林业不仅要满足社会对木材等林产品的多样化需求,更要满足改善生态状况、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的需要,生态需求已成为社会对林业的第一需求。但目前我国林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当前,我国生态状况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土地沙化、湿地减少、生物多样性遭破坏等仍呈加剧趋势。乱砍滥伐林木、乱垦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采滥挖野生植物等现象屡禁不止,森林火灾和病虫害对林业的威胁仍很严重。林业管理和经营体制还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林业产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结构不合理,木材供需矛盾突出,林业职工和林区群众的收入增长缓慢,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从整体上讲,我国仍然是一个林业资源缺乏的国家,森林资源总量严重不足,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还非常脆弱,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林业改革和发展任重而道远。

(一)森林资源供给不足

在巨大的社会需求面前,林业供给存在着绝对短缺,即总体上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多样化需求;同时也存在着相对短缺,即供给总量虽然在不断增长,但需求增长得更快,相对于社会需求的增长和变化,林业的有效供给相对滞后。物质短缺时代已经结束,但生态短缺变得更为严峻。在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和社会对林业的多样化需求日益增长的新形势下,我国林业发展的现实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一是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与改善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保障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极不适应;二是林分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经营水平低,综合效益差,与促进区域发展、满足林产品有效供给的要求不相适应;三是体制转轨缓慢,林区社会发育程度不高,机制不活,手段落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相适应。这些不适应,归根结底是落后的林业生产与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不相适应。

(二)生态环境的整体形势不容乐观

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始终处在缓慢恶化、问题不断积累的过程中,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的生态环境整体恶化加速。进入90年代以来,出现了一些局部上的改善,但整体上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整体恶化局部改善,治理速度赶不上破坏速度,边治理边破坏的趋势还没得到根本扭转。虽然通过加大治理措施延缓了生态环境恶化的速度,但整体改观的态势还没有形成。资源与环境问题仍是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水土流失严重、旱涝灾害频繁、荒漠化加剧等环境问题,与森林资源不足和植被破坏相关。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和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对改善生态环境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并对林业建设形成沉重的压力。

(三)森林资源面临着巨大的综合压力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问题尤其是生态环境问题在短时间内相继出现,并带有很大的突发性和扩展的广泛性,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往往与原有的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叠加,使问题更加复杂;巨大的人口、经济高增长造成森林资源的巨大消耗并将形成更大的压力。按全国第五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年均森林消耗量3.7亿立方米计,今后20年,我国森林资源消耗量需要74亿立方米,这一数字是我国现有森林总量的65.7%;再者,我国生态环境边治理边破坏现象严重。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多元特征,造成观念、思维方式、发展方式在地域上的差异。人们对森林的生态价值认识不同,行为方式不同。一些地区已将森林视为重要的生态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同时,尚有部分地区仍以牺牲森林资源来换取粮食增产、经济增长,对森林资源的经济依赖度仍然相当高,并造成林地大量流失。

(四)林产品供需之间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林产品是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重要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从我国木材和林产品供给的现实情况看,除低档人造板、低档纸及纸制品、松香和少数品种的经济林产品供求大体平衡外,多数林产品供求存在较大的缺口,木材及林产品结构性短缺严重,并且供求矛盾呈不断加剧之势。同时,我国森林资源培育与森林资源利用脱节。一方面,商品性森林资源培育针对性不强,未能做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非商品性森林资源培育目标过于单一,经济价值不高;另一方面,林产工业布局和结构未能适应森林资源结构的变化,资源利用与培育脱节,资源供给总量不足与结构性失衡并存,难以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综合效益。

(五)生态环境建设的成本越来越高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可以无偿使用的社会资源越来越少,生态环境建设的成本呈明显上升趋势。一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政府调动资源的能力受到很大限制,公益事业建设与建设者追求经济利益的矛盾逐步显性化。原有的投入机制已经不能发挥相应的作用,增加建设投入,改变建设机制成为必然。二是生态环境的建设规模、内容逐步扩大,建设目标呈现多样化趋势。由于生态环境建设公益性与商业投资追求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私人资本很难产生投资的动机,政府在客观上发挥着投入主体的作用。三是建设的直接成本明显上升,目前每亩的造林成本一般要上百元,有的甚至要近千元。政府在生态环境建设中持续投入的能力将直接决定着生态环境的规模与速度,决定着我国生态环境改善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