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小城市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
48617800000005

第5章 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和趋势(2)

根据国家制造业信息化评测中心发布的数据,我国的信息化指数已经由2001年的100点上升到2002年的118.21点,增长幅度达18.21%。2003年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指数较2002年增长了16%。截至2004年年底,地方各级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及示范培育企业较上年增长超过60%,达到了4848家,比以前的2000多家企业有了明显的提高。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和互联网周刊发布的“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的调查结果显示,在“500强”中有400家以上属于制造业企业。

2.2.2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取得重大进展

目前,我国以三维CAD为核心的设计平台和工具集,如三维CAD/PDM/CAE已经占据国内中小企业市场50%以上的份额;国产ERP产业的产值已经超过了10亿元,ERP的应用在套数上在国内占79%以上的份额。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实施3年来,在两项主导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开发了3类集成平台与工具集,实施了4类网络环境下的集成应用工程。

(1)两项主导关键技术

一是在网络环境下的集成化设计与制造管理系统,即通过集成技术的研究与集成平台的建立,将CIMS主题以及广大企业应用的各项单项技术和单元技术产品通过有效集成,开发面向企业具有业务功能集成、流程可控、异购信息改换的可视化系统。二是面向流程行业的信息化。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原创性地提出了网络通信技术、总线控电网络安全远距离传输等多项关键技术,这些技术已经在重庆的四联华控得到了现场的应用。

(2)三类集成平台和工具集

一是以三维为中心的工具集。目前国产三维CAD软件已经在机械行业建筑行业,特别是在中小企业中成功地应用了上万套。二是以ERP为核心的企业管理集成工具集。重点在适合中国国情的ERP产品,包括供应链、客户关系管理、支持企业管理的APS等,并成立产业技术联盟。三是以MES为核心的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系统工具集。目前,这一工具集已经占国内市场40%以上的份额,产值超过了10亿元,在公司广泛应用的同时,已经开始走向整个钢铁、冶金和石化行业,开始推广应用。

(3)四类网络环境下的集成应用工程

一是开展面向广大中小企业的ASP服务平台。按照目前的统计以及预期的效果,这些应用平台的搭建将为我国4000多家中小企业提供ASP服务。二是多企业协同的供应链管理实施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在重大产品和重大行业中的应用。当前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正在围绕“神六”飞船、我国第一架ARJ21飞机、自主开发的赛豹汽车等研究和供应链中,开发多企业协同的ERP和供应链管理系统,通过在这些产品中的应用,带动上、下游上千家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高。目前,在“神六”飞船的上游企业达到了1205家,供应链管理系统可以使这1205家企业在网络上实现协同供应和协同工程。三是在网络环境下实施协同的设计和制造。四是在流程行业,针对MES系统开展应用和示范。

2.2.3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和特点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发展呈现出如下的主要特点:

(1)复合型人才匮乏,信息化人才短缺,尤其是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奇缺。由于制造业信息化涉及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实施信息化不仅需要计算机技术人才,而且还需要管理人才,特别是既懂技术、工艺,又懂计算机技术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企业普遍缺乏复合型人才,使企业在决策和实施时缺少“主帅”。

(2)专业技术咨询服务能力不足。中介服务体系建设是当前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体系中的薄弱环节。现在有一部分中介机构可提供专业技术服务,但大部分生产力促进中心(中介机构)仅限于单元技术产品的服务、综合服务和简单的软件应用培训。系统集成和企业管理咨询服务能力较弱,特别是能够将生产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管理技术有机融合,向企业提供全面服务的中介技术服务机构不多,在制造业信息化中提供工程咨询、监理服务、技术服务,直接服务于企业的能力还远不能满足企业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需求。

(3)企业信息化工程监理业务急需加强。信息化工程监理服务工作有待开拓,主要原因有几个:一是企业对购买软件能够接受,但对花钱买服务(买监理服务)还难以接受;二是企业信息化监理缺乏可依照的权威性指导文件;三是中介机构没有企业信息化工程监理资质;四是缺少具有监理能力与经验的人才。为了保证信息化工程的实施,降低企业风险,浙江省依靠专家组为企业咨询、把关,带有监理性质。部分中介技术服务机构开展了一些监理尝试工作,但基本上停留在咨询服务阶段。

(4)ASP服务模式、运营环境需要探索。在国家“863计划”支持下,部分省、市有关ASP项目研究工作进展顺利,地方政府在攻关项目中结合行业、区域需求也安排了有关ASP项目。目前有些已在试运行,如何赢得企业信任,实现ASP平台的盈利运行,是ASP技术能否推广的关键。

(5)部分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不到位。由于忽视总体方案设计,许多企业的系统集成匹配程度低,造成信息流不畅通,形成“信息孤岛”。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认识不足而外,与资金投入不足也有直接关系。人才的匮乏和对制造业信息化的认识不足,是制约企业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深入开展的瓶颈。有些企业对实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思想准备不足,信息化工程计划性不强,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不连续,往往出现有头无尾现象。

(6)企业、区域信息化应用发展不平衡。区域间、企业间的信息化建设差距很大。由于企业实力不同,信息化建设发展阶段不同、认识不同,对信息技术的需求差距悬殊。大企业投资几千万元上信息化集成技术,小企业花几十万元上单元技术,还有从没有计算机开始起步的企业。大企业由于有资金、人才以及明确的需求,已将运用信息技术视为生存、发展之本,但仍有很多中、小企业在为生存发愁,不知道企业信息化是什么。

(7)信息化环境不够成熟

我国社会信息化的总体水平还很低,很多基础设施与规范不完善,也影响到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比如信息资源开发重复,信息渠道不畅,共享程度低,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能促进制造业快速发展的、有一定规模的设计与制造软件、管理软件与优化软件、软件工具集以及集成应用平台。自主开发的CAD/CAM/ CAPP/CAE、PDM、ERP、APC、RTO、MES等软件的成熟度还有待提高,目前在市场上占有的份额还不到15%。促进企业信息化的有关政策针对性不强,支持力度不够,未能真正起到积极引导企业实施信息化的作用。

2.2.4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中国虽然正在向制造业大国转化,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在深度和广度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1)我国制造业企业缺乏国际市场竞争力,国际市场份额不高。

中国制造的产品品种少,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还较低,目前真正在全球市场上处于领先水平的制造业企业则更少。“世界制造工厂”的标志是,能够向世界市场提供大量的出口产品,而不是仅仅看该国工业产品的生产总量。中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的工业品多数还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是工业生产大国,但同时也是工业品消费大国,各种工业品首先供应国内消费,其次才是出口。在中国的制造业企业中,如家电、计算机、通信设备等,可以说绝大部分是内销,出口比例极少。

(2)中国的制造业企业缺乏价值链的主动运作,只能被动地接受国际分工,致使大部分企业处于垂直分工体系的低端,获得价值较低。由于受到资本积累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限制,中国企业在参与国际分工时,主要采取以下两类方式:

第一类是发展来料加工型的制造业。由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便宜,跨国公司就把发展中国家作为工业品的生产加工基地。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及产成品的销售都由跨国公司控制,通过大进大出的方式,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作为生产加工基地的国家,主要是赚取人工费用,实现劳动力的就业。

第二类是原材料的采购和零部件的制造实行本土化为主,跨国公司控制着研发和市场销售网络。这种类型较第一种类型的层次提高了一步,但仍然属于跨国公司的生产车间。

当然,这两种类型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往往是并存的,只是比重的高低有所区别。

(3)中国的制造业企业主要优势仍然在于人力成本,在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下缺乏新的优势来源。

在目前和今后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从中国工业品出口结构看,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近年来,中国机械电子产品的出口额虽然已经超过纺织品出口额,但在出口的机电产品构成中,还是以劳动密集型加工组装产品为主。中国工业增加值相当于美国工业增加值的30%左右、日本的50%左右。而中国每年进口的机械电子产品达千亿美元,且都是附加价值高的产品。中国在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领域,还明显落后于美国、日本及欧洲国家。

从制造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看,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特别是创造产业的主体技术多依靠国外,企业集中度低,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而且围绕大型骨干企业的中小企业群体也未形成。距离实现决策信息化、生产过程信息化、市场需求和生产供给信息化、企业管理和社会管理信息化的目标,还有很大一段距离。

以上问题的出现,关键在于中国制造业企业缺乏企业发展规划,在一种无序状态下发展企业,导致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资源整合,小而全,导致企业缺乏规模效益,并且风险高,退出门坎高。

中国企业的社会资源整合能力弱,一方面由于社会的信用度影响,另一方面也与企业家的经营思路有关。大部分企业从原料环节开始制造,无法抓住行业价值链中的关键环节,结果经济效益低,只能任人宰割沦为加工厂。

(2)缺乏市场创新,无法抢占世界市场份额。

中国企业往往在区域发展很好,但跨区域发展力度不足,尤其是在国际化中均缺乏好的表现。对于不同的市场缺乏新的市场手段,只能坐在过去的成功经验上处理问题,导致无法适应新市场。

(3)缺乏技术创新,无法形成新的增长点。

大部分中国企业在研发上采取跟随战略,这也是发展中国家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有效战略,为日本和韩国企业所证实。但跟随战略有两个要求,一方面是跟随的机会选择;另一方面是跟随的速度。中国企业大多数不重视市场分析,造成开发出来的产品不适应市场需求;而更多的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反应速度慢,内部各系统协调不畅,等产品开发出来时,市场已经饱和了。

(4)企业管理粗放,缺乏目标管理,经营成本高。

中国的企业环境确实存在不确定性的特点,因此成为许多企业制定目标管理的难点,但也因此成为许多企业不定目标的借口。在中国目前的环境下,可以说更需要目标管理,尤其是动态目标管理,这需要管理者投入更多的精力。

2.3制造业信息化发展趋势及需求分析

2.3.1总的趋势

(1)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设计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制造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数字化和企业数字化。

①设计数字化技术是制造业信息化的重点之一,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研究最深入、效益最明显的领域。设计数字化技术实现了产品设计手段与设计过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了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设计数字化技术包括产品设计数字化技术与过程设计数字化技术,前者的对象是产品,而后者的对象则是产品的制造过程。设计数字化技术集成了现代设计过程中的多项先进技术,如智能设计、虚拟制造技术、标准化技术、产品数据管理技术PDM和并行工程等一系列技术,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技术。

②管理数字化技术实现了企业内外部管理的数字化、最优化和知识化,提高了企业管理的水平。根据现代企业管理技术与先进制造模式的发展趋势,未来的制造企业管理技术的覆盖面、组织形式、经营管理模式、优化方法与技术、支撑平台与工具等都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在覆盖面方面,企业管理所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系统集成度越来越高;在组织形式方面,面向过程的多功能项目组和跨企业的敏捷虚拟企业组织形式将成为发展的主流;在经营管理模式方面,适合未来全球化市场竞争和基于知识的新产品竞争的并行工程与敏捷虚拟企业管理模式、适合于市场需求个性化的大批量定制生产模式等将是发展的主要趋势;在优化方法与技术方面,支持企业诊断与过程重组的企业模型及建模方法、建模工具和仿真工具将进一步发展;在支撑平台与工具方面,未来的计算机网络、企业集成平台与集成框架、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工具等将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提供高性能、强功能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