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吗: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人性论
48612200000034

第34章 情感需要是不图回报利他的根源(4)

宋庆龄生于上海,她成长的年代正是中国民主革命的热火熊熊燃烧的年代。他父亲宋嘉树(字耀如)在美国长大成人,浸透了民主主义思想,是孙中山的热情支持者和亲密战友。生活学习在这样的环境里,孕育了宋庆龄一腔为中国民主革命奋斗的激情。

[人性百题]

“投身革命”的激情是宋庆龄嫁给孙中山的主要原因吗?

宋庆龄7岁起,孙中山就是宋嘉树家的常客。孙中山的救国大志和奋不顾身的献身精神,在宋庆龄幼小的心灵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常常感动不已。15岁时,宋庆龄偕妹妹宋美龄赴美国留学,接受了“欧洲式的教育”,受到民主主义的洗礼。辛亥革命胜利后,18岁的她热情爆发,她扯掉墙上挂的清朝龙旗,踩在脚下,举起父亲寄来的共和国国旗兴奋地大喊:“高举共和国的旗帜。”几个月后,她写了《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事件》一文,高度赞颂这场革命:“这一光辉的业绩,意味着四万万人民,从君主专制制度的奴役下解放了出来。”1913年,宋庆龄大学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她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和振兴中华的理想回国。她径直来到了流亡革命党人集中的东京,而在到达日本的第二天晚上,她就在父亲和姐姐宋霭龄陪同下,拜访了孙中山。当时,宋耀如一家住在日本横滨,宋霭龄担任孙中山的英文秘书。在随后一段时间里,宋庆龄又多次访问孙中山。她坚定地表示,愿意协助孙中山做革命工作。1914年9月姐姐要去结婚,宋庆龄正式接替姐姐担起了孙中山英文秘书工作,从此每天由父亲陪同前往。

在和孙中山一起工作期间,宋庆龄常常感到心中有一团火在燃烧。她在写给仍在美国读书的妹妹宋美龄的信上说,她开始了新的生活,“我从没有这样快活过。我想,这类事就是我从小姑娘的时候就想做的。我真的接近了革命运动的中心,我能帮助中国,也能帮助孙博士,他需要我”。这团燃烧的热火,使她和孙中山之间的感情迅速升温,并发展为爱情。宋庆龄富家小姐,妙龄少女;孙中山年近50,已有妻儿,没有财产,颠沛流离,充满风险。然而宋庆龄胸中那团“投身革命”的热火般的激情,使她对中国民主革命的领袖孙中山崇拜之至,而这崇拜之情又激发了她对孙中山真诚的、强烈的爱情。

宋嘉树听说庆龄竟与自己的老朋友相爱,大为震惊。1915年9月,他突然宣布全家(包括宋庆龄)立即回国。回到上海后,全家众口一词地劝说宋庆龄放弃与孙中山结合的念头。但是,宋庆龄态度很坚定,她反复说明自己的心已倾向革命。为了迫使她打消与孙中山结合的念头,宋家还匆忙地为她物色了一个名门子弟,并由宋嘉树宣布两人订婚。这使宋庆龄极为愤慨,发誓不与此人成婚,并坚定地宣布,除了孙中山,谁也不嫁。宋嘉树十分恼怒,于是将她软禁在阁楼上。

在此同时,孙中山在日本妥善处理了与原配夫人卢慕贞的婚姻。随后,孙中山请同乡朱卓文和他的女儿、宋庆龄童年时代的好友慕菲雅前往上海迎接宋庆龄。1915年10月中旬,宋庆龄会见了朱氏父女,他们带来了孙中山的信,面述了孙中山与卢慕贞协议分离的经过,出示了两人签署的离婚协议书。宋庆龄深受感动,她毅然决定离家出走,回到孙中山身边。几天后,她在女佣的帮助下偷偷地逃了出去,给父母留了一张纸条,随即偕同朱卓文父女登上轮船,10月24日抵达东京。第二天上午,与孙中山办理结婚手续,举行结婚仪式。宋庆龄晚年在给老友爱泼斯坦的信中说:“我母亲哭着,正患肝病的父亲劝着,他甚至跑去向日本政府请求说我尚未成年,是被迫成亲的。尽管我非常可怜我的父母,我也伤心地哭了,但我决不离开我的丈夫。”

宋嘉树发现女儿逃跑后,立即和妻子倪桂珍乘客轮赶往日本。可是,已经晚了,宋庆龄与孙中山的婚礼已经举行完毕。父母劝她离开孙中山,跟他们回去,她决然不从。后来,她父母也转变了态度,送给他们昂贵的结婚礼物。

宋庆龄离家私奔,震动了上海的上流社会。宋庆龄曾向美国女记者安娜·路易丝·斯特朗讲述过,“像我这种家庭的女孩子是从来不能解除婚约的”。可宋庆龄不屈服于世俗的观念,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革命和爱情,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尽管,她为伤害了父母而感到痛苦,但再大的痛苦和压力也没有动摇她“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的决心。

婚后,孙中山给宋庆龄一份特殊的礼物,一把手枪和20发子弹,孙说,其中的19发是留给敌人的,最后一发留给自己。宋庆龄抱着一种必死的决心。婚后她不顾一切地拼命工作,与孙中山共赴危难。婚后不久,她在给好友阿莉的信中说:“我帮助我丈夫工作,我非常忙。我要为他答复书信,负责所有的电报并将它们译成中文。我希望有一天我所有的劳动和牺牲将得到回报,那就是看到中国从暴君和君主制度下解放出来,作为一个真正名副其实的共和国而站立起来。”1922年6月16日凌晨,陈炯明叛变革命,炮轰大元帅府,在此危急关头,孙中山请宋庆龄先行撤离,而她却对孙中山说:“中国可以没有我,不可以没有你。”坚持自己留下,以分散和吸引敌人的注意力,掩护孙中山撤离。宋庆龄在孙中山安全脱险后,一直坚持到早晨8时,当叛军冲进总统府时,才在两名卫兵和一名副官的掩护下突出重围。随后,她又经过一天一夜的紧张奔波辗转到了黄埔,见到了孙中山。当时,宋庆龄正怀孕在身,由于紧张、奔波、劳累,她在脱险途中流产了,这导致她此后一直未孕。

人在充满激情或情感爆发时聚集着强大的力量,以致整个人都被这种情感所控制。这势必导致这样的情况:人在充满激情的时候,常常会不辞辛苦、不顾一切,甚至不惜生命地去关心他人、关心公众的事业。前面说过,人可能会长期生活在激情之中,这种激情有时会十分强烈,以至愿意为某种事业献身。这种人如果被敌人抓捕,那么在对敌斗争中,好胜心、正义感、仇恨心、自尊心会被进一步激发,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一定会不屈不挠、视死如归地与敌人斗争到底;如果投身战场,其情感一定会受到更猛烈的激发,他们一定会勇敢战斗,甚至不惜生命、壮烈而死。

应该看到,人们对某些事业热爱的激情往往成为一种稳定的心理定势、一种理想和信念。正因为如此,在社会变革时代,总是会出现许许多多为真理而英勇斗争、不怕牺牲、可歌可泣的革命者。

[人性百题]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是许多革命者的真实情怀吗?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是我们熟悉的诗句,可这并不是一个人平静的遐想,而是一个革命者为理想而战的真情表白,它是伟大诗人裴多斐《自由与爱情》诗中的名句。裴多斐是匈牙利人,自17世纪以来,匈牙利一直受奥地利帝国的统治而丧失了独立地位。从少年时期起,匈牙利人民此起彼伏、争取自由的斗争就深深地影响了裴多斐。1847年秋,24岁的裴多斐与伯爵的女儿结了婚。此刻,欧洲大地已涌起革命洪流,匈牙利人民起义也如涌动的岩浆。蜜月中的裴多斐撇不下理想的事业,无法沉溺于私家生活,便写下了这首著名的箴言诗。1848年3月15日清晨,震惊世界的“佩斯三月起义”开始了,裴多斐当众朗诵了他的《民族之歌》。他决心“竭力用我的笔为祖国服务”,在1848这一战火纷飞的年份里,裴多斐写下了106首抒情诗。1849年1月,裴多斐成为一名少校军官,他在写诗的同时又直接拿起了武器。1849年7月31日,裴多斐违背贝姆将军“特意叮嘱留下”的命令,参加了战斗,结果壮烈牺牲,永远地离开了22岁的妻子和1岁半的幼子。

在中国辛亥革命和人民民主革命中,出现了邹容、陈天华、林觉民、秋瑾、向警予、方志敏、刘胡兰、江竹筠等许许多多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的英雄人物。这些人生活在革命运动风起云涌的时代。在这个年代,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封建制度的落后和腐朽,人民的苦难,民族危亡,新思想的传播,敌人的欺诈和凶残,革命者的英勇,同胞的不觉醒,一个个不平等条约,一次次罢工、起义、学潮、战争等等大量的、多方面的层出不穷的事件,强烈地激发着人的正义感、好胜心、同情心、仇恨心等情感。在这样的刺激下,很多人产生了救国救民的理想,并决心为之奋斗。在此理想的驱使下,他们始终充满着革命的激情,不怕吃苦受累,不惜牺牲生命。

由此,应该相信在激情燃烧的时候,主观上“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客观上“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情况是完全可能的。

无数事实证明,一个家庭被邻居欺负,会激起其成员的不满;一个足球队被人蔑视,会激起其队员的自尊心和好胜心;同样,一个国家被别的国家蔑视、践踏、烧杀抢掠、肆意妄为,必然会激起广大人民的自尊、好胜、正义、复仇等情感,而这就是爱国主义情感。

20世纪初,民主革命宣传家陈天华,充满着革命的激情,在听到沙俄军队强行占领沈阳时,他顿足痛哭,并咬破手指写下血书,以唤起国人的觉醒。后来在日本,为抗议日本政府对中国留学生的管压和激励留日同胞团结对敌,他怀着一腔热血,投海殉国。

结婚是人一生中最神圣的事情,可对充满激情的人来说,常常会把激情与结婚联系在一起。1920年5月,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蔡和森和向警予在法国捧着马克思的《资本论》拍了结婚照。此后他们为自己热爱的事业前赴后继、英勇奋斗,分别就义于33岁和36岁。

民主革命时期,黄花岗烈士林觉民为自己即将参加广州起义激动不已。但想到自己可能死去,在起义前一天晚上,他写下了《致父老书》、《禀父书》、《与妻书》三封绝命书,决意为拯救中国和人民而死,结果被俘。在敌人讯问时,他抑制不住满腔的激情,顾不得生死,发表演说,慷慨激昂,劝诫清吏洗心革面、革除暴政、建立共和。

共产党员、妇女领袖向警予被国民党反动派所杀害。在去刑场的路上,她无法抑制满腔的激情,不断地向着路边的群众时而演说,时而高呼革命口号。据《续西行漫记》记载:向警予“滔滔不绝地讲下去”,宪兵们“在她嘴里塞了石头,又用皮带缚她的双颊,街上的许多人看了都哭泣起来”。到了刑场,她视死如归,继续她心中的呼喊:“同胞们,我是共产党员,我是向警予,反动派就要杀死我,可是,革命是杀不完的。同胞们,起来吧,反动派的日子不会太长了,革命很快就要胜利。”

应该想到,在大革命时期暴风骤雨的环境下生活,各种刺激铺天盖地而来,人的情感不可能不被激起。如果你坚持不闻不问,那么你不仅会受到人们的耻笑,而且必定受到来自内心的痛苦的煎熬。

我们应能理解:在革命战争年代,为什么一些出身豪门的人会放弃安定舒适的生活而投奔革命,那是因为他们的情感已被激起,革命的激情已在胸中燃烧。(1)好胜、正义、自尊和复仇的需要被激起。富贵子弟一般都是知识分子,见多识广,对真理、对精神生活有更多的追求。而当时正处于不平凡的战争年代,军阀混战,政治腐败,外寇入侵,民族危亡;共产党和革命人民救国救民,英勇斗争;革命知识分子一腔热血,投身革命;反动派欺压民众,反对革命,扼杀民主,诋毁真理,迫害革命者。这一切,不能不激起豪门中一些人的好胜心、正义感、荣誉感、爱和恨等情感。而一旦投身革命,他们的这些情感就会被曲折的斗争进一步激发;在斗争中,他们会逐步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封建制度的腐朽,帝国主义的凶恶,从而更坚决地斗争下去。我们知道,在充满激情的日子里,人被情感驱使着,面对艰难困苦、生命危险也无所畏惧,而这正是许多革命者英勇斗争、宁死不屈的真正原因。(2)好奇心被激起。大革命时代,革命的洪流,人民斗争的风暴,各种新思想、新观点的涌现,给人们展现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一些富门子弟免不了被强烈吸引。(3)同情心被激起。他们看到广大的劳动人民身受三座大山的压迫,以及革命者受欺凌、遭迫害,产生同情。

总之,周围的环境、革命的形势激发了他们自尊、好胜、正义、反抗、好奇、同情等情感需求,而封建社会的传统、道德、家庭损害了他们这些需求。如婚姻不能自主、行动不能自由、理想的追求受束缚等等。因而,他们痛恨封建制度,向往革命,当了“逆子”。

[人性百题]

巴金《家》中的觉慧为什么背叛家庭而投身革命?

巴金小说《家》中的觉慧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他出生在四川省城一个大的绅士家庭(是北门一带的首富)。在这样优越的条件下,觉慧为什么会背叛家庭、投奔革命呢?物质需要的满足代替不了情感需要的满足。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觉慧的很多情感需要是无法得到满足的。在封建礼教森严的家庭里,“就象关在监牢里当囚犯一样”,没有人的尊严,没有思想自由、行动自由、婚姻自由,稍有违抗,就会遭到训斥、责骂或惩罚。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好胜心、正义感被激起,自尊心、好奇心、爱情等情感被压抑,被扼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