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简梅青:《晋唐间民众佛教信仰的若干问题探讨———侧重于〈法苑珠林〉及诸种佛教灵验记之文献学分析与唐代民众佛教信仰的思考》,武汉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
[88]曹刚华:《〈太平广记〉与唐五代民间信仰观念》,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硕士论文。
[89]贾二强:《唐宋民间信仰》,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
[90]李林:《梵国俗世原一家———汉传佛教与民俗》,学苑出版社,2003年。
[9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
[92]《人文杂志》2004年第1期;《吴越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10月。
[93]傅晓静:《唐代民间私社的基本功能》,《齐鲁学刊》2003年第5期。
[94]傅晓静:《唐代民间私社的组织形式与活动方式》,《理论学刊》2003年第4期。
[95]杨君:《从敦煌写经看佛经在唐朝民间的来源及其流传》,《甘肃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96]周雪芹:《从敦煌愿文看唐宋时期民众的佛教信仰》,中央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6月。
[97]吕凤棠:《宋代民间的佛教信仰活动》,《浙江学刊》,2002年第2期。
[98]萧放:《民众信仰与六朝社会》,《东方论坛》,2003年第3期。
[99]杨梅:《中国古代的定光佛信仰———兼论唐宋以来的民间“造佛运动”》,《世界宗教研究》,2006第4期。[100]张琪亚:《论民间祭祀神佛形象的世俗化》《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101]雷闻:《论中晚唐佛道教与民间祠祀的合流》,《宗教学研究》,2003年第3期。
[102]王世光:《前清儒者视野中的民间佛道信仰》,《宗教学研究》,2002年第3期。
[103]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商务印书馆,1939年。
[104]李桂林:《中国教育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
[105]盛朗西:《中国书院制度》,华世出版社,1977年。
[106]顾树森:《中国历代教育制度》,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
[107]毛礼锐:《中国教育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
[108]丁钢:《中国佛教教育:儒佛道教育比较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
[109]李国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110]高良:《论佛教德育思想》,《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5年第12期。
[111]陈明:《古印度佛教医学教育略论》,《法音》2000年第4期。
[112]华热·才华加:《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特点及现代性启示》,《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113]严玉明:《藏传佛教的传统伦理教育体系之探讨》,《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114]陈兵,邓子美:《二十世纪中国佛教》,民族出版社,2000年。
[115]陈星桥:《二十一世纪中国佛教教育的理念与展望》,《法音》2000年第5期。
[116]王雷泉:《走出中国佛教教育困境刍议》,《法音》2001年第10期。
[117]黄夏年:《当代中国佛教教育三题》,《浙江学刊》2001年第4期。
[118]普慧:《佛教对六朝志怪小说的影响》,《复旦学报》2002年第2期。
[119]普慧:《南朝佛教与文学》,中华书局,2002年。
[120]胡遂:《佛教与晚唐代诗》,东方出版社,2005年。
[121]张文莉:《理禅融会与宋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122]哈迎飞:《“五四”作家与佛教文化》,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123]弘学:《中国汉语系佛教文学》,巴蜀书社,2006年。
[124]曹炳建:《〈西游记〉中所见佛教经目考》,《河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125]蔡相宗:《从佛教唯识宗看〈西游记〉人物形象塑造》,《佛教文化》2002年第1期。
[126]普慧:《天竺佛教语言及其对中国语言学的影响》,《人文杂志》2004年第1期。
[127]尹立:《佛教的语言观》,《宗教学研究》2002年2期。
[128]龚晓康:《“不立名相”与“非不立名相”———佛教的“中道”语言观》,《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129]侯传文:《佛经的文学性解读》,中华书局,2004年。
[130]赵秀明:《佛教与中国翻译学》,《上海翻译》2006年第2期。
[131]孙昌武:《关于佛典翻译文学的研究》,《文学评论》,2000年第5期。
[132]刘方:《从一则中国佛教故事看宗教信仰的影响、传播与变异》,《宗教学研究》2006年第2期。
[133]王青:《西域文化影响下的中古小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134]刘安武:《印度文学和中国文学比较研究》,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5年。
[135]方立天:《佛教文化的内涵与建设》,《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136]杨曾文:《当代中国佛教文化建设之我见》,《佛学研究》2003年。
[137]洪修平:《佛教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河北佛学院,2000年。
[138]吴为山、王月清主编:《佛教与中国文化艺术》,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
[139]张法:《佛教艺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140]彭肜:《“佛教艺术学”引论》,《宗教学研究》2002年第2期。
[141]孙尚勇:《佛陀的音乐观与原始佛教艺术》,《南亚研究季刊》2004年第2期。
[142]赖永海:《中国佛教百科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143]王志远:《佛教艺术内涵在中国佛教传播初期的重要价值》,《世界宗教研究》2005年第2期。
[144]王恒:《〈魏书·释老志〉与云冈石窟———兼谈佛教艺术中国化》,《敦煌研究》2001年第3期。
[145]张志强:《中国佛教艺术的产生与兴盛》,《海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146]刘波:《魏晋士人与佛教及佛教艺术中国化浅说》,《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147]傅云仙:《佛教的传入,兴盛与佛教艺术之演变》,《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148]金申:《佛教美术丛考》,科学出版社,2004年。
[149]李翎:《宋代缂丝佛像唐卡》,《世界宗教文化》2002年第1期。
[150]李翎:《耳饰与佛教艺术》,《世界宗教文化》2002年第2期。
[151]何芳:《18世纪清宫佛堂供龛的样式及其艺术特征》,《故宫博物院院刊》2005年第4期。
[152]项一峰:《麦积山第43窟研究》,《敦煌研究》2003年第6期。
[153]李珉:《论印度的早期佛教建筑及雕刻艺术》,《南亚研究季刊》2005年第1期。
[154]李珉:《略论印度中期佛教艺术》,《南亚研究季刊》2004年第3期。
[155]贾应逸:《印度到中国新疆的佛教艺术》,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
[156]蒋述卓:《宗教艺术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
[157]霍旭初:《敦煌佛教艺术的西传———从新发现的新疆阿艾石窟谈起》,《敦煌研究》2002年第1期。
[158]李小荣:《敦煌佛教劝化音乐文学略说》,《东方丛刊》2006年第3期。
[159]赵俊荣:《论敦煌艺术研究体系的形成》,《敦煌研究》2005年第5期。
[160]如韩军的《五台山佛教音乐》(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
[161]王昆吾:《汉文佛经中的音乐史料》,巴蜀书社,2002年。
[162]袁静芳:《中国汉传佛教音乐文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
[163]袁静芳:《第三届中韩佛教音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
[164]田青:《净土天音———田青音乐学研究文集》,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年。
[165]杨民康:《贝叶礼赞———傣族南传佛教节庆仪式音乐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166]包·达尔汗:《蒙古佛教音乐文化的多元性》,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
[167]李利安:《从当代宗教的基本形态看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几个基本特征》,《世界宗教研究》2000年第3期。
[168]学诚:《从思想理论深处谈佛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佛教文化》,2000年第5期。
[169]刀述仁:《略谈佛教的社会适应性》,《中国宗教》2001年第6期。
[170]徐绍强:《尊重团结 依法管理———关于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几点思考》,《中国藏学》,2004年第2期。
[171]黄夏年:《当代汉传大乘佛教与中国旅游———浅析转型期的中国汉传佛教旅游功能的变化》,《当代宗教研究》,2005年第2期。
[172]李广良:《佛教与当代中国社会———为纪念真禅法师圆寂十周年而作》,《佛教文化》2005年第6期。
[173]何光沪主编:《宗教与当代中国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174]张文彪:《社会剧变与台湾佛教转型》,《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11期。
[175]余日昌:《佛教与基督教对话的理论背景》,《佛学研究》2000年。
[176]吴言生等主编:《佛教与基督教对话》,中华书局,2005年。
[177]杨慧林:《佛教与基督教对话中的三个问题》,《佛学研究》2003年。
[178]楼宇烈:《大乘佛法的悲智精神与人间佛教》,《佛学研究》2003年。
[179]黄夏年:《印顺的人间佛教思想》,《佛学研究》2005年。
[180]华方田:《赵朴初的人间佛教及其特点》,《佛学研究》2004年。
[181]邓子美:《赵朴初人间佛教思想追论———实现朴老最重大的遗愿》,《佛学研究》2003年。
[182]何建明:《人间佛教的百年回顾与反思———以太虚、印顺和星云为中心》,《世界宗教研究》2006年第4期。
[183]潘桂明:《从太虚的“人间佛教”展望新世纪的中国佛教》,《世界宗教研究》2000年第2期。
[184]李利安:《佛教的超人间性与人间佛教》,《哲学研究》2005年第7期。
[185]王永会:《人间佛教在当代的倡导与实践》,《佛学研究》2000年。
[186]菩提心水:《法藏寺及其信仰建设———近代上海“人间佛教”实践管窥》,《法音》2000年第9期。
[187]戴继诚:《当代佛教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国宗教》2005年第5期。
[188]李利安:《佛教的和谐理念》,《中国民族报》2005年5月31日宗教版。
[189]李利安:《佛教修道体系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中国民族报》2005年6月3日宗教版。
[190]李利安:《佛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大有可为》,《中国民族报》2005年6月7日宗教版。
[191]李利安:《宗教力量的基本结构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人文杂志》2006年第2期。
[192]王雷泉:《走出中国佛教教育困境刍议》,《法音》200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