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走进青铜峡:塞北江南的发源地
48637100000015

第15章 日臻完善——明清时期(1)

青铜峡历史文化地理——塞北江南的发源地

第一节明代——时事兴替

一、军政合一的地方建置

宁夏地理位置优越,“黄河绕其东,贺兰耸其西。西北以山为固,东南以河为险”,“背山面河,四塞险固”,“左距丰、胜,右带兰、会”,“关中之屏蔽,河陇之噤喉”,“中国有之足以御外夷,外夷窃之足以抗中国”(《嘉靖宁夏新志·形胜》),战略地位重要。

明朝初年,基本上承袭元制,在全国各地分设行省,行省之下设府、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在边疆地区,不设府、县建制,而是以卫、所军事官员兼理地方民政。银川平原于洪武三年(1370年)置宁夏府和县级政权,后因残元势力不断侵扰,于洪武五年(1372年)“废府”,并将官民迁往内地。洪武九年(1376年)创建军卫,直接由军事系统的卫、所建制取代了地方的府、县行政建制,既管军事,又兼理民政,即“屯田戍边”。平原农业区由军队来屯田耕种,屯田的戍卒称为“屯军”,他们同军士一样,编入军籍,三成人守城,七成人耕作,平时耕种,战时打仗。每个屯卒耕地50亩,粮食全部上交。屯田的基层组织是屯,若干垦户为一屯,屯户筑堡以居,修建土城,围以壕堑,士卒固守,就像一座军营。

朱元璋时期,推行“以同姓治异姓”的基本国策,分封藩王镇守全国要地。明成祖朱棣通过政变上台以后,为防止各地藩王效法自己的做法,便将其父的治国政策改为“以异姓治同姓”,推行撤藩、削藩,封边的藩王不再参与边地军事管理,边地的军事改由朝廷派遣的总兵官来执行,并派心腹太监到各地“监军”。明代建文四年(1402年)设立宁夏镇,首任总兵官由左都督何福担任,镇守宁夏,节制山西、陕西、河南,统一指挥西北全境。

明代宁夏有七卫、四所:卫有宁夏卫、宁夏前卫、左屯卫、右屯卫、中屯卫、宁夏中卫、宁夏后卫;所有宁夏灵州千户所、兴武营守御千户所、平虏守御千户所、韦州群牧千户所等。

1.宁夏卫,领有叶升堡、汉坝堡等两堡及烽堠

叶升堡。叶升堡在小坝东北13公里,建于明洪武九年。堡以明代副将军叶升的名字命名。叶升堡处在公路、渡口要道,素有“雄鸡一鸣听四县”之说,古有“贡米之乡”之美誉。清代属宁夏府宁夏县。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宁朔县二区。民国三十年(1941年),为叶升乡。1949年,是二区人民政府驻地。

小坝堡。原名汉坝堡。其得名与汉延渠水利设施有关。

汉延渠、大清渠、惠农渠、泰民渠四渠流经小坝,汉延渠退水入惠农渠。元代董文用、郭守敬修渠建坝,立木闸。

明万历五年(1577年),改建石闸。清代属宁夏府宁朔县。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春,始为宁朔县政府驻地。1949年,为宁朔县一区人民政府驻地。

2.左屯卫,领蒋鼎堡、瞿靖堡、邵刚堡、林皋堡、陈俊堡、马站堡等六堡及烽堠

蒋鼎堡。蒋鼎堡在小坝西南5公里。明洪武初设堡,堡以屯长名字命名。蒋鼎堡西邻甘城子营,境内大小湖泊70余处。清属宁朔县。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四区。民国三十年(1941年),建蒋鼎乡。1949年,属四区人民政府管辖。

瞿靖堡。瞿靖堡在小坝西北6公里。明洪武初设堡,堡以屯长名字命名。原堡内外有寺庙14处,有李俊塔的姊妹塔——永寿塔一座。历史上集市繁荣、生意兴隆,尤以当铺最为出名。清属宁夏府宁朔县。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瞿靖为四区政府驻地。民国三十年(1941年),为瞿靖乡,同年,宁朔县政府由王洪堡迁来。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春,县政府又迁往小坝。1949年,为四区人民政府驻地。

邵刚堡。邵刚堡在小坝西北16公里,明洪武初设堡,堡以屯长名字命名。邵刚历史悠久,汉代就在境内设灵武县,西夏在境内设顺州,长城、壕堑、营垒、烽墩遍布。明嘉靖年间,宁夏总镇南路守备驻扎于此。清属宁朔县。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三区(李俊)。民国三十年(1941年),为邵刚乡。1952年6月,为五区人民政府驻地。

林皋堡。林皋堡在小坝北6.5公里。明洪武初设堡,堡以屯长名字命名。林皋堡是西至灵武口古道必经之地,由明朱《灵武秋风》诗和清胡秉正《林皋道上口占》诗可见一斑:“驱马林皋道,山河势接连。浮云临水净,落叶信风偏。雁阵喧晴日,霜花淡远天。谁家新酿熟,击鼓庆丰年。”清属宁朔县。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二区。1949年建乡,属一区人民政府管辖。

陈俊堡。陈俊堡在小坝南3公里。堡以屯长的名字命名。陈俊,福建莆田县人,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进士。清属宁朔县。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二区。1949年,属一区人民政府管辖。

马站堡。马站堡在小坝北11公里。原名林武马站堡,嘉靖年间增设。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在此建军马站,故名马站,由此可说明历史上青铜峡在马政上的重要地理位置。清代属宁朔县。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三区。1949年建乡,属三区人民政府管辖。

3.右屯卫,领大坝堡及烽堠

大坝堡(大坝营)原名唐坝堡,它的得名与唐徕渠的水利设施有关。元代董文用、郭守敬修复唐徕渠,建坝立木闸;明万历四年(1576年),改建石坝。大坝地处古道要冲,是军事重镇之一。洪武初年建大坝堡,有马官军500名。清初属玉泉营,分防大坝堡。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宁朔县二区(叶升)管辖。民国三十年(1941年),建大坝乡。1949年,属宁朔县一区(汉坝)人民政府管辖。

4.中屯卫,领汉伯渠堡、马家滩、陈袁滩等及烽堠

青铜峡峡口,明正德五年(1510年)为汉伯渠堡。清代先属灵州,后属宁灵厅。民国属金积堡。1949年,为三、四、五区人民政府驻地。

马家滩,明属中屯卫。清代先属灵州,后属宁灵厅。民国属金积县。1949年为六区人民政府驻地。

陈袁滩,1949年前,陈滩属灵武县枣园乡,袁滩属左营乡。1950年1月属吴忠,同年5月置陈袁滩乡。现又属青铜峡市管辖。

5.中卫,领广武营等及烽堠

广武以“广布武德”命名,明正统九年驯服都御史金濂始奏筑城,为西路军事要冲。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属中宁县,1949年属七区(渠口)人民政府管辖。1960年8月,划归青铜峡管辖。

6.明代青铜峡四大兵营

玉泉营。弘治年间,玉泉营驻有官军,设官军仓场。嘉靖年间,属南路邵刚堡。万历十五年(1587年)筑城,周回三里,址在唐徕渠西。设守备、游击,为南路玉泉营。东至黄河15公里,南至广武营分守岭30公里,西至贺兰山15公里,北至宁夏省城45公里。

明洪武年间,玉泉营所属关墩12座。清乾隆年间,玉泉营所属关墩101座。民国初年,清兵制取消,玉泉营成为民居的堡寨。

干城子营。在小坝西北,邵刚境内的戈壁滩上。干城子营遗址尚存,古城黄土夯筑,且近边墙,应是宁夏南路管辖的戍守边墙官兵驻扎的一座兵营。

广武营。广武境内长城、烽墩、驿站、驿塘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芦沟遗迹,元昊行宫历史悠久。原址在青铜峡水库淹没区。

大坝营。前大坝堡(唐坝堡)已叙,这里不再赘述。

二、长城文化

长城的缘起,是出于军事防御目的,但深层的原因却包含着文化和经济两方面的内容。历史地看,长城虽然是军事防御工程,但它不完全是中原王朝处在衰势或被侵时期的防御工程,青铜峡北岔口长城而是中原王朝处在强大时期,有力量对付北方游牧民族侵扰的背景下修筑的。在长城带上的民族冲突和战争,不但没有阻隔南北之间的文化交流,反而形成了民族大融合。从汉朝在长城沿线设立“关市”,到明朝在长城沿线设立“马市”以及民间往来的“民市”、上层之间往来的“官市”等,都呈现的是贸易繁荣的景象。贺兰山长城沿线的诸多关口,实际上就是历史上南北经济贸易的榷场和集散地,发挥了经济文化交流的作用。长城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对整个历史进程和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都产生过重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当时中原先进的农业文明,促进了文化交流,甚至对世界历史也产生过重要影响。长城为什么又叫边墙呢?据说当时明政府为了缓解人们对过去修长城所造成的恐惧情绪,故而称“长城”为“边墙”。

1.西长城(边墙)青铜峡境内的明代西边墙

宁夏古代长城修筑,早在战国时就开始了。此后直到明朝,在中国的北方先后有20多个朝代修筑过长城,而且很多朝代修筑的长城都不在一条线上。据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先生估算,历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有10多万公里。

长城的修筑方法,在平地为内筑高墙、外挑壕堑,高山险峻处,则劈崖削壁,再略事修筑即成。长城内外,在视野宽广的“四顾险要之处”,设有联络成网的烽火台,作为传递军情之用。长城内侧沿线,交通要道和险要山口处,筑有大小不等的城堡,供守卫长城的军兵驻扎。这些长城沿线的烽火台、兵营城址,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

西长城,从甘肃靖远芦沟界进入宁夏中卫,沿河东北上贺兰山,长约四五百里,明时属宁夏镇中卫与左、右屯卫管辖。据《弘治宁夏新志》载:成化年间修筑了“自双山南起至广武界止,长一百余里”的边墙。但是,到嘉靖年间,这些边墙都已经“倾圮不堪保障”。嘉靖十年(1531年),佥事齐之鸾托“万金”,修筑了南起大坝堡,北到贺兰山三关口,长达八十里的“边防西关门”。完工不一月墙堑就被风沙填平,征集民夫随挑随淤,因“不堪其苦”,不得已而弃之。嘉靖以后,宁夏镇对原有的边墙逐年进行修葺,而且亦有增筑,多为土筑,个别墙段也用石垒砌。

在青铜峡境内的西边墙,共有两段:一段是城西南墙,从双山(今青铜峡邵刚玉泉营西)向南,到广武界止,全长50多公里;另一段叫边防西关门墙,北自贺兰山三关口起,南到大坝堡,长40余公里。同时,还在边墙外40米处修沟堑一道,底宽9米,深2.6米,以阻骑兵进犯。又在边墙一侧修筑烽火墩,俗语有:“三里一小墩,五里一大墩”,用以报警。按《明火炮号令》规定:一见零贼十骑或五六骑,白日即烧烟柴一小堆,放炮一个;夜即举火一把,放炮一个,仍沿塘传火票一张。一见贼二三十骑,白日即烧烟柴二堆,放炮两个;夜即举火两把,放炮两个,仍传火票一张。一见贼一百骑以上,白日烧烟柴三堆,放炮三个;夜即举火三把,放炮三个,仍传火票一张。一见贼千骑以上,烟柴火炮相连不绝,仍传报火票一张。

青铜峡从广武到邵刚的贺兰山脚下,残存边墙遗迹,有的存留比较完好,特别是北岔口边墙。北岔口位于小坝西北的邵刚营子山上,是“边防西关门墙”的一部分,石砌和土筑均有,烽墩纵横交错,皆依山势修筑,气势十分壮观,被专家誉为“宁夏的八达岭”“长城博物馆”。边墙附近筑有土、石烽火墩,在墩上向四周远眺,西靠贺兰山,北侧2公里处为北岔沟,东边边墙向南北蜿蜒,沟堑沿边墙向南延去,烽火墩像哨兵一样屹立于边墙东侧,山下是开阔的戈壁滩。

2.长城文化北岔口长城土筑部分

在文化方面,长城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原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冲突和交流就是通过长城来进行的。长城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农耕与游牧两种文化冲突、传播、交流、变迁与融合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宝贵财富。

文化的交流是双向的,西汉以来,匈奴人越过长城南下中原,很快就融入汉民族之中,长城对中原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草原民族与中原民族的“互市”或者“关市”,也是增进民族融合的主要形式之一。同时,中原的汉族也越过长城进入北方匈奴地区。在这个过程中,两种文化交融荟萃。汉族所擅长的农业技术、建筑技术、铜铁冶铸技术等都传到了匈奴地区,中原的文化艺术亦随之传入。

长城由西往东的走向,与大自然的河流、山脉、高原相随相伴。古人将长城的修筑与大地和自然界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同样显示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长城,使海内外炎黄子孙为之骄傲,爱长城成了爱国的一种象征。侯仁之先生说:对于长城这个问题不能以单纯的军事观点去注释,而必须从中华文化和整体时空去把握。长城出现的直接原因是军事的,但深层原因却是文化的和经济的。今天,长城所特有的军事防御作用早已随着时空的延伸成为了历史,但蕴藏在它身上的精神却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力量。

青铜峡境内的长城文化是独具魅力的。这不但显示了青铜峡历史的悠久,文化的深厚,而且展示了其在历史上重要的军事地理位置。我们应充分认识长城的历史价值,认识长城文化在青铜峡历史文化中的意义和价值,让更多的人来关注长城,体悟长城的文化内涵,发扬长城精神。

三、兵事

明代在青铜峡地区发生过不少战事,《青铜峡军事志》《青铜峡市志》《方志与宁夏》等着作中记载的重大兵事主要有以下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