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动画这样一种令人惊艳的艺术形式的发展脉络,历史的车轮会在1888年10月24日那天留下深刻的印记。在此后的100多年里,动画艺术不断地创造视觉奇观,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而作为文化软实力的动画产业,则让许多国家将这一“无烟工业”运用自如,并超越了钢铁与汽车的产值,成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柱。
目前,文化产业的发展风起云涌,动画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经历着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与内容生产的变革创新。在这一历史进程的节点,大量关于动画运动原理、技术流程和发展概论的著述开始涌现,动画专业的学科建设和教育系统也在不断探索中开始步入正轨,在数百家开设动画专业的高校和上千家生产制作动画产品并提供相关服务的文化企业中,我们看到了动画产业本身巨大的吸引力、凝聚力和辐射力。
作为文化产业领域的研究者,我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动画产业的关注。这不仅仅是因为动画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本身的成长性和代表性,更是因为动画文化浸润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童年,给我们带来了无数的快乐和幸福,在繁忙的日常工作的间隙里观影动画,不能不说是一种心灵的享受。可以说,这些引起我们情感共鸣和心灵震撼的动画艺术作品,都有着深邃的文化积淀,流淌着曼妙的文化因子。然而,真正对动画的文化机理和文化内涵进行系统研究的著述目前却处于空白状态,随着动画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动画文化的研究越来越凸显出历史地位的重要性和学术生态的紧迫性。
《动画文化学》的付梓出版,正是处于这样一个学术节点上。我认为,《动画文化学》有许多创新之处,其之所以可圈可点并不是因为对整个动画艺术绝对全面的把握和写作技巧的精湛,相反,这样一本倾注着作者心血的著作,本身就渗透着动画文化的诱惑力。正是这样一种字里行间流露出的追问与思索,才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动画的希望所在,看到了青年一代在攀登学术高峰时的严谨和执著所在。
当我们感叹动画理论界与产业实践的脱钩,感慨一线的动画制作者较少思考和总结理论,而理论研究者又鲜有动画制作经历时,我欣喜地看到作者源自动画创作的激情以及由此而深入进行文化研究时的严肃。在作者亲自创作的多部动画短片中,可以体会到色彩与线条交织产生的视觉美感,更可以感觉到作者对动画艺术形式的深刻把握,正是基于这些动画作品的体验式创作,使得本书对动画本体的刻画十分精细,对动画文化的阐释并不空泛。
2006年夏末,在齐骥还是研究生一年级的学生、初到文化产业研究院实习时,她就向我提及了《动画文化学》的写作,翻阅这一沓厚厚的稿件,可以看到作者对动画文化的理解和思索已有时日并呈现出诸多创新和亮点。而这一时期正处于动画产业快速发展的阶段,各地高校纷纷开设动画专业,动画产业园区和基地在几年之内呈现几何级增长,对动画产业的理论研究也迅速推进。但对于《动画文化学》的初稿来说,能够在动画产业繁荣发展的背后,冷静地观望和思考动画文化,并不人云亦云和盲目追随舆论焦点,实属难得。
在文化产业研究院两年多的时间里,作者一方面阅读了大量文化产业的书籍,并亲历了许多园区、基地和区域的文化产业规划工作,从中体验到了文化之于一个行业、一座城市乃至整个国家的战略意义;另一方面,作者还能够以更加开阔的思维、创新的视角和广阔的阅历,去不断修改和丰富《动画文化学》的写作。作为老师,我为齐骥在六年多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的坚持和努力而欣慰,作为朋友,我更为她参与到文化产业研究院工作以来的不断成长而欣慰,同时,我也希望所有从事学术研究的年轻人能够沉淀思想,坚持理想,实现梦想。
当然,如同所有开创性的工作一样,对动画文化的研究和动画理论的继续深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几代动画人的努力奋斗。本书对动画文化的理解和阐述也难免存在种种不足,但是我希望在某种意义上,本书能够作为铺路的石子,引发更多专家学者对动画文化的进一步关注和研究,那么这对整个动画的发展都是有益处的。在每一次翻阅《动画文化学》的书稿时,我不禁对中国动画产业向纵深的发展充满了希望,对青年一代的中国动画人才寄予了厚望,同时也诚挚期盼中国动画能够在新的历史时期迎来辉煌。
是为序。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
范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