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古墓贼影:中国盗墓史全记录
48649000000057

第57章 黑暗中隐藏的杀机——反盗墓技术(2)

关于“石椁为葬”的最早记载出现于《礼记·檀弓上》:孔子在宋国居住,有一天看见司马横魋(tuí)在为自己制作石椁,好奇地询问,才知道横魋已经制作三年了还没有完成。孔子感慨地说:“要是这样奢侈浪费,还不如早点死了烂掉呢!”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也记载秦始皇“葬骊山,发北山石为椁”;《汉书》卷三六《刘向传》也记载,汉孝文帝有过“北山石为椁”的愿望:有一天汉孝文帝经行至霸陵,感慨万端,说道:如果在北山修建石椁,应该十分坚固,后人“岂可动哉”。汉文帝设想死后安葬,以石为椁就是防止盗掘的最有效方式。

石椁,即石板制成的棺椁。水库式墓穴墓主人的棺椁一般为石制,至少最外层的椁是用厚重的石板制成,然后再用上等木料制作一层或多重棺置于其内,木棺石椁的缝隙用粘性胶状物漆封其间,以阻止渗水入棺毁坏尸体与陪葬器物。若封闭得好,这类棺椁对尸体的防腐性能和防盗作用远胜于纯粹的木棺木椁。

汉文帝没有用石椁埋葬,但用石椁者历史上却不罕见,现有无数石棺石椁出土。

石质棺椁的运用,确实曾经作为普遍的防盗措施。而铁壁来防止盗墓者的入侵,可能是更为有效、更容易操作和更为常用的防盗手段。

我们这里索索的铁壁,并不是真正用铁打造的铁壁,而是以石门封闭,后设顶门石的形式做成的防盗措施,做成之后犹如铜墙铁壁。此种方法比较普遍也比较简单,一般多用于券洞墓,特别是帝王的陵墓多用此法。

春秋晚期的太原晋国赵卿的墓葬,在墓墙的四个角落,每隔一米深,就放置一块重约50公斤的大石头;在椁室周围,堆积着严密紧凑的砾石。墓穴内也堆积着厚约1.2米的砾石层。这种防盗措施别说偷偷摸摸的盗贼,即便考古工作者发掘的时候,也感到费工费力,十分不容易。考古工作者预计,这些砾石是有意填上的,目的就是为了防盗。

原来,细碎的积石十分容易坍塌,盗墓者很难在上面挖洞,即便侥幸挖洞进入,稍微不慎就有可能丧身乱石之中。

河北平山战国中山王墓,椁室总深8.2米,上部3.1米夯筑,下部5.1米凿于岩石层中。墓穴的四壁堆有积石,用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大块石料、沿着墓穴的四壁垒砌,一直到坟墓的顶部封死。石料中间的空隙用鹅卵石填充。这些石料都是从中山国各地征调采集的,不仅大小、形状不同,连石质也不一样,有的经过粗略加工,呈方形或长方形,有的未经加工。一般的石块大约二百多公斤,重量最重的四百多公斤。像这样的重量不一、形状各异、石头质地也不同的石材,杂乱笨重,在墓穴中垒砌,其施工难度可想而知,但是其防盗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尤其是在石料中间添加容易滚动的鹅卵石,更是增加了盗掘的难度。考古工作者在挖掘中山王墓的时候,工程进展十分艰难。我们可以想象,当盗墓者挖掘到这类墓葬的时候,除了退缩,还有什么妙法利器,穿石而过呢!

历史上最著名的铁水封门的墓葬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乾陵位于今陕西省乾县北梁上的主峰之上,1985年12月,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对乾陵进行了全面的勘测,而对乾陵墓道的发掘工作确实始于1966年。《唐会要》中记载:“乾陵元宫(地宫),其门以石封闭,其石缝铸铁,以固其中。”说明乾陵地宫入口处用巨石封门,不仅如此,还用铁水浇灌,封死墓门。通过多年的发掘和调查,考古工作者基本摸清乾陵墓道的情况。乾陵墓道长63.1米,宽3.9米,在长长的墓道上,用长约1.25米、宽约0.5米的石条由外至内呈阶梯状叠砌,最多的一级可达39层,据估算,石条至少有3000余块。石条之间用铁细腰固定,每个铁细腰重量达5千克至10千克,再高温熔化锡铁浇铸缝隙,使这3000余块巨石融为一体,形成一个牢不可破的庞然大物。与文献中记载的“乾陵玄厥石门,冶金固隙”相吻合。号称古今第一盗墓贼的五代时期节度使温韬曾盗遍唐代关中帝陵,遍取其中珍宝,只有对乾陵束手无策。《新五代史·温韬传》中记载:“唯乾陵,风雨不可发。”宋代学者程大昌的《考古编》一书中对此事也有叙述:“史载温韬概发唐陵,独乾陵不可近,近辄有风雨。”虽然文献记载中温韬盗掘乾陵未遂的原因是天气——风雨大作,但我们可以想象进入墓葬的唯一入口处的封门巨石在阻止温韬进入时起到的无可替代的作用。

巨石封门与铁水浇灌双剑合璧真的能保证墓葬固若金汤、安泰千年么?事实证明,无论人们采用怎样的防盗措施,最终都难以抵挡盗墓者执著的破坏。

西汉广川王刘去盗掘魏襄王墓时,虽然遭遇了铁水封门,但这位执著的盗墓者竟然用了三天三夜的时间将铁水铸封的墓门凿开,最终盗得墓中珍宝。

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讲述的是另一种破解铁水封门的方法。“某作端公庄客二三年矣,久为盗。近开一古冢,冢西去庄十里,极高大,入松林二百步方至墓。墓侧有碑,断倒草中,字磨灭不可读。初,旁掘数十丈,遇一石门,固以铁汁,累日羊粪浇之,方开。”这是一位盗墓者的自述,对铁水封门的墓葬,这个盗墓者采取的方式是用羊粪汁涂在铁汁上,如是这样很多天,铁水溶解,墓门自然打开。

无论石砌墓壁、巨石封门还是铁水浇铸,都是加强墓葬的外围防盗功能,但最终只有少数的墓葬能够逃脱被盗劫难,唐乾陵那样风雨不动安如盘石的陵墓更是稀有。

塞石流沙效果好

用巨石堵塞墓道,往往令盗墓者望而却步。

塞石墓是常见的墓葬形制,从新石器时代就开始流行,直到明清时代,仍可见塞石墓的踪影,北方一些少数民族还以塞石墓为特色。尤其是大型塞石墓,防盗效果极佳。夜间盗墓的人一般不从墓道进入墓室,也很少采用大揭盖的方式打开墓室,而是在封土上挖盗洞,当盗洞接近塞石墓外侧的石块和碎石时,盗墓者便无法前行,即便费尽力气搬开塞石,也很可能被上方滚落的石头砸伤。北方地区的大型塞石墓,墓室全部以石料为建材,坚固异常;南方墓葬的塞石则单纯是为防盗,土坑墓的墓壁与木质棺椁之间填充石块,以此来阻拦盗墓者。

徐州后楼山西汉墓,墓道采用竖井式。在封闭墓道的时候,夯土中夹筑三层石板,石板之间有用碎石填充相隔。这种防盗方式,的确达到了“石椁铁壁”的防盗效果。

西汉昌邑王墓位于山东巨野红土山,墓室墓道上面平铺方石一层,将墓室、墓道全部覆盖。墓道里面垒砌了两道石墙,靠近墓门的地方也有一个石墙封门,三道石墙各厚约一米,可谓铜墙铁壁。

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夫妇两位皇帝合葬的乾陵,是塞石与流沙相结合最为成功的陵墓。乾陵与一般帝陵不同,它是以山为陵,就是说从半山腰开凿墓道、甬道,在山肚里修建前、中、后墓室(或称玄宫、地宫)。《旧唐书·严善思传》载:“乾陵玄阙,其门以石闭塞,其石缝隙,铸铁以固其中。”1960年,当地农民在山上炸石,误将乾陵墓道炸开了一个大口子,但没有接近墓门。陕西考古人员闻讯后,进行了清理并对周边进行了钻探勘察。勘察的结果是乾陵墓道、甬道的确用条石封砌,石条之间用拐状的铁栓拴牢,前后、左右加固,隙缝灌铸铁水。连续几十米长的甬道都是如此,可谓固若金汤。

乾陵作为唐陵中最为坚固,防盗措施最好的陵墓,从公元705年到1960年间1255年的漫长岁月中,乾陵所在的梁山顶上从未断过盗墓者的身影。本书在第十二章提到的盗遍唐关中十八陵的五代耀州刺史温韬,是个有官衔的大盗墓贼。他率领兵丁一古脑掘开了十几座唐陵,发了一笔横财。但当这一干人马来到乾陵盗掘时,史书上记载是“风雨不可发”,归结到天象异兆的出现才阻止了盗行。事实上作为一个军阀哪里怕什么天象异兆?真正的原因是防盗方式有效,即墓穴中“皆积沙壅之”。史书记载,在修建乾陵的时候,每挖一车土,即刻从十里之外拉来一车沙子,回填到墓穴当中。于是,墓穴中本土不复存在,全部被流沙填充。如果填土,土一受潮就能相互粘合,方便打盗洞,挖一个隧道就能够进去。沙子松散干燥,不容易粘合,无法打洞。除非将里面的沙土全部挖出来,否则没有其他方法可以进入。大凡盗墓之人,一般都是用很短的时间进行挖掘盗宝,不会长时间挖掘里面的流沙。所以即便是本领高强的盗贼,挖而无功后无法进入墓穴,随即舍弃而去。

温韬盗掘未能成功,唐末造反闹事的黄巢攻破长安后,又率领一干人马欲掘乾陵发一笔横财,号称四十万众连劈带凿地折腾了一个月,最后还是未能成功,只好弃之不顾,灰头土脸地撤出陵区。

民国时期国民党将领孙连仲率一团人马,在乾陵周边埋锅造饭安下营寨,也曾想学著名盗陵将军孙殿英率部盗掘清代乾隆、慈禧陵而发了大财的把戏,以军事演习作幌子,动用烈性炸药炸开了乾陵墓道上方的三层坚石。但孙连仲却没有孙殿英的运气好,随着一阵爆炸声,一团黑烟腾空而起,成直立状在空中扭结。一阵大风袭来,刹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接着一阵龙卷风呼啸而来,最先发难于现场的7个山西籍与12名河南籍官兵,他们在巨大的风浪中被卷入天空,于风卷浪滚中在天空转了几个大圈,然后被重重地抛到20里外的荒野中,一个个口吐鲜血,绝气而亡。孙连仲见此情景,大惊失色,忙找当地一个阴阳先生卜了一卦,卜辞是“主大凶”。孙的谋士又说当年温韬尽发关中唐陵而唯乾陵“风雨不可发”的典故,认为是武则天的幽灵在冥冥中作怪。面对这个一代美女加烈女的突然发威显圣,孙氏尽管身披戎装,手提盒子炮,但也不敢霸王硬上弓,直逼则天皇帝的龙床,只好令手下买来水果和几个肉夹馍,在陵前祭奠一番后宣布收兵。因而,乾陵成为大唐王朝关中十八座帝陵中唯一没有被盗掘的陵寝。这是中国历史上极其罕见的防盗成功的个案,是一件了不起的旷古朔今的大事。

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徐州小龟山汉墓2号墓、北洞山西汉楚王陵,使用的也是这类手段,将数量重多的巨石从山下采下,运到陵区封堵墓道,但却未能摆脱被盗的命运。

在徐州北洞山出土的西汉楚王墓,墓葬的墓道北段和中段,都用了三列三层的塞墓石封填,各个塞石之间用凸凹的关节相咬合,每个塞石重量都在3吨到7.8吨之间。前雨道近墓门处有3列3层9块小型塞石,其后有双列双层8块大型塞石,大型塞石重约7吨左右,前室的北面又有双层4块大型塞石。但是,如此巨大严密的塞石封堵形式,并没有使盗掘者却步,他们或将塞石击断,或将其拖出,最后仍然把墓室洗劫一空。

与塞石墓相比,流沙墓的防盗效果要略胜一筹。流沙墓出现的时间较晚,大概在春秋时期,南方地区墓葬比较流行这种方式。其具体做法是挖掘墓坑,然后将棺椁放入墓坑,用炒干的细沙填埋墓坑,最后再用填土将墓顶夯实。炒干的细沙流动性很强,对于依靠挖盗洞进入墓室的盗墓贼而言,细沙是最好的屏障,一旦挖到细沙,细沙便会自动流动,堵住盗洞,从而将盗墓贼拒之墓外。大型的流沙墓不仅防盗功能强大,而且相当危险,很多盗墓贼在挖到流沙层后被沙子掩埋,再也不能离开。

1950年考古工作者发现了战国中期魏国王族的异穴合葬墓,在对墓室结构最为完善的2号墓挖掘过程中发现,在椁室两侧和邻近两墓道处,墓墙全部用巨石垒砌,墙内充填细沙,最后填土夯实。考古人员测量,沙土的堆积高出地面八米,深达将近百米,填充的沙土体积达1000立方米。可以想象,当盗墓者深挖盗洞的时候,流沙会源源不断地将盗洞填埋,除非盗墓者将所有的流沙全部运送干净,否则只能“望沙兴叹”了。可是要将l000立方米的流沙挖净,谈何容易!这种以柔克刚的防盗墓方法,的确起到了良好的防盗效果。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工作者在2005年对河南省上蔡县大路李乡郭庄村的一座大型战国时期楚墓进行清理发掘。这座墓葬规模宏大,出土器物均属珍品,其中仅精美的青铜器就有上千件。更难得的是,这座墓葬防盗设施十分完善。墓中有多处盗洞,但墓室内的随葬品依旧非常精美、丰富,说明多数盗墓者都被这座墓葬精妙的防盗设施难倒,被拒之墓外。这座大型楚墓所采用的防盗方式就是塞石和流沙并用。

郭庄楚墓墓室深达17米,距地表5米向下的深度都用炒干的细沙填充,积沙之多,堪称国内发现之最。干沙不仅可以防腐,更重要的是有防盗功能。此外,细沙的里面,靠近棺椁的地方累积了很多大小不等的石块,其中最大的可达165千克。砾石整齐地堆放在椁室四周,盗墓贼无论从哪个方向进入,都无法突破积沙与积石的双重防线。

除此之外,郭庄楚墓还有其他严谨的防盗措施,即便盗墓贼侥幸穿过积沙积石障碍,也难以到达椁室。如利用巨石封门。这是一种简单而常见的防盗方法,流行时间很长,一般大型墓葬都会采用。另外,郭庄楚墓还在积沙之内放置了假棺来迷惑盗墓贼,而真正的棺椁却放置在一个隐秘之处。如果沿墓道顺直而下,只能找到假棺,真正的棺椁依旧难寻踪影。

经过考古工作者的清理发掘,发现这座被誉为豫南第一大墓的郭庄楚墓的墓室上共有从战国时期到近代的盗洞12个,最长的盗洞长达27米,其中最大的一次破坏,盗墓贼竟然采用了大揭盖的方式。大揭盖一般是只有专业的经相关文物部门批准的考古单位在发掘墓葬时才会采用的方法,有时大规模盗墓的官盗也会采用这种方式打开墓葬,但由于这种方式对发掘的人力要求很高,也过于招摇,因此一般的私盗不会对墓葬进行大揭盖,而会在不起眼的地方开盗洞。然而,也正是这种大揭盖的方式才能避开塞石与流沙的机关,盗得墓葬中的宝物。

塞石、流沙防盗方法流行于战国到两汉时期,一般长沙地区的诸侯等级大墓都会因地制宜地采用这些有效的防盗方法,如果没有大量的沙子,则会用炭替代。这种方式不仅可以防潮、防腐,还可有效地打击盗墓贼。

伏设暗箭与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