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世界我知道-北美洲——加拿大
48769800000005

第5章 纵览加拿大风土人情(2)

一棵直径为25厘米的枫树,一般只钻一个洞,使它有休养生息、恢复元气的能力。多年的大枫树通常可以钻3~4个洞,洞深入树干白体5厘米,树液沿着导管流向储存桶。熬制枫糖浆温度一般保持在水沸点以上4度。采集枫树液需要合适的气温,每年枫糖收获季节都在2~4月份之间的4~6周的时间内,温度只有在夜间为摄氏0度以下、白天在摄氏5度以上,才能采出枫树液。采集枫树液的历史颇为悠久,在1600年前后,已开始有关“印第安糖浆”的记载,是印第安人首先发现了枫树液,并用“土法”在枫树干上挖槽、钻洞采集枫树液。当时的“印第安糖浆”就是今天的“枫树糖浆”的前身。枫糖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有机酸,热量比蔗糖、果糖、玉米糖等都低,它所含的钙、镁和有机酸成分却比其他糖类高很多,能补充营养不均衡的虚弱体质。枫糖的甜度没有蜂蜜高,糖分含量约为66%(蜂蜜含糖量约79%~81%,砂糖高达99.4%)。

现在枫糖浆可分为几种不同含糖量的,用处也因此不同:有的适合做成硬糖和奶油,有的适合直接食用,有的适合烹调用。其实枫糖浆在烹调中用处不少,只是不大为人所知而已,像淋上枫糖浆的鹅肝酱是行家所爱的美食。加拿大人还爱吃蘸糖浆的煎饼和法国烤面包,也喜欢在冰淇淋、酸奶和奶昔上浇糖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加拿大人还喜欢将枫糖放在雪上一起吃,又冰又甜,口感较软,吃时只觉雪和糖一起慢慢滑下喉咙,有尝者才知其味了。

枫糖浆的制作方法与从蔗糖的制法颇有出入。在加拿大,吃到清香可口的枫糖浆是一种乐趣,然而到制作枫糖浆的枫糖小屋一游,也是一项颇令人心动的活动。在这里有关枫糖浆制作的全部过程会由专人解说释惑,若兴致颇高的还可以坐马车游枫林等,融入当地生活,亲近大自然,让品尝枫糖浆更具风情。

花旗参

花旗参又叫西洋参、洋参等。原产地在美国和加拿大,加拿大的花旗参也是一大特产。其分为野生花旗参与人工培植的花旗参两种。

花旗参最重要的作用便是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对高血压、心肌营养性不良、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脏病均有较好的疗效,尤其适用于改善心脏病引起的烦躁、闷热、口渴,可减轻癌症患者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如咽干、恶心、消瘦、白细胞减少、胃口不佳、唾液腺萎缩,并能改变机体应激状态,减轻胸腺、淋巴腺组织萎缩等作用。

冰酒(Ice wine)

冰酒(冰葡萄酒)是利用特定气候条件下的冰葡萄经压榨成汁后发酵酿制而成的特种葡萄酒,产于欧洲的寒冷地带和北美洲的部分地区,其中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尼亚加拉半岛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欧堪纳甘湖畔是冰酒的最佳产地。加拿大冰酒因其制作工艺的独特性,营养价值很高。同时,由于生产及制作工艺条件的苛刻,使它成为珍贵葡萄酒的一种。很久以来,加拿大冰酒享誉全球,是葡萄酒中的极品和加拿大最着名的特产之一,同时是加拿大的国宝酒。

生产冰酒的葡萄在10月份已经完全成熟,它们被罩上一层保护网,原封不动地留在葡萄树上,直到加拿大冬天的第一次冰冻期。在这期间,葡萄自然脱水,使葡萄汁中的风味、香气、糖和酸度得到浓缩。加拿大12月和1月零下10℃以下的低温把葡萄冻成固体,使手工采摘压榨的难度大大增加。

浓缩葡萄汁的产量也只有正常产量的十分之一,因为大多数的水分在压榨过程中都以冰晶的形式析出,所以倍显珍贵。由于冰葡萄通常都是在圣诞节前后采摘,加拿大人也喜欢把冰酒说成是“圣诞老人送的礼物”。而这一称呼并不出名,冰酒名声遐迩的称呼是“液体黄金”。在味道上,冰酒具有高雅与细腻的特点,倒到杯子里,酒的醇香释放出来,令人陶醉,而如蜂蜜的特质,浓重的果香味,让人感觉透香而清爽。人们喜爱冰酒,并不仅仅因为它的口味,还因为它的营养保健价值。它几乎包含了人体所必需的数十种酶和氨基酸,有美容、保健等功能。

冰酒含有20%左右易被人体吸收的葡萄糖和果糖,还含有各种有机酸,矿物质,VB、VC等各种维生素,促进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冰酒中含有的多酚类化合物能扩张血管,保持血管壁的弹性,从而更易于促进血液循环,经常喝冰酒的人还能降低心脏病的发生概率。

4.风俗禁忌

加拿大人生活习性包含着英、法、美三国人的综合特点。他们既有英国人的含蓄,又有法国人的明朗,还有美国人的无拘无束。他们热情好客,待人诚恳。他们喜欢现代艺术,酷爱体育运动,尤其是冬季冰雪运动。加拿大是世界上驰名的“枫叶之国”,枫叶点缀了加拿大的国土,加拿大人民对枫叶产生了极其深厚的感情。他们视枫叶为国宝和祖国的骄傲;还把枫叶喻为友谊的象征。他们还偏爱白雪,视白雪为吉祥的象征,常用筑雪墙、堆雪人等方式来助兴。他们认为这样可以防止邪魔的侵入。他们还特别喜欢客人赞扬他们美好的国家和勤劳智慧的人民。

加拿大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时,一般都惯行握手礼。亲吻和拥抱礼虽然也是加拿大人的礼节方式,但它仅适合于熟人、亲友和情人之间。介绍礼节是将男士介绍给女士,将年轻人介绍给年长者,将职位低者介绍给职位高者。握手时,女士、年长者、职位高者先伸出手。熟人相见,直呼其名。交谈要选择众人共同关心的话题,喜欢谈加拿大经济文化发展、天气、体育、旅游、风俗等话题,不能询问年龄、收入、家庭状况、婚姻状况、女士体重等私人生活问题。不喜欢将加拿大与美国相比。不谈政治、世族、宗教、语言、魁北克法语区等社会敏感问题。在公众场合,他们注重文明礼貌,观看表演要提前入座,中途不走动。在公共场所不可大声喧哗、乱扔废弃物。

拉着打开的门,让你后面的人先通过,这种礼仪会受人赞赏。邻居、同事及在会客室等候之际,常会作非正式的交谈,甚至是在业务场合,于开会之初或会议之后,也会作非正式的交谈。在宴席上,加拿大人常喜欢成双数地安排座位。加拿大的原住民(因纽特人和印第安人),现在大多继续保持着他们本民族的传统习俗。参观和体验原住民的古老习俗,也是不少观光客所向往的,但是不要抱着好奇惊异的态度。

加拿大吸烟人数较少,大多地区尤其公车等公共场合都禁止吸烟,餐馆则大多分为吸烟区和无烟区,就餐时如想吸烟,在入座前应请侍者安排吸烟区就座。加拿大人认为吸烟是极不礼貌的行为,除非在指定吸烟地区或是在私人住所内,并得到男主人或女主人的许可。吸烟之前,应该问一下你周围的人是否介意你吸烟。如果他们介意,你便应该尊重他们的意愿。

加拿大人注重个人卫生,洗澡是经常性的,以使身体不带异味。许多外族人喜欢用化妆品、爽身粉和香水,身上往往有浓郁的香味。他们不喜欢随地吐痰或乱扔垃圾,同时也注意自己的仪表保持干净。衣着与美国人相近,但不像美国人那么随便。在非正式场合,他们穿着随意,常着夹衫、圆领衫、便装裤等;在正式场合,如上班、上教堂、观看表演、赴宴,他们着装整洁、讲究。男子穿西装,女子穿裙服。女子服装不太讲究面料,但讲究款式新颖,颜色协调,舒适方便。

在加拿大拜访他人,无论正式与否都须预约,意外的来访是不礼貌的。在进出大门、电梯和上下楼梯、车辆时应礼让妇女和老人,等车或等餐厅座位时应排队。

加拿大人的家庭以三四口人为多(即夫妇俩和一二个子女)。独居者或多子女的家庭很少。父母亲非常注意培养孩子能吃苦、勤奋和自立的习惯,一般不娇惯孩子。子女从读高中起便开始在假期中找工作挣钱,高中毕业后就独立生活,边学习边工作,在学校放假期间他们便出去打工,挣钱缴学费。子女婚后就要离开父母,自寻住处。有了孩子则由自己抚养,不靠父母帮助。每年感恩节或圣诞节,离开家的子女一般要回父母家看望,并带有礼品。另外加拿大人同居生活而不结婚的情形相当普通。在加拿大询问婚姻状况和年龄是不礼貌的。加拿大人大多喜欢宠物,笼物(尤其狗)都会登记或配带识别认记,在大型超级市场有专业的宠物用品部分。

加拿大人在工作的时候都比较投入,工作认真负责。在周末大多数人都不喜欢加班,有时老板支付更高的工资也不干,他们通常在周末进行户外活动和社交活动。加拿大人习惯较慢的生活节奏,很有耐心排长长的队伍等候。加拿大人热爱大自然,喜欢大自然,大多数人喜欢户外活动。邻居、同事之间常常会作非正式的交谈。多数加拿大人与别人交往时都不固执己见,力求平和,与人为善。加拿大人对夏日的阳光和户外活动情有独钟。在烈日下,男士们喜欢赤膊,女士们喜欢身着泳装躺在草地上尽情地晒太阳。他们很爱种花草,很愿意把业余时间花在剪枝割草上,每家房前的草坪看上去像地毯一样平整。

加拿大人生性活泼,谦逊友善,乐于助人。凡与加拿大人打过交道,尤其是在加居住过的人,一般都对加拿大人有较好印象。加拿大人说话也非常风趣、幽默。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愿意向别人伸出援助之手。

假如你驾车外出,向当地人打听去某处的路线,他们都会热情地给你指路。要是他们觉得你还是不明白,甚至会主动驾着自己的车在前面为你引路,将你带到应该去的地方。这样的事不仅会发生在民风纯朴的乡村,而且在繁华的都市也会碰到。

加拿大人比较讲实惠,与朋友相处和来往时,不讲究过多的礼仪。

给别人送礼时,一般都以小纪念品相赠,并经过精美包装,不考虑是否拿得出手的问题。他们在受礼时,都当着送礼人的面打开包装,对礼品给予赞扬。加拿大人初到朋友家作客时,一般带一瓶酒或给女主人一束鲜花。中国人首次去加拿大人家作客,可带一点具有中国特点的小礼品,如手工艺品。绣花台布、漂亮的纱巾会备受女主人的欢迎。

在信仰和忌讳方面,加拿大人大多数信奉新教和罗马天主教,少数人信奉犹太教和东正教。他们忌讳“13”、“星期五”,认为“13”是代表厄运的数字,“星期五”是灾难的象征。遵循《圣经》中的摩西十诫,对圣人圣事不直呼其名。人从楼梯下走过,忌打破玻璃制品,忌打翻盐罐。忌说“老”字,养老院称“保育院”,老人称“高龄公民”。他们忌讳白色的百合花,因为它会给人带来死亡的气氛,人们习惯用它来悼念死人。他们不喜欢外来人把他们的国家和美国进行比较,尤其是拿美国的优越方面与他们相比,更是令人不能接受。加拿大妇女有美容化妆的习惯,因此她们不欢迎服务员送擦脸香巾。饮食方面,忌吃虾酱、鱼露、腐乳和臭豆腐等有怪味、腥味的食物,忌食动物内脏和脚爪,也不爱吃辣味菜肴。

5.捕鲸与赏鲸

对于因纽特人而言,捕鲸意味着生存,因纽特人最擅长利用鲸鱼的每一个部分。他们食用鲸鱼的皮、脂和肉,用鲸骨制造武器、工具和房屋,用它的油照明和取暖。欧洲人比较浪费,他们经常只是提取鲸油用来制造肥皂、化妆品、蜡烛、人造黄油和颜料。对于欧洲人来讲,捕鲸是桩大买卖,捕杀鲸鱼带来的财富几乎可以与它庞大的身躯成正比。

当哥伦布还在描述着他们发现新世界的经历时,巴斯克捕鲸人已经在加拿大海岸悄无声息地积累财富了。他们设在拉布拉多的雷德贝捕鲸站雇用了1000个人,每季能提炼多达200万升珍贵的鲸油。巴斯克人并不知道他们还有同行:因纽特人正在遥远西部的北冰洋捕捉鲸鱼,而努特卡人正在加拿大西海岸捕鲸。

努特卡人是北美西北太平洋沿岸的印第安人,聚居于温哥华岛西南岸及华盛顿州西北顶端的夫拉特角。努特卡人长于捕鲸,使用大型独木舟、长绳鱼叉及海豹皮筏子等特殊装备进行作业。

其他欧洲及以后美洲的捕鲸者们也加入了巴斯克人的行列,他们将捕鲸范围扩大到加拿大三面海岸的每一个地区。他们乘坐小船追逐鲸鱼,将渔叉刺入这种哺乳动物的身体,并将渔叉连着的绳子放出。于是狂怒的鲸鱼就会拉着小船游到精疲力竭为止,这一经历被称为“乘坐南塔基特雪橇”。最后,鲸鱼便成为捕鲸者们的牺牲品,它们的尸体被拖上岸去分割剥离。

19世纪给人们带来了高效的蒸汽船,而渔叉枪可将炮弹射入动物体内后爆炸,于是鲸鱼数量越来越少。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观赏鲸鱼取代了捕杀鲸鱼。有利可图的捕鲸业在加拿大的北极地区停止了,但在不列颠哥伦比亚和纽芬兰海岸捕鲸活动仍旧继续着,并开始使用可进行加工的工厂船。20世纪40年代后期,国际捕鲸委员会开始控制捕鲸,但加拿大沿岸的鲸鱼数量仍以惊人的速度减少。1972年政府禁止了商业捕鲸活动。今天,只有因纽特人被允许捕鲸,以供他们自己消费。

现在,加拿大以旅游为基础的产业开始雇用兼职渔民从事鲸鱼观赏业。有时,观赏活动是在可载20~200人的游艇上进行的。母船经常会放下救生艇,让两~三名游客乘坐其中,将他们带至距这种庞然大物一米左右的地方。