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吗: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人性论
48612200000022

第22章 机体需要的种类(5)

人世间复仇、报仇是普遍现象。比如,受到了批评、指责、辱骂、殴打,有人在领导面前说了坏话,奖金被扣,妻子有了第三者,女朋友要中止恋爱,丈夫要求离婚,家人受到欺负,孩子不听话,自己的主张被反对等等,一切损害自己的尊严、身体、情人、利益的言行,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都会刺激人的仇恨心。仇恨心被激起导致憎恨,强烈的憎恨则会引起报复。应该看到,人平日生气、愤怒的情绪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仇恨心。仇恨的程度有轻有重,轻度的仇恨只是心中不快,并不一定导致反击行为;强烈的仇恨必然导致复仇。

仇恨心和自尊心是不同的。在心理反应上,同样是受批评,自尊心会使你感到羞愧,决心克服自己的不足;憎恨感会使你生气、决心报复。在目的上,尊重需要所追求的是他人的尊重,不被欺负,是完善自身;复仇需要所追求的是惩戒对方,使其不敢再犯,或直接就是把仇人消灭。

仇恨心被激起时非常强烈。有时怒火中烧,咬牙切齿,浑身发抖,满脑子全是仇恨,怎样解恨就怎么做,甚至“巴不得他去死”;有时直截了当地用最恶毒的言语攻击、谩骂对方;有时不便发泄就在心里恶狠狠诅咒对方。假如得罪你的人遭了难,你不会同情,反而会幸灾乐祸,拍手称快。仇恨还会导致激情杀人,在所有凶杀案中,仇杀大概有一半之多。

[人性百题]

为什么仇恨心要比感恩心强100倍?

仇恨心比感恩心强烈得多。即使是亲朋好友、兄弟姐妹、甚至是父母、妻子儿女、恩重如山的恩人,一旦得罪了他,那怕是稍微的得罪、好心的“得罪”,也会被记仇、怨恨、报复。虽然人的仇恨心和感恩心都是人先天的情感,但先天的情感也有强有弱。所以,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仇要比恩强十倍、百倍。在强烈的仇恨面前,再大的恩也荡然无存。

有位品学兼优的初三男生,长期在母亲的强压下学习,经常受到母亲的谩骂、羞辱。一次期中考试前,母亲要他一定考到班级前10名,达不到写检查,并要把检查贴到儿子学校去。考试那天中午(下午考试),这位学生回家吃饭,母亲重申要考前10名,儿子说自己学校是重点初中,进前10名有困难。不等儿子把话说完,母亲就开始大骂、哭诉、说儿子没出息。儿子被骂得头昏脑胀,饭也没吃,心里窝着一团火,起身向外。母亲骂得更凶:“没出息的东西,滚出去,考不到前10名就不要回来了。”此时此刻,儿子长期积压的怨恨一下子爆发了,他拿起家里的铁锤朝母亲的头砸了下去,母亲头破血流。刹那间,这位学生的第一心理不是疼爱、同情母亲,而是如他自己所说“我长出了一口气,感到一阵轻松”。母亲受了伤,他愧疚、痛哭,给母亲下跪,可这是在他实施了报复、满足了仇恨心之后。

历史上复仇、报仇的事屡见不鲜,有许多武侠小说讲的都是打打杀杀、冤冤相报的复仇故事。有关复仇,民间有许多词汇,“血海深仇”、“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冤冤相报何时了”等等。

毋庸置疑,复仇利于一些物种的生存。一个物种的个体如果受了欺负,不反抗,任人宰割,那么这个物种必然无法生存;一个人如果这样,长此以往必然危及自己的利益和生存。但是复仇有很大的破坏性,它是社会上矛盾、斗争、残杀的重要原因之一。正因为如此,一些人总是认为,“人有恶的一面”。

对待仇恨要特别地当心。人的复仇需要是十分敏感和强烈的。人天生有一种自我保护的欲望。因此,切记不能轻易批评人。一个人受了批评常常会产生一种敌意,批评者就“招致愤恨”,即使是必要的批评,也要讲究方法方式。不要以为你对某个人有恩就无所顾忌,要防止激起他人的仇恨心,防止矛盾激化。另一方面,自己受了欺负或批评一定要理智,一般要多忍耐,即使必须反击也要适可而止,千万不能冤冤相报。

十三、情爱的需要(爱情)

情爱,即男女之爱,是指一个人与一个异性之间产生的相互喜爱的情感。对许多动物来说,物种的繁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性交配的频率,而这又取决于两性的引力。如果说肉体的快感是生理方面的引力,那么情爱的甜蜜则是建立在大脑中的引力。对人来说,正是这种引力使两性相依相偎,频于交配,人种繁茂。相反,如果男女之间只有性爱,没有恋恋不舍的情爱,不渴望相依相偎,一年半载才交配一次,那么人类早就被自然选择淘汰了。

情爱追求的是终日相见,始终厮守在一起,在厮守中获得快乐和幸福,结果是趋向性满足:做爱、同居或结婚。这是自然界的意图。

人的情爱感是十分强烈的。一方满腔热忱地关心着另一方,将其冷暖、疾苦、幸福时刻放在心上;从而,他(她)心甘情愿地为其做事,不辞辛苦地为其操劳,不做就会担心;在她(他)面前,他(她)温顺、慷慨、无私。在充满自私、尔虞我诈、欺骗、暴力的世界上,这里是博大的爱的港湾。他们希望经常相见和永远在一起;他们如同一块磁铁的两极,互相吸引;又像一个人身体的两半,“每一半都急切扑向另一半”,他们“纠结在一起,拥抱在一起,强烈地希望融为一体”。有位女士这样描述她朋友夫妇的爱情,“她简直每天都要跟老公像连体人一样黏在一起”。爱情令人颠倒沉迷,无法遏止,它的力量之大简直令人匪夷所思。热恋中的情人总是卿卿我我、相依相偎,“喃喃低语些甜蜜而又不知所云的悄悄话”。是的,说些什么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情感在交流,爱在享受。恋爱季节是人一生情感最强烈、最复杂、最多愁善感的时期,也是人生最甜蜜、最幸福的时期。一旦情侣分离,哪怕是短暂的分离,也会思念、难受、像“掉了魂似的”;此间,一方如果有什么不幸,另一方会陷入强烈的担心、着急、忧愁和思念之中。

著名诗人徐志摩与陆小曼在一次晚会上双双一见钟情,随即坠入了爱河。为抒发满腔热烈的感情,他们经常写日记和书信。这些日记和书信真实地记录了他们如痴如醉的恋情。身处异地时,他们最大的希望就是不断地获得恋人的消息,此时此刻他们的喜怒哀乐表现得特别强烈。一日,徐志摩收到陆小曼来信,当即回信,他说:“不得你信我急,看你信又不由我不心痛。可怜你心跳着,手抖着,眼泪咽着,还得给我写信;哪一个字里,哪一句里,我不看出我曼曼的影子。你的爱,隔着万里路的灵犀一点,简直是我的命水,全世界所有的宝贝买不到这一点不朽的精诚。——我今天要是死了,我是要把你爱我的爱带到坟里去,做鬼也已自傲了。”可徐志摩更多的是盼信的焦急,收不到信的失望、痛苦。“这生活真闷死得人,下午等你消息不来时我反仆在床上,凄凉极了,心跳得飞快。”“我这几天的日子也不知怎样过的,一半是痴子,一半是疯子,整天昏昏的,惘惘的,只想着我爱你,你知道吗?早上梦醒来,套上眼镜,衣服也不换就到楼下去看信——照例是失望,那就好比几百斤的石子压上了心去,一阵子悲痛,赶快回头躲进被窝,抱住了枕头叫着我爱的名字,心头火热的浑身冰冷的,眼泪就冒了出来,这一天的希冀又没了。”

在徐志摩到欧洲旅行几个月的日子里,热恋中的陆小曼被思念弄得神魂颠倒。她在日记中说:“你知道我的身体虽然远在此地,我的灵魂还不是成天环绕在你的身旁。”一日她写道:“这几天接不着你的信已经害得我病倒,谁知来了信却又更加了几倍的难受(志摩旅途中受寒)。我再也按止不住了,在这深夜里再不借笔来自己安慰自己,我简直要发疯了。摩,你再不要告诉我你受了寒的话吧:你不病已经够我牵挂了,你若是再一病那我是死定了。为什么我放着软绵绵的床不去睡?一个人冷清清地呆坐着呢?为谁?怨谁?只怕只有你明白!我现在一切怨、恨、哀、痛,都不放在心里,我只是放心不下你。”

被爱是快乐的,爱自己所爱的人也是快乐的。人爱的时候,会产生一种快感、幸福感、甜蜜感,这种甜蜜感是其他情感的满足所没有的。一位恋人说:“一切由我照料,使我得了一个为你服务的机会,我是何等快乐。”这是自然界的设计,因为正是这种快乐,才驱使人们与其所爱的人“纠结在一起”,从而好好地结婚生子。

爱情是人最强烈、最重要的情感。正因为如此,从古至今,才有无数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伟大爱情;也正是这个原因,人世间的男女之爱才成为诗歌、散文、小说、电影、绘画、雕塑等文艺作品以及人们茶余饭后闲谈的、永恒的主题。

爱欲是十分强烈的,它像一道看不见的强劲的电弧牵动着你的心。它主宰你的思绪和欲望,它压倒一切。当然,最强烈的爱一般在3—5年,多则10余年,而其他时间,与之伴随的是爱的浪花和涓涓流水。

[人性百题]

爱情的本质是什么?

历史上关于爱情的本质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男女在“纯粹”的精神享受中遨游,他们“像天使一样纯洁”,这是柏拉图式的爱情。另一种观点认为“爱情的动力和内在的本质是男子和女子的性欲,是延续种属的本能”。爱情与性的关系,从生物进化的观点看来说,这两者都是为了物种的繁衍。性的生殖是生理的,情爱是心理的。性欲是爱情的基础,单纯的不以性为目的的爱情是没有的。纯粹的爱情快乐不是自然的本意,自然界赋予人爱情的直接目的就是驱使人更多地交配,更多地生子。

[人性百题]

为什么情人眼里会出西施?

民间有句俗话“情人眼里出西施”,其意是说一对热恋中的情人,即使女方不那么漂亮,但在男方看来她就像西施一样漂亮。这是因为男女之情远比人的爱美之心强烈,热恋时更是如此;还有,人的欲望会影响人们对美的判断,欲望强烈时,喜欢的就是美的。

十四、母爱的需要(母爱)

幼仔的生存是物种繁衍的最终目的,而很多动物的幼仔出生后是无法独立生存的,所以自然选择造就了母爱,以使父母对其子女天生喜欢和自觉自愿、尽心尽力地哺育、关心、爱护。女人都有母爱的生理机制,怀孕后母爱的生理机制被激发,就产生了心理层面的情感。孩子出生后,心理层面的情感将长期地存在下去。

母爱是动物界的普遍现象。燕子捉虫喂雏燕,母鸡护小鸡,母狗护小狗等到处可见。人类个体一般到18岁才能自立,所以父母的爱对于孩子的成长就特别重要。人世间的母爱是我们熟知的。父母的心会时刻牵扯着儿女的吃喝、冷暖、睡眠、健康和安危,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儿行千里母担忧”。特别是幼儿时期,见不着会想念,有个头疼脑热会着急,想念或着急多了会哭泣;与孩子在一起会开心,见到孩子健康、聪明、进步、获奖会感到无比的幸福。母爱是无私的,吃不成让儿吃,穿不成让儿穿。为了儿女,父母呕心沥血,再苦再累也在所不辞,有时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2002年2月发生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对母女在阿尔卑斯山滑雪,不幸偏离了滑雪场的安全路线,遭遇了雪崩。由于她们穿的是银灰色羽绒服,与雪地浑然一色,救援的飞机无法发现她们。几十个小时过去了,母亲为了救女儿,毅然割断左手动脉,并在血迹中爬行了十多米。结果,她用自己动脉里流淌的大量的、鲜红的血为女儿引来了救援的飞机,女儿得救了,而她为女儿的生存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母爱对孩子的重要不仅表现在孩子的身体发育上,而且还表现在情感的发育上。马斯洛说“谁能说缺乏爱不如缺乏维生素重要呢?”

可以想见,在一个没有爱、没有亲情的冰冷的环境里,人会绝望,会发生心理变态,会走向死亡。许多临床工作者和心理学家认为儿童“缺乏爱就无法生活下去”。社会现实告诉我们,一些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父母离异、缺少父母的爱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人性百题]

一夫一妻为什么是自然的选择而不是人的主观选择?

幼仔的生存是动物物种繁衍的决定环节,人类和一些动物的择偶也因此经历了进化。比如,人类的婚姻模式随着自身的进化而进化,经历了群婚、对偶婚(互为主妻主夫的两人还有许多妻子或丈夫的婚姻)和一夫一妻制。一夫一妻不是人的主观选择,而是自然的选择。人类的婴儿十分脆弱,需要父母双方合力抚养,而父亲抚养的前提是确认孩子为自己亲生。在人类婚姻的发展过程中,曾经长时间地存在过血缘家庭。这种家庭由同胞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等近亲结婚组成。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族外婚对后代体质发育有利,“没有血缘关系的氏族之间的婚姻,创造出在体质上和智力上都更强健的人种”。(摩尔根)这样,近亲结婚被禁止,婚姻关系相对稳定和牢固的一夫一妻制便产生。动物中也存在着一夫一妻。比如,超过90%的鸟类都遵循一夫一妻制,配偶终身不变。

正因为幼儿的生存和成长如此重要,很多国家的法律才在处理离婚案时,都把落实好“孩子抚养”问题作为重要原则。

动物的婚姻形式,不仅决定幼仔的体质和智力,还决定幼仔出生后的成长和生存。对人类来说,这个成长既取决于物质上的抚养,还取决于智力和情感上的培育。在稳定的家庭中,孩子的成长才有物质和情感的保障。离异必然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在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常常有心理问题。

[人性百题]

“爱情是自私的”这句话的本意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