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自然辩证法新编
48632100000020

第20章 科学观与科学发展的规律(4)

“范式”一词成为库恩理论的代名词,大体上指的是科学共同体成员共同具有的理论框架、科学模型,有时还包括自然观、世界观。他的整个公式都是围绕范式展开的。前科学是尚未形成范式的原始科学阶段;常规科学是形成范式的成熟科学;科学危机表明科学家对旧范式丧失信心;科学革命是新范式取代旧范式。还需指出一点,在波普尔那里P2比P1深刻,但P1是P2的基础,两者互有联系,但在库恩这里,新旧范式之间却具有不可相容、不可通约性,比如库恩说:“牛顿力学与相对论是不相容的,只有承认前者是错误的,才能接受后者。”

库恩的范式理论既不同于累进模式,也不同于不断革命论,而是综合了二者的合理性,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语言说,是把科学的发展看成是量变与质变、肯定与否定的辩证统一的过程。它的缺陷是,过分强调了新旧范式的差别,甚至认为这种差别就像两种语言,虽然通过翻译部分可以交流,但这种交流是不完全的,译不准的。

4.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模式

1970年,美籍匈牙利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在《证伪与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长篇论文中提出,任何时代的科学理论体系实质上都是一种科学研究纲领,它是一个有组织、有严格的内在结构的科学理论系统。

其公式是:

科学研究纲领的进化阶段→科学研究纲领的退化阶段→新的进化的研究纲领取代退化的研究纲领→新的研究纲领的进化阶段……

这一公式表明,如果一个研究纲领能够对经验事实作出新的成功的预言,那么就是进化的,否则就是退化的。其合理性在于,把科学理论看成一个由硬核保护着的整体,认为经验反驳并不能立即淘汰理论,而是先修改和调整保护带,这就否定了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原则,即认为理论一旦被经验证伪就应该被抛弃。另一方面,它肯定了科学研究纲领之间的连续性和继承性,认为新的只有继承旧的全部合理的经验内容并有新的预见才能取代旧纲领,这就消除了库恩新旧范式之间没有边界性和继承性的错误。但是,拉卡托斯认为,科学理论的进化和退化的标准是预见性大小,尚未认识到检验预见性大小的标准是什么,这是他的主要缺陷。

5.劳丹的科学进步模式

1977年,美国科学哲学家劳丹在《进步及其问题》一书中提出的科学发展模式具有明显的特色,因而引起了科学哲学界的广泛重视。他认为,“科学本质上是解决问题的活动”,科学的目的在于获得具有较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因此,科学进步就在于后继理论比前一个理论能解决更多的问题。他的科学发展模式可概括为:

问题1→理论1→问题2→理论2→问题3→理论3……→问题n

劳丹的科学进步模式的核心思想是:①已解决的问题是科学进步的基本单元;②科学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解决问题,当后继理论比前一个理论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时,后一理论取代前一理论的变化就是进步的;科学的进步就是科学理论系统解决问题的效力或有效性的增长。劳丹的科学进步模式注意到了科学发展过程中的连续和间断,科学革命中的批判和继承的关系。但是,他只把科学看做“解决问题的一个有效工具”,从而根本否定了许多认识的客观真理性。

6.夏皮尔的“域”理论模式

“域(domain)”是美国科学哲学家夏皮尔提出的一个基本概念。他认为,科学研究自17世纪以来就采用了一种与古代中世纪“整体方法”

完全不同的方法,即“将特定的题材孤立起来考察”的“化整为零的方法”。这种特定的、被孤立的研究题材或专题叫做“域”。它大体相当于通常所说的学科研究领域,但比之更灵活,内涵更丰富,既可以指各个具体学科的领域,也可以指跨学科的领域,甚至可以指小于学科的某些专业课题。“域”是由观察所获得的经验事实和来自“科学信念”两方面的信息共同组成的一个整体。在夏皮尔的“域”理论中,科学的发展过程被表现为“域”的不断变化。

可以看出,“域”理论具有综合各种科学发展模式的特征,它既坚持了科学进步的阶段性,又能说明这种阶段性的变化,因而与科学发展的实际历史更为接近。比如,他们认为,16、17世纪形成力学的域,18世纪是化学的域,19世纪是电磁学和热力学的域,可以看出这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但是,夏皮尔的理论和其他科学哲学家一样,还是在科学理论自身内考察问题,没有把它置身于社会的广阔背景和实践当中,即没有把科学的内部问题和外部问题结合起来。实际上,离开了外部问题的解释,也不可能真正理解内部问题。

第五节 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当代趋势

研究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要了解科学是怎样发展的,即科学的发展模式,而且要进一步考察科学为什么能够发展?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考查,一个是把科学放在宏大的社会背景中,探讨一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哲学、宗教和文化传统等对科学发展的影响和制约,我们把这些叫做科学发展的外部动力;另一个视角是考察科学发展的内在根据,科学内部各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些是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把这种科学发展动力的内在论和外在论结合起来,就形成科学发展的动力学系统。关于前者实际上与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密切相关,为了论述集中,我们在第九章作详细阐释,这里主要谈后一方面。

一、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包括科学理论与科学实验之间的矛盾,科学理论本身的逻辑矛盾(即悖论),以及不同学派之间的争论。

(1)理论与实验的矛盾

科学成果有两种表现方式,一种是理论形态,另一种是实验结果。

当它们表达了同一研究成果的时候,二者是一致的,即理论反映并解释了实验。但是,就理论来说,它有一种超越性,它从一个具体的科学研究出发得出的结论往往要超越这种具体性,有一定的普遍意义。这时理论与原来的实验就产生了矛盾,理论反映出实验本身的不足或前景。为了解决这种矛盾,实验本身就需要重新展开,或另换思路,最终结果又会出现原有理论涵盖不了的现象,这时实验又走在前面了,理论必须更新内容,这样循环往复的互动过程便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2)科学理论本身的逻辑矛盾——悖论

从一定的理论前提出发,同时推导出逻辑上互相矛盾的命题,就是悖论,也译为“佯谬”。悖论作为一种特殊的逻辑矛盾,是一种重要的证伪手段,在一个理论内部出现逻辑矛盾,就说明该理论是有问题的。如果经过反复检查、修正,仍然不能排除矛盾,就意味着该理论已经失去意义。这就是悖论的作用,它指导人们抛弃旧的有逻辑矛盾的理论,寻求逻辑上一致的新的理论。在科学史上,悖论的解决往往会导致科学的突破性进展,比如,数学领域的三次革命都与出现的悖论及其解决有密切关系。其中第一次是由于不可通约的发现而引起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现a、b不可通约,ab是无理数,这和该学派另外确认的一切量都可以用有理数来表示的信息相冲突,从而被看做是一个谬论,并因此引发了第二次数学危机,导致了古典逻辑和欧几里德几何学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