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保护我们的母亲——土地资源
1.土地及其分类
人们常常把大地比作人类的母亲。其实,与母亲相比,大地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人类的吃、穿、住、行,皆来自土地,而我们不需要的东西,又莫不弃之于土地。儿子成人后,还有离开母亲的时候,而人类却未曾一刻离开过土地。
土地对人类实在是太重要了。古今中外,人类的多数战争是因争夺土地而展开的。然而,土地又实在是太平凡了,它与空气、水一样,是生命平凡而又伟大的元素。
土地属于岩石圈的表层。我们脚下的土地,是大自然风化侵蚀的成果,是我们祖先世世代代垦殖的结果,是神州大地的肌肤,是孕育百谷花草的胚基,是万物生灵踊跃的依托,是子孙后代可持续发展的根基。那么,到底什么是土地呢?
土地是地球表层的陆地部分,及其以上、以下一定幅度空间范围内的全部环境要素,以及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等作用于空间的某些结果所组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它是包括地表某一地段所包括的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多种自然要素在内的自然综合体。
土地资源,又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土地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直接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利用,并能产生效益的土地,如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设施用地、养殖水面以及构(建)筑物的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荒草地、盐碱地、沙地等土地,因在现实的技术经济条件下,难以利用或未利用,则被称为“未利用土地”,不在土地资源之列。由于各类土地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有一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因此,广义的土地资源包括各类已利用和未利用的土地(包括南极、高山等这些人们涉足较少地区的土地)。
土地资源的分类有多种方法,在我国较普遍的是采用地形分类和土地利用类型分类。
(1)按地形,土地资源可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这种分类,展示了土地利用的自然基础。一般而言,山地宜发展林牧业,平原、盆地宜发展农业。
(2)按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资源可分为已利用土地、旱耕地、林地、草地、工矿交通居民点用地等;宜开发利用土地,如宜垦荒地、宜林荒地、宜牧荒地、沼泽滩涂水域等;暂时难利用土地,即戈壁、沙漠、高寒山地等。这种分类,着眼于土地的开发利用,着重研究土地利用所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土地资源具有如下几个特征:土地资源是自然的产物;土地资源的位置是固定的,不能移动;土地资源的区位存在差异性;土地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土地资源的利用具有可持续性;土地资源的经济供给,具有稀缺性;土地的利用方向变更,具有困难性;土地可利用的数量,明显减少。
评价已利用土地资源的方式、生产潜力,调查分析宜利用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以及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方向途径;查明目前暂不能利用土地资源的数量和分布,探讨今后改造利用的可能性;为深入挖掘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合理安排生产布局,提供基本的科学依据。
2.中国土地的退化问题
我们知道,我国的水土流失,主要发生于中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的水土流失面积达到293.74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的82.6%。其中,水蚀面积达到106.84万平方千米,风蚀面积为186.89万平方千米,分别占全国水蚀和风蚀总面积的64.8%和98%。
水土流失面积达到10万平方千米以上的省区为新疆、内蒙古、甘肃、青海、四川、云南、陕西、西藏等。
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是造成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即在气候干旱等自然因素基础上,由不合理的人为活动所造成的土地退化,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大规模的毁林毁草开荒
在不具备垦殖条件,又没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进行农业种植,大规模地毁林毁草开荒,导致了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由于土地退化地区,特别是荒漠化地区,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煤炭难以购进,农牧民主要以天然植物和畜禽粪便为燃料。其樵柴的方式,通常是大片地连根挖掘,使地表植被和土壤遭到严重破坏,因而在风力作用下,大面积固定、半固定沙地极易变成流沙。
(2)草原过度放牧严重
草原只利用不保护,天然草场生产力低。随着人口增加和市场利益驱动,牧民盲目增加牲畜头数,导致草场严重超载。由于牲畜的过度践踏,地表结构受到破坏,造成风蚀沙化。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牧区牲畜由2900万头(只)发展到9000多万头(只),草原面积却因开垦破坏和沙化而减少667万公顷,过牧现象更加严重。
(3)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
一些地区由于大规模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大片沙生植被干枯死亡。在内陆干旱区,由于河流上中游用水过多,造成下游河湖干涸,荒漠扩大。在沙漠边缘地区,由于超采地下水,植被枯萎,造成土地沙化。在大中型灌区,由于灌溉不当,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
(4)不合理的种植结构和耕作制度
在一些农区土地利用中,由于不合理的种植结构和耕作制度,破坏了土地生态系统与环境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造成一些地方的水土流失甚至沙化,致使区域土地资源不断退化,生产力显着下降。
3.中国土地退化的防治
我国土地退化防治,因地制宜,遵循自然规律,主要采用植树种草的围栏封育等生物措施,与淤地坝、谷坊等工程措施及农业耕作的治理措施,人工恢复与人工促进自然修复相结合。以坡耕地改造为基础,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
通过农户、企业、社区、政府等治理主体的共同参与,推行退化土地承包、拍卖、租赁、股份合作等多种治理模式。这些模式强调土地资源的择优配置,采取重点措施以解决资源不匹配的问题,使退化的土地资源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生产性资源,从而为治理者带来更多的收益或利润。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深入,土地退化治理,纳入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治理、集约化经营的轨道,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概括出了“三个结合、三个延伸”的经验。即:改善生态环境与建设主导产业相结合,与开发资源、发展区域经济相结合,与脱贫致富相结合。向大农业延伸、向非农产业延伸、向市场延伸。
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发展高效农牧业,项目区2500多万亩陡坡耕地退耕还林,实施封育保护面积10万平方千米,基本解决了4000多万人的温饱问题,为水土流失治理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土地退化,是我国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尽管土地退化趋势已在局部地区得到遏制,但一些重点土地退化省区和经济落后地区仍在加速扩展,土地退化仍然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因此,必须进一步优化土地资源综合整治措施体系,化解土地资源保护与治理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以推动土地退化防治的进程。
4.保护我们的生命线——耕地
耕地,是指种植各种农作物的土地,主要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含轮歇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含蔬菜)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临时种植药材、草皮、花卉、苗木等的耕地,以及其他临时改变用途的耕地等。耕地是人类所需食物的主要源泉,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
根据水利条件,耕地可分为水田和旱地。按水源情况,水田又可分为灌溉水田和望天田,旱地又分为水浇地和无水浇条件的旱地。
水田,是指筑有田埂,可以经常蓄水,用来种植水稻、莲藕、席草等水生作物的耕地。因天旱暂时没有蓄水而改种旱地作物的,或实行水稻和旱地作物轮种的(如水稻和小麦、油菜、蚕豆等轮种),仍计为水田。
旱地,是指无灌溉设施,靠天然降水种植旱作物的耕地,包括没有灌溉设施仅靠引洪淤灌的耕地。
“南稻北麦”农业区位的形成,是由我国的地理条件决定的。
我国南方地区,春有春雨,初夏有梅雨,雨量十分丰沛,因而历史上南方广泛种植需水的水稻。我国北方“十年九春旱”,真正的雨季要到7月才开始。可是雨季后的秋冬季节,土壤尚湿润,因而历史上北方广植秋种,而春末夏初收割冬小麦。这样,历史上我国便形成了“南稻北麦”的作物分布大格局。这条南北分界线,大体上就是秦岭和淮河。这也是我国习惯上的南北方分界线。
土地,是我们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十分宝贵的资源和资产。
目前,我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仅为1.39亩,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的37%。随着人口的迅猛增长,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总体质量差,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土地利用率低等现实问题日益显着,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地为本。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耕地是保障粮食生产能力的根本。离开了耕地,就谈不上民族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耕地资源,是无法通过贸易途径获得弥补的战略性资源。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在土地问题上,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遗祸子孙后代。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坚决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
当前,我国的耕地保护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全国耕地总面积仅剩18.27亿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只有1.39亩,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每年还有1亿亩左右的耕地不能得到灌溉,有近1/3的耕地受到水土流失的侵害。必须确保不低于18亿亩,这是一条直接关系到13亿中国人吃饭问题的底线。加强耕地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与世界上其他各国相比,我国的耕地具有如下特点:人均占有耕地数量少,仅为世界人均耕地3.75亩的37%;而且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人均占有耕地的数量,要比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人均占有耕地的数量要低。因此,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而且,耕地总体质量差,生产水平低。从全国范围来讲,我国的优质耕地少,抗自然灾害能力差。耕地质量差和耕地与水资源分布不均匀,造成我国耕地的生产水平较低;同时耕地退化严重。我国许多耕地,处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影响。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40%的耕地,不同程度地退化,全国有30%左右的耕地,不同程度地受水土流失的危害。而且,我国耕地资源贫乏。据统计,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即使全部开发成耕地,人均增加耕地也不足0.1亩。
而且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长期开发,剩余的后备耕地资源大多为质量差、开发难度大的土地。因而,我国必须要保护耕地。切实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是耕地保护的基本原则。
美国着名学者莱斯特·布朗1994年的报告《谁来养活中国》,说中国人口众多,而且还在继续增长,但耕地资源有限,并被高速增长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不断占用,于是粮食安全会成问题。尽管当时我们回答说,我们自己能养活自己。但明白人都知道,他提出的问题,并非空穴来风。“天下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
中国历朝历代对此问题都不敢掉以轻心。此外,一波又一波的开发区热、房地产热占用了多少耕地?种地不挣钱,又使多少土地抛荒?
这已是大家都严重关注的事。因此,可以说,对于人多地少的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就像一把利剑,随时高悬在我们头上。
在我国现阶段工业化的现代化进程中,城市不断地向外延伸,耕地正在不断消失;农民到城里打工赚了钱,但不能留在城市,回到家乡盖起了高楼大院;农村的耕地,因无人耕种,变成了荒地;为了发家致富,大量的耕地变成了葡萄园、甘草地,种起了苹果、黄桃、鸭梨,养起了鸡、鸭、鱼、猪;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就地城市化,导致就地工业化……就这样,我们的耕地面积在逐年减少。
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中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突飞猛进的时期,非农用地的需求不可避免地将进一步增长。
于是,我们面临以有限的适宜土地(主要是耕地),既要保证“吃饭”又要保证“建设”的两难局面,而且生态退耕将进一步加剧这种冲突。
总之,耕地面积减少,粮食播种面积必将减少,粮食总产量就会减少,人均粮食占有量必然减少。保护耕地,首先要使用法律来遏制滥用耕地的现象;其次,加大复垦力度,增加耕地资源;最后,加大投入,提高耕地质量。
第二节还地球美丽“皮肤”——草原资源
1.草原及其作用
当我们看报纸、杂志的时候,常常会碰到一些与草地相近的词。
比如,城市中的绿地不叫草原,而叫草坪或草地;而内蒙古的辽阔草地,人们通常都叫它大草原。这些词之间有什么不同吗?
(1)草原的基本情况
草原,一般指的是天然的草地植被,是指在不受地下水或地表水影响下而形成的地带性草地植被。我国大兴安岭以西的内蒙古草原,青海、甘肃的荒漠草原,都是这种类型,都叫做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