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吗: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人性论
48612200000037

第37章 情感需要是不图回报利他的根源(7)

我认为,把“人应该有无私的爱心”作为国家献血工作的原则,是不懂得人性。对献血者来说,出于无私的爱可能有三种,一是出于母爱(给自己的孩子献血);二是出于同情;三是出于热心献血(即献血已成为自己所热衷的事业)的激情。人的任何行为都应有根据,这个根据就是与快乐、痛苦的感觉紧密相连的自身机体的需要。这就是说,要看人们有没有某个行为,就看“做与不做这个行为”,他们有没有快乐、痛苦的感觉或有没有自身名利考虑。有,就有这方面的行为;没有,就没有这方面的行为。就献血而言,一个人如果亲眼看见一个病人生命垂危,急需输血,不献会感到痛苦,那他就会去献血,这个行为的根据是人的同情心;如果一个人只是见到了街头“无偿献血车”,不献血既没有什么不安(同情心需要情景刺激),也没有考虑什么名利,那他就不会有献血的行为,因为这里没有“献血”的根据。把献血作为一种事业而充满激情的人是有的,但这种激情不是思想的光辉而是自身多种情感的聚集,再说有这种激情的人是极少数。如果谁硬说献血是出于与自身需要无关的爱心行为,那么这个行为只能是想象的行为,而不是真实的人的行为。一位被临时请到讨论现场的血站站长说得好:“不要把个人的献血提高到无私奉献的角度。”

如何走出“血荒”?我认为,应该从人的内在需求上进行驱动、激励,最好的办法就是我国多年一直采取的把“献血任务到单位”的做法。这一做法好处是,单位有了任务,领导会重视,因为这直接影响领导的利益和面子;个人被选派,不去献血会受到领导和群众的非议,这个非议则会直接影响被选者的利益和面子。可见,这里主要是利益和面子在起作用。当然,在“任务到单位”的基础上,我提倡给献血者适当的物质激励和精神鼓励,比如表扬、荣誉证书和纪念品,有条件的单位也可以发一点营养费,以示关心慰问。另一方面要大力宣传“无偿献血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使其成为自尊的警示牌。

分析二:人性经常纠缠在人际交往中,所以与人打交道实际上是与人性打交道。卡耐基说得好:“我们要记住,跟别人相处的时候,我们所相处的不是绝对理性的动物,而是充满情绪变化、成见、自负和虚荣的东西。”正因为如此,为人处世并不是读一本书,而是要把握人性,这就注定它是一门要下功夫研究和实践的科学。

那么,怎样为人处世呢?

[人性百题]

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有个亲戚问我:“我与人相处不会说话,你说我该怎么办?”我对她讲,说具体的很复杂,关键是要把握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这个原则就是:让人高兴,起码不要让人不高兴。

为人处世主要是涉及人性的情感部分,其中最主要的是人的自尊心、仇恨心、好胜心。我们最需要把握的是,人有自尊心,特别爱面子,一旦自尊心受到伤害就会引起仇恨心,就可能进行报复。应该明白,让人高兴、别让人生气是搞好人际关系的前提。人在生气的时候常会产生敌对心理,这种心理力量远大于一个人对他人才能、表现或意见的理智判断。还有,人人都有情感,要让他人高兴就必须克制自己的情感,耐得住自己的性子,忍得住自己的痛苦。没有这些准备是不可能搞好人际关系的。要想个人有前途、事业成功、家庭和谐、心情舒畅就得作出牺牲;要图一时痛快就不要抱怨人生不如意,两者必居其一。

中国也讲处事哲学和人际关系,但大多是不切实际、远离人性,而且受左的思想影响严重。对别人的缺点错误强调“要勇于批评”的“斗争哲学”,对迎合他人喜好的做法则贬为“拍马屁”。这里,我给大家隆重推荐我特别信奉的“卡耐基为人处世学”。戴尔·卡耐基是美国成人教育之父、著名心理学家和人际关系学家。20世纪30年代他的《人性的弱点》等书问世至今,已经成为出版史上“最持久的畅销书之一”,世界上几十个国家出版过这些书。其中,“与人相处的基本技巧”和“为人处世的12条原则”最受欢迎。卡耐基讲述的为人处世之道,有两个特点,一是始终围绕“人的本性”作出分析,二是用事例说话、生动有趣、通俗易懂。

下面,结合我的观点把卡耐基讲得最多的两条为人处世之道介绍给大家:

1.满足他人的自尊心。卡耐基把“不要批评、指责或抱怨别人”作为为人处世的“第一条原则”。他说:“指责对方,无论你用什么方式:一个眼神,一种语气,一个手势,或直接说他错了,其后果都是一样的。他绝不会认同你,他感到他的智慧、判断力、骄傲和自尊心都受到了你的打击,于是,他会反击,而不是他改变意见。即使你运用柏拉图或康德的哲学逻辑也没用,因为你让他受了伤害。”

[人性百题]

先表扬后批评和先说自己错后说他人错为什么不会得罪人?

当然,一定的批评有时是必要的,怎么办呢?卡耐基讲了两个办法:一是先表扬后批评;二是先说自己的错(缺点或不足)后说别人的错。其原理,我以为,人的自尊心实际上是在维护自己的地位,直截了当的批评会使他感到地位全无,先表扬后批评一正一负地位还能保全;只说他的错,他感到地位低于你,先说自己的错后说他的错,我错你也错,地位平等。这样,他就不会感到很丢面子。当然,这两种办法都要建立在态度诚恳、言语委婉的基础上。

人的自尊心十分敏感,要不伤害他人自尊心必须时时处处谨慎小心。要给人留面子,给人台阶下;不要用命令的口气,而多用商量、请教或建议的口气;不要在别的母亲面前大夸特夸自己的孩子。

卡耐基还就许多人喜欢“争论”、“抬杠”这个问题,进行了大篇的论述。在他看来,争论就是在争我对你错、我胜你负,这既直接伤害他人的自尊心,又刺激人的好胜心。他举例,在一次宴会上,一位客人在交谈时引错了一句话的出处,卡耐基立即作了纠正,客人不服,于是争论起来。坐在卡耐基旁边的他的朋友用脚碰了碰他,然后说是卡耐基搞错了,那个客人是对的。在回去的路上,卡耐基问朋友,明明是我对了你为什么说我错了。这位朋友承认卡耐基是对的,但他说:“亲爱的戴尔,我们都是作为客人去参加宴会的,为什么要指明是他的错误呢?那样他会对你有好感吗?为什么要让他丢脸呢?他没有问你,而且也不需要你的意见,为什么要和他顶嘴呢?要永远避免和他人面对面地对着干。”是的,“在争论中没有赢家”。争论就是争我对你错、我胜你败,这是人的好胜心所不容的,不服输是好胜心决定的。再说,争论中双方都会片面地强调和寻找对自己有用的东西,这样越争就越会偏离真理,所以一旦争论起来常常会争个脸红脖子粗。还有,你如在争论中伤害了他人的自尊心,他就会对你产生怨恨,此时即使占了上风你也输了。正因为如此,卡耐基为人处世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永不争论”。

2.迎合他人的心理需要。人有尊重的需要,目的就是追求和维护自己的社会地位,它表现为爱面子,害怕批评责备,喜欢表扬称赞。批评责备是否定和降低人的地位,表扬称赞是肯定和提高人地位。所以,为人处世要迎合他人的自尊心,多表扬赞美。“看到别人的优点,给予真挚诚恳的赞赏”是卡耐基为人处世之道的“第二项技巧”。人人喜欢赞赏,人人受了赞赏都会开心,都会对赞赏他的人产生好感。卡耐基介绍著名企业家史考伯的为人处世之道。史考伯说赞赏和鼓励是我的“最大资本”,用它能够有效地激发职工的热情,“在这个世界上,上司的批评最容易扼杀一个人的雄心壮志”。“因此我更加乐于称赞,而讨厌指责挑剔。”卡耐基讲了一则“太阳和风的故事”。有一天,太阳和风打赌,看谁能把“那个穿外套的老人”的外套脱下来。于是,风开始猛烈地刮起来,越刮越猛,可越刮老人把外套裹得越紧。最后,风太累了,不刮了。这时太阳露出笑脸,和煦地照耀着老人。老人热得出了汗,主动把外套脱了。于是太阳告诉风,友好的温暖比冷酷的凶暴更管用。

与人交往,应尽可能地不打断他人的话,打断就是不尊重,就会招来不满。这是因为,交往中的语言常常是附着情感的。一个人在兴致勃勃地讲述自己开心事的时候,或在自豪地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光荣历史或业绩的时候,或在满腔激情地向他人介绍自己的观点、意见的时候,或旅游归来、眉飞色舞地介绍自己的所见所闻(好奇心、爱美享受的继续)的时候,或向人诉说一肚子委屈的时候,此时此刻是他正在享受快乐或释放痛苦的时候,打断就是阻止他享受快乐、释放痛苦。我们应该当一个耐心的倾听者,倾听就是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就是让他人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