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民间疗法
48624200000028

第28章 药物贴敷疗法(2)

2.方法二吴茱萸9g,米醋适量。将吴茱萸研成细末,用米醋调成糊状,敷于两足涌泉,盖以纱布,胶布固定。

3.方法三吴茱萸、肉桂各18g。共研细末,临睡前取药粉10g,调酒炒热敷于两侧涌泉;或取药5g调蜂蜜为软膏,贴敷于一侧神门、三阴交。每日换药1次。

4.方法四炒酸枣仁、丹参、夜交藤各15g。共研细末,用蜂蜜调成软膏,于临睡前敷于神门穴(双侧)上,外用纱布包扎固定。每日换药1次。

九、眩晕

1.风寒型眩晕白芥子9g,酒30ml。将白芥子研细末,每次取3g,用酒调成药饼,贴于百会、翳风。有恶心或呕吐者,配内关、足三里。每日换药1~2次。

2.肝阳上亢型眩晕吴茱萸50g(胆汁制),龙胆50g,硫黄20g,朱砂15g,白矾30g,小蓟根汁15g。先将前5味药碎为末,过筛,加入小蓟根汁调和成糊,敷于神阙及双侧涌泉,每次用10~15g,上盖纱布,胶布固定。2日换药1次。

十、头痛

1.头痛决明子6g。研末,用浓茶水调匀,敷太阳穴。

2.风寒头痛麻黄(去节)、杏仁各6g。捣烂如泥,贴两太阳穴。或川乌30g,将川乌研末,醋调成糊,敷于太阳、风府穴。

3.风热头痛蚕沙15g,生石膏30g,醋适量。将蚕沙、生石膏共为细末,用醋调为糊状,敷于前额。每日换药1次。

4.偏头痛白砒、藤黄、斑蝥、红娘子各3g。将诸药研末,加水为丸,如梧桐子大,将1丸放膏药中间,另用1张膏药将药丸粘住,用针刺数孔放太阳、列缺穴上,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5.剧烈头痛斑蝥3~5个(去头、足)。研末用布包,贴痛处,起疱后用针刺破,使水流出。

6.头痛鼻塞,头目不利附子1枚,地龙1条。共研细末,用生姜汁调成膏状,敷于两眼角及顶上。

十一、面痛

1.三叉神经痛生川乌、生草乌、白芷各15g。用麻油熬,黄丹收膏,摊于布上,贴患处。每5日换药1次。

2.面痛地龙5条,全蝎20个,生天南星、白附子、生半夏各50g,路路通10g,细辛5g。共为细末,加药末等量的面粉,用酒调成饼,贴敷于太阳穴上,胶布固定。

每日换药1次。

十二、面瘫

1.方法一熟附子、制川乌各90g,乳香30g。共研细末,分成8~10包,每取1包,加生姜末3g拌匀,用开水调成糊状。先嘱病人用热生姜片擦患处,擦至充血为好,再将药糊敷患侧(上至太阳穴,下至地仓穴),宽约3cm。用纱布盖住,胶布固定,并嘱病人用热水袋热敷。每日换药1次。

2.方法二半夏、全瓜蒌、川贝母、白蔹、白及、川乌各10g,白附子9g,白芥子12g。共研细末,加陈米醋拌湿,炒热装入用两层纱布做的袋内敷患处,口向左歪敷右侧,口向右歪敷左侧,药凉后炒热再敷。

3.方法三制草乌、生芥子(鲜者佳)、制马钱子各9g,细辛15g。共研细末,加入适量凡士林和少量松节油调成糊状,在患侧的颊车、地仓、下关、太阳、四白、眉冲等穴交替外贴。每次贴穴2或3处,贴12小时取下。每日换药1次。

十三、阳痿

1.方法一小茴香、炮姜各5g。共研细末,加食盐少许,用蜂蜜调成稠糊状,贴敷脐中,外加胶布贴紧。每7日换药1次。

2.方法二蛇床子末、菟丝子末各15g。将2药末混匀,以米酒调成糊状,敷于曲骨穴上,外用纱布盖上,胶布固定。每日敷2次。

3.方法三白胡椒3g(研末),大蒜1个,食盐6g,冷饭1团。共捣烂为饼,敷于脐上,敷1小时为度。每日1次。

十四、遗精

1.方法一五倍子100g,或加牡蛎等份。将五倍子研细,取适量,用醋调(或加牡蛎用盐水调)成糊状,贴于脐上,外用胶布固定。每晚睡前换药1次。

2.方法二菟丝子、白茯苓、韭菜子、龙骨各15g。将诸药用麻油熬,黄丹收膏,贴肾俞(双侧)。每日换药1次。主治阳虚精脱不禁。

十五、痹证

1.寒湿痛痹川乌30g,干姜、高良姜、白胡椒、细辛、肉桂、丁香各15g。将诸药共研细末,取药末1g,加面粉1匙和匀,用生姜、葱白煎取汁调成膏状,摊于布上,贴患处。固定1夜,晨起除之。

2.痛痹白芥子、延胡索各30g,甘遂、细辛各15g。共研细末,入麝香1g和匀,姜汁调成膏,取药膏3g摊于4cm×4cm玻璃纸上,贴于选定穴位。背痛,按患部位置上下,选用邻近的华佗夹脊穴3对;腰痛,取肾俞、秩边、委中;上肢痛,取曲池、臂臑、外关;下肢痛,取阳陵泉、环跳、承山;膝痛,取膝眼。酌情配伍阿是穴。外用橡皮膏四周固定。每贴贴4~6小时。5日后再贴。

3.行痹荆芥皮50g,赤乌、独活各30g,葱白适量。共研细末,取药末25g,加葱白捣如泥状,烘热贴敷患部,外以纱布盖上,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十六、腰痛

1.风湿腰痛花椒、木香、升麻、川楝子、肉桂、补骨脂、八角茴香各30g,附子、丁香各15g,艾绒30g。研碎和匀,缝入双层腰围带中,将腰围带系贴于腰处。

2.腰痛肉桂5g,川乌、乳香、花椒各10g,樟脑1g。共研细末,加适量白酒炒热后,趁热贴敷于肾俞(双侧)、命门、次髎(双侧)穴上,外用玻璃纸盖上,胶布固定。每2日换药1次。

十七、漏肩风

川乌、草乌、樟脑各90g。共研细末,用老陈醋(一般食醋也可)调成糊状,厚约0.5cm,均敷压痛点,外以纱布盖上,胶布固定,然后用热水袋热敷30分钟。每日换药1次。

十八、疖

1.疖肿

(1)鲜蒲公英60g。洗净捣烂后敷患处。每日2~3次。

(2)白鲜皮30g,或蒲公英250g,败酱草120g。水煎成膏,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

(3)紫花地丁、蒲公英、苦参各250g,麻油500ml。将前3味药放在水中煎煮至药枯,捞出药渣,加入麻油再熬至油开,然后加黄丹250g,继续煎熬成药膏。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

(4)黄连、黄柏各10g,生地黄20g,姜黄3g,黄蜡30g,共研细末,加麻油20g,调成糊状,摊涂于纱布上,外敷贴患处。隔日换药1次。

2.暑疖鲜马齿苋30g或鲜紫花地丁30g。捣烂,敷患处。每日换药3~6次。

十九、痈

1.痈肿野菊花30g,捣烂敷患处,每日3~6次;或生葱、蜜、糖各适量,捣烂如泥状,外敷患处,用绷带固定。

2.痈毒,疔疮大黄末15g,鸡蛋清适量。取大黄末,用鸡蛋清调匀涂敷患处,或用米醋调敷。每日换药1次。

3.痈、疮、丹毒绿豆500g,鸡蛋1枚。将绿豆研成粉末,用鸡蛋清调成糊状敷患处。每日换药2~4次。

二十、乳痈

1.方法一仙人掌30g,白矾9g。共捣烂,敷患处,干后即换。

2.方法二鲜蒲公英1把,土豆1个。切碎捣烂,加入适量的食醋拌匀,外敷于患处。每日换药2次。

3.方法三六神丸30粒,凡士林适量。将六神丸研细末,用凡士林调匀,外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

4.方法四大黄末30g,白芷、紫花地丁各15g,乳香、没药各10g。共研细末,用酒、醋各半调和为软膏状,外敷于患处。每日换药1次。

二十一、痔疮

1.外痔生天南星、生半夏、紫荆皮、王不留行各15g,皮硝适量。先将前4味药共研细末,用皮硝适量水化,与药末调匀成软膏状,贴敷患处,外以纱布盖上,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2.混合痔蝉蜕15g,冰片12g,麻油30ml。先将蝉蜕用微火焙焦存性,研末,入冰片同研成极细末,用麻油调匀。每晚临睡前,先用金银花20g,木鳖子12g(捣碎),甘草12g,煎汤趁热熏洗患处,然后用棉签蘸油膏涂敷痔核上。连用5~7日。

3.痔疮肿痛芒硝30g,冰片10g,猪胆汁适量。先将前2味药共研细末,再用猪胆汁调匀成糊状(如痔疮表面有溃疡或分泌物多者加白矾10g),外敷于痔疮上,再用纱布棉垫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早、晚各敷1次。

二十二、烧伤

1.方法一地龙60g,白糖适量。将地龙捣烂,调拌白糖,外敷患处,每日换药3~6次。

2.方法二大黄、升麻各6g。共研细末,用麻油适量调成糊状,对烧伤创面进行清创后,将药薄薄贴于创面。每日换药1~2次。感染严重者可增加换药次数。

3.方法三石膏、蜂蜜各15g。石膏研成细末,将烧伤创面用消毒肥皂水及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拭干后用蜂蜜涂布,再撒上薄层石膏粉,每日1~2次,暴露伤口,不用包扎,以护架被单遮盖。如有脓性分泌物,用棉球拭去,再涂蜂蜜及石膏粉。

已结痂者不必换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