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不同的外科治疗。腭扁桃体大及软腭过长的必须手术,效果良好,舌根后坠的最好用正颌外科治疗,特别严重的应该首先持续气道正压呼吸(CAPA)治疗,然后再考虑采用正颌外科治疗。
不妨一试的简便方法,如果对您有效当然好,如无效请尽早寻求专业治疗,以下方法仅供尝试。
1.玻璃球法打鼾者在侧卧时打鼾会减轻甚至不打鼾。故将一枚玻璃球缝入睡衣的后部,当打鼾者要转身仰卧时,就会压到后背的玻璃球,这个异物感会促使他立即转身侧卧或采取俯卧位。玻璃球微弱的刺激一般不会打搅人的睡眠,更不会出现伤害现象。
2.阻鼾器有些阻鼾器能使下颌前移,下颌前移的同时带动堵塞咽喉部位的软组织前移使呼吸通畅,抑制打鼾。
3.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定期锻炼的习惯以减轻体重并增强肺功能(1)戒烟:在戒烟的同时,睡觉时垫高床头并采取侧卧位。
(2)睡前不饮酒,不喝茶和咖啡,也不要服用某些药物,因为酒精、镇静药、安眠药以及抗过敏药物等都会使呼吸变得浅而慢,并使肌肉比平时更加松弛,导致咽部软组织更容易堵塞气道。
此外,还要治疗引起上呼吸道阻塞的原发病。
第三节血管系统的保养
血管系统是人体最庞大的生理系统。它由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网组成,一个普通成年人的血管总长度约为10万公里,假如连接起来约可以绕地球两圈,表面积超过0.5公顷,发挥着为人体组织提供营养物质和氧气的重大作用。
血管就如同人体内的“公路网”,把各类营养和氧分子运输到身体的每个角落。任何一处发生堵塞就会导致某个角落失去营养和氧气补给,致使功能减弱甚至组织坏死;任何一处发生破裂就会导致血液流出,后果同样严重。而导致这两种情况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动脉粥样硬化。所谓动脉粥样硬化是指血管(主要是动脉)内壁因为种种原因发生了损伤,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血液渗入后形成血栓,然后纤维组织和平滑肌细胞增生及钙质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退变和钙化,病变常累及大、中型肌性动脉,一旦发展到足以阻塞动脉腔,则该动脉所供应的组织或器官将缺血或坏死。由于动脉壁应力降低,也容易在此处发生血管破裂。
由于在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稀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饮食习惯改变,该病已成为我国主要死亡原因。动脉粥样硬化始发儿童时期,并持续进展,在中年或中、老年出现症状,因此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退行性病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进行预防和保养。
动脉粥样硬化一般发生在冠状动脉,也可发生在主动脉、脑动脉、肾动脉等,从而引起相应部位的病变,产生不同的严重后果。主动脉粥样硬化常无症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者,若管径狭窄达75%以上,则可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脑动脉硬化可引起脑缺血、脑萎缩,或造成脑血管破裂出血;肾动脉粥样硬化常引起夜尿、顽固性高血压,严重者可有肾功能不全;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可表现为饱餐后腹痛、便血等症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腔严重狭窄者可出现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消失,严重者甚至可发生坏疽。
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是复杂而繁多的,如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糖尿病、肥胖等。在西方医学理论中,动脉粥样硬化是属于病因不明的疾病。因此,在治疗时,通常只能选择以缓解和抑制症状为主的医疗策略。但如果从功能上来看,血管系统是运输血液的通道,就像一条河流,河流发生问题通常有两个原因:泥土淤积和缺少维修。血管出现问题的原因也无非是毒素淤积,血管中的毒素包括过多的脂肪、胆固醇、有毒化学物质、自由基等,这些毒素在血管壁的损伤处沉积(高血压会造成血管壁的损伤,这些毒素本身也能造成血管损伤)便是血管硬化的开始,这些毒素不断沉积,而我们的身体又缺乏足够的能力清除这些毒素,血管不断遭受侵害,逐渐形成了粥样斑块。因此,解决的方法应该是减少体内毒素,尽量避免血管壁受损伤,如果已有损伤就要大力清除毒素,减少甚至避免沉积,以利于损伤的修复。那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做才能减少体内毒素、避免血管壁受损伤呢?最重要的就是控制“三高”,即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糖尿病)。下面分别进行叙述。
一、控制高血压
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患者高达1.8亿,平均每3个家庭就有1名高血压患者,其中40%患者因高血压引发的疾病而致残。
1.人体的血压是怎样形成的原来,人体的心脏和血管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管道循环系统。其中的血液一方面受到心脏收缩产生的压力和血管壁弹性回缩产生的压力向前流动,另一方面又受到毛细血管网的阻力和血液的黏滞阻力,使血液不能顺利前进,这两方面力量的对抗迫使血液对血管壁施加横向的压力,就形成了血压。血压既是生命活动的标志,又是某些疾病的指征。
高血压说明人体血管系统内处于高压力状态。这种高压力状态会损伤很多器官从而引发病变。首当其冲的就是血管壁受损,进而导致相关组织器官的损伤。高血压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疾病,世界各国的患病率都很高。高血压的发病原因迄今尚未阐明,目前认为是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下多种环境因素共同导致的。血压调控机制多种因素都可以引起血压升高。心脏泵血能力加强(如心脏收缩力增加等),使每秒钟泵出血液增加。另一种因素是大动脉失去了正常弹性,变得僵硬,当心脏泵出血液时,不能有效扩张,因此,每次心搏泵出的血流通过比正常狭小的空间,导致压力升高。这就是高血压多发生在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增厚和变得僵硬的老年人的原因。由于神经和血液中激素的刺激,全身小动脉可暂时性收缩同样也引起血压的增高。可能导致血压升高的第三个因素是血管系统中液体容量增加,这常见于肾疾病时,肾不能充分从体内排出钠盐和水分,体内血容量增加,导致血压增高。
相反,如果心脏泵血能力受限、血管扩张或体液过多丢失,都可导致血压下降。这些因素主要是通过肾功能和自主神经系统(神经系统中自动调节身体功能的那一部分神经)的变化来调控。
2.高血压的分期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就是高血压。一般情况下,理想的血压为120/80mmHg,正常血压为130/85mmHg以下,130~139/85~89mmHg为临界高血压;140~159/90~99mmHg为高血压1期,此时机体无任何器质性病变,只是单纯高血压;160~179/100~109mmHg为高血压2期,此时有左心室肥厚和心、脑、肾损害等器质性病变,但功能还在代偿状态;180/110mmHg以上为高血压3期,此时有脑出血、心力衰竭、肾衰竭等病变,已进入失代偿期,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
收缩压≥140mmHg但舒张压<90mmHg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多见于老年人。
3.高血压流行的一般规律
(1)高血压患病率与年龄成正比,65岁以上的老人几乎有一半罹患高血压。
(2)女性更年期前患病率低于男性,更年期后同于甚至高于男性。
(3)有地理分布差异,一般规律是高纬度(寒冷)地区高于低纬度(温暖)地区;高海拔地区高于低海拔地区。
(4)同一人群有季节差异,冬季患病率高于夏季。
(5)与饮食习惯有关。人均盐和饱和脂肪摄入量越高,平均血压水平越高;经常大量饮酒者血压水平高于不饮或少饮者。
(6)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呈正相关。经济文化落后地区发病少,经济文化越发达,人均血压水平越高。
(7)患病率与肥胖程度和精神压力呈正相关,与体力活动水平呈负相关。
(8)高血压有一定的遗传基础。直系亲属(尤其是父母及亲生子女之间)血压有明显相关;不同种族和民族之间血压有一定的群体差异。
为什么胖子多高血压?
肥胖者因体重的迅速增加,血管床面积迅速扩大,血液循环“战线”拉长;胖人血脂也普遍升高,血液黏稠度大,致使血流阻力增大,导致现在的血压水平已不能正常供给头部及末梢循环。打破了人体组织血液供求的最低临界点后,神经系统会把这一信号反馈至脑垂体,触发启动人体的自我调节系统。这一自我调节系统发出指令:调整肾上腺素分泌水平从而增加心脏的输出功率以达到人体对血氧的正常需求水平,而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血压的升高。因此,对于肥胖者来说最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减肥。而最有利于病情改善和彻底康复的减肥方法是在保证基本营养摄入的前提下控制饮食,循序渐进地加强运动和锻炼,并且长期坚持下去。
需要指出的是,提倡更多的户外运动,尽可能多晒太阳。
改善和彻底康复的减肥方法是在保证基本营养摄入的前提下控制饮食,循序渐进地加强运动和锻炼,并且长期坚持下去。
4.血压的调节自然情况下,在人的一生中,血压是变化的,婴儿和儿童的血压比成人低。活动对血压也有影响,运动时,血压高,而休息时血压低。在每一天中,血压也不一样,早晨血压最高而睡眠时血压最低。
在躯体对外来威胁的反应(战斗或退却反应)中,交感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可以暂时使血压升高。交感神经系统能增加心脏收缩的频率和力量,也能使全身大多数动脉收缩,但对有些特定区域的动脉有扩张效应,如骨骼肌,增加其血液供应。另外,交感神经系统还能减少肾排出钠盐和水分,以增加血容量。交感神经系统还能释放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这些激素能刺激心脏和血管。
肾对血压的控制也很重要。如果血压升高,肾将增加对钠盐和水分的排出,从而降低血容量使血压恢复到正常。相反,如果血压降低,肾将减少对钠盐和水分的排出,从而增加血容量使血压回升到正常水平。肾脏也通过分泌一种称为肾素的酶来升高血压;肾素触发产生一种称为血管紧张素的激素,血管紧张素又触发释放一种称为醛固酮的激素,醛固酮可导致体内水和钠盐潴留。
由于肾在血压的控制中有重要作用,许多肾疾病和异常都可以导致高血压。如供应一侧肾的动脉狭窄(肾动脉狭窄)可以引起高血压。一侧或双侧肾的各种类型炎性病变或损伤也能导致高血压。
任何原因引起的血压升高,机体都将启动代偿机制进行调控,以期使血压恢复正常。因此,当心脏泵血的增加使血压升高时,引起血管的扩张和肾排出钠盐和水分增加,使血压降低。然而,动脉粥样硬化使动脉壁硬化,从而妨碍通过血管扩张来使血压恢复到正常,动脉粥样硬化对肾的损害也使肾排出钠盐和水分的能力下降,这些因素都导致血压升高。
5.降压药物根据病情合理使用降压药物,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对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以及防止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和肾衰竭等并发症都有作用。降压药物种类很多,各有特点,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复杂而专业,在此仅介绍一下常用降压药的类型和选用原则,具体如何选用以及如何搭配使用请按专科医生处方,不做过多介绍。目前趋向于使用作用持久,服用次数少的长效制剂或剂型,以方便病人服用。
(1)常用降压药的类型: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首选的降压药有5大类,即利尿降压药、β1受体阻滞药、钙离子拮抗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包括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及α1受体阻滞药。这些降压药都有肯定的作用,但都不能根治高血压。降压疗效也大致相仿,只是降压机制不同,不良反应不同,以及降压作用之外的其他作用不同。各药都有优点和缺点。
①利尿降压药。这类降压药品种很多,我国常用的是氢氯噻嗪,应用广泛的小复方制剂中都有它。缺点是不良反应多,例如可引起血糖升高,血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升高,血尿酸升高和血清钾降低等,还可以使胰鸟素敏感性下降。目前趋向用小剂量,每天剂量不要超过25毫克。吲哒帕胺是另一品种,它是长效的,每天早餐后服用1次即可,降压作用可维持24小时。不良反应较氢氯噻嗪少且较轻。对血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没有不良影响。伴有血脂异常者可服用。
②β1受体阻滞药。这类药品种也很多,目前应用的有阿替洛尔,美多洛尔和比索洛尔等。都是长效药,可每天服用1次。
它同时能治疗冠心病。不良反应主要是使心率减慢。有支气管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不能用。老年人有慢性支气管炎较多、心率较慢或有心脏传导阻滞等疾病,往往不能应用。需要应用时应加注意,应用前必须做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