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世界我知道-欧洲——荷兰
48769500000009

第9章 文化积淀硕果累累(2)

16世纪,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下,鹿特丹着名的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用拉丁文写成长篇讽刺作品《愚人颂》,对当时作为封建制度的反动堡垒和精神支柱的天主教会进行了揭露和嘲讽。他还将希腊文的《新约全书》译成拉丁文(1516),因此获得广泛声誉。柯伦赫尔特(1522-1590)于1586年也写了人文主义的名作《处世之道》,他被称为“近代荷兰散文的创始人”。此外,马尔尼克斯(1538-1598)还着有讽刺天主教的《神圣天主教会的蜂房》。16世纪下半叶,由于宗教改革和反西班牙的独立战争,南方的许多文学家和学者都迁移到荷兰省的阿姆斯特丹等城市避难,所以在16世纪末叶,荷兰省成为文学活动的中心。

17世纪,荷兰作为欧洲第一个强国,迎来了所谓“黄金世纪”。这一时期,文学、艺术、科学、航运、贸易等同时繁荣起来。在文学方面,先后出现了卡茨(1577-1660)、霍夫特(1581-1647)、布雷德罗(1585-1618)、冯德尔(1587-1679)和赫伊亨斯(1596-1687)等着名诗人和作家。同时,涌现了一批名着,如冯德尔的两大诗体悲剧《流放中的亚当》(1664)和《琉西发》(1654);霍夫特的田园诗剧《格拉尼达》(1605)和记录独立战争的《荷兰史》(1628-1647),布雷德罗的喜剧《牛》(1612)和《西班牙的布拉邦人》(1617)等。1637年,由于国家审定《圣经》的译文,促进了荷兰语的规范化,对文学创作也有影响。

从17世纪后半叶开始,在文学上出现了某些停滞的现象,主要是18世纪的荷兰作家大多模仿、追随冯德尔等先辈的作品,特别是模仿法国的古典主义。例如兰亨代克(1683-1756)的喜剧《互相的骗婚》(1714)就是受莫里哀影响写成的。这时期的着名诗人比尔德狄克(1756-1831)的抒情诗《祈祷》(1796)和诗体悲剧《弗罗里斯五世》(1808)等,标志着荷兰文学的主流从古典主义转向浪漫主义。

1837年,波特希特(1808-1875)创办了标榜振兴国民文学的刊物《向导》,使浪漫主义运动活跃起来。伦内普(1802-1868)的历史小说《养子》、博斯博姆-图森夫人(1812-1886)的历史小说《法兰西少校》(1875)等,都是比较突出的作品。同时,也有一些现实主义的作品,如贝茨(1814-1903)的《暗箱》(1839)是一部受狄更斯影响的写实幽默小说。戴克尔(1820-1887,笔名穆尔塔图利)的自传体讽刺小说《马格斯·哈弗拉尔》(1860),对荷兰殖民者和爪哇统治者的暴行进行了强烈的控诉。他的理想主义和崭新的风格对后代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时期,文学评论家胡埃特(1826-1886)写了不少尖锐的评论和荷兰的文化史《伦勃朗的国家》(1884)。

1885年,年轻的“八十年代诗人”克洛斯(1859-1938)、霭覃(1860-1932)、佩克(1859-1881)和弗尔韦(1865-1937)等人创办了新的文学月刊《新向导》,开展了以追求美学革新为中心的“八十年代文学运动”,给荷兰文坛带来了生气。这个运动的杰出代表还有以笔名德塞尔着称的批评家阿·泰姆(1864-1952)等人。这个革新运动追求基于个人感情冲动的美,激烈攻击前辈作家们的小市民庸俗性,主张“为艺术而艺术”;随后发展为霭覃的神秘主义,小说家库佩勒斯(1863-1923)的自然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剧作家海耶曼斯(1864-1924)的写实主义。这时期突出的成就是戈尔特(1864-1927)的象征诗《五月》(1889),作品描写盲眼之神巴尔德因拒绝月亮中的五月女神向他求婚而导致悲剧的故事。

20世纪首先出现反对“80年代派”的作家,如罗兰·霍尔斯特(1869-1952)和斯赫尔德玛(1877-1924)等社会民主主义诗人。罗兰·霍尔斯特着有《森林中的妇女》(1912)和《两个世界之间》(1923)等诗集;斯赫尔德玛着有《秋天的歌》和《佃农》等诗篇。在散文方面,有对抗自然主义的斯亨德尔(1874-1946)和莱乌(1876-1931)等新浪漫主义作家。斯亨德尔的主要作品有《一个荷兰悲剧》(1935)、《水手》(1937)和《故居》(1946);莱乌的主要作品有《小鲁道尔夫》(1930)、《我和我的提琴手》(1931)和《冲锋》(1931)。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主义、实验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各种流派的诗人和作家交替出现。其中,比较杰出的文学家和作品有:希腊喜剧和莎士比亚诗剧的优秀翻译家和诗人奈霍夫(1894-1953)的诗集《形式》(1924)、《新诗》(1934)和《零时》(1936);诗人布卢姆(1887-)的具有浓厚人道主义色彩的诗篇《思慕》(1924)和《中年》(1930);实验主义诗人马尔斯曼(1899-1940)和斯劳沃霍夫(1898-1936)的许多优美而伤感的诗;吕洛夫斯(1899-1958)的反殖民主义长篇小说《橡胶》(1929)、《苦力》(1932)和《饥饿的人群》,迪·佩龙(1899-1940)的回忆出生地印尼的自传体小说《故土》(1935)和费斯特代克(1898-1971)的荷兰第一部反法西斯小说《德国女仆爱尔丝·波勒》(1935)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作家们纷纷参加反对德国法西斯的地下抵抗运动。诗人坎佩尔特(1902-1942)和小说家布劳沃尔(1898-1943)等人相继遇难。这时出现的抵抗文学主要是秘密出版的《戛斯诗歌集新辑》。战后,着名作家德·弗里斯(1907-)着有抗德斗争小说《弗里斯兰邮车》(1948)、《红发姑娘》(1956)和《二月》(1962)等。共产党员女作家普林斯(1912-)也写了描写纳粹妇女集中营的小说《绿外套》(1949),犹太血统女作家雷斯(1932-)写了回忆德军占领荷兰期间她一家人的分散逃亡生活的长篇小说《楼上的房间》(1973)。不少诗人和剧作家在战后写了反法西斯主义和反对战争的诗篇和剧本,其中比较着名的有布拉班德尔(1900-)的诗集《绞刑刽子手》(1945)和《病态的五月》(1948),霍尔尼克(1910-1970)的诗集《人类的生存》(1952)和诗剧《访客》(1952),德弗雷斯纳(1893-1961)的剧本《1942年的无名氏》(1945),布吕林(1926-)的剧本《现在这村子已不存在》(1958)和莫理兹·戴克尔(1896-1962)的反对原子战争的剧本《行动起来》(1949)等。

印度尼西亚独立后,在印尼出生长大的荷兰作家或荷印混血作家写出了一批怀念印尼的土地和人民的作品,其中有女作家德茂特(1888-1962)的《昨天》(1951),德内斯(1908-)的《退色的照片》(1954)和《荷属东印度之镜》等小说,以及斯塔尔(1925-)的描写从印尼回到荷兰的隐退者的剧本《最后的隐退者》(1958)和戴克(1925-)的剧本集《殖民主义者的末日》(1966)等。这些文学作品被人们称为“描写印尼的荷兰文学”而受到重视。

第四节 画笔下的艺术

荷兰艺术作品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作者那深刻玄远的奇思妙想。

其中绘画艺术展现出来的似乎只有在另一种境界中才能看到。生动、形象,纵横驰骋的想象力……荷兰的艺术不仅绘画成就卓着,雕塑及建筑也底蕴深厚,自成一家。荷兰绘画作品描绘社会生活百态,刻画人物内心世界,伴随着荷兰的历史进程,是荷兰经久不衰的艺术元素。荷兰艺术大师辈出,孕育了如伦勃朗、哈尔斯、弗美尔、凡·高及蒙德里安等杰出画家。

1.集大成者伦勃朗

伦勃朗于1606年出生于荷兰的文化名城莱顿的一个磨坊主家庭,家境贫寒。先在莱顿大学读书,同年即转而学画,先后从两在意大利学画的画家习艺。1625年开始独立创作,主要是肖像画,并很快出了名。

1631年迁居经济中心阿姆斯特丹,次年以《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一画而誉满艺坛。1634年,他和一个富商的孤女莎士基亚结了婚。她带来的陪嫁钱使这位贫穷的画家沾了光,并且使他从此能出入城里的名门望族之家。他们开始了美满欢乐的家庭生活。这段时间,伦勃朗画了许多莎士基亚的肖像,也许这正是表达画家对这位特殊的模特儿的谢礼。这些作品中,有微笑的莎士基亚,有穿戴华丽的莎士基亚以及裸体作品《达娜厄》等。更典型的是,还有一幅《画家和他的妻子》,画面上伦勃朗佩着剑,有如一位骑士,并在举杯祝酒,莎士基亚则坐在他的膝上,回首凝视,明显地表达了一种家庭的和睦与欢乐。

伦勃朗在绘画方面取得的成就不仅是荷兰的骄傲,而且在整个欧洲绘画史上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伦勃朗还是一位能够与意大利文艺复兴诸巨匠相媲美的艺术家。在他的绘画作品中,最突出的特点是“光暗”。法国19世纪画家兼批评家弗罗芒坦评价他的作品为“夜光虫”,并且认为他是在用黑暗绘制光明。他的肖像画,采用的是光线明暗的对比画法。这样,借助于光线的明暗来塑造人物的形体,使画面的层次显得更加丰富,具有强烈的戏剧性。他的一生留下了500多幅油画,把荷兰的肖像画、历史画和风景画发展到了极致,为油画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他的主要作品还有《花神》、《浪子回头》、《100荷币版画》和《浴女》等。

妻子的逝世是伦勃朗绘画事业的一个转折点。他的作品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以熟练性见长而缺乏独创性的人物肖像画,例如《解剖课》和《造船者》等;另一类是以夸张甚至是粗野的风格创作的神话和宗教画,例如《普洛塞耳皮那被抢》等。1644年以后,生活的不如意使伦勃朗的画风也受到了很大影响。此时他不再画那些平庸的肖像画和神秘玄想式的神话题材,而是开始对具有深刻人性体裁的作品感兴趣。例如,他在宗教题材的绘画中注入了父爱、怜悯与饶恕的元素,同时把下层普通穷苦民众的生活融入他的作品之中。因此,在这一点上他与文艺复兴时拉斐尔的作品又有一些不同之处。在伦勃朗的《圣家族》中,并没有把圣母树立成为一个令人尊敬的贵妇人,而是一个普通的贫苦人家中的农妇。所塑造的家庭也是一个简陋而温馨的农民家庭,这与他此时的思想相一致。

伦勃朗的作品受当时社会的影响也比较大,作品中更多表现的是人对理想的追求。特别是在他的人物画中,一开始就表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对人物心灵的描述。有人说从伦勃朗作品人物的脸上就能够看出所表现的人物的内心世界。的确,这主要得益于他对表现对象的认真细致观察。

为了塑造有个性特征的人物形象,伦勃朗毕生研究相学,其探索的成果是他绘画技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阿姆斯特丹时期(1632-1648)从1632年定居阿姆斯特丹到1640年,是其创作的成熟阶段。成名作《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突破团体肖像画呆板的程式,在构图和人物神情上处理得逼真而又生动。这时期的大量宗教画均表现世俗内容,具有巴洛克画风。1636年所作《参孙被弄瞎眼睛》,因表情刻画细腻而复杂,被评论家形容为相当于莎士比亚笔下的麦克白夫人。类似的杰作还有《画家和他的妻子》、《怀抱萨斯基亚的自画像》等。1640-1648年,个人生活的不幸和折磨,使他更深刻地去观察和理解社会,艺术创作也进入了一个深化的阶段。

1642年儿子去世使他悲痛万分,而《夜巡》的问世,一开始又不被人理解,这幅带有风俗画和历史画性质,可以使人回忆起往昔荷兰人民反抗异族统治斗争的史诗性杰作,因其进一步突破了传统画法,开始不被订画者接收,一度形成僵局。此时期他的其他作品,也像《夜巡》一样采用更加接近舞台效果的表现手法,含蓄地描绘画面上的主要人物,因而不像30年代那样受到上层社会人士的欢迎,以致生活越来越困难。伦勃朗晚年生活困难,家产被拍卖,油画作品买主不多,只有宗教题材的蚀刻版画还有人订制。

其中一幅取名《100荷币版画》的作品,就是依其售价而定名的。这时期他最着名的作品是描绘荷兰古代英雄C.西菲利斯反抗罗马暴政的《西菲利斯的密谋》和《呢商同业公会理事》的团体肖像。前一幅具有纪念碑式气魄,可惜现只存一块残片,藏于斯德哥尔摩国立博物馆;后一幅因表现了因人而异的外貌性格特征,成为他的不朽之作。家庭的不幸和一系列折磨并未摧毁这位倔强的老人,他始终坚持自己的艺术主张和创作方法,直至逝世前还画出了《浪子回头》、《扫罗与大卫》等名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