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走进青铜峡:塞北江南的发源地
48637100000002

第2章 远古文明的序幕(2)

高嵩先生在《岩画中的文字和文字中的历史》中提出:“不周山本身就是享祭的圣山,享祭者必须有神主。不周山的神主,就是与‘不周’二字谐声的‘飞鸟’二字。不周山作为享受祭祀的圣山,它最早的神主造型是刻在贺兰山岩壁上的‘不字鸟’。在宁夏青铜峡四眼井有专门的‘飞鸟山’造型和‘飞鸟蛋’造型各一个,都是不周山。在贺兰山还能找到许多飞鸟造型,恰恰可以证明贺兰山是远古不周山的祭祀中心。”

第二节水之魂——水承载的历史文化

文化,是人们在认识、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文化,作为有理性的人类创造,与人类主观精神的能动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类受赐予自然也受制于自然,同时人类又超越自然,认识并按照自己的意志改造自然,从而创造出文化。

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总是和它产生的地域相结合的。青铜峡文化与其地质、地貌以及自然地理的特点密切相关。青铜峡的自然环境,像大地母亲般孕育了青铜峡文化。

管子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管子》卷十四)

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全解》卷三)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人恶卑也,故几于道。”(《道德经》上)

庄子说:“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庄子·天道第十三》)

先贤智慧的语言,道出了水中蕴涵的哲理。

青铜峡文化,犹如青铜峡的十大干渠水系,源远流长。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青铜峡的水文化萌发、成长、壮大,又逐渐融汇到青铜峡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逐渐凝结成浩瀚渊深的青铜峡文化,并犹如一个伟大的生命,自强不息,历尽沧桑,永不间断地向前发展,成长为中华民族文化光辉灿烂的一分子。它的萌芽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是一幅瑰丽多姿的历史画卷。这里就青铜峡历史文化主要特征的水文化,做一介绍。

一、孕育华夏文明的母亲河——黄河

古代的中国人,至少在两千多年前就认识到,中国的地势西部高峻,东南低平。由此流传过一个悲壮的神话:水神共工因与帝争夺统治权失败,发起怒来,用头将位于西北方的擎天巨柱不周山撞倒,使得东南的大地也塌陷倾斜,一时水往低处聚集,造成了巨大灾害。神话是想象出来的,但多少有点真实的影子,古时候确实有过洪水为患,而中国的地势是东南低,西北部尤其是西部很高,在人的足迹愈来愈多地踏遍了这些地方以后,对这种地势的认识也愈来愈明白了;直至能总结出“天下地势”自西而东、自北而南,犹如高屋建瓴。这一地形大势,甚至也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黄河从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奔腾而下,穿过蕴藏深厚的黄土高原,以其本身的活力,创造了宁夏平原等。在这条川流不息的大河两岸,孕育了我们伟大祖国的原始文化,进而迸发出灿烂多彩的人类文明。

黄河被尊为“四渎之宗(黄河、长江、淮河、济水为四渎)”“百泉之首”。它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北麓,向东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省区,在山东东营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公里。沿途汇聚渭水、泾水、汾水、伊水、洛水、漳水等大小数百条支流,形成浩渺无垠的水体。千万年间,它奔腾澎湃、浩浩荡荡,以穿石之功,辟开重重山岭,冲过层层峡谷,一波三折地横切积石山、祁连山、贺兰山、阴山、吕梁山、太行山等苍茫巍峨的群山,经过黄土高原及华北平原,奔流入海。黄河的奔流一方面为地形所决定,另一方面,通过它的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地面的形态。

黄河流经牛首山下早在一两千万年以前,银川平原西的贺兰山脉进一步抬升,东边鄂尔多斯台地也缓缓隆起,中间陷落成断陷盆地。一两百万年以前,银川盆地成为一个浩瀚大海,那时,青山绿水,碧波万顷,风光旖旎。后来,随着地壳构造运动的变化,分水岭被切开成为峡谷,打开了湖水出路,盆地内洪水漫流,黄河在盆地内来回摆动,把带来的泥沙不断淤积下来,逐渐形成一片大的冲积湖积平原。

黄河横贯宁夏平原397公里,流经青铜峡市58公里多,无私地造福于两岸各族人民。母亲河在这里奉献的是甘甜的乳汁,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人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高超的智慧,不断地改造着自然和社会,积累了丰富的文化;不断吸收周边地区和外来文化的有益成分,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创造出辉煌灿烂的文化,并把这塞上古地变成锦绣的河山。

二、黄河上游的最后一道峡谷——青铜峡

黄河流经高山峻岭、地势险要的青铜峡,被两侧牛首山、峡口山(艾山)相挤而紧紧收束,河面宽仅数10米,两岸山石嵯岈,高出水面数10米,形成一道10公里的长峡。因两岸山壁与河流映照,时作青红色而得名青铜峡。人们传说青铜峡是大禹疏导洪水时用鬼斧神工开凿出来的。后人还在艾山脚下一个石洞外为他修建了禹王庙。黄河出青铜峡后一下舒展开来,东奔西闯,以宽浅的沙质河床左右穿行于平原之上,开阔浩荡,它带来的泥土在西河与东枝中间留下了甚多沙洲。伴着地质的改变,随着气候的变化和河水的流淌,黄河河床下切,慢慢合拢,沉积物又在两岸形成宽广的河滩,造就了银川平原。在地球自转偏力的影响下,黄河在银川平原不断迁移和左右摇摆冲刷,但总的趋势是以向东移动为主,所以在河西黄河古道上,从青铜峡到平罗形成一连串的湖泊,即七十二连湖。

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依山傍河而居,打鱼狩猎,刀耕火种。

从秦始皇、汉武帝开始,两千多年来,先民引黄灌溉,不断开发,因渠以溉,水舂、河漕,用功省少,而军粮饶足,使银川平原成为绿荫处处、稻谷飘香的江南水乡。

唐代诗人韦蟾《送卢潘尚书之灵武》中有“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之句。可见在唐代以前,“塞北江南”就闻名于世。北宋时的《太平御览》卷一六四州郡部十记载,据《隋图经》载:北周大成元年(579年)破陈将吴明彻,迁其人于灵州,江左之人崇礼好学,习俗皆化,因谓之“塞北江南”。由此得知“塞北江南”这一称呼出现于北周以后的隋朝(杨坚于吴明彻及其众迁居灵州的第三年,即581年取代北周建立隋朝),迄今已有1429年。开始是以灵州的习俗礼仪与江南相似而言,后来逐渐转指银川平原优越的灌溉系统造成的自然环境与江南相似而言了。

人类从渔猎时代发展到农耕时代,农业生产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业系统根据农作物种植种类、种植方法的不同,系统可分为两大类:其一是以种植大田作物为主的旱作农业系统,其二是以种植水稻为主的稻作农业系统。银川平原的发源地青铜峡属水旱轮作系统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