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过去的150年间,尼拉贡戈火山已经喷发了50多次。尽管存在着很大的潜在危险,但由于其周围有肥沃的火山土壤,并且靠近湖泊,民众都不愿意离开。2002年1月17日尼拉贡戈火山再次喷发,使附近已经长期饱受内战困扰的地区受到影响,大大减弱了人们的应对能力。据报道,尼拉贡戈火山这次喷发出的岩浆不是从火山口流出的,而是从山坡上的三个裂口流出。以每小时1.2千米~1.8千米的速度向有40万居民的戈马市冲去,破坏了沿途所遇的村庄和田园,造成百余人死亡。和其他火山活动造成的伤亡相比,此次喷发虽然死亡人数不算多,但约有60万居民被迫撤离家园,是有历史记载以来撤离人数最多的一次。
(18)拉基山
冰岛是个多火山之地,岛上共有100多座火山,其中25座在近代喷发过。拉基山是裂隙式火山喷发过程中形成的唯一一座有显着地形特征的火山,现称之为拉基环形山。海拔818千米,高出附近地带200千米。紧靠冰岛最大的冰原瓦特纳冰原西南端。不过,拉基山并未被裂缝完全绽开。在山坡上裂缝之间只有若干极小的流出少量岩浆的火山口。
历史上,拉基山危害最严重的一次喷发发生在1783年。1783年6月8日,一直休眠的拉基火山突然复活,把一股股火山灰喷射到空中,同时大量的熔岩不断从火山口流出,形成32千米宽的熔岩流,覆盖面积为565平方千米,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熔岩流。此次喷发断断续续,前后历时4个月。
由于拉基山远离居民点,位于山区偏僻的地方,所以此次喷发时没有直接造成人员的伤亡。
但在数小时的喷发中,冰岛人意识到一场大灾难正在悄悄逼近。火山灰开始雨点般地降落在整个冰岛上,覆盖了地面,抑制了植物生长。庄稼被毁坏,牧场被破坏。火山喷出的氟气以氢氟酸形式降落到冰岛地面,导致大量牲畜死亡。据统计,当时有一半的马和牛以及3/4的羊死于氢氟酸。由于出现大饥荒,整个社会处于一片混乱之中,抢劫行为日益猖獗;接着来临的冬季对冰岛人来说更是严酷艰难。他们吃完了储备食品,发生了饥馑。造成全岛1/5的人口-约9350人被活活饿死。
不仅如此,被喷射的二氧化硫气体弥漫到更远的地区。整个欧洲被厚厚的雾气笼罩,致使数千人死于高温。炎热的夏季过后,随之而来就是漫长而寒冷的冬季。
北半球大部分地区的温度较往常低4°到9°。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经历了500年来最冷的夏季,农作物大量减产,可怕的饥荒在所有地区肆虐。由此而导致的全世界死亡人数可能是冰岛死亡人数的10倍或者更多。
1963年,冰岛西南方的海底火山活动产生了一个新的岛屿。
正好被一艘渔船的船员看到,据这名船员形容,大海仿佛在沸腾。
不出一天一夜,一座新的火山岛出现了,也就是今天的苏尔特塞岛。
(19)世界上最高的死火山-阿空加瓜山
世界上最高的死火山阿空加瓜山位于阿根廷西部的门多萨省,靠近智利边境,但其西翼延伸到了智利圣地亚哥以北海岸低地。海拔6959米,是南美洲的第一高峰,有“美洲巨人”的誉称。在瓦皮族语中,“阿空加瓜山”是“巨人了望台”的意思。
阿空加瓜山是由第三纪沉积岩层褶皱被抬升而形成的。同时伴随着岩浆浸入和火山作用,峰顶较为平坦,堆积安山岩层。东、南侧雪线高4500米,冰雪厚达90米左右,发育有现代冰川,其中菲茨杰拉德冰川长达11.2千米,终止于奥尔科内斯河,然后泻入门多萨河。山顶西侧因降水较少,故而没有终年积雪。
阿空加瓜山区现在是阿根廷着名的登山游览胜地。它的四面皆可攀登,相比起来,北坡攀登比较容易,南坡较难一些。不过,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自由攀登此山,通常只有持登山许可证的登山运动员才被允许登山。
第一个登上阿空加瓜顶峰的人是马蒂阿斯·朱布里金,他是在1897年1月14日成功登上此山的顶峰者。此后,无数登山爱好者向阿空加瓜山发起挑战,试图征服这座“巨人”。
如果你只是一个普通的游客,到阿空加瓜山来观光,你可以从门多萨城乘旅游汽车沿七号国家公路北行,沿途你会看到许多历史古迹和自然景观。第一个重要的历史遗迹是卡诺塔纪念墙,当年何塞·德圣马丁就是从这里率领安第斯山军越过山脉去解放智利和秘鲁的。
在卡诺塔纪念墙以西的维利亚西奥村,是个风景如画的小镇,它坐落在海拔1800米的高地上,镇上有一所着名的温泉疗养旅馆。
离开这里,经过一段被称为“一年路程”的大弯道,便来到了海拔2000米的乌斯帕亚塔村。村子附近有当年安第斯山军砌成的拱形桥-皮苏塔桥以及兵工厂、冶炼厂等遗址。再往前行就到了旅游小镇乌斯帕亚塔镇,这里旅游设施齐全,十分繁华,风景也很优美。
从乌斯帕亚塔镇起,海拔已达到3000米左右,经过瓦卡斯角小站,可以看到一座天生的石桥——印加桥。通常情况下,登山者都是以此为出发点。印加桥附近有一组高大的岩石峰,看上去,恰似积聚在一起站着忏悔的人群,因此当地的印第安人把它们称为“忏悔的人们”。
过了印加桥,西行不久,就是海拔3855米的拉库姆布里隘口。
这里矗立着一座耶稣铸像,铸像面朝阿根廷方向,建于1902年,是阿根廷和智利为纪念和平解放南部巴塔哥尼亚边界争端签订《五月公约》而建立的。铸像高7米,重4吨,它的基座上铭刻着:此山将于阿根廷和智利和平破裂时崩溃在大地上。因此,望着高峻的阿空加瓜山,人们坚信,和平会同它一样长久,永不崩溃。
除此之外,沿途还有很多木棚屋,这些木棚屋主要是供登山运动者休息和躲避暴风雪用的,建于海拔3962米高处的一个木棚屋,是登山队的第一站营地;处于海拔6500米处的木棚屋,是登山者的最后营地,这里距离顶峰虽然只有459米,但却是最难征服的一段路程,一般至少要花费7个小时才能达到顶峰。
在阿空加瓜顶峰,堆满了巨大的岩石,疾风强劲,几乎让人难以立足。从这里向四周远眺,雪峰冰川林立,起伏绵延,在晴朗的日子里,甚至可以看到太平洋的景色。顶峰中央树立着一个十字架,由钢丝围绕,这是为了纪念在攀登阿空加瓜山遇难的林库夫妇而设立的,他们是安第斯山脉的杰出研究者。
(20)世界上最年轻的火山——帕里库廷火山
亲爱的读者,我们在本书的一开始就讲到了帕里库廷火山,不知你还记得吗?我们说这个火山是人类望着它喷发长大并形成的一座火山。如同看着自己孩子的诞生和成长一样。因此许多人把它称为地球上七大自然奇迹之一;与此同时,它也成为了迄今为止地球上最年轻的火山。
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述了它形成的过程和地理位置。这里我们就不加赘述了。不过,我们必须补充的是它为人类带来的灾害和意义。
我们知道,从1943年2月20日开始喷发形成,到1952年休眠,帕里库廷火山整整活动了9年。在喷发的过程中,一共有7个喷发口往外喷发熔岩,有时喷出的烟气高达5000多米;喷出的火山灰甚至飘散到400千米外的首都墨西哥城。虽然它的形成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只有三个人死于火山喷发造成的电闪雷击,然而它喷出的火山灰却掩埋了帕里库廷村和圣胡安村两个村庄的数百幢房屋,覆盖了约25平方千米的土地。
即使如此,居住在附近的人们仍不愿意离开这里,他们在今天的帕里库廷火山南山脚下又建起一座新的家园,取名叫新圣胡安·帕兰加里库蒂罗村。
令人称奇的是,在经过帕里库廷火山喷发出的熔岩的侵蚀之后,位于帕里库廷村的圣胡安教堂却奇迹般地幸存下来。其幸存部分是教堂两端的残存建筑,一是大门及两侧钟楼,二是教堂最深处树立圣像祭坛的那堵山墙及两侧的部分残墙,当年那灼热的岩浆摧垮教堂的墙壁,里外夹攻流到位于建筑两端的大门口和祭坛圣像附近的时候,竟戛然而止,好像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将它们阻隔在数米之外,不断涌来的岩浆就在这堵看不见的墙外升至四五米高,然后向更远处流去。教堂两端的部分建筑就这样得以幸存下来,并被耸立在教堂中间部分的高高的火山岩分隔成了两个独立的遗迹。圣坛上的耶稣像经此大劫也安然无恙地幸存了下来,现早已被教徒们移到后来新建的圣胡安村去了。虔诚的基督徒无不对天祈祷,称这种现象为“神迹”,前来朝拜的人也越来越多。
我们千万别忘了那个亲眼目睹它诞生的名叫普拉多的农民。顺便提一下,“帕里库廷火山”这个名字就是普拉多为这座从他的玉米地里诞生的火山取的。最后由圣胡安镇镇政府撰写的帕里库廷的“出生证明”,就是被普拉多作为这块地的主人荣幸地保存着。
帕里库廷火山形成的这种持续而又从容不迫的活动方式,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认识火山的千载难逢的良机。从它开始喷发的第二天,就有大批兴奋的墨西哥学者、艺术家和记者赶到这里安营扎寨,争相目睹这罕见的自然奇观。
当年,已有68岁的墨西哥着名画家阿特尔选择了附近山上的一个角度最好的山洞,在里面定居下来。每天饶有兴致不知疲倦地细细地观察火山的活动,并创作了大量画作。他舍不得离开这个绝妙“哨位”,以致当熔岩逼到他的营地跟前时他才仓皇撤退,一些作品因来不及搬运而毁于岩浆中。
如今,帕里库廷火山已成为墨西哥最具魅力和最令人激动的自然景观,并成为墨西哥画坛流行一时的创作题材。现在每年都会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览。
以上便是我国和世界上的一些着名火山。当然世界上的火山有很多,我们在这里介绍的仅仅只是被世界人民所熟知的一部分。为了符合本书的主题,其他这些火山我们就不再一一作详细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