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春至立夏,都被人们称之为春天,包括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共六个节气。春季阳气生发、大地回春、万象更新、生机盎然,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因此,我们一定要做好春季的养生保健,为一年的健康打下基础。春季养生必须掌握春令之气升发舒畅的特点,注意保持体内阳气,使之充沛,不断旺盛起来,才能防病保健康。《内经》中的养生方法告诉人们,春季里,万物复苏,天地问生气发动,草木欣欣向荣,人们要珍惜这种环境,因此可以晚一点睡早一点起,到户外运动,使心情愉悦。
万物复苏,疾病复苏
春季是万物复苏之际,也是四季养生的开始。明媚的春天总能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花开叶绿,万物复苏,所有的事物都开始恢复生机。
春回大地,一片生机,人体的组织器官也充满了活力。但古谚日:“百草回春,旧病萌发”,可见春季也是疾病多发的季节。春季常见的多发疾病有以下几种:
(1)甲型肝炎。春季是甲型肝炎的好发季节。在这段时间里,特别是在接触甲型肝炎病人半个月至一个月后的时间里,凡出现发热,没有其他原因,如吃得过饱、吃了油腻食品、夜间睡眠不足等可以解释的吃不下饭,甚至饭后恶心、呕吐、乏力,连上一步楼梯都倍感费力、面黄、小便像浓茶等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2)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冬、春季急性传染病。
目前对这种病尚无令人满意的特效药物,发病后不及时诊治,病死率相当高。在这个季节,一旦出现突然畏寒,继之高热、面红、颈红、胸肩部红、貌似醉酒、伴有头痛、眼眶痛、腰痛和皮肤黏膜有出血点的病人,应及时求治。
(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俗称脑膜炎,是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好发于冬、春季,男女老幼都可得病,其中儿童为多。在流脑好发的季节里,一旦发现突然高热、头痛、喷射状呕吐、惊厥和皮肤黏膜有出血点的病人,应加以注意。该病患者居室应开窗通风,病人使用的被褥应在太阳光下暴晒消毒。
(4)风疹。以幼儿发病为多,怀孕妇女特别是妊娠早期得了风疹容易引起胎儿畸形。此病多有发热,体温不太高,1~2天后面部、颈部皮肤出现淡红色疹子,在24小时内迅速蔓延至全身,但手掌、足底大多无疹子。在风疹好发季节里,孕妇尽可能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外出时尽可能戴口罩。
春季也是各种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①由于春季气候变暖,细菌、病毒等繁殖加快;②昼夜温差大,导致人的抵抗力下降;③春季人员流动增大,增加疾病相互传染的机会;④受国际和周边地区呼吸道传染病局部暴发流行的影响。春季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麻疹、风疹、水痘、腮腺炎、非典型肺炎等。
春季生发的疾病困扰着我们,想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并且抑制疾病的发生,需要在冬季就加强身体保护。《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谓:“冬三月,此为闭藏……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天的多发病:如肺炎、肝炎、流脑、麻疹、腮腺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精神病等都与冬季失养有关。上一季的气候往往影响下一季的气候,如冬天的非时之暖,出现桃李反花,就应特别注意来年可能出现春寒反潮。顺应自然保护自己,因势利导,知所趋避是基本的养生准则。
除了冬季的保养之外,在春季的精神调养、饮食以及增强身体素质也都十分重要。《类修要诀》强调:“戒暴怒以养其性,少思虑以养其神,省言语以养其气,绝私念以养其心”,告诫我们要合理调控精神和行为有利于身心健康。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季提倡早睡早起。实验表明若遵守春季这一起居原则,能避免和消除紧张心理,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易于激发病在潜力,有利于技能的发挥。
科学的饮食调养对保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很有帮助,春季人易上火,出现舌苔发黄、口苦咽干等,因此,饮食宜清淡,忌油腻、生冷及刺激性食物。应选辛、甘和湿润之品,忌酸、滑、苦涩之味,这样才符合阴阳合和之旨。
春季锻炼应根据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兴趣爱好选择项目,因人而异,施于不同的训练强度。原则上提倡增加户外活动,让身心在春光中得到沐浴,汲取自然的活力,增强机体抗闰能力。
春季是体质投资的最佳季节,春光明媚,生机盎然,吐故纳新,阳气舒展。因此,春季养生一定要与春天充满活力的季节特点相顺应,保持新陈代谢的平衡,使精神饱满,为一年的身体健康打好基础。
葱姜蒜,春季养肝三大宝
春季万物荫生,正是调养身体五脏的大好时机,按照中医“四季侧重”的养生原则,春季补五脏应以养肝为先。
《黄帝内经》中说:“肝者,罢极之本……以生血气。”春季阳气生发,而人体的肝脏也刚好具有“生发”的特点,养肝的“生气”,目的就是在于生血气,因为生血气是肝的主要作用。
肝脏在春季承担着更多调节机体平衡的工作,为此,它需要足够的肝气。当肝气不能满足身体需要时,就会出现周身不适的症状,如眼干、厌食、疲乏无力。当肝气过旺时,则烦躁易怒。患肝病的人,在春季易病情加重。我国历史记载,肝炎的爆发、流行大多发生在春季。因此,春季养生更应该注意我们的肝。
很多人在春天都有乏力、眼睛干涩、食欲不振、失眠多梦、易怒等不适感觉,这些症状正是肝脏问题的外在表现。在西医看来,肝是人体重要的消化代谢器官,它掌管糖分、脂肪、蛋白质的代谢。而中医则认为肝的功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藏血和疏泄。当肝的疏泄功能被阻碍时,就会出现上述病症。老话说:“春困秋乏。”其实很可能就是由于肝气不疏,导致夜间睡眠质量下降,白天才常常感觉疲劳、爱打瞌睡。
春季养肝,我们应该多吃葱姜蒜。
生姜有温中止呕、解表散寒等功效。现存最早的中药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姜有“温中、止血、出汗、逐风”等功效,能治疗湿痛及受冷之腹痛、腹泻。生姜所含姜醇、姜烯及姜辣素具有镇痛消炎作用。牙痛时,切一小片放于牙痛部位,用牙齿咬住,有止痛效果。生姜可以趋寒气,有利于生发,对养肝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葱营养丰富,除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及铁、钙、磷、镁等矿物质外,还含有挥发油,油中的主要成分为葱辣素,具有较强的杀菌及抑制细菌、病毒的功效。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吃些生葱有预防作用。另外,葱还能有效地治疗伤风感冒。多吃葱,可以增强消化功能,排出体内不干净的东西,只要稍加留意你就会发现,多吃葱后,排便会觉得特别通畅,这对养肝也有很好的帮助。
大蒜具有杀菌、杀虫、解毒、防腐等功效,入药切片、捣烂或绞汁用。大蒜不仅有很强的杀菌作用,还能促进新陈代谢,增进食欲,预防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甚至还有补脑的功效。季节交替,每天吃几瓣大蒜可预防肠道传染病。
春季多吃生姜蒜,对于养肝有很大的帮助,除了葱姜蒜以外,在饮食上,还有韭菜和芥末也有利于养肝,多吃水果也同样有助于养肝。
花茶也对养肝有帮助,早上一杯玫瑰花茶或是菊花茶,不仅补充体液,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还可促进腺体,尤其是消化腺和胰液、胆汁的分泌,以利消化、吸收和废物的排除,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
除了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以外,我们还要注意少饮酒。初春时节,寒气较盛,少量饮酒有利于通经、活血、化淤和肝脏阳气之生发。但不能贪杯过量,要知道肝脏代谢酒精的能力是有限的,多饮会伤肝。据医学研究表明,体重60公斤的健康人,每天只能代谢60克酒精,若超过限量,就会影响肝脏健康,甚至造成酒精中毒,危及生命。
春季养肝还要重视运动。肝对人的情绪还有很大的影响,当肝火过旺时,病人常烦躁易怒。运动不仅可以使烦躁的情绪得到释放,对促进胃肠的消化也有积极作用。但由于北方冬季寒冷,很多人都减少了室外运动的时间,再次投入运动,应注意循序渐进,走路是比较好的运动方式。步行不但能显著改善人体的心肺功能,还能帮助全身各器官都得到均衡锻炼。此外,中医保健还非常注重按摩。分布在人体足部的太冲穴、胸部的期门穴和章门穴3个穴位主通肝脏,按摩它们可疏通肝脏气血。
肝脏作为人体重要器官,它像晴雨表一样反映着我们的身体变化。
为了拥有健康的肝脏,我们应保持良好的情绪,保证充足的睡眠,做自己的保健医生。
开胃理气,省酸增甜
春季养生的饮食重点应该在于肝脾,以平补为主。这一时令以肝当令,肝的生理特性就像春天树木那样生发,主人体一身阳气升腾。若肝功能受损则导致周身气血运行紊乱,其他脏腑器官受干扰而致病。又因酸味人肝,为肝的本味,若春季给已亢奋的肝再摄人过量的酸味,则造成肝气过旺,而肝克伐脾就势必伤及脾脏。脾又与胃密切相关,故脾弱则妨碍脾胃对食物的消化吸收。甘味人脾,最宜补益脾气,脾健又辅助于肝气。
故春季进补应如唐代百岁医家孙思邈所说:“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也就是滋养肝脾两脏应该少吃酸的食物多吃甜食,对身体大有好处。
春季养生应该多注意顺应季节的特征,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尤其初春的时候,可选吃韭菜、大蒜、洋葱、魔芋、大头菜、芥菜、香菜、生姜、葱。这类蔬菜均性温味辛,既可疏散风寒,又能抑杀潮湿环境下孳生的病菌。芥菜分叶用芥菜(如雪里红)、茎用芥菜(如榨菜)、根用芥菜(如大头菜)3种。芥菜性温味辛。具有宜肺豁痰、开胃理气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