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振兴特色制造产业促进西部科学发展
48622200000054

第54章 企业信息化发展与研究(9)

从技术角度来看,人们除了利用信息科学的原理研究解决大系统的稳定性,网络结构的有序性和高速率传输中的各种问题外,主要是用情报学的理论方法研究高速信息网络特点的信息系统,信息媒介和利用方式。即对应于网络技术的技术管理模式,其研究内容是新的网络信息系统,新的信息媒介和网络信息环境中的信息资源分布,采集,组织,存储,检索,传播与服务。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高速信息网络是一个巨大的社会经济系统,这个系统将计算机,通讯网,信息资源网,信息生产者(提供者),信息消费者(用户)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信息生产,分配,流通和利用模式。引起整个信息产业革命。以高速信息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活动具有与经济活动相同的特征,过程和媒介。存在着供求关系,投入产出关系和费用效益等方面的问题。需要用经济学的理论,原理,原则和方法研究网上的各种复杂的经济关系。有必要按照经济规律,遵循经济规律,运用经济杠杆,对网络信息活动进行经济管理,使网络信息资源的实现最优配置,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用,发挥最佳效益。对应于网络信息资源的经济管理模式,其研究方向是网络服务业引发的经济问题,研究内容是internet产业结构与管理,网络环境中的资源的合理配置,网络市场的运行与管理等。

从人文角度来看,人们试图通过政策,法规,伦理道德的相互协调,将行政手段,法制手段和精神文明的力量结合起来,实现高速信息网络资源的规范化和有序化管理,形成有机体系和健康的网络文化,以保证高速信息网络有序运行。这些手段的综合运用改变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形成的单依靠技术的单一模式,解决了许多技术手段无力解决的问题。有助于客服网络迅速膨胀和无序扩张引发的种种弊端,创造和谐,均衡,有序的信息环境,并使技术发挥更大的效能,因此对应于信息网络文化的人文管理模式,其方向使网络环境中的信息政策和信息法律等,在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实践中,这三大模式相辅相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网络信息资源在我们的社会发展中将日益占据主导地位,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它的合理利用,只有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使网络信息环境变为有序的信息空间,实现信息资源效用的最大优化。

作者简介:

徐邗,男,1980出生。毕业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就职于长风信息集团信息工程研究所。通讯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安宁西路718号信息工程研究所;邮编:730070;电话:7993450;E—mail:xh1980 cn@126.com。

应用生产过程控制系统促进生产环节高效畅通

刘生龙 朱有璋

(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机械制造公司 嘉峪关 735100)

摘要:企业领导组织多方人士系统地研究,寻找既能解决目前生产矛盾,又能简化生产控制过程、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的有效途径。但对于机械制造行业,产品品种多、工艺复杂,产品质量不是很稳定,怎样从复杂的生产流程当中快速、高效、保质保量完成抢急件或者事故件,是考验和衡量机械制造行业的重要指标。酒钢机械制造公司自主开发生产经营信息将最高管理层的管理意图得到延伸和释放。

关键词:生产 过程控制 信息化

1如何将最高管理层的管理意图得到延伸和释放

当前,企业产能不断释放,人们对生产环节控制要求越来越高。生产环节控制和预防不好将导致较高的生产成本。设备制造企业及研发部门围绕生产过程控制就如何有效地应用现代信息化管理成果固化优秀的管理思想,进行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本文的主要探讨如何通过计算机程序系统的确规范机械制造行业生产经营业务。实施流程再造,实现生产经营管理的“四个现代化”,即工作流程电子化、业务信息自动化、管理制度程序化、系统安全数字化。下面就如何应用生产过程控制系统促进生产环节高效畅通,将最高管理层的管理意图得到延伸和释放逐一给予层层展开。

2首先确定工艺流程的设计以分清问题的症结和影响企业快速发展的各个因素

2.1背景因素

首先,企业订货合同、生产计划、销售管理、成本核算、客户管理、车间之间的收发存处理基本上是人工处理,占用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且信息重复处理,信息不能共享和及时分析,给企业本来工序复杂、工艺流程较多的生产造成了压力。虽然企业在经营和销售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精细化管理环节方面,显得十分薄弱,通过展开可行性调查和研究,分析问题的症结和影响企业快速发展的各个因素。

2.2问题症结与技术方案

其次,管理过程控制,体现预防在先的原则,通过分析、研究表明,用一套切合实际的企业生产经营信息系统,优化生产管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疏通因管理不到位的环节,可以弥补薄弱环节。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业务流程的分析,确定计算机处理的业务范围,建立系统的逻辑模型,对系统进行模块划分及模块设计。

系统的基本功能模块如下:

合同管理模块、生产计划管理模块、车间信息管理、车间转账管理、车间产品管理、半成品库管理、成品库管理、质检管理、产品编码管理、统计报表与查询、标准生产工艺管理、系统维护、标准加工单位维护等。

系统分为生产经营管理子系统和报表打印与统计子系统。报表打印与统计子系统主要实现对严格要求报表格式的报表的打印与相关统计,其他与生产经营管理相关业务在生产经营管理子系统中实现。

3其次是确立系统设计和开发,生产经营信息化管理和信息数据共享

实现基础信息的计算机网络全面管理,力争做到信息数据共享,使其成为可能。

系统由管理、信息、编码、报表与查询、维护等13项模块组成,基础信息来源依据各生产环节和关键生产岗位提供的原始单据报表为准。系统涉及公司的备件订货合同、生产计划、各工序之间的衔接、加工工艺、质量管理、半成品管理、成品销售管理、成本核算、客户管理、车间之间的收发存、异议处理。

生产经营信息化管理和信息数据共享:订货管理、计划管理、收发存管理、分厂之间的成本核算、分厂之间的异议管理、与用户之间的异议管理、销售管理、统计管理、统计报表管理、管理者查询为一体。

4再次是引用先进系统设计思想

系统设计的技术路线是以面向对象理论为系统分析、设计的方法,采用先进的三层技术体系结构,利用先进的开发工具和手段,实现了以生产经管理管理为核心,集成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大部分功能,充分发挥系统的综合应用能力。

5另外规范企业管理,建立流程标准化、考核系统化的企业管理模式

系统设计的业务路线是基于国内外先进企业经营管理理念,融入中国企业管理精髓,充分考虑企业实际情况,按照科学管理和企业信息化的要求,转变工作职能,转变工作方式,转变员工心态,优化重组业务流程,规范组织和人的行为,明确职责,有效监督,形成一种决策科学化、流程标准化、考核系统化的企业管理模式,形成‘次次做对’的零缺陷质量管理文化。

6使系统维护变得简单

由于系统主要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S)+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技术体系结构,因此系统维护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服务器端,只有少量客户端需要进行系统安装和维护工作。

7使系统操作简便、易学易用

用户只需要通过登录系统就可以完成与其工作有关的所有操作。同时用户只要具备基本的电脑操作技能,经过简单的系统培训就可以很容易地使用该系统。

8使用户权限设置灵活、安全可靠

系统的用户使用权限是由用户操作权限和用户数据访问权限决定的。系统根据用户操作权限在系统业务功能区中生成符合其身份的用户菜单,比如具有合同管理权限而不具备销售管理权限的用户在注册使用该系统时,其系统业务功能区用户菜单中就会出现合同管理模块,而不会出现销售管理模块;同时系统还会根据用户数据访问权限生成符合其身份的用户数据。比如经理可以看到全公司所有数据,而其他人员只能根据权限的设定看到部分数据。

9通过以职能定部门。使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工作相对独立

所有上级主管部门和部门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类似工作联系、表单传送等非部门独立性工作都由电脑软件完成,确保各职能部门工作的独立性,真正实现各部门各行其政、各司其职。例如:经理需要了解公司的生产情况,在其具有权限或授权的前提下,不需要通知生产部门准备资料,直接可通过系统相应的功能模块进行查阅。

10通过实践检验,可以提高部门间合作性、协调性,资源做到最优配置和有效整合,为决策者提供及时、有效、准确的数据依据

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发现,系统优化管理流程,减少人力资源浪费;提高产成品合格率;减少内部管理环节及人工作业,界定了职能部门的职责范围,提高组织效率:缩短供货周期,提高跨部门的业务协调能力和对市场的快速响应能力:企业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减少延期交货,提高企业信誉,改善客户关系;减少生产损耗;降低制造成本,生产能力得到很大提高;畅通物料流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部门间合作性、协调性,资源做到最优配置和有效整合。

解决1:由于系统信息资源实现共享,保证采购、销售环节的公开、透明。建立完整的业务流程控制,实现工作流控制管理,为企业建立一套集成的业务流程控制系统,解决部门间信息传递速度慢、经常失真,对市场需求反应速度慢等问题。

解决2:通过对合同订货信息、订货产品的生产加工状态、质量信息的动态跟踪,实现订货产品的生产加工信息的动态跟踪并提供全方位的综合信息,为决策者提供及时、有效、准确的数据依据,避免决策失误带来的风险问题。长期的社会效益远远大于本身的经济价值。可以在冶金机修行业中推广应用。

公司生产经营管理信息系统从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完成了系统设计与系统开发工作,在2006年2月完成了系统测试,并于2006年2月18日正式运行。截至目前系统运行平稳,数据真实、准确,用户反映良好,达到了系统设计要求与目标。

11最后把“现代企业、互动管理”的先进理念融入工程管理软件系统

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便、易学易用,按流程划分岗位模块,涵盖生产经营涉及的相关内容,方便生产管理,紧扣机制公司生产流程,规范管理流程。软件在划分岗位上,与公司的实际岗位是一一对应的,把公司的交接流程融入系统,进一步体现了软件与实际操作的结合。降低以前手工交接的成本,用系统规范了操作流程。从根本上突破企业发展的瓶颈,提高企业综合利润,从而把“现代企业、互动管理”的先进理念融入工程管理软件系统。系统具有计划进度、仓储、合同、质量管理等功能,在生产经营管理中具有较强的应用性。软件整体操作维护方便、界面友好、功能设置合理。测试报告表明,软件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该软件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同类型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具有较大的推广使用价值。

12达到可观经济效益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管理系统产品不仅成本低廉、性能稳定。而且应用中可减少大量的人工输入带来的烦琐和弊端,产品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了显著的提高,为机械加工制造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探索了一条效的途径。系统属于机械制造行业中为数不多的应用软件之一,捋顺生产信息,规范生产流程,优秀的工艺得以积累,系统成为机械制造行业中的形象标杆,使公司无形资产增值。

节约费用计算: (月费用)4200×12=5.04万元。统计费用计算: (统计人员日工资70元)(统计人员20)×(5统计工作日)×(12月)=8.40万元/年。节约生产成本计算:按降低1.5%的废品率×(生产成本8000万元/年)=120.00万元/年。提高生产作业率效益计算:按提高1%生产作业率×(销售额1.5亿元/年)=120.00万元/年。进行供应、生产与销售物流一体化整合,降低库存和物流成本费用计算:(节约库存和物流成本费用8000元/月)×12月=9.60万元/年。间接经济效益计算:间接经济效益=年效益×1%=10.00万元。年总效益=节约费用+统计费用计算+生产成本+提高生产作业率效益+降低库存和物流成本费用+间接经济效益,系统运行每年总经济效益为:176.77万元。

13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实践检验证明,通过对生产经营的过程控制,确定合理的生产工艺,制定出合理的生产周期,实现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合同、计划、工艺标准及编制、生产过程流转、加工成本核算、质检、销售等信息一体化,减少信息因人工传递带来错误的可能性,并能自动生成各种汇总、统计报表,节省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库存和生产、管理、物流成本,满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流程的动态管理与跟踪,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与企业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