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自然辩证法新编
48632100000004

第4章 绪论(4)

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进化历程的思想是恩格斯对人类思想史的一个重大贡献。《自然辩证法》的最后部分是恩格斯1876年6月到7月间撰写的《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文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劳动创造人的观点,揭示了从猿转变为人、从自然界过渡到人类社会的辩证过程,科学地解决了人类起源问题。人类起源问题一直是科学界和哲学界关注的问题,在古代只能通过猜测或思辨去研究,一直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类观点。18世纪开始,自然科学家们开始从人与动物的关系来研究这个问题,通过布丰、拉马克、赫胥黎、海克尔和达尔文等人的努力,基本上确立了人类起源于动物的结论。但是,人类起源于现代类人猿的结论只是解决了生理学上的一致性问题,而没有解决人类如何从猿类进化为人的问题。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已经提出劳动是人的本质、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的观点。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深化了从前的认识,明确提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在劳动过程中,“经过多少万年之久的努力,手和脚的分化,直立行走,最后确定下来了,于是人就和猿区别开来,于是音节分明的语言的发展和头脑的巨大发展的基础就奠定了,这就使得人和猿之间的鸿沟从此成为不可逾越的了。手的专门化意味着工具的出现,而工具意味着人所特有的活动,意味着人对自然界进行改造的反作用,意味着生产。”

三、自然辩证法的发展

自然辩证法在整个20世纪进一步发展,在苏联、日本、西欧各国以及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早期以列宁为代表,中期以苏联、中国和日本思想家的研究为承继,进入20世纪末的最后20年,一直到现在,在中国进入了全面深入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被称为现代物理学的三大发现,即X射线、电子和放射性,推翻了经典物理学的物质观念。而黑体辐射问题和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分别提出的能量连续性问题和光速不变问题,更是孕育着量子论和相对论思想。接着是统计物理学的进展,将几率和随机性思想推到了理论前台,预示着新的决定论思想。面对新的自然科学革命的到来,在科学界和哲学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思想流派。一方面是形而上学的机械论自然观、物质观、运动观和因果观的崩溃,另一方面却是各种唯心主义和相对主义科学思潮的泛滥。不少科学家宣称“电代替了物质”、“物质消失了”,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等观点。以着名科学家马赫的思想为中心形成的马赫主义,片面强调主观经验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认为“物是感觉的复合”。以着名科学家彭加勒的思想为中心形成的约定主义,则强调科学理论的人为约定性。这些思潮的主要特点就是相对主义,产生的后果否认客观实在性和客观真理。

对于国际科学界出现的这股已经影响到苏联思想界的错误思潮,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等集中体现了他的自然辩证法思想的着作中及时给予深刻的剖析和批判。在列宁看来,所谓“物质消失了”,实际上是那些过去被视为绝对不变的物质特性,如惯性、质量和不可入性等特征在新条件的变化。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客观实在性,分子、原子、电子等是客观实在的,但是,“辩证唯物主义坚决认为,日益发展的人类科学在认识自然界上的这一切里程碑都具有暂时的、相对的、近似的性质。电子和原子一样,也是不可穷尽的。”列宁认为,物质及其一切形式都是可变的,原子的可变性和不可穷尽性等,本来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支柱。只有形而上学自然观和思维模式的人,才会将原子和电子看做是不会再变化的东西。否认物质的唯能论也是列宁重点批驳的错误观点。20世纪初热力学取得了较大成就,以德国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为代表的科学家认为,从能量运动的角度可以解释许多化学的和物理的问题,而不需要涉及物质的结构问题。他主张,一切事物和现象本质上都是能量的变化关系,能才是世界的实体。

这个观点的哲学实质就是运动与物质可以分离。列宁深刻指出,能量就是物质的运动,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末,首先是上海的一批共产党员和进步知识分子翻译和介绍有关自然辩证法的着作,并开始研究和普及的工作。到了30年代中期,基本形成了中国最早的一批研究自然辩证法的理论队伍。延安时期则是我国自然辩证法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20世纪40年代的延安也受到了当时科学技术浪潮的影响,学习科学技术和自然辩证法受到学校和机关的重视,形成了风气。

毛泽东在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说:“大家要来研究自然科学,否则世界上就有许多不懂的东西,那就不算一个最好的革命者”,“自然科学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武装。”在毛泽东等人的号召下,包括延安在内的解放区成立了不少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团体,如延安自然辩证法座谈会、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自然辩证法讨论会、晋察冀边区自然科学界协会等。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十分重视自然辩证法的工作,组织专家翻译和出版了各类自然辩证法着作,组织自然科学家、哲学家以及整个知识界学习研究自然辩证法。1956年2月,在周恩来的亲自主持下,国家制订了全国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12年发展远景规划,其中,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中包括《自然辩证法(数学和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12年研究规划草案》。同年6月,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成立了自然辩证法研究组,并随后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自然辩证法的杂志《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50年代后期,自然辩证法工作受到政治干扰,出现波动。

1960年8月,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在哈尔滨召开了一次自然辩证法座谈会,总结了全国多年来学习研究和应用毛泽东思想和自然辩证法的成果,对加强自然辩证法研究和应用工作起到了重大作用。从1960年开始,到“文化大革命”开始之前,是我国自然辩证法传播、研究和发展的黄金时期。在学术方面,高等院校开始招收自然辩证法研究生,编辑自然辩证法资料和教科书,取得了不少成果。在应用方面,不少科技工作者自觉地将自然辩证法思想贯彻在研究中,对他们取得的优秀成果,如“层子模型”的提出、大庆油田的开发、12000吨水压机的试制、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的研制等,起到了一定作用。这其中,特别值得提出的是1964年8月,毛泽东同于光远、周培源等人关于日本着名科学家坂田昌一思想的谈话,涉及宇宙、细胞、地球、人类未来和自然科学家的哲学思想等问题,对于推动中国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和普及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科学的春天”开始了。在大会上,邓小平发表了开幕式讲话,就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队伍建设和科学技术体制三个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邓小平强调:“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邓小平的讲话大大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及自然辩证法的研究。自此以后,自然辩证法的研究、教学和各种应用工作全面恢复,并取得了长足进步。

当自然辩证法在中国发展的同时,西方国家学术界在科学技术的历史问题、哲学问题和社会性问题的研究中也取得了相当进展。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开始逐渐蔚然成风的科学技术的社会学和历史学研究,也是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直接影响而形成的。1931年在伦敦召开了第二次国际科学史大会,前苏联科学史家黑森作了题为《牛顿〈原理〉的社会和经济根源》的报告,认为牛顿理论本质上是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不是牛顿个人的天才产物。黑森的研究依据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开创了科学社会学的方向。在黑森的启发下,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默顿从1938年开始,连续出版和发表了《17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的规范结构》、《科学发现的优先权》和《科学家的行为模式》等着作,在美国创立了科学社会学。在默顿和其他学者的共同努力下,科学社会学成了国际性的学科,受到各国科学技术研究人员的重视。

科学学则是另一个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而建立的新兴学科。1939年,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英国物理学家贝尔纳出版了《科学的社会功能》,研究了科学的社会作用,标志着以科学本身的性质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学的成立。此后,贝尔纳还出版了《19世纪的科学与工业》和《历史上的科学》等着作。经过贝尔纳等学者的努力,20世纪60年代以后,科学学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各国科学管理工作作出了贡献。

1987年,中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改研究生学科目录时,将自然辩证法改成了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以科学技术哲学作为主要名称,自然辩证法作为第二名称。这种安排有其各种考虑,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要体现自然辩证法的当代发展趋势。自然辩证法发展到20世纪后期,体系逐渐扩大,内涵日益丰富,已经大大超越了自然辩证法创立初期的视野。其中涉及科学技术的部分,基本可以等同为科学技术哲学,是自然辩证法获得最大发展的部分,在学科上形成了一批具有特殊功能的研究方向,如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思想史、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科学学、科学社会学、科技战略与政策、科学与文化、技术文化学,以及各类具体科学技术专业的哲学问题等。虽然在一些研究方法和具体结论上,西方的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等学科理论与我国的自然辩证法理论还有原则区别,但是,双方之间的交流和借鉴,已经成为自然辩证法研究和发展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