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每天都会用到的生活经济学
48744900000019

第19章 是投机,还是投资——婚姻经济学(1)

结婚省钱,也省寂寞

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一个晚会现场,来自上海的股票商杨百万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没结婚时被股票套牢,结了婚被爱人套牢。”那么,为什么大部分人仍甘愿被婚姻套牢呢?

对于社会上大部分人来说,爱情与婚姻也像人类的其他行为一样,带给人的是实实在在的收益,因此它们同样要经由理性选择,并符合经济学的理性分析。

199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贝克尔说:“由于男人和女人为寻找配偶而竞争,所以可以假定婚姻中存在一个市场。”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婚姻市场的存在已无须假定;各类婚介所或婚介公司的涌现,足以说明婚姻市场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他还说,一个人结婚的预期效用超过继续单身的预期效用时,就会决定结婚。

选择结婚和选择单身都是人们在成本与收益间权衡后做出一种理性的选择,结婚的目的在于希望从婚姻中获取较之单身更大的效用。

结婚给人带来的收益是十分明显的,大体上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

一是获得性的满足和情感的寄托。婚姻使性伴侣长期化、稳定化,使性生活安全化。特别是在艾滋病极大威胁人类的今天,稳定健康的性伴侣对双方都有好处。

二是能够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具有不同专业优势、在能力与收入方面存在差别的男女,通过婚姻可以使双方的收益达到最大,婚姻可以是一个互补双赢的方案。最明显的例子是,生活成本降低了,比如住房和家具,一个人生活用一套,两个生活也是用一套。再比如男主外女主内,或者女主外男主内,显然比一个人既主内又主外效率更高。

三是互相提供信用,协调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比如一个人支持另一方做生意,最后实现总效用的增加。

四是起到防灾保险的作用。比如一方生病了,有人照顾,并且在因生病而失业的状态下有人支付医药费用。

婚姻作为耐用消费品,具有逐渐积累增值的特点。在规模效应的推动下,婚姻的某些独特效用会逐步显现出来,比如情感的寄托、家庭的福利、知识和智慧的交融、小孩带来的乐趣等。有了那么多的好处,大多数人当然选择结婚了。

夫妻婚姻生活能不能保持稳定,关键在于“交换”价值上能不能对等。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婚姻生活也是“交换”,即双方的付出和得到的“交换”。如果双方付出和得到极不平衡,则在心理上很容易产生倾斜,久而久之,婚姻就会出现裂痕。

拿离婚来说,我们常常看到,总有一方认为自己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女方认为,自己起早贪黑,照顾孩子,操持家务,男方多拿些钱就夜不归宿,拈花惹草。男方则认为,自己比女方挣得多,偶尔花心一下,也没什么可挑剔的。实际上,这本身就是经济学的一个命题。女方收入少,但会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在家务劳动上,而这部分劳动本身就是机会成本,也是有经济价值的,可以折算成金钱。而男方之所以有些“牛气”,是因为忽略了女方这部分经济价值,因此“偶尔花心一下”不仅不觉有愧,还满不在乎。

其实,结婚是人生之中极为重要的一步,选择你的人生伴侣,经营好你的婚姻生活,以经济学来讲,都是你人生重要的投资。

不娶美女更加符合经济学规则

假设有一个二手车市场,里面的车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都一样,但各自质量有很大差别。卖主对自己的车的质量了解得很清楚,但买主没法知道。假设汽车的质量由好到坏分布比较均匀,质量最好的车价格为50万元,买方会愿意出多少钱买一辆他不清楚质量的车呢?最正常的出价是25万元。

那么,卖方会怎么做呢?很明显,价格在25万元以上的好车的主人将不愿意再在这个市场上出售他的车。这样一来,二手车市场便进入恶性循环状态,当买车的人发现有一半的车退出市场后,他们就会判断剩下的都是中等质量以下的车了,于是,买方的出价就会降到15万元,车主对此的反应是再次将质量高于15万元的车退出市场。

以此类推,市场上好车的数量越来越少,最终导致这个二手车市场的瓦解。在这里,人们做出的是“逆向选择”,它出现的原因就在于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出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大街上经常见到这样一幕:一美女挽一丑汉,一俊男携一丑妇。人们往往摇头,做不解状,这就涉及经济学里逆向选择的问题。

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交易中的卖方往往故意隐瞒某些真实信息,使得买方最后的选择,并非最有利于买方自己,这时候买方的选择就叫做逆向选择。“一个人掌握的信息达到何种程度,就会采取相应的选择。”这是信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在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谁处于信息劣势,就会处于博弈劣势。

在现实生活中,漂亮女孩很可能成为逆向选择的受害者。一个漂亮而有才华的女孩,会被很多男孩子暗恋,但往往由于她的条件太优秀,很多男孩望而却步、不敢表白。

那些想追求她的人相互之间不能互通信息,也不了解漂亮女孩的真实情况和真实想法,只是根据自己的预期来判断是否追求这个漂亮女孩。由于大家只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无形中将追求的门槛设得过高,让自己无法逾越,最后造成优秀的男生主动退出竞争,反而是那些考虑问题简单、极其普通的男生追到漂亮女孩。

爱情本身也是一场交易,是男女双方各取所需的一场交易。在信息社会里,如何才能实现一宗公平的交易呢?这需要双方具有诚信,需要双方都拥有足够的共同信息,互通有无,彼此了解。只有所获的信息是真实而可靠的,买卖双方的最终决策,才可能是最好的“抉择”。

可以说,只要有市场,并能进行交易,就可能出现逆向选择的现象。出现逆向选择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即买方和卖方所掌握的信息不一样。最佳也是最终的解决办法,就是尽量使交易双方信息对称,信息传递、沟通得愈充分,愈有利于交易的达成,也就愈有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这一点,也同样适用于爱情和婚姻。

当爱情进入同居时代

一天,某经济学家带着一名年轻女子到珠宝店买戒指,两人挑选得非常仔细。在女子挑了一枚闪亮的钻戒后,经济学家去付账。

店员小姐微笑着对经济学家说:“您是同那位小姐来挑婚戒的吧?恭喜您了。”经济学家听了,摇了摇头,说:“不,我们不过是庆祝同居一周年。”店员小姐很疑惑,又问道:“可是,您既然愿意为她买戒指,为什么不同她结婚呢?”

经济学家苦笑着说:“因为我不愿意为她花更多的钱,和她结婚的成本可比同居的成本高多了。”

经济学家的说辞代表了现在很多人的心声。男女相恋,两情相悦,用不了多久就会住在一起,人们也见怪不怪。

但为什么选择同居而不是结婚?

对大多数人而言,婚姻的机会成本较高,爱情这种纯粹精神的东西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越来越受到物质的冲击。而且现在的生存条件和生活环境越来越严峻,结婚带给人们的难题越来越多,而外部世界的诱惑也越来越多,人们在生活中面临的变数越来越大,生活压力越来越大。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选择了一种折中的办法——同居。两个人可以享受婚姻生活带给他们的一切乐趣和好处,但是没有一纸婚书的约束,人们面临选择的时候便更灵活,不必承担婚姻的后果,机会成本小,也没有更多的沉没成本。

现代人选择同居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其一,生活环境的影响。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是只身到大城市闯荡,工作生活的压力很大,在没有父母的陪伴,同时也没有父母束缚的情况下,一些人自然而然地选择了同居这种生活方式,这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其二,人们对未来生活缺乏理性规划。市场经济下,人们的流动性比较大,工作不稳定,企业绝大部分实施的是全员聘任制;居住地不再是终生不变;人们对未来经济收入的预期也不明朗。这些因素使人们对结婚充满了恐惧感,在这种情况下,过早结婚反而成了彼此的拖累。

其三,现代女性观念的解放。“吃亏的总是女孩”这种观点已有些过时,对经济独立的女性而言,她们不再需要通过婚姻这个长期的契约来捆绑住彼此的自由,不需要彼此为对方承担责任。双方没有长期的正规的契约关系,可以说只是一种合作的“意向”,双方都更灵活。更多的女性认为,性是双方的需要、彼此的满足,不存在谁吃亏。

其四,男女结识成本低。人们结识的途径和方式越来越多、越来越容易,这也是现代男女喜欢采用同居这种生活方式的一个原因。因为在一起容易,彼此也就不够珍惜,分开也容易。这种条件下,双方最合适的选择就是同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