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发现,苍蝇身体中富含很多种的营养,包括脂肪、蛋白,而且含量还相当高。有人这样计算过,如果建造一个苍蝇培育场,那么每年就可以从每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收获1万千克的蝇蛹,而这些蝇蛹就可以加工成5000千克美味可口的纯蛋白和脂肪食品。
另外,在法医界称苍蝇是“苍蝇神探”,知道为什么吗?原因是苍蝇可以闻到50千米以外的气味,在10分钟之内就可以抵达被害人的现场,这样法医就可以通过苍蝇在尸体身上留下的卵,来辨别尸体的死亡时间。
11.生命博膏血——蚊子
闷热的夏天,正是蚊子肆虐的季节。人们发明了蚊帐、驱蚊水、蚊香等多种工具来对付蚊子,但是一不小心还是会被叮咬。
虽然背负着种种恶名,但是蚊子被誉为是昆虫界很棒的飞行家和游击战士,成蚊有一对较大的复眼,一对发达的前翅,后翅退化成一对短小的平衡棒。蚊子靠自身的“发动机”来进行飞行。这个“发动机”一旦发动,每秒钟翅膀的震动可达到250~600次,这个频率在动物界首屈一指。在飞行过程中的蚊子可以回旋、翻筋斗、侧飞、倒飞和侧转飞,也可以突然加速和减速。
蚊子的种类非常繁多,但百姓家中常见的只有伊蚊、库蚊和按蚊三类。
伊蚊成虫的特征是翅没有斑,体大多是黑色的,而且有白斑。它喜欢白天活动,在室内阴凉的地方经常有这类蚊子来袭扰。
库蚊成虫的特征是翅膀大部分没有斑,它的体色是棕黄色,身体在停留的时候,往往与停留面保持平衡状态、平行状态,它的活动也大多在夜间。
按蚊成虫的特征是翅大多有斑,身体大多是灰色的,身体在停留的时候,与停留面保持一定的角度,它大多在夜间活动。
12.羽化成蝶——你对毛毛虫知多少?
蝴蝶很美丽,但是蝴蝶的前半生是毛毛虫。毛毛虫一般是蛾类和蝶类昆虫的幼虫。有3对胸足,腹足和尾足大多是5对。毛毛虫色彩美丽,成虫体肢和翅满被鳞片和毛,故2对翅为鳞翅,而且前翅要大于后翅;原始的小翅蛾类上颚发达,为咀嚼而用;触角丝状、棍棒状等多型;复眼发达,单眼2个或无单眼。
一生要经过全变态。
毛毛虫是一种很会排队的昆虫,不过这只局限在蛾类毛毛虫中。
当它们要外出寻找食物的时候,大家就会自觉地排成一队,由领头的队长带领,为了预防这些“成员”在跟随中不小心跟丢的情况,它们会在一面爬的时候一面吐丝,为成员留下痕迹。这样在途中迷路,也能跟着“丝路”找到队伍。
另外,如果在排队行进的过程中,“队长”若有什么不测的话,那么就会有后面的那一只补上,充当新一任的首领,队伍不会受到影响。它们一般是属于集体“用餐”,就是大伙儿一起在一片树叶上啃食,直到吃饱。吃饱之后要回家的它们,还会排成队列由首领带领回家。
13.牛虻
牛虻,在我国的东北林区俗称“瞎碰”或“瞎虻”,是对家畜危害很大的害虫。有时还会袭击劳作中的农民。头大,呈半球形,或略带三角形。复眼很大,身体上常有绿红及其他金属闪光;触角有长有短,多向前伸出,足强壮有力。
对于田间劳动的农民来说,牛虻比蚊子更讨厌。因为一旦被牛虻叮咬,就会肿起一个大包。牛虻的成虫白天活动,尤其在炎热的中午时分,是它们活动的高峰期,一般在池边、水塘经常能见到它们。它们有时吸取花蜜,但最喜欢吸食血液,包括牛马的血液,以及人的血液。雌虫有强度蜇刺能力,牛马等厚皮动物亦易受其侵袭,雌虻每次数分钟即能吸食动物血液填饱自己的肚腹。不仅如此,某些虻还能传播牛羊等家畜的炭疽病。我国西北的骆驼及南方的牛马的伊氏锥虫病,就是由虻传播了细菌所致。虻还可传播边虫病、土拉伦斯热等。因此,虻类为重要畜牧业害虫。
14.蚍蜉撼大树——蚂蚁王国
小小蚂蚁,遍布世界。蚂蚁是人们常见的一类昆虫,很容易识别。
身体的长度在0.5~3毫米之间,颜色有黑、褐、黄、红等,身体光滑而且有毛。
蚂蚁的飞行能力大部分都已经退化。前足的距离相对来说要大,清理触角的时候用。
蚂蚁的寿命很长,工蚁可存活几个星期或者3~7年,蚁后则可存活十几年或几十年。蚂蚁巢穴可以在一个地方待上很多年的时间。蚂蚁发育过程为完全变异形态。
蚂蚁过着社会性群体生活。一般在一个群体里有四种不同的蚁型。蚁后:有生殖能力的雌性,或称母蚁,在群体中体型最大,特别是腹部大,生殖器官发达,触角很短,胸足小,翅膀有的已经完全退化。蚁后的主要职责是产卵、繁殖后代和统管这个群体大家庭。雄蚁:也叫父蚁。头圆但是很小,上颚不发达,触角细长。有发达的生殖器官和外生殖器,主要职能是与蚁后交配,繁殖下一代。工蚁:也叫职蚁。
没有翅膀,一般是蚂蚁群体中最小的个体,但是工蚁的数量最多,善于步行奔走。工蚁其实是没有生殖能力的雌性,主要职责是建造和扩大巢穴、采集食物、喂养幼蚁及蚁后等。兵蚁:兵蚁是没有生殖能力的雄蚁。头大,上颚发达,可以粉碎坚硬食物。在保卫群体时,成为战斗的武器。
虽然说蚂蚁是过着群体性生活的,但是那么多的蚂蚁,如何才能“大家”走进“一家门”呢?这主要是以蚁后通过“婚飞”方式两性相识结交为起点。相识后一见钟情,在飞行中或飞行后交尾。“新郎”寿命不长,交尾后不久死亡,留下“遗孀”蚁后独自过着孤单的生活。蚁后脱掉翅膀,在地下选择适宜的土质和场所筑巢。
由于蚁后“孤家寡人”,力量有限。只能暂时造一小室,作为安身之地,并使已“受孕”的身体有个产房。待体内的卵发育成熟产出后,小幼虫孵化出世,蚁后就忙碌起来。每个幼蚁的食物,都由她嘴对嘴地喂给,直到这些幼蚁长大发育为成蚁,并能够独立生活时为止。当第一批工蚁长成时,它们便挖开通往外界的洞口去寻找食物,随后又扩大巢穴建筑面积,为越来越多的家族成员提供住房。自此以后,饱受艰苦的蚁后就坐享清福,成为这个群体大家族的统帅。抚育幼蚁和喂养蚁后的工作,都由工蚁承担。但蚁后还要继续交配,不断产生受精卵,以繁殖大家族。它的寿命可长达15年。
蚂蚁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辛勤地劳动。那么到了万物萧条的冬天,它们又到哪里去觅食呢?它们是如何过冬的呢?原来聪明的蚂蚁在入冬之前,早有准备。它们首先搬运杂草种子,准备明年播种用;同时搬运蚜虫、甲壳虫、角蝉和灰蝶幼虫等到自己巢内过冬,从这些昆虫身上,吸取排泄物作为食料。
那么蚂蚁是怎么知道冬天快来了呢?从现代科学的观点看,蚂蚁的这种本能,是受它们体内的年生物钟控制而起作用的,换句话说,它们是按照年生物钟的运行规律,做好越冬期食物储备的。
根据科学研究,蚂蚁知道在洞穴里缺少糖分,对自己的生长发育很不好,所以非常努力地寻找糖分。所以蚂蚁一旦发现甜的东西,触角就会自主地硬起来,这是蚂蚁所特有的一个天性。
蚂蚁是团结性很强的昆虫,彼此通过身体发出的信息素来进行交流沟通。当蚂蚁找到食物时,会在食物上散布信息素,别的蚂蚁就会本能地把有信息素的东西拖回洞里去。
当蚂蚁死掉后,它身上的信息素依然存在,当有别的蚂蚁路过时,会被信息素吸引,但是死蚂蚁不会像活的蚂蚁那样,跟对方交流信息(互相碰触角),于是它带有信息素的尸体就会被同伴当成食物,搬运回去。
但是通常情况下,那样的尸体不会被当成食物吃掉,因为除了信息素以外,每一窝的蚂蚁都有自己特定的识别气味,有相同气味的东西不会受到攻击,这就是同窝的蚂蚁可以很好协作的缘故。
15.小虫今为灾——白蚁
白蚁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害虫。这种小虫子可以彻底毁掉防洪的大堤,蛀空新建的楼房,破坏通信线路。
白蚁,无论是在名称上,还是在长相上,大部分的人都认为白蚁和蚂蚁是血缘很近的“亲属”。其实不然,白蚁是低等昆虫,蚂蚁是属于比较高等的昆虫。蚂蚁和蜜蜂、黄蜂有亲缘关系。
白蚁的前后翅膀几乎是同一种形态,就是连翅膀的大小也很相似,而且翅膀要长于身体。
成虫的白蚁触角是念珠状的,腹部的各节粗细差不多,并没有像蚂蚁那样“苗条”的细腰。
白蚁活动隐蔽,以群体性生活为主,喜欢吃木质纤维、农作物、皮革、生物尸体甚至连图书馆中的书籍也不放过。由于白蚁的分布很广,数量也多,并且危害也很大,被列为世界性的害虫。
另外,白蚁危害木材的速度惊人,造成的损失也非常大。举例来说,中等程度的白蚁群体,只要10天的时间,就可以把30立方厘米的木材吃光。如果白蚁的繁殖群体扩大的话,那么它们的洞穴也会扩大,这样它们的巢穴也要延长出很长的通道,能危及房屋建筑、铁路桥梁和仓库等。
如果在食物匮乏的情况下,白蚁也会吃沙粒、水泥、电线等橡胶制品来充饥,这样对社会的方方面面造成了不同的危害。
确切地说,白蚁生存在地球上,已经有2.5亿年之久。它们不但是历史悠久的动物的之一,而且还是最伟大的建筑师,从它们所构筑的蚁冢就可证明。在非洲与澳大利亚常见的高大白蚁冢,由十几吨的泥土所砌成,有五六米高(最高可达9米)呈圆锥形塔状。远远望去,既似高塔,又像碉堡,成为当地特有的景观。
最神奇的是蚁冢内部的构造。其内部四通八达,有产卵室与育幼室,既坚固又实用,可供几百万只白蚁生活。
白蚁体软,只适合在黑暗与潮湿常温下生活,一旦暴露在阳光下或温度过高、过热,很快就会干瘪死亡。为了保持蚁冢的高湿度,它们挖掘隧道,取地下水来润湿巢穴;为了维持蚁冢的常温,它们架起高耸的通风管,利用空气对流来克服这个难题,它们的确是一流的建筑师。
16.瓢虫都是益虫吗
有句话说“七星瓢虫,爱吃蚜虫”。我们都知道七星瓢虫是农业益虫。那么还有别的瓢虫吗?传说中的28星瓢虫是不是益虫?我们来了解一下瓢虫家族的是是非非。
瓢虫的身体呈半球形,颜色美丽,身上有斑点或斑纹,大多数呈黑色或者红色;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很小,复眼大,有一对比较短小的触角,口用来咀嚼食物;胸部有三对足和两对翅。瓢虫的种类很多,全世界的瓢虫约有4200种,按食性可以分为植食性和捕食性两大类。植食性瓢虫如马铃薯瓢虫,在翅膀背面有28个黑斑,又叫28星瓢虫,是农业的大害虫;捕食性瓢虫如七星瓢虫、大红瓢虫、小红瓢虫、异色瓢虫等,都是农业益虫。
瓢虫是完全变态的昆虫,每年的春末夏初产卵,卵呈橙黄色、橄榄形,孵化出来的幼虫灰褐色,然后化为蛹,再变为成虫。瓢虫身体的大小相差很大,1966年在广州发现的长管食螨瓢虫,属于最小的瓢虫之一,体长仅0.95毫米,通常寄生在木瓜表面。最大的瓢虫叫大突肩瓢虫,体长14毫米,在我国东北、广西、福建、云南等地都有发现。
大部分瓢虫(其实瓢虫中的大部分属于肉食性瓢虫)的主要食物包括蚜虫、甲壳虫、飞虫等,不过种类不同的瓢虫,它们的食物也是有很多区别的。瓢虫是蚜虫天然的“克星”,捕捉蚜虫的战术相当高明,能对不同的蚜虫采用不同的战术。当瓢虫捕捉棉蚜时,以轻盈的动作以螺旋式向上爬行,因为棉蚜喜欢沿着棉花秆向下爬,为瓢虫迎面送来美餐。当瓢虫吃掉面前的一只蚜虫后,其他蚜虫因为拥挤,就连忙挤过来补上这个位置。这样瓢虫就可以守株待兔、从容不迫地大餐一顿。据科学统计,一只瓢虫一天可以吃掉150~200只蚜虫,相当于自身体重的30~35倍。不但瓢虫是消灭蚜虫的能手,就连瓢虫的幼虫也是蚜虫的天敌。瓢虫的幼虫身上长满了不怎么美观的肉刺,可别看人家的外貌不扬,可是捕食蚜虫的本事可是很棒的,一只幼虫一天里能吃掉30~80多只蚜虫,它们为农作物灭虫立下了汗马功劳。
不过这些肉食性的昆虫,不是全部会坚持自己的立场,它们这些“蚜虫绞杀队”中,常常也会有叛徒的出现。一般是由于它们食物的匮乏,一些肉食性瓢虫就会对植物的花粉、花蜜下手。还有的肉食性瓢虫大量取食植物的花,特别是在河北、山西一带的七星瓢虫、异色瓢虫等经常会取食枣花,严重影响了枣的产量和质量,成为了当地农民重要防治的害虫之一。
瓢虫大家族并不是团结一致的,像大自然中其他的动物一样,它们也会有自相残杀的时候。典型的就是幼虫对卵的残杀,这是肉食性瓢虫幼虫在食物匮乏的情况下无奈的选择,不过这样并不会影响到瓢虫的繁殖数量,反而对瓢虫种族的优化很有利。
17.什么是蚜虫
对于菜农来说,蚜虫是永远要坚决消灭的害虫。蚜虫也叫“蜜虫”或者“腻虫”,是一种对农作物很有害的害虫。蚜虫身体很小,尾巴的部分,能分泌出一种叫做“蜜露”的东西。
生长有刺吸式的嘴巴,用以吸食植物的营养汁液,危害瓜果、粮食等。依据蚜虫对植物危害的不同分为麦蚜、棉蚜、菜蚜等。
18.铁臂当车——“手握两把锯齿刀”的螳螂
节肢动物中有很多威风凛凛的“微型武士”,龙虾、螃蟹就是个中翘楚,但是昆虫家族中素来以螳螂最为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