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户参与率的研究。Moschini(1999),Lafrance,Shimshack,Wu(2000),Sarris(2002)认为,农民的风险态度是影响其购买农作物保险的重要因素。Serra,Goodwin(2003)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当农民初始财富积累到一定水平以后,其风险规避意识随财富增加反而相对减弱,因而购买农业保险的动力降低。Markki,Somwaru(2000)根据1995-1999年美国农业风险管理机构保存的单个农场主的保险记录,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分析了在经济、政治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影响农场主参与保险决策及合约选择的因素,得出了如下结论:农场主参与保险决策及合约选择主要依赖于风险水平、保险费率、合约成本、联邦补贴水平、期望赔偿支付、可供选择的保险项目的可获得性,以及保险合约的性质与范围等。
关于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作物种植面积影响的研究。Glauber(1999)的研究表明,农作物保险导致了某些农作物种植面积的增加。美国农业部风险管理局(1999)指出,1999年农作物年度之后,西瓜生产者要求美国农业部停止对西瓜的保险试验计划,理由是开展保险试验计划后,种植西瓜的地方太多了;Thompson(2000)的研究表明,由于种植业收益保险项目的实施,马铃薯种植面积增加,促使马铃薯生产者利用法律将马铃薯生产从收益保险范围中排除。
关于农业保险未来发展问题的研究。Mark Wenner,Diego Arias(2003)认为,由于管理成本高、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传统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计划将无法维持,大力促进保险工具的创新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保险创新工具包括利用资本市场的巨灾债券、保险期货、天气指数合同等。Jerry R.Skees(1993)认为,如果把效率作为绩效评价的标准,世界上没有一个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成功的。因此,农业保险是否需要政府介入是值得怀疑的。他建议采取一种政府与市场混合的发展模式,政府提供巨灾援助,并建立应对农业系统性风险的基金,市场则经营单一责任风险。Shri Nicolas Chatelain(2000)认为,随着国际贸易竞争的日益加剧和新兴产品市场的快速发展,农业保险将会有新的更大需求。农业保险已不能再局限于冰雹险这些传统的可保风险,而要关注更多新的复杂的险种。这些险种不能单靠市场进行经营,而需要政府以补贴和提供再保险方式积极介入。Shri R.C.A.Jain(2010)分析认为,由于农业的基础地位和弱质性,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发展中国家更具重要意义。但由于缺乏经验数据、土地非私有化、农民收入水平低和缺乏相关的人才、金融资源等原因,农业保险在发展中国家步履艰难。在这种情况下,尽快搭建起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框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森林保险发展研究概况
我国森林保险的发展研究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以试点为主的森林保险研究起步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集中在1984-1991年,森林保险的试点开展期间。我国从1978年开始恢复研究森林价格,1981年,为了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和减少森林灾害损失,林业部门与保险部门合作,共同研究森林保险,以便开展此项业务。1982年,双方在进行国外比较和国内调研的基础上完成了《对我国森林保险问题研究》的报告,阐述了在我国开展森林保险的目的、意义、方法及有关政策问题。并于1982-1983年,拟定了我国第一部《森林保险条款》,为森林保险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初步的政策依据。1984年,在广西灵川县开始了我国首次森林保险的试点工作。其后的几年时间内先后有多个省区市开展了此项业务,并创造了保险公司自营、林业部门与保险公司共保、林业部门自保及林业保险合作组织互保等多种森林保险类型。1985年4月,中国林科院原林业经济研究所主持召开了首次“全国森林保险工作研究座谈会”。会议提出:①加强森林灾害事故管理,为损失提供经济补偿,保证森林资源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必须将森林资源纳入保险体系。②必须充分估计森林灾害对于培育和扩大森林资源的严重威胁和开展森林保险工作的意义。③森林保险是在林业商品生产发展的新形势下,用经济办法加强森林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1989年,国务院在发布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中,已把在全国重点林区开展森林保险业务列为该条款的第20条。
这一时期的理论研究也多以开展森林保险的重要意义(孔繁文,叶奕德,周志诚,1985)及各地的试点实践为主要内容(曾继明等,户林,解华石,1986;何幼平,1988;李世繁,1989)。学者们阐述了森林保险的意义,提出了开展森林保险的指导思想和应遵循的原则,分析了在我国林业生产纳入商品经济范畴的条件下,开展森林保险的必要性。通过对多个地区不同组织形式的森林保险试点工作和实践进行调查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森林保险的指导思想、范围、责任以及如何确定保额、保费和损失赔偿标准等具体问题。
(二)以业务萎缩为表现的森林保险研究缓慢发展阶段
1992-2003年,我国森林保险工作及理论研究开展缓慢。森林保险业务试点以来,虽然取得一些成果,但一直处于原始起步状态。主要表现为承保深度浅、投保率低、管理粗放、经济效益差等,森林保险开展一直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业务萎缩的现象。这一期间关于森林保险的研究极其少见,且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人身上。其中以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潘家坪为代表,连续多年对森林保险问题进行较为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其在1997年分析了林业保险的特点和性质,从经营原则和措施上提出了发展我国林业保险事业的基本思路;1999年探讨了森林保险中保险费率的合理确定问题;2000年从现状、问题、有利条件等方面分析了我国森林保险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森林保险的对策建议。另外,有学者指出了我国森林保险在认识、管理和理论方法上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孔繁文,1996)及具体的林业保险的标的、范围、责任、保额、保费、理赔等主要问题(田芸,1996)。
(三)以政策大力扶持、多角度探索为主的森林保险研究的快速发展阶段
自2003年起,我国南方集体林区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通过政府扶持,逐步建立了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福建省林业厅与福建保监局等在2005年下发了《关于开展森林保险试点工作的通知》。2007年10月,江西省下发了《关于印发〈江西省林木火灾保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决定在全省选择26个县开展政策性林木火灾保险试点工作。按照“三个兼顾”(兼顾林农缴费能力、财政补贴能力、保险公司风险承受能力)“两低一保”(低保额、低保费、保成本)的原则,采取“政府引导、林农自愿、市场运作”的模式,确保灾后参保者能迅速恢复生产,以保险公司可持续经营为目标,先试点、后推广,先起步、后完善,逐步建立健全林业风险保障机制。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确了“积极推进林木采伐管理、公益林补偿、林权抵押、政策性森林保险等配套改革”。2008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了“加快建立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提高农户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了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2009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银监会、保监会、林业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积极探索建立森林保险体系”被列为其中六条指导意见的重要一条,要求“要把森林保险纳入农业保险统筹安排,通过保费补贴等必要的政策手段引导各方积极参与森林保险,扩大森林投保面积;要求保险公司要不断完善森林保险险种和服务创新,逐步提升森林保险的服务质量”。
随后,财政部下发了《财政部关于中央财政森林保险保费补贴试点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省级财政至少补贴25%的基础上,中央财政再补贴30%的保费,保险责任可从火灾、暴雨、暴风、洪水、泥石流、冰雹、霜冻、台风、暴雪、雨凇、虫灾等灾害中选择几种。中央政策性森林保险试点正式拉开序幕。2009年10月保监会、国家林业局发布了《关于做好政策性森林保险体系建设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通知》,强调:要充分认识森林保险工作的重要意义,明确政策性森林保险的基本原则、工作思路及实施步骤,要求试点地区要科学合理地制定森林保险方案。一系列惠农措施带动了林农的投保积极性。据统计,目前进行政策性森林保险试点的福建、江西、湖南三省投保面积已达2.06亿亩,保险金额达到984亿元。
现阶段我国森林保险问题研究进一步深化。不仅有一定的理论积累,而且引入了国外先进的森林保险理论和做法以资借鉴,森林保险研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从个别的森林保险试点地区发展概况探讨转向建立森林保险体系的研究,从单一的依靠市场运作转向政府补贴与商业运作相结合,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分析,从单一的政策研究转向政策、实践、法律、经济研究百花齐放,从宏观分析转向中观、微观分析,从理论研究转向实证研究。此间出现一批理论研究的精品,如王丹等(2005)的《我国森林保险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刘畅、曹玉昆(2005)的《关于进一步拓展森林保险业务的研究》,黄祖梅等(2006)的《森林保险市场的信号甄别和激励机制》,刘红梅等(2007)的《加快发展我国林业保险的研究》,石焱等(2008)的《我国森林保险发展缓慢的深层次原因及对策分析》,郑志山、周式飞(2008)的《森林保险市场的供求均衡与财政补贴制度》,金满涛(2008)的《美国、北欧、日本森林保险比较及其启示》,鄢和平等(2008)的《森林保险的可行性研究》,许慧娟等(2009)的《关于构建复合型森林保险体系的探讨》,一系列研究成果对我国森林保险理论和实证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我国森林保险研究成果概览
总的来说,我国关于森林保险问题的研究较少。从现有文献看,国内关于森林保险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森林保险的定义和经济学属性;开展森林保险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森林保险经营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对策;森林保险的发展模式;森林保险的法律问题;森林保险费率的厘定、森林资产价值的确定、政府补贴与扶持等问题。
(一)森林保险的内涵及属性
对森林保险的内涵特点的研究已基本趋向一致,即森林保险是提供经济保险的一种保险,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孔繁文、刘东文(1985)最早提出了森林保险的概念,即森林经营者(被保险人)按照一定标准缴纳保险费以获得保险部门(保险人)在森林遭受灾害时提供经济补偿的合同行为,这种行为以契约(合同)形式固定下来,并受到法律保护。李祖贻(1989)提出,森林保险指以森林(在未被采伐转化为木材或其他林副产品以前)为保护对象所开展的保险业务。他认为,森林保险既是社会保险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潘家坪(1997,2000)认为,林业保险具有危险难以预测、损失难以评估、赔偿处理麻烦、赔付率高、营利性差的特点;在性质上,林业保险具有明显的公益性和一定的排他性,因此属于准公共物品。刘畅、曹玉昆(2005)、郑凡(2009)认为,森林保险是以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等林木及砍伐后尚未集中存放的原木和竹林等为保险标的,对整个成长过程中可能遭受的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经济保障的一种保险。杨菊红(2008)将森林保险定义为是以林木为保险标的一种保险,目前有用材林保险、防护林保险、人工松木林保险、混合林的保险等具体险种。凡是生长着的各种林木(经济林、用材林等必须以亩或株为单位)、砍伐后尚未集中存放的圆木和竹林等均可参加保险。许晓丽(2009)认为林业保险是在林业生产过程中,因约定的、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规定向被保险人提供经济补偿的一项保险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