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走向南亚:南亚国家经贸指南
48640700000010

第10章 印度(10)

(二)工业生产发展

1.冶金工业

印度煤、铁等矿产资源都较为丰富,适合冶金工业发展。独立前夕,印度已有塔塔钢铁公司、印度钢铁公司和迈索尔铁厂等3家钢铁企业,总设备能力150万吨。独立后,印度利用外国资金和技术,建起了4家大型国营钢铁公司。1976年印度政府又接管印度钢铁公司,从而形成以公营企业为主体的钢铁工业。设备能力在100万吨以上的钢铁企业有6家。除塔塔钢铁公司为私营企业外,比莱、杜加普尔、鲁尔克拉、波卡罗、印度钢铁公司等5家均为公营企业。印度还有以生产特种钢为主的迈索尔钢铁公司、杜加普尔合金钢厂及萨姆合金钢厂,其设备能力都在100万吨以上。公营钢铁厂的发展,促进了印度钢铁产量不断增加。从1950~1951年度至2000~2001年度期间,印度主要冶金产品生铁、钢、成品钢、铝和铜等产量分别从169万吨、147万吨、104万吨、0.4万吨和0.71万吨增加到1820万吨(1998~1999年度数)、2700万吨、2900万吨、62.04万吨和3.77万吨(1998~1999年度数),分别增加了9.77倍、17.37倍、26.88倍、14.51倍和4.31倍。但由于国内发展对钢铁的需求迅速增长,从1951年起印度一直是钢材进口国。为此从20世纪90年代起,印度加速钢铁工业现代化步伐,更换过时设备,加速技术改造,促进了印度钢铁生产加速发展,使印度不仅满足了国内需要,而且还有部分钢材用于出口。仅1997~1998年度,印度就出口钢材310万吨。但是随着印度加强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印度也可能进口一些钢材。

2.机械工业

印度机械工业范围广泛,主要有通用机械、重型设备、电器电机、汽车、拖拉机、机车车辆、飞机、轮船及各类轻工机械。独立前,印度机械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绝大部分机械设备依靠进口。独立后,印度政府十分重视机械工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积极引进外资和技术,大力发展机械工业,使该行业成为独立后印度发展最快的工业部门之一。从1950~1951年度至2000~2001年度期间,印度机床产值从0.09亿卢比增加到127.63亿卢比;水泥机械产值从1960~1961年度的0.06亿卢比增加到1998~1999年度的37.58亿卢比;火车皮产量从1960~1961年度的0.9万节增加到1997~1998年度的2.77万节。汽车、商用车、轿车、内燃机、自行车和缝纫机等的产量也分别从1950~1951年度的1.65万辆、0.86万辆、0.79万辆、0.55万台、9.9万辆和3.3万台增加到2000~2001年度的78.42万辆、15.2万辆、53.2万辆、30.6万台、1497.4万辆和4.88万台;摩托车产量更从1960~1961年度的0.09万辆增加到2000~2001年度的375.5万辆;拖拉机产量也从1980~1981年度的7.1万台增加到2000~2001年度的28.43万台。目前,印度生产的轿车已经开始向英国出口。

印度主要机械工业部门有:

(1)机器制造,主要生产各种农业机械、钻井机械、采煤机、推土机、起重机、柴油机、纺织机械、造纸机械、制糖机械、水泥机械等产品。

(2)重型机械,主要生产机床、铁路车辆、轮船、飞机等。主要机车车辆厂有奇特兰詹机车厂、瓦腊纳西机车厂、塔塔机车工程有限公司、佩兰布尔客车车辆厂、班加罗尔客车车辆厂等。

(3)电器电机,主要生产电视机、收音机、录音机、电话机、变压器、电扇、电灯、空调等。主要工厂有印度重型电器公司、巴拉特重型电器公司等。

(4)汽车及其他机械,主要汽车厂有孟买第一汽车制造公司、马亨得拉汽车制造公司等。

3.化学工业

独立前,印度的化学工业也不发达,只有一些小厂生产烧碱、硫酸等。独立后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印度大力发展化学工业,建立了一大批生产烧碱、水泥、化学纤维、化学药品、染料、农药、化肥及石油化工产品等。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印度水泥厂主要集中在南部和西部地区;其后印度水泥生产逐渐向全国各地扩张。主要生产单位有公营部门水泥厂和私营阿拉伯水泥公司和比拉水泥厂等。印度生产烧碱的工厂达30多家,还有4家工厂生产纯碱,70多家工厂生产硫酸。印度染料厂多达150多家,塑料厂也有100多家,制药厂更是超过120多家,生产抗生素等许多医药品。独立后,印度也建立了一大批化肥厂,主要生产氮肥和磷肥等,主要工厂有印度肥料公司、特拉凡戈尔肥料公司和科罗迈德尔肥料公司等。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印度还逐渐发展石油化学工业,建立了国家有机化学有限公司、印度联合碳化物有限公司和巴罗达印度国家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等三大石油化学工业基地,主要生产苯胺、石碳酸、甲醛、醋酸、丙酮、柠檬酸及聚合物、合成纤维、人造橡胶和塑料等。

随着一大批化学工厂的建立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印度化学工业不断发展壮大。从1950~1951年度到2000~2001年度期间,印度氮肥、磷肥、烧碱、苏打、纸与纸浆、水泥和石油产品等的产量分别从0.9万吨、0.9万吨、4.6万吨、1.2万吨、11.6万吨、270万吨和20万吨增加到1102.5万吨、374.5万吨、163.1万吨164.2万吨、309万吨、9950万吨和9660万吨。化学工业的发展,也有效地推动印度医药工业发展。从1970~1971年度到2000~2001年度期间,印度青霉素和维生素A的产量也分别从1.9亿百万单位和0.385亿百万单位增加到8.22亿百万单位和7.74亿百万单位。

4.能源工业

独立后,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能源特别是对石油和电力的需要,印度加速发展能源工业。除加速对阿萨姆油田和古吉拉特油田的开采外,独立后印度在克里希纳、哥达瓦里、考维里、库奇、马哈拉迪等地及孟买近海大陆架等地区进行石油开发。20世纪90年代以来,又在泰米尔纳杜和孟加拉湾进行石油天然气开发。从而使印度的石油产量逐渐有所增加,从1950~1951年度的30万吨增加到2000~2001年度的3240万吨,增加108倍。但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对石油天然气的需求不断增加,印度石油工业仍然不能满足国内需要,使国内需要的一半以上仍需要靠进口来解决。

为解决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能源,印度政府还大力发展煤炭工业。为加速煤炭工业发展,20世纪70年代初期,印度成立印度煤炭公司。在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后,印度调整能源发展战略,加速煤炭业发展,从而推动印度煤炭产量不断增长,从1950~1951年度的0.323亿吨增加到2000~2001年度的3.226亿吨,增加近10倍。

独立后印度政府还十分重视电力工业的发展,不仅大力发展火力发电工业和水力发电事业,而且还积极发展原子能发电事业。从而使印度的电力工业由火力发电、水力发电和原子能发电等三部分组成,并以火力为主,约占全印发电总量的69%,水力发电占28%,原子能发电占3%。在印度火力发电中,大部分使用煤炭作为燃料,只有很少部分用石油做燃料。从1950~1951年度到1990~1991年度,印度电力工业装机容量从0.171万兆瓦增加到6.6万兆瓦,增加近40倍。同期,火力发电装机容量从0.115兆瓦增加到4.4709万兆瓦;水力发电装机容量也从560兆瓦增加到1.88万兆瓦。原子能发电装机容量更是从无到有,迅速增长,到20世纪末期达到1500兆瓦。同时,印度发电量也不断增加,从1950~1951年度的51亿千瓦小时增加到2000~2001年度的4994亿千瓦小时。

印度电力工业发展仍然满足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印度电力供不应求,缺电问题十分严重,缺电率长期保持在10%左右,有的时候在有的地区甚至超过10%。即使到目前为止,缺电在印度依然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全印度缺电率仍在6%左右。

5.信息产业

印度使用信息技术产品历史悠久。早在贝尔发明电话5年后,印度就在加尔各答建立了电话中心。20世纪40年代末期,印度开始涉足信息产业,生产无线电收音机;50年代末期印度安装使用第一代计算机,并开始软件开发;60年代后期开始制造电视机;70年代中期还建立了电子出口加工区。到20世纪80年代印度已能生产收音机、电视机等许多信息技术产品。1984年拉·甘地上台后,为使印度跳上信息革命的“公共汽车”,公布新计算机政策和软件出口政策,印度信息产业特别是软件产业迅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信息产业年增长率超过40%,信息软件产业年增长率更超过50%。

印度信息产业发展迅速表现在:

(1)信息技术公司不断增多。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建立了一些生产信息技术产品的工厂,后来又产生一大批从事信息技术开发的公司,如塔塔咨询服务公司、印度斯坦咨询公司、WIRO信息技术公司、巴拉特信息技术公司、TISL公司、NIIT公司、安得拉信息技术公司等。目前印度仅从事软件开发的信息技术公司就超过700家。

(2)信息产业基地逐渐形成。20世纪70年代印度在孟买建立电子出口加工区,80年代又在加尔各答的法卡尔、德里的罗埃达及马德拉斯等地建立类似的出口加工区,逐渐形成信息硬件生产基地。印度还把班加罗尔建成信息城,号称印度的“硅谷”;还在人才集中的浦那、科钦、海得拉巴、维沙卡帕特南等地建立信息城,城中设立软件开发园,形成众多信息产业软件开发基地,使信息生产基地与软件开发基地遍及全印各地。其中尤其以班加罗尔软件技术园最为成功,吸引了印度及世界各地的指明信息技术公司在此安家落户。

(3)信息产业技术逐渐突出。印度信息技术产业优势在于软件开发。印度技术人员开发的软件质量较高,受到全球用户的高度评价。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印度总部经理斯科特·巴伊曼认为,在印度开发的软件,其质量略优于在美国国内开发的产品。在得到美国卡内基——梅隆软件工程学会最高评价的全球21家公司中,就有12家来自印度。印度软件赢得全球信誉,推动其软件出口以50%的年增长率发展。2003年,印度软件及其服务出口额已达到125亿美元。近年来,印度硬件生产也获得重要突破。1997年浦那高级计算机开发中心研制的PARAMA10000型超级计算机性能领先于世界同类机器,而其价格仅为同类机器的五分之二,并已经向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家出口。超级计算机的问世,改变了印度在信息技术领域只有软件好的形象。

(4)信息技术业务遍及全球。现在,包括美国微软公司在内的世界大公司都成为印度软件公司的大雇主。该公司还把其全球服务中心设在印度。摩托罗拉公司、甲骨文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西门子公司、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等国际知名公司,都已经或正在印度发展业务。印度已经成为外国公司开发软件的首选地。《财富》杂志所列世界500家大公司,有200多家所需要软件产品是在印度采购的。现在世界各国大公司甚至小企业都纷纷要求印度软件公司提供软件服务及其他信息服务。远隔千里之外的美国医生也要求印度信息技术人员为其病人提供病历等。信息技术已经在印度工业、农业、银行金融、教育卫生、交通运输等诸多领域广泛运用,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印度重要产业。2001~2002年度,印度电子硬件产业产值达到3275亿卢比,软件产业产值达到8088.4亿卢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