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地资源总量分析
红寺堡区总土地面积1999.1公顷,农用地203.2万亩,其中耕地44.73万亩,园地2.07万亩,林地62.81万亩,牧草地93.48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0.11万亩;其它用地3.79万亩;未利用地92.88万亩,占红寺堡区总土地面积31%。现行种植模式为:单种小麦、玉米、马铃薯、油料、药材等,种植比例为:小麦占6%,玉米占9%,马铃薯占40%,中药材油料占40%,林地占5%,现状需水量为2792.2万立方米。
2.水资源利用分析
通过对现有四大扬黄工程和库井灌区进行节水改造,解决了生态移民项目区的用水问题。红寺堡区耕地大部分采取节水灌溉方式,实行管道输水、低压管灌;引进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设备与管理经验,积极开展高效节水农业生产技术的示范推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1)创新输水、灌溉方式,降低灌溉定额,提高灌水效率。首先创新输水方式,变泵站扬水、渠道输水为泵站加压、管道输水、调蓄池调水,变单季供水为全年供水,延长输水时间,提高输水效率;其次创新灌溉方式,变大田渠道灌溉为管道灌溉、拉水穴灌点灌,变全年灌溉为灌“关键水、保苗救命水”,降低灌溉定额,提高灌溉水效率。大田作物滴灌比常规灌水方式节水51%~61%,节能38.3%~61%。小麦产量由示范区建设前的50千克/亩提高到现在的245~376千克/亩,马铃薯从500千克/亩提高到1270~1552千克/亩,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2)实施小型农田水利节水工程提高水利用系数。近年来,通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完善水利配套设施,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稳步推进现代高效节水农业发展。目前,已实施的石炭沟灌区9—16支节水改造工程、玉池城北节水灌溉工程、茅头墩高效节水补灌工程使灌溉面积达到3.65万亩,提高了水利用系数,亩均增收节支330元,为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
(3)推行农田水利管理体制改革。红寺堡区大力推行以农民用水协会为主的农业供水管理体制和水价形成机制改革,制定了《红寺堡区水费收缴管理办法》、《红寺堡区农田水利工程改革实施意见》,组建农民用水协会,对支渠及其以下渠道分别采用用水协会管理和承包经营的方式。截至目前,红寺堡移民区组建农民用水协会37个,对4条支渠采取了承包经营。按照“以供定需,以水定植,指标供水”的方法,水务局编制用水计划,核定、分解用水指标到乡镇、支口、田块。落实“一价制”和“一票到户”措施。建立“水量公开,水价公开,水费公开”的监督制约机制。实践证明,通过农田水利管理体制改革,搞活了水利设施的经营权,加强了灌溉用水管理,缓解了供水矛盾,节水效果明显。
(4)坚持“以水定产业发展方向,以水定种植结构”的思路,强化农业节水措施。按照“33211”种植模式,即50万亩土地,按照30%即15万亩土地种植麦套玉米;30%即15万亩土地发展葡萄和经果林;20%即10万亩土地种植马铃薯和油料作物;10%即5万亩土地种植中药材、秋杂粮和牧草等特色种植;10%即5万亩土地发展设施农业,建立优质、高效、节水的农业种植模式。优化特色产业区域布局,种植结构得到合理化发展,灌溉高峰期得以缓解,单方水的效益不断提高。
红寺堡移民区在水资源利用方面虽然取得了显着成绩,但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水资源平均利用系数较低。因引水渠道渗漏严重,水资源平均利用系数只有45%左右。由于山区移民缺乏灌溉经验,技术服务不到位,截至目前,有很多移民仍采用传统灌溉方式,极大地浪费了水资源。红寺堡灌区是按照一个流量(1立方米/s)控灌0.20万公顷农田进行规划设计的,导致泵站机组上水量大,渡槽、渠道过水断面偏小,严重影响正常的灌溉。以新庄集二支干为例,新庄集二支干设计流量1.05立方米/s,灌溉面积0.23万公顷,为了满足正常的灌溉,实际过水量达1.40立方米/s,用水高峰期过水量高达1.60立方米/s,但仍不能完全缓解供需水矛盾,群众意见很大。
三、生态移民效益评价
生态移民试点工程在宁夏的实施效果是显着的,它有效改善了贫困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减轻了人口对山区环境的压力,恢复和保护了迁出地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实现了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的双赢目标,极大地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
(一)经济效益评价
生态移民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十分显着,有利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地方税收的增长,从而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对移入区经济效益的评价,本研究应用了参与性农户评估方法PRA。PRA是一种“聆听农户,与农户一道学习、认知自身意愿与地方发展的研究方法”,通过研究和非正式访谈的方式对地方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估,并制定符合实际的发展和研究计划。本研究研究数据均采用面对面入户访谈形式,数据收集工作在于2011年7月10日~18月完成,共访谈70户农户,回收有效问卷66份。
1.把闲置的荒地开发为重要的生产基地
宁夏利用国家“三西”资金和世界银行“北方灌溉项目”贷款了修建大型灌溉工程,由南部八县移民开发了91.7万亩耕地,原来闲置的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现已成为重要的生产基地。
2.增加了农民收入
养殖、种植业是红寺堡区的两大特色优势产业,红寺堡区南川乡红阳村全村有1113人,养牛户占到80%,年饲养量3800多头,饲养户户均收入2万元,养牛收入占到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红寺堡区红海村全村共有900户农民,其中有230户种植甘草。经过5年试种推广,2010年甘草种植面积达5000亩,甘草种植户户均收入7万元以上,2010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00元,高于红寺堡区农民平均水平800元。
(二)社会效益评价
生态移民的社会效益是多方面的,既有因移民所带来的社会环境变化对人民思想、行为的影响,也有经济的发展对人们观念上的影响;既有社区的变化所带来的新的适应的影响,又有新的生产技术、生活理念所带来的区域社会变革,以及少数民族的发展与繁荣。
1.宁夏实施的生态移民对全国范围内的扶贫开发工作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宁夏实施的生态移民,不仅为我国西部干旱荒漠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还对全国范围内的扶贫开发工作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2.移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显着变化
生态移民使封闭的自然经济社会系统逐步转向开放的市场经济社会系统,移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如移民的科技意识增强,对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从过去的排斥到现在的主动找政府要科技人员。以前,有不少人安于现状,不思改变,现在因受到各种新事物的刺激而积极寻找就业门路,妇女的变化尤为明显。因为男劳力有更多地机会外出打工,妇女往往负责农业生产,因此她们愿意参加各种培训活动,学习在移入地所需的生产技术,发展生产、建设家园的积极性日益高涨。同时,随着移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劳动技能的增强,收入的不断提高,移民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显着变化,守法意识、民主意识和文明意识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3.推动了城镇化进程
宁夏的生态移民一般都是集中安置,按集镇建设规划,因而在当地出现了一批新兴小城镇。贺兰山东麓经过吊庄建设,现已形成了农业连片综合开发带和新兴小城镇带。红寺堡区以结构调整为主线,转变发展方式,在强化工业主导型经济增长上实现了新突破。加快发展优势新型工业,工业总产值增长了63%,工业增加值增长80%。城镇人口已达2万多人,城镇化率由“十五”末的12%提高到“十一五”末的16%。
4.实现了人口资源的合理配置
人口压力是造成宁夏山区生态破坏的一个重要因素,西海固地区人口长期处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的状况,人口数量剧增,南部山区各县的人口密度都超过110人/平方公里,生态环境压力过大。实施生态移民后,2005—2008年,移入红寺堡开发区的移民达到20多万人,极大的减轻了南部山区各县的人口压力,实现了人口的合理流动。
5.推动了特色产业的发展
政府对移入区的产业结构重新调整,重点开发有地方资源优势和与当地生态环境相关联的特色产业,并且按照“专业化分工、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要求使之成为产业发展的骨干力量。
6.推动了二、三产业的发展
由于城镇人口的增加,拉动了社会消费的增长,餐饮服务业、贸易流通以及房地产、建筑等市场都有了新的发展。另外,移民的自主创业、积累和发展,活跃了城乡贸易。
7.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形成以种植业为基础、以林业为重点、以畜牧业为主导的高效节水草地生态农业体系,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得到调整优化,增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8.提高了市场竞争优势
山区移民的到来,提供了更多廉价的劳动力,补充了劳动力资源的不足,降低了产品成本,提高了产品市场竞争力。枸杞成熟季节,中宁县大战场和红寺堡的移民,平均每天约有近1万人到灌区采摘枸杞,缓解了当地劳动力紧张的状况。由于移民的介入,灌区农忙季节雇佣劳动力的报酬也下降了15元左右,使枸杞销售更具竞争优势。同时,使川区较高素质的劳动力转向更高层次的产业,开拓了新的发展领域。
9.培育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
随着“十万贫困户养羊”、“百万亩种草”等产业开发项目稳步推进,种草养畜、马铃薯、菌草和蔬菜等一批优势特色产业效益逐渐显现,使农民的收入来源更加多元化,为移民脱贫致富开辟了新的途径。一些连片开发、初具规模的林果、经济作物和养殖业,不仅成为各移民点的主导产业,而且大都也成为当地最大的产业区,成为促进移入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10.促进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宁夏实施生态移民工程的对象,少数民族人口占到50%以上,不仅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关怀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促进了移民群众与当地农民相互往来和交流,而且在共同发展生产、勤劳致富中,不断融洽和增进了民族感情,对于促进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维护社会政治的稳定意义重大。
(三)生态效益评价
1.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
目前,宁夏已治理水土流失1000平方公里,从卫星航拍水土流失情况来看,移民前,固原的侵蚀模数为3800吨,现在则减少为800吨。
2.生态环境逐步好转
林草不仅是农民脱贫致富的保障,同时也是遏制恶劣气候环境的重要因素。多年来,红寺堡移民区按照“一水二林三农”的建设步骤和“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适地适树,乔灌结合,林草套种,高低搭配”原则,采取围栏补植、封山绿化等综合措施,建设高标准农田防护林10.52万亩,荒山荒坡种植柠条57万亩,种草14.1万亩,围栏封育49.1万亩,加上全面贯彻国家退耕还林草和自治区封山禁牧政策,有效促进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已开发区域内林草覆盖率达到27%,截至2010年底,红寺堡累计实现人工造林(含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平原绿化、人工种草)125万亩,实现林木绿化率39%、绿地覆盖率75%,新的人工生态绿洲逐步取代半荒漠生态系统,区域内环境气候得到明显改善。气象资料表明,红寺堡灌区内的风速由4.07米/秒降低到3.95米/秒,年降雨量从270毫米增加到300毫米。年蒸发量由2050毫米降到2015毫米,相对湿度由50.8%提高到54.3%,就地起沙的大风天数由31天/年减少为20天/年。盐池县苏步井乡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有80%土地处于沙化和半沙化状态,实行生态移民到城西滩后,据统计,退出土地总面积243平方公里,其中有林地7.6万亩、天然草地25.4万亩、人工草地0.49万亩、旱耕地2.68万亩。当地政府制订了因地制宜的生态治理方案:在严重沙化地区,采取机械化抢墒播种,并长期禁牧,以恢复和改良草场;在轻度沙化地区,建防护林带,带间补播混合草籽;在水土条件较好地段,补播紫花苜蓿,初步扭转了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