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1],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2],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3],山长水阔知何处!
【注释】[1]槛(jiàn):栏杆。[2]谙:了解、知道、熟悉。[3]尺素:书信。古人将书信写在长一尺左右的绢帛上,故称尺素。
【鉴赏】本首是诗人颇负盛名的伤离怀远之词。写的是一位闺中人。
上阕主要写所见。起句写秋晓庭园中的景物。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像在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上去又像在默默饮泣。兰和菊本就含有傲霜盛开的幽洁品质,象喻高雅。这里用“愁烟”与“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事物,透露出闺中人的高雅和她的哀愁。“愁”、“泣”二字有刻画痕迹,但在借外物抒发心情时、渲染气氛、塑造主人公形象方面自有其作用。次两句写深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在充满哀愁,对季节特别敏感的闺中人眼中,燕子像是因为不耐罗幕之寒而离去的。这与其说是燕子的感觉,不如说是闺中人的感觉。闺中人不仅在生理上感到秋天的微寒,而且在心理上也荡漾着因孤凄清凉而引起的寒意。燕子“双飞”,更反衬出人的孤独。这两句只写客观景物,不但未着明显的感情色彩,而且两种物象之间似乎还不一定有什么联系,但细品起来,其味无穷,艺术表现非常委婉含蓄。
后两句从今晨回溯到昨夜,明点“离恨”,成为本首词的词眼,从情感表现从隐微转为强烈。明月本是无知的自然景物,它不了解离恨之苦,而只顾将斜光照透朱户,直到天亮,十分自然。既如此,人们不应该去怨恨它,但闺中人却偏要去怨恨。这种似乎无理的怨恨,正有力地表现了闺中人在“离恨”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和由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感触,又一次让人感到其泻意的深婉含蕴。
下阕主要写的所思。前三句承上阕“到晓”,折回写今晨登上高楼远望的情景。“独上”应上阕“离恨”,反照“双飞”,而“望尽天涯”正是从一夜无眠中生出,脉理细密。“西风凋碧树‘不仅是望之所见,而且也包含有对昨夜通宵未寐时卧听西风飘落叶情景的回忆。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足见西风之劲厉肃杀。“凋”字精确地传达出这一自然景象给予闺中人的强烈感受。景既萧瑟,人又孤独,似乎应接着抒发闺中人忧伤低回之音。但作者却出人意料地展现出一片无限广远寥阔的境界:一人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这样写,不仅能表达闺中人有登高望远的苍茫百感,也隐示闺中人有长久不见所思的空虚惆怅。而这种所向空阔、毫无窒碍的境界却又能给闺中人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使其从狭小的帘幕庭院的忧伤愁闷转向广远境界的驰望骋怀。这种意境从“望尽”二字中可以充分体味出来。此三句尽管包容了望而不见的伤离情绪,但感情是悲壮的,没有纤柔颓靡的气息;语言也洗尽铅华,纯用白描;意境高远,气象宏大,成为名言警句。
末尾两句紧承前面。高楼驰望不见所思,因而想到音书寄远。彩笺是题诗的诗笺,尺素指书信。两句一纵一收,将闺中人欲寄思念之诗书音讯这种强烈愿望,与所思之人远离故乡又不知宦游何处而音书无寄这种可悲现实对照起来描写,更加突出了“满目山河空念远”的悲慨,全词也就在这渺无着落的怅惘中结束。“山长水阔”与“望尽天涯”相应,再一次展现了令人神远的境界,而“知何处”的慨叹则更增加了摇曳不尽的情致。
本首词上下阕之间,在境界、风格上是有不同处的。上阕取景较狭,偏于婉柔:下阕境界开阔,近于悲壮。而上阕于深婉中见含蓄,下阕于阔远中有蕴涵。但是本篇仍贯串着意象虚涵概括这一总的特点,闺中人的音容面貌若隐若现,因而具有婉约词中少见的境界寥阔高远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