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探究式科普丛书-分分合合的陆地和水
48714400000006

第6章 生命之源——神奇的水(2)

温暖湿润地区的河流主要靠雨水补给。降水丰沛地区,河流水量丰富;反之,河流水量就很少。我国东部属于季风气候,雨水补给占70%~90%。

温带与寒带的不少地区,冬季积雪不化,翌年积雪消融后,再补给河流。以高山冰雪消融补给的河流,水量比较稳定。例如,青藏高原上的某些河流,天山、祁连山等山区河流,以及塔里木、柴达木、河西走廊地区的河流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大气降水降到地表并下渗为地下水后,稳定地补给河流。例如,我国西南石灰岩分布区,岩溶发育,有溶洞和地下暗河,稳定地补给江河。

有些大河的上游发源于高山高原,中下游流经温暖湿润地区,这样,雨水、冰雪融水、地下水都参与了河流补给。

有的河流除上述补给来源外,还有湖泊补给。例如,白头山顶天池补给松花江;长江中游许多湖泊(鄱阳湖、洞庭湖)补给长江,对长江水量有着巨大的调节作用。

(5)河流径流的变化

河流径流量在一年内的各个月份并不相同,主要受流域的气候制约。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主要随降雨季节变化而变化。

例如,东亚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河流径流丰沛;冬季降水稀少,河流径流量显着减少。地中海型气候区域,情况则正好相反。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最丰富月份与气温最高的月份相一致。

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大小,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密切。

径流季节变化小,对工农业生产有利;径流季节变化大,容易出现水灾,例如1998年的长江流域暴发的洪水灾害。

枯水期水量过小,不能满足工农业生产需要。修建水库蓄水,调节径流的季节变化,是保证生产和生活用水的根本措施。

2.晶莹的冰川王国

冰川是一种巨大的流动固体。在高寒地区,雪结晶聚积成巨大的冰川冰,在重力作用下,冰川冰开始流动,从而发展成为冰川。

冰川是地表上长期存在并能自行运动的天然冰体。由大气固体降水经多年积累而成,是地表重要的淡水资源。

冰川是由多年积累起来的大气固体降水经过一系列变化形成的,它不同于冬季河湖冻结的水冻冰,构成冰川的主要物质是冰川冰。

(1)冰川的分布

冰川总面积约达160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69%,冰川所含的水量占地球上除海水之外所有的水量的97.8%。有学者认为,全世界存在着多达7万~20万座冰川。

现代冰川面积的97%、冰量的99%为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两大冰盖所占有,特别是南极大陆冰盖面积达到近1400万平方千米(包括冰架),最大冰厚度超过4000米。冰川冰虽然储藏着全球淡水量的3/4左右,可以直接利用的却很少。

(2)冰川的形成

冰川是水的一种存在形式,是雪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变而来的。要形成冰川首先要有一定数量的固态降水,其中包括雪、雾、雹等,另外就是要有一定的海拔和相对平直的山峰。

雪花一落到地上就会根据时空条件的变化变成圆球状雪(称为粒雪),粒雪随着时间的推移,硬度和紧密度不断增加,最后紧密地镶嵌在一起,彼此间的孔隙也随着缩小,以致消失,这样就形成了冰川冰。

冰川冰经过漫长的岁月,变得致密坚硬。冰川冰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山坡慢慢流下,在流动过程中,逐渐凝固,最后就形成了冰川。

(3)冰川的分类

冰川分为大陆冰盖(简称冰盖)和山岳冰川(又称山地冰川或高山冰川)两大类。

大陆冰盖主要分布在南极和格陵兰岛。山岳冰川则分布在中纬度、低纬度的一些高山上。全球的冰川面积共有1600多万平方千米,其中南极和格陵兰岛的大陆冰盖就占去1465万平方千米。

我国的冰川都属于山岳冰川,按成因又分为大陆性冰川和海洋性冰川两大类,总储量约5.13×1012立方米。前者占冰川总面积的80%,后者主要分布在念青唐古拉山东段。

(4)冰川的运动

冰川运动有些和水流相似,中间快,两边慢。冰川运动速度是有季节变化的,夏快冬慢。冰川分为两层,表面容易断裂的这层叫做脆性带,而下部“柔软”的那层叫做塑性带。塑性带的存在是冰川流动的根本原因。

冰川运动原因在于物体在受力情况下,为了适应或消除外力,它的上层和下层发生变形,从而产生了运动。冰川的作用包括侵蚀、搬运、堆积等,经过冰川作用的地区形成多样的冰川地貌。冰川有很强的侵蚀力,因侵蚀作用而造成的冰蚀地貌有:冰斗、刃脊、角峰、冰臼、削断山嘴、U形谷、石洼地、峡湾、悬谷、羊背石、冰川磨光面、冰川擦痕等。

(5)冰川的消退

由于全球气候逐渐变暖,世界各地的冰川面积和体积都有明显减少,有些甚至消失。这种现象在低纬度和中纬度的地方尤其明显。

非洲肯尼亚山冰川失去了92%;而西班牙在1980年时有27条冰川,现在减少至13条。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在过去一个世纪内已失去了一半的冰川。我国最大的冰川区——天山——约有22%的冰川体积在过去40年渐渐失去。新疆北部和南部的冰川目前都发现了萎缩现象,冰川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退。占世界冰储量大部分的南极冰盖,1998年以来占总面积1/7的冰体已经消失。

(6)冰川消退的影响

目前全球冰川正在加速消融,态势十分严峻,这将带来严重的后果。例如,海平面上升,全球气候改变明显,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

3.波平如镜的湖泊

湖泊是指陆地上由洼地积水形成的,水域比较宽广,换流缓慢的水体。

在地壳构造运动、冰川作用、河流冲淤等地质作用下,地表形成许多凹地,积水成湖。露天采矿场凹地积水和拦河筑坝形成的水库也属湖泊之列,称人工湖。湖泊换流异常缓慢,并且与大洋不发生直接联系。

在流域自然地理条件影响下,湖泊在各种物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下不断演变。

(1)平静的湖泊

全球湖泊淡水总量为17.64万立方千米,大约4/5的淡水储存在40个大湖中。尽管湖泊遍布全世界,但北美洲、非洲和亚洲大陆的湖泊水量就占世界湖水总量的70%,而其余的大陆湖泊则较少。

湖水最大密度的温度是随深度变化的,大多数湖水最大温度接近于4℃,而在接近0℃时形成冰。如果密度随深度增加,湖泊则被认为是稳定的;相反,则表明湖泊存在着不稳定的条件。

引起湖水运动的力主要有:风力、水力梯度及造成水平或垂直密度梯度引起的力。湖面风将能量传给湖水,引起湖水运动;由水流进出湖泊而引起水力效应;湖水内部压力梯度及由水温、含沙量或溶解质浓度变化造成的密度梯度也能引起湖水的运动。

湖中波浪多由湖面风引起。风吹到平静的湖面上,首先使广阔的湖面产生波动和波纹。当风力减弱时,湖面也就随着恢复平静了。

湖泊主要通过入湖河川径流、湖面降水和地下水而获得水量。

湖水水位通常在雨季上升,蒸发旺季下降。以冰川融水为主要补给的湖泊,水位的变化受到热季和雨季的影响。

(2)湖泊的演变

湖泊一旦形成,就受到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不断演变。入湖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和生物残骸年复一年在湖内沉积,湖盆逐渐淤浅,变成陆地,或随着沿岸水生植物的发展,逐渐变成了沼泽。

干燥气候条件下的内陆湖由于气候变异,冰雪融水减少,地下水水位下降等,补给水量不足往往引起湖面的退缩干涸,或盐类物质在湖盆内积聚,湖水日益盐化,最终变成干盐湖;某些湖泊因出口下切,湖水流出而干涸。此外,由于地壳升降运动,气候变迁和形成湖泊的其他因素的变化,湖泊也会经历缩小和扩大的反覆过程,不论湖泊通过哪种方式自然演变,结果终将消亡。

(3)湖泊的分类

按湖盆成因,湖泊可分为:构造湖、冰川湖、火山口湖和堰塞湖等。

按湖水排泄条件可分为:湖水通过江河排入海洋的外流湖和不能流入海洋的内陆湖。

按湖水中的营养物质可分为:富营养湖、中营养湖和贫营养湖。

由地壳内力作用,经贮水而形成的湖泊是构造湖,如我国台湾着名的日月潭。

冰川湖是由冰川作用而形成的一类湖泊,如新疆天池。

火山锥顶上的凹陷部分积水形成的湖泊是火山湖,如吉林长白山龙湾火山湖。

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由地震活动引起山体滑坡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如汶川地震形成的唐家山堰塞湖。

湖水运动形式取决于湖水的结构、内部密度的分布、作用力的状态以及湖盆形态等因素。外力作用停止后,湖水运动会逐渐衰减,以至于最后消失。

湖泊水位按变化规律分为周期性和非周期性两种。

周期性的年变化主要取决于湖水的补给。降水补给的湖泊,雨季水位最高,旱季最低;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高原湖泊,最高水位在夏季,最低在冬季;地下水补给的湖泊,水位变动一般不大。

有些湖泊因受湖陆风、海潮、冻结和冰雪融水等影响产生周期性日变化,非洲维多利亚湖因湖陆风作用,多年平均水位日间高于夜间9.9厘米。

非周期性的变化往往是因风力、气压、暴雨等造成的。

(4)湖泊资源

湖水是全球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球上湖泊(包括淡水湖﹑咸水湖和盐湖)总面积约为205.87万平方千米,总水量约17.64万立方千米。其中淡水储量约占52%,约为全球淡水储量的0.26%。

湖水可以不断更新,不同湖泊的更新期也不一。我国鄱阳湖水更新一次仅需9.6天,太湖水更新一次约需299天。

湖泊淡水储量的地区分布很不均匀,贝加尔湖、坦噶尼喀湖和苏必利尔湖等40个世界大湖储存的淡水量占全球湖泊淡水总量的4/5。我国的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巢湖和洪泽湖的淡水总量约为553亿立方米。

4.动植物的天然宝库——沼泽

沼泽是指地表过湿或有薄层的常年或季节性积水,土壤水分几乎达到饱和,生长有喜湿性和喜水性沼生植物的地段。

沼泽地由于水多,所以土壤缺氧。因此,许多沼泽植物的地下部分都不发达,其根系常露出地表,以适应缺氧环境。

沼泽地是许多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植物的天然宝库,是珍贵鸟类、鱼类栖息、繁殖和育肥的良好场所。

沼泽还具有湿润气候、净化环境的功能。

(1)“贫富分化”的沼泽

在高纬度地区,典型的沼泽常呈现由低级到高级阶段的发育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富养沼泽(低位沼泽)、中养沼泽(中位沼泽)和贫养沼泽(高位沼泽)。

其中,富养沼泽(低位沼泽)是沼泽发育的最初阶段。

沼泽表面低洼,经常成为地表径流和地下水汇集的所在,水源补给主要是地下水,如中国川西北若尔盖沼泽。

贫养沼泽(高位沼泽)往往是沼泽发育的最后阶段。水源补给仅靠大气降水,水和泥炭呈强酸性。灰分含量低,营养贫乏。

中养沼泽(中位沼泽)是属于上述两者之间的过渡类型,由雨水与地表水混合补给,营养状态中等,地表比较平坦。

(2)复杂多样的沼泽

全世界沼泽总面积约5×106平方千米,占陆地总面积的3.35%。

沼泽在世界上的分布,北半球多于南半球。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有大面积的沼泽,欧洲和北美洲北部也有分布。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沼泽类型众多,分布广泛。

我国东半部气候温暖湿润,沼泽面积较大,类型多;西半部气候干旱,青藏高原气候高寒,因此沼泽类型少,只有富养沼泽。

在黑龙江省三江平原,沼泽最为集中,分布面积广大。

(3)可怕的沼泽天气

沼泽的天气情况跟沼泽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像东北三江平原的沼泽和黄河三角洲的沼泽的天气状况一般和当地天气一致。

如果在秋冬季,容易起雾;有些沼泽地在山脚或者山谷中,起雾是一年四季常有的事情。沼泽起雾和植物关系不大,但是在泥沼地,那关系就大了,因为有植物分解产生的有害气体,所以那种沼泽对人和动物的威胁也是最大的,一般都比较阴森恐怖,没有生气。

(4)沼泽的形成

水分状况是沼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气候和地貌条件直接或间接决定了地表水的数量和分布。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空气湿度大,因此在一些平坦的低地上、湖区、缓慢沉降区和冻土区,排水的不畅导致地表可常年处于过湿状态。这种过湿状态改变了土壤的通气状况,抑制了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能力,破坏了土壤和大气、植物之间正常的物质交换,于是沼泽就逐渐在这种缺氧的条件下形成了。热带地区气温高,植物残体分解快,不利于形成沼泽。但在雨量多、湿度大、植物的生产量高、常年积水的低洼地也能形成沼泽。

因此,水分条件是形成沼泽的首要条件,地貌是形成沼泽的基础。沼泽化过程是:水体沼泽化→森林沼泽化→草甸沼泽化。

(5)沼泽的利用与保护

沼泽既是土地资源,又有宝贵的泥炭和丰富的生物资源,此外它在保持地区生态平衡等方面也有一定的意义。

分布在河源区的大面积沼泽是水的储藏体,具有蓄水保水作用,对涵养水源、调节河川径流和河流补给具有一定的作用。

沼泽还能增加大气湿度,调节气候,这有利于森林和农作物生长,促进农、林、牧业的发展,同时对人体健康也有良好的作用。

沼泽中有许多珍贵的动植物资源,如经济价值很高的芦苇、药用植物金莲花等。沼泽中植物丰富,水源充足,是一些候鸟,如珍贵的丹顶鹤、黑颈鹤、天鹅和许多水鸟的栖息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