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走出贫困的历史选择
48636600000006

第6章 宁夏生态移民的背景(2)

西海固地区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发展速度,人口与粮食、燃料矛盾尖锐,经济、人口、生态三个系统之间形成恶性循环,农业生态环境更加恶化。学者们认为人口压力是造成山区生态破坏的一个重要因素。新中国成立后,西海固地区人口长期处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的状况,人口数量剧增,生态环境压力过大,导致人地关系失衡,生态恶化和环境破坏,由于人口剧增,人地关系失衡,为了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只能掠夺式的利用资源,陡坡开荒,破坏森林和草场资源,使生态环境更加恶化。结果陷入了“人口增加——开垦土地——破坏生态——贫困——人口增加”的恶性循环之中。在我们入户调查中了解到,西海固农村大部分家庭是4个孩子,但是对于如此贫瘠的土地来说这种情况也是没有办法使孩子们都吃饱。虽然很多家庭都有自己的土地,但是由于气候干旱,大多数家庭种植的粮食在收成好的时候仅仅够一家人吃饱,而遇到收成不好的时候则只够吃半年,剩下的半年只能从邻居那里借或者自己出钱买,再者就等国家救济。西海固地区在“越穷越垦(伐木垦荒),越垦越穷”和“越穷越生(当时无计划生育),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当中越陷越深。

(二)人口发展与地区经济社会贫困

1.人口文化素质低,文盲半文盲率高

宁夏南部山区人口的快速增长,不仅影响到了温饱问题的解决,也影响到教育的发展程度。宁夏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比重为18.71%(全国平均为11.0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7.67个百分点,导致宁夏南部山区人口文化素质低,文盲半文盲率高的原因。一是宁南山区农民多生多育者95%以上为“纯女户”(生育的孩子都是女孩),由于他们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认为“生儿养老”“传宗接代”“生个男孩就是生产力”对于“纯女户”的家庭来说不生男孩有种“不罢休”的心理,这样越生越多,越多抚养成本越高,越高越穷导致越贫困越上不起学,对上学不够重视,文盲率就此产生。二是由于国家政策对少数民族的多方面照顾,致使少数民族的生育水平远远高于汉族,宁夏的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上升明显。如宁夏最南端的泾源县回族人口占98.2%,是我国回族人口最集中的县,该县兴盛乡下金村是个纯回民村,该村2009年育龄妇女文盲率达96%。宁南山区回族妇女早婚、早育十分普遍,在16~24岁年龄阶段生育率大大高于其它民族,许多孩子失去了上学的机会,尤其是对女性的教育重视不够,导致早婚、早育、多生、多育现象。

2.人均占有耕地减少,生态承载力下降

从1950—2005年西海固地区农业生产情况的统计,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地区的人均占有耕地由1950年的14.79亩/人,逐年减少到2005年的3.67亩/人,粮食单产在减少,人均粮食总体呈下降状况,呈现出明显的生态承载力下降的趋势。长期以来这里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却居高不下,人均占有资源锐减,造成人均农业生产资源绝对值非常低。据统计,这一时期西海固地区面积占到宁夏自治区的58.2%,人口占全区的54.4%,人均收入相当于全区的20%,占全区平均水平的30%,人均经济资源占有低,在人口快速增长的态势下,导致隐性失业人口增加,很显然西海固地区既是宁夏的贫困地区也是全国的典型贫困地区。

3.人均经济水平低下,入不抵出现象明显

从1985—2009年西海固地区农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与消费支出统计情况看,西海固地区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消费支出随着年份的增加都在逐年上升,从1985年各县区人均平均收入为219元,增加到2009年各县区人均平均收入为3257元,增长了14倍;而消费支出也从1985年各县区人均平均支出为200元,增加到2009年各县区人均平均支出为2783元,增长了13倍。但各县区都出现了支出大于收入的现象,尤其是南部山区的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从1985—2005年“入不抵出”收入和支出不平衡现象明显,平均都为两个年度以上。

三、宁夏实施“生态移民”战略

在中国,由于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很大,贫困类型多种多样,不同贫困地区致贫的因素也不相同。中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开发对策中将全国贫困区域分类切片,分为六大贫困区域类型和十八个集中连片贫困区,这六大贫困区域是东西部接壤地带贫困区、东部丘陵山区贫困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贫困区、西藏高寒山区贫困区、西南喀斯特山区贫困区和内蒙古旱区贫困区。在这六大类型中,脱贫难度最大的就是宁夏南部山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如前所述,一方面,这里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干旱缺水等制约因素短期内无法治理解决;另一方面,这里社会发育程度较低,经济、社会、科技之间,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突出,要改变这里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是一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全面改革的系统工程。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贫困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1982年国务院成立“三西地区”农业建设领导机构,形成了扶贫开发政府主导的工作格局。1984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决定采取措施帮助分布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等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几千万贫困人口尽快摆脱贫困。1986年成立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1986年成立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1989年8月,国务院批转了国家民委、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工作有关政策问题的请示》,决定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作为扶贫主战场,采取特殊政策措施给予重点扶持。1990年,中央财政设立“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温饱基金”。1994年,国务院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继续给予倾斜,放宽享受优惠政策的少数民族贫困县标准。

2001年6月,国务院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进入新世纪,政府主导的扶贫开发工作不断加强。2005年5月8日,国务院通过的《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年)》明确提出,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22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行政村达到当地中等以上发展水平,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2007年2月27日,国务院实施的《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将着力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特困问题作为“十一五”的一项重要任务。该规划指出,“重点扶持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地区,实施特困少数民族群众解困工程,加大安居温饱、易地搬迁和劳务输出力度,推动各项扶贫开发措施进乡、入村、到户。优先将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村全部纳入国家扶贫整村推进规划实施范围,强化对少数民族贫困人口的直接帮扶。对缺乏基本生存条件、自然灾害多发区、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地方病高发区的特困少数民族群众,稳步推进生态移民和易地扶贫。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基本生活。”

宁夏作为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历届党委和政府把扶贫开发作为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摆到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根据国家扶贫开发计划和方针,结合宁夏南部山区实际,制定了一系列扶贫政策和措施,努力改变宁南山区面貌。从移民扶贫形式看,近30年来,宁夏移民扶贫采取了吊庄移民、固海扬水工程移民、生态移民。30年宁夏移民扶贫开发取得了显着的效果,但是目前还有占宁夏总人口1/6之多的105万扶贫对象生活在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山区。为从根本上改变西海固地区的贫困状况和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目标,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决定在“十二五”期间,投资105亿元,下决心解决西海固地区35万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将按照“人随水走,水随人流”的思路,通过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将居住在偏远分散、生态失衡、干旱缺水地区贫困人口逐步迁移到沿黄两岸水、土、光、热资源丰富地区。“十二五”开局,宁夏拉开了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移民扶贫开发的序幕。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生态移民通过将生活在恶劣环境条件下的居民搬迁到生存条件更好的地区,一是可以减轻人类对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的继续破坏,使生态系统得以恢复和重建;二是可以通过异地开发,逐步改善贫困人口的生存状态;三是减小自然保护区的人口压力,使自然景观、自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