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吗: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人性论
48612200000024

第24章 机体需要的种类(7)

在日常生活中,人的同情心不仅被同类的不幸遭遇激起,而且常常被书籍、电影、电视中人物的不幸遭遇激起,正因为如此,许多人常常一边看电影,一边落泪。同情心是“良心”的一部分。

十六、维护正义的需要(正义感)

正义感是在人类这样高等群居动物中形成的一种打击群体中的不平、维护群体生存秩序而形成的心理机制。应该相信,人确实有正义感。人的任何心理躁动都必然有其原因,或者说,人的任何行为都有源自机体的原因。一个人看到他人受欺负,而这并不损害他自己的机体、利益、情感,这个人为什么会生气、愤怒、看不惯?为什么会产生打抱不平、维护正义的冲动呢?为什么会义愤填膺、挺身而出呢?这必有原因。出于道德吗?不是,道德是是非的规范、标准,是理性的东西,而不是动力。在我看来,这个原因只能是人的正义感。

在一次聚会上,一人错引莎士比亚的话,另一人忍不住予以指正。在公交车上,一个人说错了话、做错了事,你会立刻产生予以纠正、主张正义的冲动。看足球,一球没踢好,大骂“臭球”,比赛失利,大喊教练“下课”。平日,人们遇到不正确的言论、错事就会感到不平。人们看书、看报、看电视,也时常对坏人或不公正的事,发出种种谴责或怒骂。所有这些心理都是正义感的作用。大革命年代,很多青年反封建、争民主,追求真理、追求光明,一腔热血,英勇斗争,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正义感的驱使。

[人性百题]

“不服气”是出于好胜心、“看不惯”是出于正义感吗?

正义感不是追求公平、正义、真理,而是对已经出现的不公平、非正义的情况“看不惯”。正义感与好胜心、自尊心、仇恨心是不同的。自己受欺负,激起的是自尊心、好胜心、仇恨心,而不是正义感;“不服气”出于人的好胜心,“看不惯”出于人的正义感;好胜心指向自强、目标是胜;正义感指向打抱人间不平,目标是阻止不公、保护受欺负的人。

原本形成正义感的刺激物是“真正的不公”。可由于人类有语言、文字、书籍、报纸、电视,正义感的刺激物在条件反射的作用下就大大地扩展了。这样,小说、电视中人物的不公正、错误也会激起人的正义感。由此,一个人懂的东西越多,正义感就越强。

人有正义感增加了人性的“善良”,这既表现为打抱不平的一面,又表现为坚持真理的一面。一个人明知是白的不会说是黑的,或者说,一个人在把白的说成是黑的时一定会感到心理不安。

当然,任何情感或欲望都应有所控制,不能任性,否则就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对待正义感也应如此。在人际交往中,要特别注意控制自己的正义感,打抱不平要看情况,要有个度,别人说错了话不要太“顶真”,否则就会伤及他人的情感和需求,从而殃及自己。

十七、归群的需要(孤独感)

对于群居动物而言,落单就危险,只有归到群体之中才能避免受到侵害,它的心理反应是孤独感。孤独感是一种痛苦的感觉。为了解除这种痛苦,就迫切想找到同伴,归入群体。一个人独处,特别是在荒无人烟的地方,会感到孤独难熬。据报道,有个在边远地区工作的人,很难见到人,感到十分孤独。为了排解孤独,他常常到路边等候大半天,想见见路过的汽车司机,见了就向师傅打个招呼或大喊一声,也感到舒畅。

人的归群的需要或许就是马斯洛所说的归属的需要。马斯洛说:“我们还低估了邻里、乡土、族系、同类、同阶层、同伙、熟人、同事等种种关系所具有的深刻意义。这里我很高兴地向大家推荐一本以极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来叙述这一切的书(《必须服从的土地》——作者注),它能帮助我们了解我们根深蒂固地要成群结队、要入伙,要有所归属的动物本能。”

人群中,最容易产生孤独感的是老人。孩子有人陪伴,学生有同学、老师相伴,上班族则与同事一起战斗。老人退了休,儿女也多已成家离开。如今,城里有许多空巢老人。他们最大的需求是子女的看望和陪伴,以减少孤独感。据《重庆时报》报道,有一个71岁的刘老太太,三个子女并没有少给她生活费,但很少前去看望。老太太将子女告上法庭:“我不要钱,只要他们每一个月回家吃顿饭。”看望和陪伴,就是见见面,问寒问暖,听听唠叨,说说家庭情况、新闻、故事、家长里短,陪着下下棋、打打牌之类。此间,不仅可以解除孤独,还可以使母爱、尊重、好奇、好胜、同情、正义等情感得到一定的满足。

十八、劳动的需要(寂寞感)

寂寞感是由需要不停地觅食和繁衍而生。寂寞感也是种痛苦的感觉。要解除这种痛苦,就得不停地做事。对人类来说做事主要就是劳动。当你劳动的时候,就是充实的时候,就是你不受寂寞煎熬的时候。如果你半天一天没做事,心里感到空虚、空落落的,这就是寂寞感在起作用。显然,这里的“劳动需要”是心理需要,它区别于为获得物质资料的体力劳动。由于条件反射的作用,满足这种心理需要的刺激物被大大地扩展,看书、看电视、做家务、带小孩、旅游、与人交往、参加社会活动和娱乐活动都是在“劳动”或“做事”,都可以使人充实、避免寂寞。

就人群而论,孩子玩耍,学生上学,年轻人和中年人忙于工作,他们都闲不下来,所以一般不会感到寂寞。而老年人则不同,他们退休后不再工作,参加社会活动也少了,子女长大成人后也离开了,这样“做事”的机会就更少了,寂寞就成了老年人常有的心理感受。

寂寞是痛苦的,长年的寂寞是难熬的。为了避免寂寞的痛苦,人们不得不想方设法地“打发时间”。日本有些老人花大钱请人到家,陪他度过“家的温暖的一天”,以去除“空虚”、“寂寞”。杭州市有对老夫妻,是一家设计院的高级工程师。他们有个独养女儿远嫁德国,这样,在他们退休后便无事可做,备感寂寞,不得已他们跟着女儿到了德国。女儿生了一儿一女,老两口帮助带孩子。孩子对他们很依赖,他们感到生活很充实。可随着小外孙渐渐长大,也渐渐地不需要他们了,而且在孩子的教育上,老两口与小两口的意见总是难以一致。老两口异常失落,黯然回国。一天,女儿忽然接到来自杭州的电话,她的父母已双双自尽。

可见,老人多么需要有人看望、陪伴、与之交谈,其中主要是子女的关爱。在关爱中,老人不仅能避免寂寞,而且能在母爱、好奇心、正义感、同情心等情感方面得到满足,从而充实、丰富老人的情感生活。子女们

[人性百题]

老人为什么希望儿女“常回家看看”?

啊,再忙也千万不要忘记,父母正翘首以盼你们“常回家看看”!当然,老人要充实,主要还得靠自己多想办法,自己找“充实”。比如,刚退休,可找份自己感兴趣的轻松的工作,主要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充实自己的生活。工作中既有工作本身引力,又有来自同事的家长里短和单位的奇闻异事。又如,多做做家务,多帮帮子女,多忙忙责任田。勤劳的人长寿,经常做事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而且能够避免寂寞,享受多种精神乐趣。

寂寞不同于孤独。一个远离人群独处的人,如果整天有事可做,那么他感到不快的是孤独感,而不是寂寞感;相反,一个生活在城市无事可做的老人,他感到不快的是寂寞感,而不是孤独感。当然,如果一个既丧偶独居又没有亲人往来的老人,那他或她即使生活在居民楼里,也会既感到寂寞,又感到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