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级财务会计学
48608000000063

第63章 财务报告(6)

(4)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

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发生的损益,属于投资活动产生的损益,不属于经营活动产生的损益,所以,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需要予以剔除。本项目可根据“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等科目所属有关明细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如为净收益,以“-”号填列。

(5)固定资产报废损失

企业发生的固定资产报废损益,属于投资活动产生的损益,不属于经营活动产生的损益,所以,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需要予以剔除。同样,投资性房地产发生报废、毁损而产生的损失,也需要予以剔除。本项目可根据“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收入”等科目所属有关明细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6)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企业发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通常与企业的投资活动或筹资活动有关,而且并不影响企业当期的现金流量,为此,应当将其从净利润中剔除。本项目可以根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7)财务费用

企业发生的财务费用中不属于经营活动的部分,应当将其从净利润中剔除。本项目可根据“财务费用”科目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分析填列;如为收益,以“-”号填列。

(8)投资损失(减:收益)

企业发生的投资损益,属于投资活动产生的损益,不属于经营活动产生的损益,所以,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需要予以剔除。本项目可根据利润表中“投资收益”项目的数字填列,如为投资收益,以“-”号填列。

(9)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减:增加)

如果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使计入所得税费用的金额大于当期应交的所得税金额,其差额没有发生现金流出,但在计算净利润时已经扣除,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当加回。如果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使计入所得税费用的金额小于当期应交的所得税金额,二者之间的差额并没有发生现金流入,但在计算净利润时已经包括在内,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当扣除。本项目可以根据资产负债表“递延所得税资产”项目期初、期末余额分析填列。

(10)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减:减少)

如果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使计入所得税费用的金额大于当期应交的所得税金额,其差额没有发生现金流出,但在计算净利润时已经扣除,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当加回。如果递延所得税负债减少使计入当期所得税费用的金额小于当期应交的所得税金额,其差额并没有发生现金流入,但在计算净利润时已经包括在内,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当扣除。本项目可以根据资产负债表“递延所得税负债”项目期初、期末余额分析填列。

(11)存货的减少(减:增加)

期末存货比期初存货减少,说明本期生产经营过程耗用的存货有一部分是期初的存货,耗用这部分存货并没有发生现金流出,但在计算净利润时已经扣除,所以,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当加回。期末存货比期初存货增加,说明当期购入的存货除耗用外,还剩余了一部分,这部分存货也发生了现金流出,但在计算净利润时没有包括在内,所以,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需要扣除。当然,存货的增减变化过程还涉及应付项目,这一因素在“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中考虑。本项目可根据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的期初数、期末数之间的差额填列。如果存货的增减变化过程属于投资活动,如在建工程领用存货,应当将这一因素剔除。

(12)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

经营性应收项目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长期应收款和其他应收款中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部分,以及应收的增值税销项税额等。经营性应收项目期末余额小于经营性应收项目期初余额,说明本期收回的现金大于利润表中所确认的销售收入,所以,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需要加回。经营性应收项目期末余额大于经营性应收项目期初余额,说明本期销售收入中有一部分没有收回现金,但是,在计算净利润时这部分销售收入已包括在内,所以,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需要扣除。本项目应当根据有关科目的期初、期末余额分析填列。

(13)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

经营性应付项目包括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长期应付款、其他应付款中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部分,以及应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等。经营性应付项目期末余额大于经营性应付项目期初余额,说明本期购入的存货中有一部分没有支付现金,但是,在计算净利润时却通过销售成本包括在内,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需要加回;经营性应付项目期末余额小于经营性应付项目期初余额,说明本期支付的现金大于利润表中所确认的销售成本,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时,需要扣除。本项目应当根据有关科目的期初、期末余额分析填列。

想一想: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如果大于零,是否能够说明公司可实现简单再生产?

14.4.5 现金流量表编制具体方法

1.工作底稿法

采用工作底稿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是以工作底稿为手段,以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数据为基础,对每一项目进行分析并编制调整分录,从而编制出现金流量表。在直接法下,整个工作底稿纵向分为3段,第一段是资产负债表项目;第二段是利润表项目;第三段是现金流量表项目。现金流量表部分的本期数可用于编制正式的现金流量表。工作底稿法的程序如下。

①将资产负债表期初数和期末数过入工作底稿的期初数和期末数栏。

②对当期业务进行分析,编制调整分录。

调整分录大体有如下几类:第一类是涉及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项目、利润表中的收入、成本和费用项目,以及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目,通过调整,将权责发生制下的收入、费用转换为现金基础;第二类是涉及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中的投资、筹资项目,反映投资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第三类是涉及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中的投资和筹资项目,目的是将利润表中有关投资和筹资方面的收入和费用列入到现金流量表投资、筹资现金流量中去。此外,还有一些调整分录并不涉及现金收支,只是为了核对资产负债表项目的期末数变动。

在调整分录中,有关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事项,并不直接借记或贷记现金,而是分别记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有关项目,借方表明现金流入,贷方表明现金流出。

③将调整分录过入工作底稿中的相应部分。

④核对调整分录,借贷合计应当相等,资产负债表项目期初数加减调整分录中的借贷金额以后,应当等于期末数。

⑤根据工作底稿中的现金流量表项目部分编制正式的现金流量表。

2.T型账户法

T型账户法是以T型账户为手段,以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数据为基础,对每一项目进行分析并编制调整分录,从而编制出现金流量表。采用T型账户法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程序如下。

①为所有的非现金项目分别开设T型账户,并将各自的期初、期末变动数过入各账户。

②开设一个大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T型账户,每边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3个部分,左边记现金流入,右边记现金流出。与其他账户一样过入期初、期末变动数。

③对当期业务进行分析,编制调整分录。

④将调整分录过入各T型账户,并进行核对,该账户借贷相抵后的余额与原先过入的期末期初变动数应当一致。

⑤根据大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T型账户编制正式的现金流量表。

3.设置多栏式现金日记账法或设置现金日记账二级账户法

通过采用设置多栏式现金日记账法或设置现金日记账二级账户法编制现金流量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期末采用工作底稿法或T型账户法进行业务分析、编制调整分录的烦琐与困难。

设置多栏式现金日记账法是将企业的现金日记账改为多栏式日记账,对现金收入、现金支出按现金流量分类明细项目设置若干专栏,在登记现金收入、现金支出的同时,记入相关栏目,月末、季末、年末加计核对。年底根据各栏目汇总数填列现金流量表。为了避免账页过长,也可以分设多栏式现金收入日记账和多栏式现金支出日记账。

这种方法对于业务量大的企业,会造成账本栏数过多,使用起来不方便。

设置现金日记账二级账户法是指现金日记账按现金流量表规定的项目设二级账户,按二级账户设明细分类账,现金日记账与明细分类账平行登记。采用此种方法,要经常核对,确保现金日记账与明细分类账金额保持一致。这种方法可以分散工作量,减轻期末结账、编表的工作压力。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变得简单了,可随时根据现金日记账二级账户的合计数填列现金流量表。但是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会计人员平时的工作量和编表成本。

14.4.6 现金流量表编制综合举例

例14-5 资料一: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所得税税率为33%。

资料二:甲公司20×7年发生的经济业务如下。

(1)归还短期借款本金200000元,利息16000元,已预提。

(2)销售产品一批,销售价款300000元(不含应收取的增值税),该批产品实际成本180000元,产品已发出,价款未收到。

(3)购入原材料一批,用银行存款支付货款100000元,增值税17000元。

(4)该批原材料已验收入库,成本差异率为2%。

(5)购入工程物资一批,价款120000元,应交纳的增值税款为20400元,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6)购入不需安装的设备一台,价款98500元,支付的增值税16745元,支付包装费、运费1000元。价款及包装费、运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设备已交付使用。

(7)企业出售为交易目的持有的股票20000元,收到本金20000元,投资收益2000元,存入银行。

(8)工程应付工资400000元。

(9)工程完工,计算应负担的长期借款利息150000元,该项借款本息未付。

(10)一项工程完工,交付生产使用,已办理竣工手续,固定资产价值1500000元。

(11)销售产品一批,销售价款800000元,应收的增值税额136000元,销售产品的实际成本500000元,货款已收妥。

(12)基本生产车间一台机床报废,原价200000元,已提取折旧180000元,清理费用500元,残值收入800元,均通过银行存款收支,该项固定资产已清理完毕。

(13)从银行借入3年期借款400000元,借款已入银行账户,该项借款用于购建固定资产。

(14)企业应收票据到期收回销售款项200000元。

(15)收到现金股利50000元(该项投资为成本法核算,对方税率和本企业一致,均为33%),已存入银行。

(16)企业出售一台不需用设备,收到价款300000元,该设备原价400000元,已提折旧150000元。该项设备已由购入单位运走。

(17)收到银行通知,用银行存款支付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100000元。

(18)提取现金600000元,准备发放工资。

(19)支付工资600000元,其中包括支付给在建工程人员的工资400000元。

(20)分配应支付的职工工资200000元(不包括在建工程应负担的工资),其中生产人员工资150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20000元,行政管理人员工资30000元。

(21)提取应计入本期损益的借款利息共30000元,其中短期借款利息10000元,长期借款利息20000元。

(22)基本生产领用原材料,计划成本100000元。

(23)结转领用原材料应分摊的材料成本差异,材料成本差异率为5%。

(24)摊销无形资产60000元。

(25)计提固定资产折旧100000元,其中制造费用80000元,管理费用20000元。

(26)收到应收账款51000元(不含增值税),存入银行。

(27)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1618元。

(28)用银行存款支付产品广告费10000元。

(29)计算并结转本期完工产品成本438800元。没有期初在产品,本期生产的产品全部完工入库。

(30)企业采用商业承兑汇票结算方式销售产品一批,价款250000元,增值税额为42500元,收到292500元的商业承兑汇票1张,产品实际成本150000元。

(31)企业将上述承兑汇票到银行办理贴现,贴现息为20000元。

(32)偿还长期借款1000000元。

(33)企业本期产品销售应交纳的教育费附加为3000元。

(34)用银行存款交纳增值税200000元,教育费附加3000元。

(35)结转本期产品销售成本830000元。

(36)将各收支科目结转本年净利润。

(37)计算并结转应交所得税12463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