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西医人体保养手册
48617400000014

第14章 整体保养与整体疾病预防(8)

(2)可能加重类风湿关节炎症状的食物。

①高脂肪类。脂肪在体内氧化过程中,能产生酮体,而酮体对关节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故不宜多吃高脂肪类食物,如牛奶、肥肉等,炒菜、烧汤也宜少放油。

②海产类。病人不宜多吃海产品,如海参、海鱼、海虾等,因其可产生较多尿酸,能在关节中形成尿酸盐结晶,使关节症状加重。

③过酸过咸类。如花生、白酒、白糖以及鸡、鸭、鱼、肉、蛋等酸性食物摄入过多,超过体内正常的酸碱度值,则会使体内酸度值偏高,钙、镁等离子浓度降低,而加重症状。吃过咸的食物会使体内钠离子增多而加重症状。

(3)最好能请专业医生对自己的疾病进行分型,并依此进行饮食的调养。

①风热型和湿热型。风热型主要症状为关节游走性疼痛,发热、咽痛、便秘、小便浓赤、苔厚、舌红,脉数或弦数,血沉也明显增快;而湿热型的病人可出现低热、胸闷、纳差、关节肿痛有积液、舌质红、苔白腻、脉滑数、血沉增快等表现。出现这些症状的病人应该多选用寒凉的饮食,如薏仁粥、豆、梨、苦菊菜、芦根等,可以清除内热。不应食用温热性的食物,如辣椒、芥末、姜、桂皮、大料、酒等,它们会伤阴助火,加重症状。

②寒湿型。主要表现为关节肿痛或有积液,纳差,大便稀溏,小便清长,畏寒,消瘦,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腻,脉濡,血沉也增快。此型的患者应选用一些温热性的食物,如猪、牛、羊骨头煮汤,及姜、桂皮、木瓜、药酒等。

③肝肾两虚型。多是长期的类风湿患者,可表现为关节疼痛畸形,肌肉萎缩,筋腱拘挛,畏寒,消瘦,面色无华,舌淡薄白或白腻,脉沉细,而血沉多不增速,或接近正常。此型患者可以多食一些补益的食品,如甲鱼肉、鸡肉、鸭肉、鹅肉、猪肉、牛肉、羊骨髓、胡桃、龙眼肉、芝麻等。

另外,关于类风湿关节炎病人饮酒问题,也应根据病情辨证对待。因为酒性辛热,助阳生火,能祛散寒邪,所以若患者伴有寒湿的表现时,可饮用一些药酒类。而伴有湿热之象的患者,则不适宜于饮酒,因为酒热伤肝,酒湿伤脾,会加重内热和肿痛。

此类病人如欲服药酒,可选择清凉性的药物浸入酒中,使药酒性质偏凉。对于一些不会饮酒的病人,可以稀释或加入调料调味后饮用。

四、痛风病

痛风是人体内嘌呤代谢障碍导致血中尿酸增高而引起的疾病。好发年龄在30~60岁,50岁以后发病者多,大多为男性。

常有家族遗传史。嘌呤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经人体的新陈代谢生成尿酸。如果由于各种原因,人体生成的尿酸过多或者排出过少,滞留在血液中的尿酸会增多,尿酸就会在关节、肾、心脏等部位沉积结晶,引起这些组织和器官的损害。出现一系列痛风症状,如反复突然发作的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时四肢关节会突然疼痛难忍。痛风性关节炎可以导致关节活动障碍或畸形。更为严重的是尿酸盐可在肾内沉积导致肾功能损害,甚至演变成尿毒症。

尿酸是嘌呤这种物质在人体内代谢的最终产物。它的生成分内源性和外源性,内源性尿酸是体内细胞代谢分解的核酸和其他嘌呤类化合物经酶的作用分解而来;外源性尿酸是食入的含丰富嘌呤核苷酸的食物分解而来。尿酸大部分经肾排泄出体外,少部分经肠道排泄或被肠道细菌分解。当尿酸生成增多或排泄减少时,即可发生高尿酸血症。尿酸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在组织内沉积,即可发生痛风性关节炎或肾尿酸结石。

肥胖者、糖尿病、嗜酒者、脑力劳动者、男性、经常暴饮暴食者都容易患痛风。痛风最重要的发病因素之一是营养过剩、饮食不当。大多数痛风患者都有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的饮食习惯。

痛风目前在医学上还无法治愈。一般对症选择药物或采取手术治疗。急性发作时,可采取让受累关节停止活动、局部冷敷和服用医生建议的抗痛风药等措施。治疗痛风的关键在于调整饮食结构,平衡饮食,荤素搭配,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忌吃富含嘌呤的食物。

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刺激和过度劳累;防止受寒、受潮,防止关节损伤及外伤等。

1.痛风的临床表现

(1)急性期:表现为关节红、肿、痛,主要发生的部位为四肢末端小关节处,并有反复发作的倾向,化验检查血尿酸含量增高(部分病人血尿酸可正常)。

(2)缓解期:痛风结节形成(即在关节皮下形成的有痛感的硬性小包块),关节骨质破坏、疼痛、功能障碍,并可伴随泌尿系统结石和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的症状。

2.痛风的饮食下面将食物分成三类,请按个人病情作出饮食安排。

(1)含嘌呤高的食物:每100克含嘌呤100~1000毫克,无论急性期还是缓解期的痛风病人均不应食用。这些食物包括动物的脑、心、肾、肝及鹅肉、肉汤、鲭鱼、沙丁鱼、鱼子、小虾、海参、干贝、蚝等。另外,酵母和酒类也不能食用。

(2)含嘌呤较高的食物:每100克中含嘌呤9~100毫克。

缓解期的病人,可从其中选用一份动物性食品和一份蔬菜,但食用量不宜过大。动物性食品有鱼、肉、禽等,植物性食品有豆类、扁豆、菠菜、蘑菇等。

(3)含少量嘌呤的食物:病人可随意选食,不必严格控制。

这些食品有:大麦、小麦、燕麦、大米、玉米、水果、鸡蛋、黄油、奶油、奶酪、冰淇淋、杏仁、核桃、糖、果酱、蜂蜜、植物油、汽水等。

痛风病人的理想主食——百合薏米粥

痛风病人的饮食治疗非常重要。在进行饮食治疗过程中,除了遵循低嘌呤膳食的原则之外,在食物的选择上还应注意选择具有特殊疗效功能的食物。百合薏米粥不仅可以提供患者必需的热能需求,而且对痛风有直接治疗作用,并能改善其关节炎的症状,是痛风病人的理想主食。长期服用能发挥其食疗的功效。临床上,痛风病人一般较肥胖,粥中不必加任何调味品,但若患者体形偏瘦,可酌情加入冰糖调味,以增加患者的食欲,更好地达到治疗目的。做法为干百合、薏米、梗米各50克洗净煮粥,每日分中、晚两次服完。百合味甘,微寒,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之功效。现代研究发现,百合除了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及多种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外,还含有秋水仙碱,而秋水仙碱制剂是临床治疗痛风的特效药,它可通过抑制C5a和白细胞三烯B4抑制多种核白细胞的趋化作用,从而改善关节炎症状。百合所含的秋水仙碱对痛风病人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但其含秋水仙碱量甚微,长期服用才能发挥其治疗功效,而且较制剂更安全,无不良反应。薏米又名薏苡仁,味甘,淡,微寒,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清热等功效。用它来治疗痛风,既可以发挥其利尿作用,以排出更多的尿酸,又可以利用其祛风除痹的功效,以改善痛风病人的关节炎的症状。加入梗米,作为痛风病人的主食,既可以为痛风病人提供必需的热能需求,又能很好的发挥其食疗食养作用,是痛风病人的食疗佳品。

3.痛风的治疗常用的药物有秋水仙碱、抗炎镇痛药、促尿酸排泄药和抑制尿酸合成药等几类。

(1)急性发作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吲哚美辛或秋水仙碱,能迅速控制痛风性关节炎的红肿痛症状,用药越早,效果越好。秋水仙碱作用迅速,但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为此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缓解期:血尿酸增高或正常,可长期应用抑制尿酸合成药物,常用药有:别嘌醇、苯溴马隆、丙磺舒等,具有控制高尿酸血症、防止痛风复发的作用。服用上述药物需定期复查肝功能及白细胞计数。

(3)中医认为,痛风属于“痹证”,风寒湿邪为病因。应根据痛风病人关节炎的症状特点与是否急性发作等决定痹证的性质,辨证施治。关节炎偏于风者,祛风为主;偏于寒者,散寒为主;湿邪偏胜者,化湿为主;热邪偏胜者,清热为主。对症下药。

得了痛风怎么办

(1)首先要节制饮食,避免大量进食高嘌呤食物,严格戒酒,多喝碱性饮料。

(2)要多饮水以助尿酸排出。

(3)防止肥胖。

(4)保持精神愉快,避免过度劳累、精神紧张、寒冷潮湿、关节损伤等诱发因素。

(5)不宜使用抑制尿酸排出的药物,如氢氯噻嗪、呋塞米等。

(6)接受药物治疗以降低血尿酸,并积极防治合并症。

(7)接受定期随访和定期复查血尿酸。

(8)千方百计预防肾损害的发生,痛风最严重的损害就是肾受损,严重者可发生尿毒症,导致死亡。要通过上述方法控制高尿酸血症,积极防治泌尿系统感染,有高血压者必须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并避免使用有损害肾的药物与造影剂。

第五节神经系统的保养

一、心理调适不良导致疾病

我们把心理调适放在神经系统中讲解是因为心理现象的发生主要是神经系统在起作用。人类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是神经系统。

有人往往把精神病说成神经病,也是有一定道理的。现代医学认为,心理因素是人体健康或疾病的重要原因。经过大量调查发现,长寿者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心态好。他们最大的养生秘诀是放得下,看得开。可能乐观是一种天生的素质。如果您不是天生的乐观派,在日常生活中怎样调节自己的心理呢?

1.改变人生态度把不愉快的事情当做一种人生体验。芝麻小事可使一个悲观的人整天愁眉不展,好像天都要塌下来似的。

可是几天后连自己可能都想不起来那件事是什么了。如此,何不把任何恼人事看淡看淡再看淡,反正几天后就会忘记。并逐步学习从光明面来看问题,认为什么事情都有两面性,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2.多做自己喜欢的事享受人生每一天。人的心情受环境的影响,选择有益心理健康的环境很重要。多安排与朋友的聚会,从朋友那里获得支持与关怀。多抽时间和亲朋好友一起去登山或旅游等都是很好的心理调节方法。

3.宣泄情绪人的心理就像是一个“皮球”,不良情绪就像是“空气”。随着“空气”的增加,“皮球”会越来越胀大,那感觉肯定不好受。如果情绪得到适时适度地宣泄,心情自然就会轻松,心理自然就会健康。所以,当你感到生活、工作压力太大,或内心产生激烈斗争时,一定要找知心好友或家人谈谈,将心中的不良情绪说出来。

4.培养幽默感幽默感是调节自我,调节人际关系,避免冲突的上佳方法。幽默是一种处世的智慧,是一种健康积极的心理素质。不妨适时地调侃一下自己或他人,说不定恼人的问题就解决了。但要注意场合和对象。

二、睡眠

睡眠质量对人的身体、心理、社会行为等都有影响。所谓“一夜好睡,精神百倍”。人的一生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好的睡眠对恢复体力、增强智慧、保证健康十分重要。科学研究证明,睡眠还是提高身体免疫功能的重要过程。睡眠时间长短是因人而异的。有人要睡8~9小时,才有充沛的精力,而有的人却只需睡5~6小时就够了。据说拿破仑每夜只睡3小时,而德国诗人歌德有时竟连续睡24小时。

怎样才能睡好觉以保证健康呢?首先,要遵照生物钟的运行规律,不要随意打乱它,养成定时睡觉定时起床的习惯,并不要轻易改变。一般来说,睡眠的最理想时间是晚上10时至凌晨2时,这是因为人在此时间的睡眠是深睡眠,最能够解除疲劳,也顺应了天时,对身体健康非常有利。对老年人来说,睡眠时间应比中、壮年多一些为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最好每天能睡足8~9小时,同时,每天睡0.5~1小时午觉也很必要,但午觉时间不宜太长。

要改变睡觉的种种不良习惯,如亮着灯睡觉。人睡觉时虽然闭着眼睛,但灯光仍然能被人体所感知,可造成一些生理功能紊乱;睡前避免激烈运动、饮用浓茶、酒等饮料;睡前不要看惊险类的书籍、电影、电视等。同时,要注意睡的姿势与方向,睡眠最好取双腿弯曲右侧卧,身体方向最好是南北向,以保持与地球磁场的磁力线平行。否则,身体随时在切割磁力线产生电流,时间长了可能会影响人体生物电功能。睡前最好用热水洗脚。养成开窗睡眠的好习惯,保持空气新鲜,但一定注意不要对流(过堂风),也不要让风直接吹身体,特别是头部。并注意盖好被子。

可睡前喝杯热牛奶,因牛奶含有色氨酸,有轻度的催眠作用。还应避免以下不利健康的睡眠。

1.睡“回笼觉”很多老年人早晨起得早,在洗脸、刷牙、吃早饭以后,又感困倦。闲来无事就又继续睡觉。殊不知睡回笼觉对健康非常不利,因血流速度从夜间到上午持续缓慢,非常容易造成血管堵塞,导致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2.睡眠时间过长有的老年人一入夜即睡,睡眠时间超过10个小时,中午还要午睡。其实,老人睡得太多也不好。睡眠过多的老人比睡眠正常的同龄老人心脏病发病率高1倍,脑卒中发病率高4倍。嗜睡与脑血管硬化有关,故嗜睡的老人应检查血管情况并更需注意血管保养(参见血管保养章节)。

3.补觉有的人习惯熬夜,并认为熬夜后补睡几个小时就行了。其实补觉是难以替代缺失的正常睡眠的。还会导致生物钟的紊乱而引起不良的健康后果。

国外睡眠研究成果

(1)午夜甚至更晚才睡觉的人比每天晚上10点前睡觉的人患抑郁症的风险要高25%,产生自杀念头的可能性要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