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世界我知道-亚洲——日本
48767100000002

第2章 樱花之国——日本(1)

在人们的印象中,日本是一个小国,其实这是误解。日本并不小,它有37万平方千米的土地。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在日本随处可见樱树,其种类多达340种以上,最常见的一种为之“染井吉野”樱花,占全国樱花总数约八成,除冲绳及北海道北部之外,其他地方都遍布其踪影。

作为中国的近邻,日本中国交往频繁,从很早开始就有了交往。日本的文字就是根据汉字演变而来的。明治维新后,日本“脱亚入欧”,西方文明又为日本经济的腾飞插上了翅膀。

现在的日本,无论建筑风格,还是民主方式都模仿着欧美大陆,而在日本人心中,那传统的道德传统与文化习俗却从未磨灭。这里面可以发现中国文化的影子,但还可以看到与中国文化完全不同的东西。

第一节 揭开历史的面纱

关于日本民族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最为人确信的说法是,日本民族是由中国汉族、西伯利亚通古斯人、中国吴越人、少量南洋群岛的马来人、印支人融合而来,逐渐迁移到日本融合衍变而来。从1996年开始中日两国考古学、人类学和医学专家联合组成的中日人骨共同调查团多次证实了以上的结论。

战国时秦国灭燕国、齐国和越国时,大量燕国人、齐国人和越国人逃到朝鲜半岛和日本。中国的西周灭商之后,商朝遗臣箕子到朝鲜半岛与当地土着建立了“箕氏侯国”。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5世纪,朝鲜半岛北部属中国领土,在此期间和以后到清朝时当中国北方出现战乱和灾害时,陆续有大量中国人移民朝鲜半岛,后来又从这里向东向南到了日本。还有一条移民路线是从中国东部直接跨海到日本。

2008年,中国一些新闻媒体报道称,30%的日本人有中国血统,徐福与日本有着密切的关系。徐福是中国兵家泰斗鬼谷子先生的徒弟。

鬼谷子的高徒中,徐福在孙膑、庞涓、苏秦、张仪、毛遂之后,成为鬼谷子先生的关门弟子。学辟谷、气功、修仙,兼通武术。出师时,是秦始皇登基前后。为了给奏始皇找到长生不老药,徐福以500童男、500童女,乘大船到蓬莱仙岛寻访神仙,求长生不老药。这是徐福给秦始皇的承诺,但是徐福东渡没有获得“不老药”,却在熊野浦登陆后,发现了“平原广泽”(即日本九州)。徐福历尽千亲万阿肯苦,还是没能找到长生不死之药,返回恐遭杀身之祸,便长居于此,不再复返。

徐福就在九州岛定居下来,向当地土着居民教授农耕知识和捕鱼等技术,捉进了当地社会的发展,因此深受日本人的敬重。

日本人尊徐福为“司农耕神”和“医药神”。和歌山县、佐贺县、广岛县、爱知县、秋田县、富士山地区都有徐福活动的遗迹。佐贺、新宫等地神社都把徐福作为神来大会奉祀,每年都要举行声势浩大的祭祀活动。为了弘扬徐福精神,中国、日本成立了全国徐福会,连云港、龙口、胶南、沧州、苏州、慈溪和新宫、佐贺、大阪、富士吉田、鹿儿岛、东京等地也都成立了徐福会。近几年,有关徐福论着和文艺作品不断出版,有关徐福的剧目亦搬上了舞台。

一些学者认为,日本的始皇帝就是徐福。虽然日本人知否认,但历史事实还是能说明问题的。

大多数日本人至今还相信他们是神的后裔,正像两部最早的编年史《古事记》(古代传说)和《日本书记》(日本编年史)所记载的那样。

根据这些编年史,日本的第一个皇帝神武天皇是于公元前660年登基的,这个时间正好是徐福登陆日本的时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两部作品都是用古代汉语写成的。

知识小百科

阿倍仲麻吕

阿倍仲麻吕(698~770),中国名晁衡,日本奈良时代入唐留学生。入唐后始称汉名“仲满”,后改朝衡、晁衡。

开元五年(717,养老元年)随遣唐使使舶从奈良(平安京)出发经福冈,取道南路西航,从中国扬州登陆,同行有玄昉、吉备真备、大和长冈、井真成等557人。同年9月到达长安入太学学习。后中进士第,在唐历任司经局校书、左拾遗、左补阙、秘书监兼卫尉卿。工诗文,与大诗人王维、储光羲、李白等友善。玄宗喜其才,赐名晁衡。开元二十一年,请东归,玄宗未许。天宝十二载(753),随遣唐使藤原清河使舶东归,途中遇暴风,漂流至安南。十四载,辗转再返长安。时误传其遇难,李白曾有《哭晁卿诗》以悼之。其诗作存于《全唐诗》中。《古今集》载其和歌一首,为在唐思乡之作,后被选入《百人一首》。《大日本史》卷116有传。

而且生活在天照大神时代重要的日本皇族墓穴中,人们发现一枚秦朝的铜镜和一把巨大的秦人用的战刀;如果不是徐福的到来,日本怎么会有这些古代遗物呢?日本尚处,在原始社会,怎么可能制造出这些东西呢?从上面所说叙述的事实可以判断,徐福就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个皇帝。

1994年4月当选的日本首相羽田孜上任前,公开承认他是秦始皇的后裔。这使包括日本人在内的许多人感到震惊。他说他的祖先姓秦,在200年前才改为“羽田”。

在日语中,秦字与羽田发音相同。他是率领3000童男童女从中国到日本的徐福的一个随员的后代。

日本学者钣野气峰声称,至少有30%的日本人有中国血统,是徐福随行人员的后裔。

约公元1世纪,日本各地有100多个小国(其中有的与东汉建立了外交关系)。后来,这些小国逐渐统一。据《古事记》和《日本书纪》记载,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于公元前660年建国并即位,即位日相当于现在的公历2月11日,因此就把这一天定为“建国纪念日”。

到了公元4世纪,在关西地方建立了比较大的国家,最终将它们统一起来的是当今天皇族的祖先。当时,日本国范围仅包括本州西部、九州北部及四国。4世纪到6世纪,中国文化经由朝鲜传入,儒家和佛家思想也相继传到日本。日本和朝鲜建立了“外交”关系,从朝鲜引进中国汉朝发明的纺织、金工、鞣革、造船等技术。日本又从中国引入表意文字,学习中国的医术、天文历法和儒家思想,并模仿中国建立政制。

飞鸟时代,约始于公元600年,止于迁都平城京的710年,上承古坟时代,下启奈良时代。此期以政治中心为奈良县的飞鸟地方(即当时的藤原京)而得名,较为重大的事件有圣德太子改革、大化革新等。

知识小百科

鉴真东渡

鉴真是唐代高僧。俗姓淳于,江苏扬州人,14岁出家大云寺,18岁时,由应邀来扬州的南山律宗开创人道岸律师授菩萨戒。27岁,回扬州大明寺。在唐天宝年间屡次尝试东渡赴日传法,10多年间共有6次,直到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第6次东渡才获成功。当时日本戒律不完备,僧人不能按照律仪受戒。鉴真来到日本后,为日本佛教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弟子为他所塑干漆夹像,1200余年来,始终受到日本人民的景仰。1980年,日本曾送这座塑像短期来华,成为中日友好关系史上的佳话。

7世纪,圣德太子致力于政治革新,并以“大化革新”为契机,着手建立一个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为了有效地摄取大陆文化,日本隋唐时期不断派来追隋使和遣唐使。

8世纪初,日本在奈良建立了第一个首都,开始了奈良时代。皇族成员在奈良居住了70多年,势力愈益强大,逐渐向全国伸展。

平安时代从公元794年开始。日本皇朝以当时的中国首都为蓝本,在京都建立新都,称为“平安京”。平安京作为首都几乎延续了近1000年。

前期日本大量吸收了中国文化,直到9世纪末,锁国政策抬头,中断了与中国的交往,日本固有的文化才开始发展。这是个吸收和同化的过程,外来的东西渐渐染上了日本的色彩。日本的文字“假名”就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假名”分“片假名”和“平假名”,是以汉字为基础,取汉字的偏旁部首和部分草书而制成,建立了一套独特的文字系统。

知识小百科

靖国神社

靖国神社是位于日本东京都千代田区九段坂的一座神社。该社供奉自明治维新以来为日本军国侵略主义战死的军人及军属。其中绝大多数是在中日战争和太平洋结束前一直由日本军方专门管理,是国家神道的象征,“二战”后,遵循政教分离原则,改组为宗教法人。由于靖国社的祭祀对象包括了14名甲级战犯,使得该社的存在颇受争心。

由于宫廷上下沉迷于奢华靡烂的生活,放松了对地方武士的控制,地方势力逐渐落入“桓武平氏”和“清和源氏”手中。两大家族的先祖都是皇族,源氏于1185年,在濑户内海的“坛之浦大战”中歼灭平氏。

源氏得胜,朝廷大权旁落,幕府将军掌权,开始了以后700年的封建时代。1192年,源赖朝在镰仓(今东京附近)成立幕府。有感于京都朝廷耽于逸乐,生活颓废,以至失去权力,镰仓幕府厉行新政,鼓励幕府中人习武,加强纪律。镰仓时代,武士道盛极一时。1213年,北条氏从源氏手中夺得了政权。北条氏是源赖朝妻子的家族,摄政期间出掌幕府,直至1333年。在此期间,蒙古人两次入侵九州北部,但由于两次都遇上了台风,只好大败而归。

知识小百科

丰臣秀吉

丰臣秀吉(1537年3月26日~1598年9月18日)为日本战国时代、安土桃山时代的武将及大名,原名木下藤吉郎、羽柴秀吉等,绰号秃鼠,本是一足轻(下级步兵),后因侍奉织田信长而崛起,自室町幕府瓦解后再次统一日本,并发动万历朝鲜战争(朝鲜征伐),曾任日本太政大臣。

1333至1338年,日本曾一度恢复皇室统治。但很快政权又被尊氏夺去。尊氏在京都的室町成立新幕府,史称室町时代。室町武士执政历时200多年。由于期间厉行武士道的严谨纪律,以致艺术及宗教活动都深受影响。时至今日,日本的艺术仍然十分拘谨,线条简单。

室町幕府末期开始受到地方部族的挑战,16世纪末,日本饱受内战蹂躏,群雄并起,割据称霸。1590年,大将军丰臣秀吉统一天下。

1592及1597年丰臣氏两度出兵伐朝鲜,由于中朝两国军队的抵抚,两度出兵两度失败。

1598年丰臣秀吉病没殁见城,将军德川家康在关原一战全歼对立派。1603年,德川氏在江户建立幕府,历史进入了江户时代,江户时代延续了264年。

知识小百科

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日本战国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江户幕府的第一代将军。生于名古屋附近的冈崎,为冈崎城主松平方忠之子,原姓松平氏,小名竹千代,后改名元康,最后改名家康。1566岁奉敕改姓德川。

德川家康完成了统一后,着手整顿社会及政治体制。为巩固政权的稳定,压制地方势力,幕府加强了对外交往的控制,禁止基督教在日本的传播,实施锁国政策。锁国政策使社会及政治制度日趋僵化,从而使得日本社会发展的速度变得的极其缓慢,因此,要求对外开放的呼声四起。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培里率领4艘船开入东京湾,次年再度叩关,终于说服日本与美国签订了和约。同年,日本又与俄、英、荷先后订立条约,恢复对外关系。4年后,又订立了通商条约。不久又与法国缔结了类似条约。

在外来压力的挤压下,日本国内开始出现动荡局面,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根基。德川幕府终于在1867年崩溃。

推翻了封建制度后,1868年开始明治维新,天皇再次重获政权。

明治时代从1868年到1912年,是日本历史上辉煌显赫的时代。

明治初年,天皇由京都迁都江户,改称东京。不久颁布宪法,成立内阁及两院制立法机关,废除封建的阶级制度,举国上下掀起了研究西方文化热潮。为了实现资本主义近代化,明治政府提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3大政策,以西方先进资本主为榜样,发展先进科学技术,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在短时期内,把日本建成一个拥有近代军备和雄厚经济实力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就是日本历史上有名的“明治维新”。日本用不到半个时世纪的时间,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200年才完成的近代化过程,堪称奇迹。不过,随着国力的增强,日本开始走上了穷兵黩武之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投降,法西斯军国主义彻底失败。20世纪60年代,日本政府制定了《农业基本法》,通过法律使大批农民涌入城市,以补充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使得日本经济实现了长期持续高速增长。1968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大幅度提高,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第二节 山地之国

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端,是一个四面临海的群岛国家,自东北向西南呈弧状延伸。东部和南部为一望无际的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东中国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别和朝鲜、韩国、中国、俄罗斯等国相望。

日本国土狭长,纵贯热带、温带和寒带3个气候带,加之受大陆和海洋气候的双重影响,气候变化较大,四季分明。夏季全国气温普遍较高,降水充沛。冬季日本海一侧多雪,多阴天,太平洋一侧气候干燥,多丽日。冬季南北温差较大,1月份北部的扎幌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下,而南部的那霸平均气温则在15度以上。

日本的国土由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4个大岛和6848个小岛组成,东西宽300千米,南北长350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