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的面积最为广阔,除少数较高的山地、高原外,到处都有大面积分布。
撒哈拉地区地广人稀,平均每平方千米不足1人。以阿拉伯人为主,其次是柏柏尔人等。居民和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尼罗河谷地和绿洲,部分以游牧为主。20世纪50年代以来,沙漠中陆续发现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铀、铁、锰、磷酸盐等矿。随着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采,改变了该地区一些国家的经济面貌。例如,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已成为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尼日尔成为着名产铀国;沙漠中也出现了公路网、航空线和新的居民点。撒哈拉也逐渐走向现代的文明和科技之域。
撒哈拉沙漠气候炎热干燥。然而,令人迷惑不解的是,在这极端干旱缺水、土地龟裂、植物稀少的矿地,竟然曾经有过繁荣昌盛的远古文明。沙漠上许多绮丽多姿的大型壁画,就是这远古文明的结晶。人们不仅对这些壁画的绘制年代难以稽考,而且对壁画中那些奇怪形状的形象也茫然无知。这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难解之谜。
4.可怕的沙尘暴
我国北方有的城市很容易出现沙尘暴风沙天气,黄沙滚滚腾凌空中,昏天暗地,给人们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不便,且容易致使部分地区环境恶化。
沙尘暴是怎样形成的呢?人们应怎样防治或预防沙尘天气呢?
沙尘暴是一种风与沙相互作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它的形成与地球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森林锐减、植被破坏、物种灭绝、气候异常等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其中,人口膨胀导致的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过量砍伐森林、过度开垦土地,是沙尘暴频发的主要原因。
沙尘暴作为一种高强度风沙灾害,并不是在所有有风的地方都能发生,只有那些气候干旱、植被稀疏的地区才有可能发生沙尘暴。在中国西北地区,由于人们对植被和森林的严重破坏,使这一地区产生沙尘暴灾害。其中裸露的土地很容易被大风卷起,形成沙尘暴甚至强沙尘暴。
相关研究指出,沙尘暴的形成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地面上的沙尘物质,它是形成沙尘暴的物质基础;二是大风,这是沙尘暴形成的动力基础,也是沙尘暴能够长距离输送的动力保证;三是不稳定的空气状态,这是重要的局地热力条件,沙尘暴多发生于午后傍晚,说明了局地热力条件的重要性;四是干旱的气候环境,沙尘暴多发生于北方的春季,而且降雨后一段时间内不会发生沙尘暴即是很好的明证。
从沙尘暴形成过程所需的四个条件看,黄土高原、广袤的沙漠及由人为因素的破坏正处于荒漠化过程中的土地,北方春季末耕种的土地及处于施工过程中的基础设施(如高速公路等),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源;而春季北方地区的干旱,又使沙尘暴发生的可能性增强。大风的产生是一种复杂的大气现象,主要是冷锋活动或经纬向环流调整作用的结果。由此可见沙尘暴的产生是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破坏导致土地荒漠化的加剧,对沙尘暴发生产生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近几年全球干旱等异常天气现象,也对沙尘暴的发生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沙尘暴是由天气过程和地面过程共同作用的产物。但是目前人类控制天气的能力还很有限。减缓沙尘暴灾害频度与强度的关键在于搞好地面的生态保护与建设。
沙尘暴的治理必须从根源做起,从防治沙化土地和环境保护做起。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防治并重”的生态保护与建设方针;建立和完善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停止导致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一切生产活动;对于超出生态承载能力的地区要采取一定的生态移民措施。主要措施如下:
(1)尽快确定旱作农业区的北界,作为实施“退耕”的标准。
编制各地区的“退耕还林还草”规划,科学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举措。
(2)合理调配流域水资源。利用经济杠杆,在上中游强制性推行节水灌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保护和恢复内陆河下游生态环境。
(3)善待沙漠,慎重移民。严格控制沙漠开发;尽快在沙漠边缘过渡带、干湖盆、内陆河下游建立封育区和省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保护、完善、巩固、提高绿洲防护林体系。在防沙阻沙林外缘划定300~500米宽的封沙育草带,严禁放牧樵采。每年适当引洪灌溉丘间低地,以促进自然植被的恢复。另外,绿洲防护林多为过熟林,应经严格审批和在有效监督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更新。
(5)改革耕作制度,提高冬春季农田覆被率,革新农机具,发展阳光大棚、温室等高科技农业。
(6)强化沙尘暴的科学研究。加强沙尘暴源区监测网的建设,掌握沙尘暴发生发展的机制和规律,做到对沙尘暴的预警预报。减轻沙尘暴灾害的损失。中国政府提出的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防沙治沙工程就是减缓沙尘暴的重大决策。
(7)提高国民素质、文化水平,增强其环保意识。从日常生活中做到“防沙化”的行为准则,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解决农村、牧区薪柴燃料问题。发挥农牧民积极性和中央政策扶持结合,发展经济,提高沙区群众生活是停止生态破坏的关键。大力提倡舍饲和棚圈牧业,围封草场和加快飞播治沙,限制牲畜数量,使草原得到休养生息,并辅以抚育措施,恢复草原生态环境。
沙尘暴,尤其是特强沙尘暴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灾害性天气。当其形成之后,会以排山倒海之势滚滚向前推进。携带沙砾的强劲气流所经之处,通过沙埋、狂风袭击、降温霜冻和污染大气等方式,使大片农田受到沙埋或被刮走活沃土,或者让农作物受霜冻之害;致使有的农作物绝收,有的大幅度减产。它能加剧土地沙漠化,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对交通和供电线路等基础设施产生重要影响,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另外,降尘对城市的大气造成污染,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中国受到沙尘暴的危害严重,特别是西北地区的工矿、交通、新兴城镇及其水利、电力、煤田和油气井等设施,均受风沙危害或威胁,一旦出现沙尘暴或黑风暴,受害尤为严重。1993年5月5日,我国北方地区一次特强沙尘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6亿元。
近年来频发的沙尘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小的影响。它不但危害我国的环境质量,而且波及韩国、日本等东亚地区。但科学家的研究表明,沙尘暴也并非一无是处,它所携带的大量沙尘可以起到抑制我国北方和韩日两国的酸雨的作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说,来自亚洲内陆地区的沙尘含有碱性物质,可以中和大气中造成酸雨的酸性物质。专家运用数值模式,量化了沙尘输送对于东亚酸雨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沙尘及其土壤粒子的中和作用可使中国北方和日韩两国的降水酸性减小。
因此,防“沙尘暴”和“土地沙化”是世界共存的问题。人类应该携起手来共同防预和治理,为美丽的地球家园共创美好明天。
第三节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报复
1.“地球发烧”是什么意思
全球气候变暖被人们称作是“地球发烧”。这是由于全球变暖而引起的各种气候变化已经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专家们研究发现,二氧化碳等气体能够让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球表面,使地球表面升温,但却阻挡了地球表面向宇宙空间发射长波辐射,导致整个地球犹如一个温室,温度逐渐上升,形成所谓的温室效应。二氧化碳等气体则被称为“温室气体”。
引起温室效应的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碳等气体,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它在空气中的停留时间为50~100年。如果我们现在停止排放二氧化碳,50~100年后地球上的温度空气体含量才有可能恢复到工业革命前的水平。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一层厚厚的玻璃,把地球变成了一个大暖房。据估计,如果没有大气,地表平均温度就会下降到-23℃,而实际地表平均温度为15℃。这就是说温室效应使地表温度提高38℃。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阻止地球热量的散失。据专家研究表明,在过去200年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了25%。近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加,工业迅猛发展,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及煤炭、石油、天然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远远超过了原来的水平。而另一方面,由于对森林乱砍滥伐,城市化建设,破坏了植被,减少了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条件。再加上地表水域逐渐缩小,降水量大大降低,减少了吸收溶解二氧化碳的条件,破坏了二氧化碳生成与转化的动态平衡,致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长,致使地球气温发生了改变。
气温升高,将导致一些地区雨量增加。一些地区出现干旱,飓风力量增强,出现频率也将提高,自然灾害加剧。更令人担心的是,由于气温升高,将使两极地区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许多沿海城市低洼地区将面临海水上涨的威胁。
因此,我们必须有效地控制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控制人口增长,科学使用燃料,加强植树造林,绿化城市和乡村,防止温室效应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2.泛滥成灾的赤潮
赤潮也称红潮,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奇异现象。它是由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环境条件下暴发性地繁殖造成的。海藻是一个繁殖能力较强庞大的家族。除了一些大型海藻外,很多都是非常微小的植物。因赤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不同,于是海水就出现红、黄、绿等不同颜色。
像人会生病一样,海洋也会患病。比如人患了皮肤病,脸上、身上长各种疮痍,红肿难受。赤潮的发生就好比是海洋得了“皮肤病”。这时,平时美丽的蔚蓝的洋面变成了一大片的可怕血红色潮水,面积大得望不到边,而且还会随风飘来一阵阵刺鼻的怪味。这种怪异的景象会令人感到不安。
海洋赤潮现象实质是海洋的海面突然生长出许多有害的浮游生物。这些浮游生物虽然很小,有的小到显微镜下才能看得见,但它们数量却很多,会覆盖大范围的海面。有时赤潮也不一定都是红色的,赤潮的颜色主要由引起赤潮的海洋浮游生物的种类来决定的。
引起赤潮的浮游生物约有一百多种,主要有夜光虫、裸甲藻、铠角虫、根管藻、小定鞭金藻、束毛藻等。
其中甲藻类是最常见的赤潮生物。由夜光虫引起的赤潮会呈现出红色或棕红色,硅藻引起的赤潮呈黄褐色或红褐色,双鞭毛藻引起的赤潮呈绿色或褐色;膝沟藻引起的赤潮,海水颜色没有明显的变化。所以,赤潮也并不是都是红色的。
海水的温度是赤潮发生的重要环境因素,20℃~30℃是赤潮发生的适宜温度范围。
科学家发现,一周内水温突然升高大于2℃,是赤潮发生的先兆。
海水的化学因子如盐度变化,也是促使生物因子——赤潮生物,大量繁殖的原因之一。盐度在26%~37%的范围内均有发生赤潮的可能。但是当海水盐度在15%~21.6%时,容易形成温跃层和盐跃层。
这两个跃层的存在为赤潮生物的聚集提供了条件,极易诱发赤潮。
赤潮的危害主要有:
(1)赤潮会对水产养殖与捕捞业造成危害。
(2)赤潮会对海洋环境造成破坏。许多赤潮生物所含有的毒素可使海洋动物生理失调或死亡,使海洋动物呼吸和滤食活动受损,导致海洋动物机械性窒息死亡。
3.酸雨为什么被称作“空中的死神”
我们通常把酸碱值小于5.65的雨、雪、霜、雾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称作酸性降水,又称酸雨。
酸雨的成因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的现象。酸雨中含有多种无机酸和有机酸,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工业生产、民用生活燃烧煤炭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燃烧石油以及汽车尾气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经过“成云致雨的过程”,发生液相氧化反应,形成硫酸雨滴和硝酸雨滴;又经过“云下冲刷过程”,即含酸雨滴在下降过程中不断合并吸附、冲刷其他含酸雨滴和含酸气体,形成较大雨滴,最后降落在地面上,形成了酸雨。我国的酸雨是典型的硫酸型酸雨。
硫和氮是营养元素。弱酸性降水可溶解地面中的矿物质,供植物吸收。如酸度过高,酸碱性值降到5.6以下时,就会产生严重危害。酸雨可以直接使大片森林死亡,农作物枯萎;也会抑制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淋洗与土壤离子结合的钙、镁、钾等营养元素,使土壤贫瘠化;还可使湖泊、河流酸化,并溶解土壤和水体底泥中的重金属进入水中,毒害鱼类;加速建筑物和文物古迹的腐蚀和风化过程;可能危及人体健康。酸雨对湖泊和河流中水生物的危害是最初人们注意力的焦点。但现在人类已认识到,酸雨对建筑物、桥梁的危害也是非常严重的。至于酸雨污染空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则最难以定量确定。
受到最大危害的是那些自净能力很差的湖泊。当有天然碱性缓冲剂存在时,酸雨中的酸性化合物就会被中和。湖泊也容易受到直接危害,因为雨水中的酸能溶解铝和锰这些金属离子,甚至还会引起鱼类种群的衰败或消失。这种污染对植物的危害,包括了从对叶片直到细根系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